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九年級語文下冊《那樹》教學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59W人 

教 學 目 標 ( 知 識 , 技 能 , 情 感 態 度 、 價 值 觀 )

九年級語文下冊《那樹》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記憶本課中出現的新的生字、生詞。

(2)瞭解王鼎鈞及其散文創作。

(3)能夠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並進行概括。

(4)理解文章主旨。

(5)理解文章的創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文章濃重的悲劇感;研讀重點片段。

(2)小組探究,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3)合作探究,對文章的寫作目的形成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文明進步和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必要性,增強保護美好生活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1、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1、城市發展圖片;2、環境破壞圖片。談話導入:20xx-2013年之間,南美洲有1680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消失不見。綠色是生命的顏色,但是,隨着社會的進步,我們在一點點的.吞噬地球上寶貴的綠色。引入文章。

1、預習準備: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課堂交流:1、介紹自己查閱到的關於作者王鼎鈞的資料。2、梳理生字詞。

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

2、師友互助

教師提出合作要求:

1、細讀文章,這是一棵什麼樣的樹?

2、人們爲什麼要砍伐這棵樹?你認爲應該砍掉嗎?

學生朗讀文章。

1、研讀文章前半部分,理解這棵樹帶來的歷史感,以及對人們的城市生活的改變。

2、理解後半部分文字。說說自己的看法和依據。

對文章形成概括性的認識。

3、對比探究

教師提出探究要求:

1、《三棵樹》《那樹》兩篇文章的主旨是否相同?

2、兩文語言有何不同?

(蘇文抒情外露,情感深摯;王文含蓄委婉,語言富有詩意。)

學生回顧,比較,交流。

(參考:兩文都涉及了城市建設破壞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問題,蘇文還有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對童年生活的追尋;王文還批判了人們的自私、冷漠。)

對比探究,理解文章的不同特色。

4、分層提高

教師引導探究:文章中有許多句子的表達極爲特別,試找到一處做簡單的評析。

學生自讀尋找、評價。

學生交流。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

5、歸納總結

說說讀了這兩篇文章後自己的看法。

學生自由談論。

6、拓展提高

1、資料見後。

讀一讀,從普通民衆、林業工作者身份出發爲解決這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2、《寫給市長的一封信》談談自己對城市綠化的建議。

學生交流、習作

培養學生對身邊社會問題的關注。

三、板書

深沉穩健 生命力強

自然古樸 無私奉獻

嚮往人與自然

抗颱風 帶來陰涼清淨 是鳥兒的棲身之所 和諧相處的生活

那樹 爲情侶帶來溫馨 滋潤泥土 讓人們避雨 尊重生命 保護自然

醉酒出事-鋸倒樹身-螞蟻搬家-挖樹根、平路面

四、反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