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2.15W人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文中將空靈而又抽象的時間化爲具體的物象,引發出傷時、惜時的深長感喟。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1

《匆匆》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筆下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文章的語言委婉細緻,意境幽雅深遠。可是六年級的學生能體會到何種程度?課始,我配以舒緩的樂曲把課文朗誦了一遍,並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學生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頻頻讚歎文章的語言之美。接下來我把整節課的時間都用在了指導感情朗讀和背誦。一節課,書聲朗朗,學生們讀得非常投入,有的學生還主動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第二堂課,我先讓學生暢談上節課的讀書收穫。當我再讓學生讀課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提出了幾個問題,如:“聰明的,你告訴我,爲什麼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這句話爲什麼出現了兩次?爲什麼說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跡呢?這些問題都抓住了文章的'重點,我又讓學生朗讀全文,然後小組討論,因爲有了充分的朗讀,這些問題也迎刃而解。同時,我還讓學生觀察沙漏,感受時間的匆匆流逝。爲了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意境。我又開展了一次配樂朗誦比賽,學生們都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上臺表演,課堂氣氛特別熱烈。既積累了語言,又使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昇華。很多學生都感嘆時間的一去不復返,爲自己沒有珍惜時間而後悔、惋惜。講完這課,我對《課標》中的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朗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是培養語感的前提,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2

在茫茫然中,我嘗試靜下心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就《匆匆》一課制定了初步設想:細化指導過程,把握特色,進行讀寫遷移。

認真研讀着課文,我將教學重點放在了二、三小節上。旨在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在追尋“匆匆”的腳步中,感知時間“匆匆”。怎樣學習作者將看不見的時間用有形的事物細緻描寫的方法?以往,我會通過引讀的方式進行,自由暢談之後,揣摩作者流露的心緒,進行感情朗讀。遇到寫自己匆匆而逝的時間時,學生茫茫然。有必要在這裏給孩子一個指導,提醒他們放慢腳步,潛下心來找尋語言的表達特色。“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日子來去匆匆的?”讀中圈畫,發現時間是在“洗衣、吃飯……”的生活小事中悄然逝去,是那樣的輕快靈活。品析詞語,領悟作者用詞的精妙,體味“跨、飛、溜、閃”增強的表達效果。再聯繫生活,聯繫自身進行仿寫練習,學生更得心應手了。細節處的精彩,有時需要老師的點撥,引起學生的關注,在欣賞作者文筆的細膩靈動中,受到語言的薰陶,情感的浸潤。難點在細緻的`指導過程中得以突破。

領悟文中蘊含的哲理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重點。作者的自責、無奈、不甘心在一個個問號中流露。對於這樣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蘊涵着深深思索的散文,怎是一個“讀”了得?讀在其中,思在其中,悟在其中,不失爲學習散文的好方法。“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跡呢?”緊扣“痕跡”,補充資料,走進作者,受到人生的啓迪!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3

成功之處:

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

首先,能較好地創設情境。上課伊始,引背《長歌行》,並讓學生談感受,激發學生要珍惜時間、及早努力的情感。然後出示朱自清二十四歲時寫這篇文章前的一段話,讓學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歲時已經意識到時光悄然逝去而無所作爲,決心從今以後要珍惜時間,才寫下了這篇《匆匆》。最後播放《匆匆》FLASH動畫的配樂範讀,形象的畫面,舒緩的音樂,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課那種淡淡憂傷的基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發,心靈地傾訴和思緒地流淌,語言都很美,而這篇散文尤爲突出。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也儘量與文本一致,與課堂基調相符。如:“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作者在你耳邊的低低絮語了嗎?”“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裏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的腳步。”“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那麼你的時間又是怎樣過去的呢?能像作者這樣具體地揀拾起時間的足跡嗎?”……

不足之處:

首先,盲目求全。由於追求課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環節落到實處。這篇課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分二至三課時完成,但爲了顯現課堂的整體性,設計了一課時學完,確實密度很大,不夠科學。導致有些地方該拓展的不能拓展,該多讀的不能多讀。如讓學生談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這部分是本課的主要環節,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說,在讀中感悟、理解、領會,領會後再有感情地朗讀,並進行拓展練習,但由於時間所限,匆匆結束。

其次,交流不夠。課堂應該成爲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與文本交流的平臺,而這種交流的引發還是離不開提問。因而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應該成爲學生課堂交流的依據。爲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在備課時,我採用了課前預習提示中的問題: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們看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並且在學生確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後又追問: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爲這個問題可以統鄰全文,讓學生充分交流起來,但在實際上課中,這種“提問”沒有轉化成“交流”,同學們沒有動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覺得所提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只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不能融會貫通地遷移、引導,導致師生交流不夠充分,沒能激發起學生地交流熱情。

改進措施:

因而,問題的設計雖然重要,而把握教學時機更重要。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學機智,是動態生成,爲了不使每一節課匆匆而逝,我還要不斷地深入學習。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4

《匆匆》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全文語言優美而生動,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但同時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不同,有些句子和詞語學生理解有一定難度。要想把這樣一篇語言優美的散文組織好教學,我覺得應該想辦法引導學生藉助自己的生活體驗對語言文字自我解讀、自我理解,用心靈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朗讀,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首先指導學生理解“罷、確乎、時間的.流”等一些詞和短語,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品讀感悟就輕鬆了一些。我這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這是一篇字字珠璣、詞詞琪琛的精美散文。令人賞心悅目的語言要多讀才能品出字裏行間的味道來,才能揣摩出作者的情感來。我們捧起書來,再讀,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句子放聲讀出來。”給學生時間深入的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和體會。通過充分的讀,學生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在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談感受,學生都有不少話說。

本課我設計了二課時完成,時間感覺有些不夠,因此把根據第三自然段用上排比的句式的仿寫放在了課後。看上去這個任務挺簡單,但是,學生完成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有的學生寫的句子太牽強;還有的同學仿寫句式不對,效果並不是太好。

兩課時都感覺生生交流不夠,老師的話太多。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如何激發學生的交流熱情,還要在這方面不斷的完善自己。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5

時間過得很快,這學期教研,我是本組第一個講課的成員,這一次講授的是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這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全文的語言優美,但是也不乏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因此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主要是利用第一課時教學生品讀散文的方法,對課文進行初步的瞭解;第二課時主要是解決重點段落的理解和落實情況,從而延伸到積累拓展。

一、朗讀指導對於每節語文課來說都很重要,但是對於指導朗讀這個環節的操作還是不能夠做到很順利的完成,針對這節課來說就是在第三段和第四段的處理過程中應該很好的指導學生朗讀重點的句子,但是由於自己的.原因,沒有落實這一個環節。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這一個環節的處理,也希望自己慢慢的熟練這一個環節的教學。

二、無痕教學如何落實。在這節課的講授過程中,郭姐評價我的教學中有一個環節做到了無痕教學,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反思自己的教學,什麼時候纔可以做到每一個環節都是無痕的教學。如果要問什麼事無痕的教學,怎麼做才能夠做到無痕的教學,我想就是首先應該做到的是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其次是設計好每個環節的過渡語言,這樣也許能夠做到無痕教學吧。

三、教學語言。在這一次授課結束後大家對我的教學語言的評價是乾脆、利索。其實我自己認爲自己僅僅做到了這兩點,但是存在的不足就是我的語速太快,以至於自己原來帶出來的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語速也很快,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朗讀沒有得到鍛鍊,但是課堂的容量無形中就增大了。

總之,每上一次公開課都會讓自己成長一步,每成長一步就能夠很好的激勵自己更好的前進,加油!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6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鮮明: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爲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本課是學生首次學習朱自清的文章,因此我在教學中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並背誦課文,積累優美語言。通過課堂實踐,總結得失。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與作者同感受:看到八千多日子漸漸從手中溜去,你覺得作者有何感受?在討論什麼纔算沒有白白走一遭時,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舉周圍熟悉的例子,開闊了視野;在介紹朱自清時,聯繫時代背景和朱自清後來的創作之路,使主題不僅僅停留在“珍惜時間”和不斷留戀嘆息上,更注重對客觀現實的把握,使學生知道眼前該怎麼做。並在讀中感悟學法與寫法,在仿寫中運用修辭手法。我還在抓住重點段落的.時候,讓學生去找,去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引導學生注重通過抓住關鍵字詞去理解體會句子蘊含着的意思,學生對文本就有了更多的自己的理解。最後再通過反覆朗讀、自由讀、分組讀等多種方式從而體味語言美。通過學習感覺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還不太到位,課堂上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還有待加強。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7

在沒有教材、沒有教參的情況下,準備出來這樣一節課,心理還是有些小驕傲的。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把握了本單元的人文要素和語文要素,遵循了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網上教學的特殊性。其中,第一課時的設計,是我最得意的,因爲它既紮紮實實地處理了基礎知識,又啓迪學生的智慧,引發課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深入思考。

在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書寫了課題“匆匆”二字,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卻極易寫錯。這個時候指導學生書寫,會讓他們把正確的知識記得更加牢固。

初讀課文後,我花了很多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生字詞學習,從讀生詞,到多音字辨析,到易錯字指導,再到理解生詞,每一步穩紮穩打,爲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奠基堅實的基礎。

接着,我採用教師配樂範讀的.形式,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老師讀得動情,把學生帶到了朱自清的語言環境裏。這個時候,學生對於文章的主旨已經有了初步的感受,但是老師不急着讓他們發言表達,而是通過補充資料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堅定自己的判斷。

瞭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寫作背景後,其實學生心理已經有了清楚的認知,但這個時候老師依然沒有讓學生表達,而是賣個關子,爲第二課時的學習留個懸念,鼓勵學生課下繼續探究。

都說語文課一直是老師“牽”着學生學習,但是“牽”也是有技巧的,也應該是無痕跡的。在“牽”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己探索思考,達到情智共生,這纔是我追求的理想化的語文課堂。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8

《匆匆》一文是我國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這篇課文的含義很抽象,對於小學生閱讀是有一定的難度。我把課文的閱讀分爲三個環節。一是初讀課文,讓學生了解課文大意,抓住課題“匆匆”,瞭解課文寫了“時間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二是再讀課文,弄清各個自然段大意;三是細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重點指導學生邊讀邊思,獲得對文本的體驗和感受。就這樣,我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在閱讀中體會,在閱讀中領悟,在交流和討論中說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節課上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這篇課文最爲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我把教學重點之一放在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上,讓學生在比較中感受到句子用修辭好在哪裏。接着引導學生深入地讀,富有個性地悟,結合自己的內心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作者的無奈、彷徨、傷感……樹立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最後我讓學生把這篇優美的散文背下來。由於學生對文章的體會較深刻,雖然文章較長,大部分學生在一天的時間內都能很完整的背誦下來。因此,我認爲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聯繫學生的生活體驗,把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體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這樣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9

朱自清是我自小崇拜的作家,他的散文,我至今能背誦好幾篇。《匆匆》是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文章手法細膩,用詩一般的語言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大量的疊詞,讀起來輕巧、婉轉,適合朗讀背誦。所以,我把這一課教學重點定位於朗讀背誦,感悟時光匆匆,加倍珍惜時間上。

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找出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如“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裏,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領悟這些語句是如何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結合生活實際研讀拓展:

文中還有許多經典語句,如,“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時的學生已經面臨畢業升學,六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還有半年大家就要分別了。想到這裏,每一位同學都很激動。回顧過去的的點滴,同學們展開聯想,寫出了這樣一些句子,“打球的時候,日子從操場上過去;遊戲的時候,日子從笑聲中過去;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上過去……”我禁不住動容,與學生一起深情吟詠,直到成誦……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10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鮮明: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爲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教學中我以讀促講,讓學生陶醉於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從而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課後我深思,比較成功的方面有學習本文時,特別是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先引導學生深入地讀,採用各種新式的讀,反覆誦讀,讀出語氣,讀出設問反問,重點語句的指導朗讀範讀,指名讀,分組讀,對答讀。在讀中讓學生感悟體會散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揣摩,在讀中體會,在讀中領悟,交流和討論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理解。

再是結合課文第三段進行仿寫:“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結合學生的現實實際,回憶我們自己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並用“在…… 的時候……從 …… 過去 ”的句式練習說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後的獨特感受。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試圖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從而達到積累與運用的目的。

最後是放手學生,讓學生自讀自悟《長歌行》,談談自己讀後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明白時間匆匆而過,懂得從小就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纔不虛度光陰,浪費此生。

也有不足之處:教學中,沒能準確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由於學生是初次接觸散文這一體裁的文章,如能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比較散文與記敘文,說明文的不同那就更好了,更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還有讓學生對其他自然段的自讀、自悟的學習不夠充分。下次在教學這一課時,一定注意到這幾點的教學滲透,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課文《匆匆》的教學反思 篇11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課文了解作品內容,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而“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則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學生無不爲文中優美而樸實的語言而感動,無不爲作者能合理運用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準確地描繪出時間是如何從身邊匆匆流逝的而拍手叫絕。所以,抓住這一契機,我課堂上注重讀寫結合。我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從聽範讀讀準字音,到朗讀課文讀懂文心;從靜心默讀到個性品讀。這些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體味文章的語言美,在讀中品味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接着在學生理解作者表達方式的基礎上注重仿寫。例如:學生在訪寫中寫到:

在默默的算着,四千多日子已經在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也滴在時間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在看電視時,時間在那虛構的世界裏度過;在玩跳繩是,時間在那上下晃動的跳繩間跳過;玩耍時,時間在追逐打鬧的笑聲中度過。時間像永遠不停息的車輪,讓人不斷地與他爭先,如果沒有他快,便會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壓。所以,我們便要爭分奪秒的享受生活。

又例如:在教到排比句“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時,讓學生仿說一句自己的時間是怎樣流逝的,接着讓學生去發現,文中表示時間流逝的詞語不僅僅是“過去,過去”,還有什麼?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飛去”、“跨過”、“溜走”等,我讓學生給自己剛說的句子加上合適的動詞,學生信手拈來,句子也立刻生動了。我慢慢加大難度,你能一下子說兩句嗎?你能想一想後說出三句嗎?學生的思路開闊了,說得漸漸多了,也順了。課後作業中,我讓學生將自己說的句子寫下來,落實了寫。

總之,從讀到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有效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這樣的訓練形式培養了學生想象和創新的能力,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