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篇

本文已影響 1.96W人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篇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四季》是新教材中的一篇有趣的課文,它的兒歌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並且四幅插圖色彩豔麗,文中要求會認字有10個。我設計的這節課以識字爲主,同時也加了朗讀訓練。反思本課的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隨文識字,滲透識字方法。

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培養學生識字興趣。我在課堂中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分散識字、分散難點,生字多次復現,在不同的語境中反覆識字,注重識字方法的滲透,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在課初,我問學生:“現在是什麼季節?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隨着學生的回答,我出示了寫有季節名稱的詞卡,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大部分學生都認識,很容易讀出來,於是我便問:“你們都在哪認識的?”有的學生是在人名中認識了“冬”和“夏”字,有的通過讀課外書認識的,還有的是別人教的,有的學生先記“禾”再記“”火“和起來就是“秋”字,熟字加熟字也是一種識字方法,學生識字的途徑很多,除了從課堂中去學,只要認真觀察,做個有心人,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認識到漢字,漢字無處不在。這樣在隨同識字等多種形式識字時,分散了識字量,從而降低了難度。

2.展開想像,讓朗讀富有個性。

學習語文,重在讀中感悟。朗讀是感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但讀要選好時機,恰到好處。在學生生成情感的時候,帶着感情去讀更有利於進入境界。因此在學生讀文之前,我先引導學生看圖,把看到的說出來。有的同學說:“我看到小草剛從地下長出來,很嫩,很綠。”有的說:“我看到小鳥嘰嘰喳喳地飛來飛去。”學生們用充滿童趣的語言,把春天的美景表達出來。這時再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文章語句的優美,讀出“草芽尖尖”的形象,感悟到“尖尖”一詞所蘊涵的春季特點。到這裏我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又進一步挖掘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沉睡一冬的草芽從地下鑽出來,當兩隻小眼睛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時,它的心情怎樣?會對小鳥說些什麼?”同學們的想像力進一步豐富了文章,昇華了情感,這時再來讀課文,春天味道更濃了,感覺更深了。”此時,我又做了範讀,我的朗讀超越了文本內容,語氣也不同,在我的啓發下,學生的讀法也各式各樣,從而使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真是百花齊放,讓朗讀富有了個性。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確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識字還不夠實,缺少遊戲鞏固識字的設計,教師在設計學生做小詩人的這個環節時,回答的學生很少,老師的引導不夠,應該引導學生先觀察圖畫的內容,在仿照書上的內容說話。

總之,上一次課就是成長一次,出現問題及時反思,爭取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希望以後不斷地進步。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一、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本課採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導入課題的方法,美麗的秋景動畫,加上教師充滿激情,詩情畫意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進了碩果累累的秋天,吸引了所有的學生。學習本課時,正值秋季,所以安排秋季圖片導入,自然、親切。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上課伊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爲下一步學習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我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注重學生詞彙的積累、說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贊可夫認爲,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讓學生在讀通全文的基礎上自由選讀便是“觸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學生的讀必定是從內心體驗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想象,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的點撥,旨在再現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促使學生對語言有細膩的感悟。另外,課中春、夏、秋、冬幾幅動畫的插入,不僅再現了當時不同季節不同景色的特點,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這一資源,突破了難點,培養了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使孩子瞭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徵。

三、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即使是寫1-2個字。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四、課前安排的收集資料,以及課中安排的畫一畫、唱一唱、背一背、說一說這些環節,不僅幫助學生積累了知識,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讀美了課文,讀懂了課文,從而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四季》教學反思。”語文課程的這一性質將語文課程的目標和內容聚焦於“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就要求我們樹立“語言文字運用”的教學觀,把“語言文字運用”作爲語文課程的一切教學活動與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語言文字運用,首先應引領學生通過閱讀理解,領悟和挖掘出語言表達的方法,再重點訓練語言運用能力,然後進行方法遷移運用,學生可逐步學會表達。下面結合《四季》一課談談我的做法:

一、積累詞彙,學以致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四季》一課的“我會認”的生字的時候,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生字,再運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後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如編兒(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對、圓、就),換一換(說-悅),生活識字(秋、夏、雪是學生的姓和名中的字),歸類識字(肚、腰、腿、胳、膊)等方法。爲了讓學生真正記住這些生字,我設計了一環節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人人都參與了課堂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

、讀中品悟,積累語言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積累語言,而積累語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多讀,尤其是要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使優美的祖國語言文字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反思《《四季》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我除了引導學生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以外,還注意對學生進行具體有效的朗讀指導,加深學生的感受。例如:在進行朗讀訓練時,問:同學們,你認爲“草芽尖尖”應該怎麼讀更好呢?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們體會到草芽很輕、很嫩的感覺,所以讀起來就知道聲音要輕細一些。再比如:雪人大肚子一挺,你認爲應該怎麼做、怎麼讀呢?讓學生上臺表演動作,表現雪人頑皮的樣子。經過這樣多方式、多層面的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就有聲有色了,還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彎彎、鞠躬、挺”等詞語的意思。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感知語言,從理解中感受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實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三、聯繫生活,積累運用

新課標強調:“要聯繫生活教語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在教學《四季》時,我注重安排遷移練習:“,他對說:‘。’”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照課文中的詩句,當一回小詩人。由於學生在這方面有較多的生活積累,通過啓發,生活中許多景物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柳樹綠了,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荷花朵朵,他對小魚說:‘我是夏天’。” “紅葉飄飄,他對大樹說:‘我是秋天’。” “雪花飛飛,他對大樹說:‘我是冬天’。”……在學生表述時,我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範,學生通過不斷的語言實踐,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進而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正因爲有了前面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學生纔有了這些精彩的創新和運用。

總之,閱讀教學作爲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定要遵循語文知識的建構規律和兒童的認知規律,以語言實踐爲爲平臺,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才能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在學習《四季》一課的“我會認”的生字的時候,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生字,再運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識記字形,然後全班交流總結方法。如編兒歌(春:三人看日出),加一加(尖、地、就、彎),換一換(說-悅,蛙-娃),生活識字(青、夏學生的姓和名中的字)等方法。爲了讓學生真正記住這些生字,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人人都參與了課堂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效率。

不足之處

1.對學生的評價還是缺乏感染力。在朗讀感悟這一環節中,評價語顯得尤爲重要。缺乏了有針對性的評價。

2.缺少對個人表揚。在低年級階段,表揚是極爲重要的。到位的、及時的表揚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整節課中,缺少及時的個人表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四季》是新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並且四幅插圖色彩豔麗,適合朗讀且能很好地體現新課標理念。教完了《四季》,在學生做作業能描述四季的特徵,我很是高興。現將過程總結如下:

(一)教語文應簡簡單單,紮紮實實。

“實”,就是要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樸樸實實,讓學生學得紮紮實實,使學生學有所得,真的能在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全國第五屆青年教師觀摩活動開幕式上的發言: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紮實。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實”,需要教師捧出一顆對教育虔誠、對學生真誠的心,一顆淡薄名利、無私“忘我”的心。我們欣賞並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迴歸常態的語文教學。

(二)要體現自主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來表現四季的特徵。內容中的春夏秋冬是並列分佈的。根據這文章的結構特點,我採用了自主學習的方式。在教學設計時採用了你喜歡哪個季節就先學哪個季節,先讀描寫哪個季節的話。我這樣教是脫離了課文的整體,打破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排列順序,脫離了課文整體, 但《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相關理論,把 “好奇心”“求知慾”“主動權”“積極性”及相關的內容被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高度。如:《語文課程課程標準》把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定位在“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這樣的例子很多,應該說《語文課程課程標準》是在竭盡全力小心翼翼的呵護着小學生對學習的喜歡!如果我們不堅定的實踐,學生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權利的理念就有違課程改革的精神。

《語文課程改革標準》告訴我們,“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爲保護學生脆弱的喜歡,爲了最大可能的`發展這種喜歡,即使犧牲了對文章的機構的美的認識和體味也是值得的。當然,師者要努力,促使三維目標的整合。

不足之處有:

(1)教師上課生字與課文教學側重點不好把握。教學生字環節設計最後一節應以詞語形式出現。

(2)缺少課間休息環節。

上《四季》一課教學反思

宜昌市楊岔路小學 蔡 雯

《四季》這一課的第一課時是圍繞識字和朗讀課文這兩個教學重點來設計的。由課件出示的春、夏、秋、冬四幅美麗的圖畫導入課文,引出課題。在初讀課文之後讓學生自己找出本課的生字,並自學生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然後通過同桌互學、小老師領讀等方式反覆學習生字,再通過遊戲,開火車讀、摘生字花檢查鞏固學生學習生字的情況,使學生在短短的時間內將生字認熟。

第一個重點完成後再進入到下一個重點朗讀課文的學習中,生字認讀的掌握也爲課文的朗讀奠定了基礎。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再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讀給同桌聽,並說說爲什麼喜歡。在課文通讀、重點讀的基礎上分段來學習整篇課文,並且學習的順序並不是按課文章節的順序,而是緊接上一個環節,選擇喜歡的季節來學習,提問:“你喜歡哪個季節?” 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來指導朗讀,在朗讀中體會重點詞語的意思。教學過程中對於重點詞的理解是不留痕跡的,比如“荷葉圓圓”的“圓圓”是通過課件的出示讓學生知道荷葉的形狀,理解“圓圓”,非常直觀。“彎彎”、“鞠着躬”、“一挺”這些詞都是讓學生親自通過動作的演示來體會,生動形象,也符合一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對於課文的朗讀也是通過師範讀、比較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兩個教學重點都完成之後,最後進行擴展練習,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夠完全消化吸收。由課件出示四季的美景圖讓學生欣賞,並指導學生以其中一幅爲例編一首兒歌。

我覺得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基本體現了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特點,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學習。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識字環節的層次不夠清楚,識字環節應從帶拼音的生字認讀到不帶拼音的生字認讀。其次,對於學生回答問題的點評的語言以及過渡的語言還需錘鍊。在課堂上對於學生的回答應多鼓勵,評價的語言要豐富。再次,需加強課堂的組織教學。這也需要通過老師語言的魅力、課堂的節奏等多方面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配合老師,共同學習。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四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二課,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對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在教學時,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讀,積極主動地說,有個性創造地演,把課標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這一理念落到實處。

一、在情境中學文,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開課伊始充分利用媒體的效果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有圖、有聲、有色的教學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接着讓學生讀準讀通兒歌,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季節和喜歡的理由,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情感體驗拉近與課文之間的距離;最後學文時讓學生學會了兩種朗讀方法,想象讀和表演讀,這樣能讓學生很有興趣的讀,在讀中又能掌握了朗讀的方法。

二、在情境中識字,提高生字的復現率。

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孩子去讀:帶着拼音讀、去掉拼音讀、生字躲到動物的後面,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來讀。在讀的過程中漢字不斷地自然復現,每次的出現又有一定的層次隨語言環境整體自然復現,無意中使漢字得到鞏固。

三、重視學法,學以致用。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注重在小學一年級起,就着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經過識記、練讀、體會的過程,學生已經對課文琅琅上口了,怎樣使他們對課文印象更深刻呢?於是,我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一成不變的教學傳統,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來讀,學生們很主動、很樂意去選擇,把要我讀變成了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了閱讀質量。

《四季》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本月,我上了一堂語文教研課,使我感觸良多。我執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四季》。《四季》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想象。

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激發興趣,創設情景、品讀課文,讀中識字、朗讀指導,體味文本這幾個環節的教學力圖來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在閱讀過程中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語言,提高閱讀能力。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四季的特徵,感受四季之美。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實施教學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激發興趣,促進學習動力。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開始我就利用猜圖片的遊戲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有關四季的圖片入手,引導學生從圖中感受四季的美,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潛能,爲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和探究習慣奠定基礎。課堂上豐富的閱讀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創造積極的讀書氛圍,培養學生樂意讀書的習慣。在掌握字音、字形,把課文讀通順、流利,爲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爲主動獲取。聯繫生活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美讀課文,表演背誦時多留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多種朗讀形式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體現以讀爲主,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課文,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二、讀中感悟,加強個性色彩。

朗讀是感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但讀要選好時機,恰到好處。在學生生成情感的時候,帶着感情去讀更有利於進入境界。因此在學生讀文之前,我先引導學生看四季圖片,讓學生們用充滿童趣的語言,把春天的美景和特點表達出來。這時再引導學生讀課文,體會文章語句的優美,比如教學的時候,我讓學生做動作表演“尖尖” 、“圓圓”、“彎彎” “一挺”等,讓學生感受到每個季節的不同。我還利用頭飾讓學生表演背誦,加深學生對四季的瞭解。我又做了範讀,還加上了動作,在我的啓發下,學生的讀法也各式各樣,從而使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朗讀也有了。

三、聯繫生活,重視積累運用。

新課標強調:“要聯繫生活教語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在學習了課文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練習,引導學生說一說四季中,除了草芽、荷葉、穀穗、雪人之外,還有哪些特點。這就把文本引向了生活,調動學生已有生活累積,並利用課件一一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編兒歌,過一過小詩人的癮。這樣處理教材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語言有機地結合起來,較好拓展了語文教學的空間,同時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課教學結束了,回想起來,有好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識字還不夠實,對學生全面關注不夠。上課的時候,我不善於引導學生,課堂的組織教學能力差,鼓勵、評價的語言較少。當課堂上出現“唱讀”、“念讀”的時候,我並沒有馬上去糾正、去指導,只顧教案而忘了學生。當下課鈴聲響起時,黃老師和肖老師對我豎起大拇指,她們對我說,“你上得很好,不要謙虛。”我當時心裏暗喜,覺得可能沒有想象的差勁。希望自己以後能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積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