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大班音樂課《鼓上的小米粒》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2.49W人 

一、細節描寫:

大班音樂課《鼓上的小米粒》反思

我先示範演唱歌曲,幼兒認真地聽着。

提問幼兒:“鼓上的小米粒是怎麼跳舞的?” 請幼兒用歌詞說出來,教師用歌曲的形式唱出來。

“歌曲裏的小鼓是怎麼唱歌的?”

“小米粒聽到小鼓的歌聲是怎麼跳舞的?”

在幼兒回答的時候,提示幼兒根據小鼓唱的輕重來回答。

二、評價分析:

這是一節大班的音樂課《鼓上的小米粒》,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但學會了歌曲,還能夠邊唱邊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活動中,以幼兒喜愛的樂器——小鼓“唱歌”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把學唱歌曲與有趣的科學探究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感受、體驗擊鼓的不同力度和頻率與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動態變化的關係這一物理現象,獲得知識和經驗,有效地幫助了幼兒理解、記憶歌詞,避免了生硬的歌詞解說。另外我在“小鼓還能怎麼唱”和“鼓敲擊輕、重引起的米粒變化”的環節中,請幼兒大膽想象、操作和體驗,爲幼兒提供了探究和表現自己的舞臺。其次,是教學的組織方面,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注重遊戲教學的方法,動靜交替,層層遞進。在活動中,注重以遊戲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目標,充分體現愉快教學給小朋友帶來的樂趣。比如在扮演米粒跳舞和最後的《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的遊戲中,幼兒玩得特別高興,在玩的同時體驗了敲鼓的輕重與小米粒的動態變化關係。

三、所思所悟:

在幼兒操作感受鼓點的震動方面沒有顧及全體幼兒,只有部分幼兒上來操作了,其他的幼兒都是旁觀者,並沒有親身體驗。《綱要》指出: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本來,我也想多準備些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但我擔心孩子們會亂,米粒撒在地上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而取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想想,只爲了讓教學保持有序而扼殺了孩子們的探究慾望,真是得不償失。在最後的遊戲環節,原本可以請幼兒三五成羣結伴遊戲,其中一幼兒當敲鼓人,其他幼兒當小米粒,然後互換角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遊戲的快樂。當時只考慮到教學的不要把時間拖得太長,而略了生生互動,這也是在以後的活動中應該引起重視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