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黑板報

國慶節黑板報2015的資料

本文已影響 1.61W人 

  國慶節黑板報相關辦報資料:新中國成立後迅速恢復國民經濟

國慶節黑板報2015的資料

舊中國的經濟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性質的經濟。在抗日戰爭以前,現代性質的工業僅佔百分之十左右,個體農業和手工業佔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長期掠奪壓榨,特別是長期戰爭的破壞,整個國民經濟已處於崩潰狀態。1949年同舊中國生產力發展鼎盛時期的1936年相比,工業生產下降50%,鋼產量由92萬噸降爲15萬噸,原煤由6000多萬噸降爲3000多萬噸,棉紗由245萬件降爲180萬件;農業生產下降20%多,糧食產量由2700多億斤降爲2100多億斤,棉花由1600多萬擔降爲800多萬擔。交通運輸(包括鐵路、公路、河運、海運、空運)遭到嚴重破壞。國民黨政府爲維持其反動統治和發動內戰,濫發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造成惡性通貨膨脹,使市場混亂、民不聊生。在這樣一種狀況下,新中國成立後要發展經濟,必須首先治理國民黨政府留下的亂攤子,先有經濟的恢復,纔能有經濟的發展。爲了恢復國民經濟,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驟和措施:一是廢除帝國主義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特權;二是沒收官僚資本,發展國營經濟;三是全面開展土地改革,發展農業生產;四是保護和發展私營工商業;五是統一財經工作,徹底穩定市場。僅僅用了三年時間(1950~1952年),就使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超過抗日戰爭前的歷史最高水平,穩定了市場物價,較大改善了人民生活。難能可貴的是,我們迅速恢復國民經濟的勝利,還是在抗美援朝戰爭和清剿國民黨在大陸殘餘勢力的背景下取得的。

漂亮的國慶節黑板報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