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現代詩

淺談對現代詩歌的感觸

本文已影響 1.64W人 

現代詩歌的劃分方式有許多,比如有按題材劃分,按表達方式劃分,按表達色調劃分等。這兒不可能說這麼多,所以我此時想稍稍解讀的是按照語言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所劃分的幾個方塊,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的區別,以及一些感觸。

淺談對現代詩歌的感觸

在以上四個方塊裏,格律詩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都有嚴格的規定。我也曾有幾次粗略的搜索過資料,似乎除了古代中國詩宗門,以及西方的一些近代詩家使用外,在中國現代,能見到的比較少。就算有,偶爾的幾次也大多是使用在一些大型活動的開幕式上,用來體現詩歌的地位,只不過是作爲一種可要可不要的朗誦進行的。通俗點講,就是地位比較尷尬,文學修養層次達不到的人不想聽,即使聽了也體察不出來他的美,雞肋一般,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文學修養高一點的人倒是能欣賞的,不過這樣的人太少了,特別是在詩歌這個領域,別的我不敢說,最起碼在現代中國這種人纔有點斷層。而且在國外,能拿的出手的'也不多,恐怕也只有“十四行詩”比較有代表性了。我下面選取了樑宗岱翻譯的莎士比亞的一首比較經典的詩歌,可以供大家簡單欣賞一下;

【對天生的尤物我們要求蕃盛,

以便美的玫瑰永遠不會枯死,

但開透的花朵既要及時凋零,

就應把記憶交給嬌嫩的後嗣;

但你,只和你自己的明眸定情,

把自己當燃料餵養眼中的火焰,

和自己作對,待自己未免太狠,

把一片豐沃的土地變成荒田。

你現在是大地的清新的點綴,

又是錦繡陽春的唯一的前鋒,

爲什麼把富源葬送在嫩蕊裏,

溫柔的鄙夫,要吝嗇,反而浪用?

可憐這個世界吧,要不然,貪夫,

就吞噬世界的份,由你和墳墓。】

對比於一向比較冷門的格律詩,韻腳詩就顯然比較受歡迎了,這種詩歌簡直太多了,甚至只要是個思想完整的正常人都能吟出那麼幾首,心想不就是押韻嗎?這個誰不會啊?隨便塗畫幾句,然後換掉最後的詞語,一篇“煌煌鉅作”也就出來了,然後在稍微包裝一下就可以到處賣弄。可以賣弄倒不是假話,想必很多人有過這樣,甚至不少成名的詩人也有這樣過來的。對此,我不敢發表什麼太過武斷的話,因爲不是太愛韻腳,對這個懂得不多。不過我在這兒還是想多說一點。這一點就是韻腳詩並不好寫,甚至很難寫。以至於在上面劃分的四個方塊裏都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我的建議是,一般的人最好不要輕易把玩,你應該知道,這種帶有節奏的韻腳有時候修飾的很嚴重,並且限制了太多情感的表達。就比如本來你是可以有病呻吟的,到最後卻成了無病呻吟了。那時候能再厚着一張老臉,恬不知恥的拿出來給別人欣賞,除了讓別人噴你就是讓別人笑話。當然韻腳詩裏面寫的好詩人也有,比如我就曾有幸研讀過汪國真老師的作品,老前輩閱歷高,在詩歌上又浸淫了很多年,作品自然和那些賣弄之作自然不是一個層次,但不能否認的是,前輩同樣也有詬病的地方,個人看法,全憑各位先生們女士們批評,在這裏說出來這些,也我斗膽了。至於要舉例的名篇,想必年輕人應該都聽過歌手許嵩的一首歌《素顏》,這個詞押的就是ANG韻,我覺得這個比較通俗,並且可以代表了。

散文詩和自由詩,對於老前輩們比較好分辨,可對於初學詩歌的人來說,分辨兩者其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初學詩歌的年輕人都有一個毛病,初生牛犢不怕虎,不喜歡接受別人的意見,以至於我身邊就有不少學詩的文友在探討兩者區別時,有時候會激辯,爭個臉紅脖子粗。說起來有點搞笑,但事實就是如此,因爲無論是新人還是老人,進了詩歌這一行,都把自己對詩歌的認知看的很神聖。

其實,對於兩者的區別倒是有比較中規中矩的判斷,比如散文詩就可以從“散文”這兩個字着手。通俗來講就是從詩歌中可以看到散文的影子,或者可以把詩歌添些東西變成散文。不要求太過鮮明的節奏,用修辭較多,有詩韻味,語句偏向於敘述,語言比較細膩。這幾個因素一列基本上就可以把散文詩從兩者之間找出來了。至於其中的精品,魯迅先生的散文詩集《野草》影響比較大,而我個人喜歡的則是高爾基先生的那首《海燕》。

在四類詩體中,自由詩興起的時間有點晚。和散文詩想比,相同的是它同樣不受格律限制,也無固定格式;不同的是它比較注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喜歡用誇張的修辭,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它的着手點既可以是一個雅緻的事物,比如竹子、花瓶;也可以是一個非常平凡以至於粗俗的東西,比如一坨狗屎。這類詩體向來是廣大文友們所喜歡的,也比較容易上手,一般對生活有一定把握的詩人,有了一定的契機,就可以成品了。雖然喜歡這種詩體,但在自由詩裏,一些別的詩人的作品我倒是鮮少有喜歡的,或者可以說自由詩過時很快,以前的好作品拿到現在算不了什麼了,不過今天倒是在詩刊上遇到了關於“母親”的一個好篇,在這兒分享一下:

【我想把自己蜷縮成

胎兒的形狀

再輪迴一次

羊水乾了

血水也幹了

爲何笑的總是我

痛的,卻是她】

我真正學習詩歌的時候是在七年前,最先接觸的是韻腳詩,不過由於我不喜歡那種韻腳的修飾,所以我最先喜歡上的卻是散文詩,後來便開始模仿,模仿期間又接觸到了自由詩,再後來,一兩年之後才接觸格律詩,說實話我學習詩歌的資歷尚淺,又沒有名師指導,格律詩寫的並不好,甚至很差,所以到最後在我的世界中,只有散文詩和自由詩結爲了夫妻,同時模仿着這兩種詩體,也造就了我現在的詩歌中既有自由詩的直白,又有散文詩的影子。

我之所以喜歡詩歌,是因爲詩歌中一些真正打動靈魂的東西,我想要構建一個現實和虛幻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本質上有相連的地方,不過藝術必須要和現實保持應有的距離,就好像把心當做一面鏡子,把現實中的東西招進來,吸收夠,然後再反射到現實中去,完成一次有意義的修行。

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說出你的思考。

別人總喜歡把詩人當做瘋子的代名詞,我覺得這點是很不公平的。甚至我有時候都想說,你們錯了!一個優秀的詩人不僅不是瘋子,而且比你們要優越,要高等,因爲每一個優秀的詩人都有一個敏感的心,他善於發現美、發現痛,他是善良的,他不傷害人,他有一顆赤子之心,純潔,被大自然所賦予。

從一朵花中可以看出一個世界,從一片落葉中可以解讀生命。

我喜歡詩,喜歡讀詩,喜歡寫詩,喜歡陽光下靜靜的味道,也喜歡拿着手術刀去解剖。每一篇作品出來,我能清晰地感覺到內心的疼痛和愉悅,於是每一個文字便帶有了我的脈搏和體溫,詩歌或許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問題,對於我來說更像一種修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