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心術文言文

本文已影響 2.7W人 

心術文言文1

[甲]

心術文言文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遂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曾劌論戰》)

[乙]

凡主將之道,知理①而後可以舉兵,知勢②而後可以加兵,知節③國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④。見小利不動⑤,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⑥大利大患。夫惟養⑦技而自愛⑧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心術》)

[註釋]①理:規律,道理。②勢:形勢,趨勢。③節:節制。④窮:因厄,處於困境。⑤動:輕舉妄動。⑥支:支持,這裏指應竹。⑦養:蓄養。⑧自愛:這裏指愛惜自己的軍隊。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詞語。

(1)公將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凡主將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知勢而後可以加兵弗敢加也(《曹劌論戰》)

B.無敵於天下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C.故一忍可以支百勇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記》)

D.一靜可以制百動增其舊制(《岳陽樓記》)

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既克,公問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

5.[甲][乙]兩文在作戰思想上有什麼相同之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擊鼓;

(2)追擊或追趕;

(3)方法(手段、道理、規律)

2.C

3.(1)已經戰勝了,魯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

(2)小的好處和禍患,不足以(不能)辱沒我們的才能。或小的利益(好處)和小的`禍患,是不值得辱沒我們的技藝(才能)的。

4.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

5.都主張作戰時要詳察敵情(知己知彼),把握戰機,後發制人(不輕舉妄動,要抓住有利時機,一舉成功)。

心術文言文2

作爲將領的原則,應當首先修養心性(首先應當提高思想和軍事素質)。必須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邊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後才能夠控制利害因素,纔可以對付敵人。

凡是用兵,要崇尚正義。如果不合乎正義,即使有利可圖也不要行動。並非一動就有危害,而是因爲將來可能會造成手足無措的局面。只有正義能夠激憤士氣,士氣因正義而激憤,就可以同敵人戰鬥到底。

大凡作戰的規律,當戰爭尚未發生的時候,要積蓄財力;當戰爭即將發生的時候,要培養戰鬥力;當戰爭已經打起來的時候,要培養士氣;當戰爭已經取得勝利的時候,就要修養心性。小心謹慎地設置報警的烽火,嚴格認真地在邊境巡邏放哨,使農民無所顧忌(安心耕種),這就是積蓄財力的做法。用豐盛的酒食等物慰勞戰士,讓他們悠閒自在(養精蓄銳),這就是培養戰鬥力的做法。取得小的勝利,要使戰士感到更加緊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讓戰士得到更大的激勵,這就是培養士氣的做法。使用戰士要注意不讓他們完全實現自己的慾望,這就是修養心性的做法。所以戰士們常常積蓄着義憤,心中懷有慾望卻不能完全實現。義憤沒有消除乾淨就有餘勇可賈,慾望沒有完全實現就將繼續追求。所以即使吞併了天下,戰士也不厭惡打仗,這就是黃帝的軍隊經歷了七十次戰鬥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養心性,戰士們打了一次勝仗後就不能繼續作戰了。

凡是做將帥的,要足智多謀並號令嚴明;凡是做士兵的,要愚魯一點。足智多謀則使人感到深不可測,號令嚴明則不可冒犯,因此士兵都能委身聽命,怎麼能不愚魯一點?只有士兵愚魯了,然後纔可以同將帥同生共死。

大凡出動軍隊,要了解敵方的君主,瞭解敵方的將領,然後才能夠在危險的地方出兵。魏將鄧艾用繩子把士兵從懸崖上吊下去而到達蜀中,如果不是蜀漢後主劉禪昏庸無能,那麼即使鄧艾有百萬大軍蜀軍也可以坐而將其捆綁擒獲。而鄧艾自然是欺侮蜀中無能人才有這樣的冒險行動的。因此,古代的良將,能用大軍去試探敵人的強弱、虛實,同時也用敵人的反應來衡量自己的.力量,這樣就可以決定行動是否展開了。

作爲主將的原則是:明白道理然後可以出兵,瞭解形勢然後可以增兵,懂得節制然後可以用兵。明白道理就不會屈服,瞭解形勢就不會喪氣,懂得節制就不會困窘。見了小利益不動心,遇上小禍難不迴避。小利益、小禍難不值得辱沒我的本領,這樣以後才能夠有應付大利益、大禍難的方法。只有善於蓄養本領又愛惜自己軍隊的人,才無敵於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禦百勇,一靜可以控制百動。

軍隊自有長處和短處,無論敵我都如此。請問:我方的長處,我拿出來運用,敵人卻不與我較量;我方的短處,我隱蔽起來,敵人卻竭力與我對抗,怎麼辦呢?回答是:我方的短處,我故意顯露出來,使敵人心生疑慮而退卻;我方的長處,我暗中隱蔽起來,使敵人輕慢而陷人圈套。這就是靈活運用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方法。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戰士們沒有什麼顧忌但有所依靠。戰士們沒有什麼顧忌,就知道犧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於一定失敗。手握一尺長的鞭子,面對着猛虎,敢於奮力吶喊而揮鞭打擊;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會嚇得面容變色連連後退,這是人之常情。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帶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劍,那大力士烏獲也不敢逼近:要是頭戴着盔,身穿鎧甲,靠着武器睡覺,那小童也敢彎弓射殺他了。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利用各種條件來鞏固自己;能夠利用各種條件來鞏固自己,那就威力無窮了。

心術文言文3

〔宋〕蘇洵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爲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遊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爲,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並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

凡將欲智而嚴,凡士欲愚。智則不可測,嚴則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聽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後可與之皆死。

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後可以動於險。鄧艾縋兵於蜀中,非劉禪之庸,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彼固有所侮而動也。故古之賢將,能以兵嘗敵,而又以敵自嘗,故去就可以決。

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

至於必敗。尺棰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

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選自《四部叢刊》本《嘉祐集》

當將領的道理,首先應當培養智謀膽略,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要臉不改色;麋鹿在前面突然出現,也要眼睛不眨,這樣纔可以控制戰爭形勢有利與不利的變化,纔可以應付敵人。

大凡用兵,應當崇尚正義,如果不義,即使於我有好處,也不輕易舉動。並不是一動就會造成失敗,而是怕將來會弄到手足無措的地步。只有正義才能激怒士卒,當士卒激起義憤時,就可驅使他們百戰而不殆。

一切戰爭的道理是:戰前要積蓄財力物力,臨戰時要養精蓄銳,戰爭打響後要鼓足勇氣,勝利後要保持鬥志。謹慎地做好警報工作,嚴密地做好偵察瞭望工作,使得耕種者一心生產,用這樣積蓄財力物力;給士兵豐厚的給養,使他們得到休息,用這來養精蓄銳;打了小勝仗不鬆勁,吃了小敗仗更要加強鍛鍊,用這來提高士氣;用人時不要一下子滿足他的慾望,用這來保持其鬥志。所以,用兵就是要使士兵常常胸懷義憤,心中有慾望而總不滿足。義憤不能全部爆發就勇氣十足,慾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繼續追求。所以即使統一了天下,而士兵仍不厭戰,這就是黃帝經歷了七十多次戰爭後,他的士兵依然鬥志不衰的道理。如果不保持鬥志,只要打了一次勝仗,這軍隊就用不得了。

凡是作將帥的,必須足智多謀而又威嚴;當士兵的,應當愚昧一點。足智多謀就使人感到莫測高深,威嚴就使人感到凜然不可侵犯,因此就能使士兵都緊跟將帥而聽從號令,這樣,怎麼不要求士兵愚昧一點呢?只有士兵愚昧了,將帥才能夠與他們同生共死。

凡是軍事行動,必須瞭解敵方的主帥,瞭解敵方的其他將領,然後可以進行冒險行動。鄧艾用繩索掛着士兵翻山越嶺,偷襲蜀國,如果不是劉禪的昏庸,那麼百萬大軍就會束手被擒,鄧艾本來就是覺得可以輕視他們才冒險行動的。所以,古時候賢明的將帥,既能以自己的兵力去試探敵人,又能以敵人來檢驗自己的軍隊,因此,可以決斷自己軍隊的行止。

凡是擔任主將的法則是:必須通曉事理後纔可以起兵,瞭解作戰形勢後纔可以打仗,知道節制後纔可以指揮軍事。通曉事理則理不虧,瞭解作戰形勢則能保持不敗,知道節制則不會陷入困境。見了小利不發兵,見了小患不避讓,因爲這些小利小患,不值得我施展才略,只有這樣然後才能對付大利大患。只有留一手而不輕易施展本領的才能無敵於天下。所以一個忍字可以對付各種輕率的勇猛,一個靜字可以鎮定各種輕舉妄動。

軍隊各有長處及短處,無論是敵軍或我軍都是一樣。那麼請教:“我軍的長處,我拿出來發揮它,但敵軍不與我較量;我軍的短處;我掩藏起來擱置一邊,而敵軍卻偏要與我較量,怎麼辦呢?”回答說:“我軍的短處,我把它顯眼地暴露出來,使敵軍疑慮而退卻;我軍的長處,我暗中藏起保護起來,讓敵軍輕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這就是善用長處及短處的策略。”

善於用兵的,要使士卒既要無所顧戀而又有所依賴。無所顧戀,就知道死不足惜;有所依賴,就知道不至於一定失敗。手中有了短棍,碰上猛虎,就會大聲喊叫,用棍去擊虎;兩手空空,遇到一條四腳蛇,也會嚇得臉上變色而後退。這是一般人的通常心理。明白這道理的,就可以帶兵了。脫掉上衣露出胸臂而手執利劍,則連烏獲也不敢逼近;戴着頭盔,身穿戰甲,卻靠着武器睡大覺,那麼連小孩也能彎弓射箭把他殺死。所以善於用兵的能利用形勢來鞏固軍隊的陣容。能夠利用形勢來鞏固自己的,那麼戰鬥力就會無窮無盡。

心術文言文4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爲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遊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爲,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並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

凡將欲智而嚴,凡士欲愚。智則不可測,嚴則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聽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後可與之皆死。

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後可以動於險。鄧艾縋兵於蜀中,非劉禪之庸,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彼固有所侮而動也。故古之賢將,能以兵嘗敵,而又以敵自嘗,故去就可以決。

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箠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案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