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課外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本文已影響 1.06W人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也顯現出我們中國的文化底蘊的深厚。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課外文言文原文加翻譯,歡迎閱讀參考!

課外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課外文言文翻譯:《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作者:李商隱

原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您問我的歸期,但我的歸期沒有定,現在我是獨居在巴山的旅館裏,面對不停夜雨,只見秋天的池水往上漲。什麼時候才能夠與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燭長談,又說起我獨居巴山的旅館中面對夜雨的情景。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花;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註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

[2]共翦西窗燭: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燭蕊。

[3]卻話:重頭談起。

【評析】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餘味無窮。

有人考證,以爲此詩是作者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間入東川節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時作。其時義山妻王氏已歿(王氏歿於大中五年夏秋間)。爲此,以爲此詩是寄給長安友人。但義山入梓幕,與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際,即使王氏仙逝居先,義山詩作在後,在當時交通阻塞和信息不靈的時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課外文言文翻譯:《爲學》

爲學 作者:彭端淑

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爲,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爲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鉢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譯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做,那麼困難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麼容易的事情也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學習,那麼困難的也容易了;不學習,那麼容易的也困難了。

我的`天資昏昧,不及別人;我的才能平庸, 不及別人。只要每天認真學習,長久堅持毫不鬆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昏昧又平凡的了。我天資聰明、才能敏捷,超過別人幾倍。如果摒棄不用,就與昏昧和平庸沒有區別了。孔子的思想言論,最終是靠天資遲鈍的曾參傳下來的。以此而論,昏昧平庸與聰明靈敏的功用,難道是有常規的嗎?

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其中的一個貧窮,其中的一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麼樣?”

富和尚說:“您靠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我靠着一個水瓶一個飯鉢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僱船而往下游走,還沒有能夠去成。您靠什麼能去!”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告訴富和尚。富和尚顯出了慚愧神色。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所以聰明和才能,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自己靠着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就會失敗。昏昧和平庸,可以限制人又不可以限制人;不被自己的昏昧和平庸限制,而不知疲倦、努力學習的人,會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

【註釋】

[1]爲學:做學問,求學。

[2]資:天資,資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