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唐代詩詞

王仁裕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王仁裕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王仁裕,生於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邦(天水市秦城區)人的王仁裕(字德葷),正處於唐末這樣一個大分裂的時代。公元905年的秦州,處於攻殺鳳翔節度使李昌符、自己做了節度使並且自封爲“隴西郡王”、“歧王”的李茂貞的天地,這時王仁裕二十六歲,爲李茂貞屬下秦州節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 節度判官。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走上了在前蜀、後唐、後晉、後漢爲官,官及翰林學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時也開始了他勤勉治學、賦詩作文的創作歷程, “有詩萬餘首,勒成百卷”(《舊五代史·王仁裕傳》)。

王仁裕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王仁裕
王仁裕詩詞全集

遇放猿再作、 放猿、 奉詔賦劍州途中鷙獸、 過平戎谷吊胡翽、 從蜀後主幸秦川上梓潼山、 示諸門生、 與諸門生春日會飲繁臺賦、 賀王溥入相、 和韓昭從駕過白衛嶺、 題孤雲絕頂淮陰祠、 題斗山觀、 題麥積山天堂、 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 和蜀後主題劍門

王仁裕軼事典故

[公元八八o年至九五六年]字德輦,甘肅禮縣人。生於唐僖宗廣明元年,卒於周世宗顯德三年,年七十七歲。少孤,不知書,以狗馬彈射爲榮。年二十五,始就學。爲人俊秀,以文辭知名。唐末,爲秦川節度判官。後仕蜀爲翰林學士。唐莊宗平蜀,復以爲秦川節度判安官。廢帝時,以都官郎中充翰林學士。晉高祖時,爲諫議大夫。漢高祖時,復爲翰林學士承旨,遷戶部尚書。罷爲兵部尚書太子少保。仁裕嘗夢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滌之,由是文思益進,乃集其生平所作萬餘首,號西江集,凡百卷。《五代史本傳》宋史藝文志有乘輅集五卷,紫閣集五卷,紫泥集十二卷,紫泥後集四十卷,及開元天寶遺事四卷,並行於世。

王仁裕生平

王仁裕(880-956)字德輦。其先祖太原人,祖父王義甫任成州軍事判官時,遷居秦州長道縣碑樓川(今禮縣石橋鄉斬龍村)。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歷事歧王李茂貞、前蜀、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官至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病逝後詔贈太子少師。生於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後周顯德三年(956年)病逝開封寶積坊私第。

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其孫王永錫護柩歸葬故里,又隔13年後,即宋雍熙元年(984年)王仁裕門生、宰相李昉撰文《周故太子少師王公神道碑》,張賀書丹並篆額,王永錫立碑於石橋斬龍村祖塋。

王仁裕介紹

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一個亂世,諸侯王稱霸,新舊藩鎮割據四方,從中原腹地到四川盆地,從哈南兩廣至渭水流域,戰伐之聲晝息夜發,民衆遭兵燹塗炭,流離失所……

在王仁裕長達四十四年的宦海仕途中,雖歷經幾代朝興朝衰,皇權數次更迭,但終因其素有文名於秦隴之間而免遭後代同 鄉人胡纘宗被罷黜回鄉那樣的厄運,於公元956年(同世宗顯德 三年),以七十七歲高齡,終老於汴梁。

但從他於《全唐》中僅存的一卷詩歌和其他史料。可以看 出他在作爲詩人的一生中的憂國憂民之心、希冀清明盛世的政治 理想和身處亂世滿懷羈旅之苦的人生情懷,這使得他在五代十國史上成爲一個頗具實力和影響的詩人和作家。《追尋“詩窖”遺珍——王仁裕文學創作研究》(蒲嚮明)是近年出版的研究著作

《題麥積山天堂》是王仁裕留存的詩中寫作較早的一首,這 也是他當秦州節度判官時的作品,詩曰:

躡盡懸空萬岡梯,等閒身共白雲齊。

檐前下祝羣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

絕頂路危少人到,古巖鬆健鶴頻棲。

天邊爲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

詩從“萬岡梯”、“白雲齊”、“羣山小”、“落日低”、“人少 到”、“鶴頻棲”六個角度在描寫麥積山巍峨險峻的自然景觀的同 時,也抒發了他登萬仍山而小天下,期望大展一番凌雲壯志的美 好願望。而在公元921年,年已四十二歲的王仁裕離開故鄉到興元 (今陝西漢中)任節度使判官時寫下的《題鬥觀山》一詩,表達 的則是一個詩人離鄉背井,前途未卜,既想拋卻塵世之夢、撥宅 成仙,又眷戀着故土希冀有一個太平盛世的迷茫、痛苦的心境。

詩曰:

霞衣敬舉醉陶陶,不覺全家住降霄。

撥宅只知雞犬在,上天誰信路歧遙。

三清遼廓拋塵夢,八景雲煙事早朝。

爲有故辦松柏健,露華涼葉鈹金飄。

“當時若效還而楚,尺寸中華未前侵,”這則是公元928年,他再度南下興文,瞻仰興之南山淮陰侯廟時,感古懷念寫下的詩句,從中不難看出他面對祖國河山支離破碎、民衆深受其苫而痛心疾首的情感。

公元936年,石敬瑭取後唐而代之,建立後晉,王仁裕初爲郎中,後升任諫議大夫。這期間,他曾奉命出使十國之一的南平國,途中,遇一書生因恃才傲物而遭全家坑殺之事,悲憤之餘,他賦詩憑弔:

立馬荒郊滿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風號古木悲長在,雨溼寒莎淚暗流。

莫道文章爲衆嫉,只應輕薄是身仇。

不緣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鸚鵝洲。

我們可從感受到其中不僅有物傷其類的哀慟,更有對唐末五代干戈擾攘、武夫悍卒嗜殺成性的強烈不滿和憤慨。

除詩歌而外,王仁裕的文章在當世亦堪稱出類拔萃,獨具特色和魅力。他著有《紫閣集》、《乘招集》、《王氏見聞錄》、《玉堂閒話》、《人洛記》、《開元天寶遺事》,並輯有《國風總類》五十卷。其中《開元天寶遺事》以直錄和寫實筆法,記述了開元、天寶年間(公元713—765年)問的佚聞瑣事,有人物特寫,如名臣姚祟、宋璋、張九齡,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名流如大詩人李白等,同時也有寫當時風俗時尚的《傳書燕》、《鸚鵡告事》、《探春》等篇,對研究當時民風民俗很有資料價值。《玉堂閒話評註》是蒲嚮明蒐集整理《玉堂閒話》的今存單行注本。可惜《王氏見聞錄》大多早已散佚,已難見全貌,對於作爲王仁裕後人的我們,已很難讀到,不能說不是一件憾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