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實用的古詩的作文集錦九篇

本文已影響 1.03W人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古詩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古詩的作文集錦九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池鶴

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羣雞裏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雲水遙。

它生活在像樊籠般茂密的竹林中孤寂無伴,在喧鬧的山雞羣裏顯得高雅不凡。低頭飲水時,我唯恐它那鮮紅的鶴頂會突然掉落;展翅晾曬時,我常常擔心它那雪白的腰身會融化消失。轉眼看到鸕鶿覺得它毛色污濁,又討厭鸚鵡的叫聲太諂媚。對風鳴唳想的究竟是什麼呢?惆悵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遙的雲水之間。

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當時官場失意,對那些妖媚獻寵的人極度厭惡,而歸隱田園又遙不可及,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與無奈,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借物抒懷,把鶴想象成自己。只是在囚籠里長唳,惆悵的望向遠方,那遙不可及的雲水之鄉纔是夢想的天堂。

這首詩描寫了鶴的生活環境和風格的與衆不同,突出了它的.形態美、色彩美和聲音美。以鶴與雞、鸕鶿、鸚鵡作對比,表現了鶴不事權貴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風姿,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的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仕途沉浮、官場黑暗的厭惡。

古詩的作文 篇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首水調歌頭,是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詩人蘇東坡。

他是一個十分偉大的詩人,不僅在詩詞歌賦方面很有天賦,還會書法,水墨畫,等比較文雅的愛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才詩人。

讀着水調歌頭,我的眼前浮現了大文豪家蘇東坡寫下這首詩時的場景,和他當時的心情。

“轉諸葛,低綺戶,照無眠。”這一句,將他當時的心情表露無疑。從這句詞中,我看到了蘇東坡,在中秋節的`夜晚,獨自一個人坐在窗前,整夜的睡不着,思念着家鄉親人的感覺,甚至能從他的眼神,看出他隨之而來的淡淡的憂傷,彷彿是在想念,又彷彿是在自責。

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一句。是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我覺得寫的更加完美的一句。這句詞透露出了蘇東坡因不能見到親人的傷感,更表達出了蘇東坡對自己做出心理上的安慰和調整,讓自己不再爲離別而傷感。更重要的是他用詩詞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偶爾有不完美,難過的事情是很正常,要懂得自我調節,不要讓自己沉醉在痛苦之中。

蘇東坡真的是太厲害了,遇上這種難過的心情,也能用詩詞化解,給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種技術真是無人能敵啊!

古詩的作文 篇3

從古至今,有許多經典文化,而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含意深厚,讀起來琅琅上口的古詩,從小時候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每一句都有豐富的哲理。這就是我喜歡的經典。

那時,我只要看到經典的詩句,就會忍不住抄在摘抄本上。慢慢地,這成了一個習慣,堅持到了現在。其實,我積累的不僅僅是古詩,還有知識。

我還學會了把古詩分類:有山水類、友情類、思鄉類,甚至還有寫明月的,我都把它分在一起。

我爲什麼喜歡古詩經典呢?因爲我喜歡古詩的那種節奏和韻律,最主要的還是內容涵義,一首好的古詩,最重要的就是作者要有高尚的情操,因爲每一首古詩都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從詩中,我感覺到了作者的心理、情感和理想,它能留給人深思的一片餘地,能夠陶治人的情操。反覆地吟詠,那種韻味,那種想象力,那種感染力,便恍然瞭解了詩人的心境。

我陶醉於詩人的浪漫經典之中。

我在背古詩中,總愛先看詩意,不知爲何,我背育都快了許多!這個絕竅讓我在以後背古詩時都搶在了第一個,我再也不怕背長長的古詩了。

總而言之,我背的.古詩,也不能算太少。在繁華的城市裏,大家都匆匆忙忙,來回穿梭。但是,請在安靜的夜晚,捧起一本詩書朗誦吧!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朗讀者,去感受文字間的那份快樂!

古詩的作文 篇4

有人說,鄉村離我們遠了,詩裏的美景,也只能是在詩裏。

然而,我能看到那樣的鄉村,不論是張志和筆下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充滿着詩情畫意。亦或是辛棄疾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如夢似幻,古詩中的鄉村依然有跡可尋。

此時的我正處在一個遠離喧囂的小山村裏,時時等待驚喜的出現。

腳踩着厚厚的土地,循着詩的靈秀,我走在鄉村裏,鄉村在古詩中,從這一首到那一首......

先秦 人間仙境

鄉村就是仙境。不論是“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還是“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道兮。”都是一種曼妙的隨心所欲。這裏頭上天空高遠敞亮,身邊大地生機勃勃,鬱鬱蔥蔥,如此,連那繁重的勞作現如今都變成了享樂。那“一月於耜,二月舉趾,三月條桑,四月秀蔓,五月鳴蜩,六月食鬱及薁。”都是一幅幅生動的農事畫。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十一月於貉,十二月其同。”更是一幅幅絕妙的田園風景。

古詩中的鄉村,風景獨好。

魏晉 隱者之居

鄉村,是隱者的天堂。種豆南山下的陶淵明僅僅是爲了願無違。他穿梭于田間,本應該“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卻中途跑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是不是也被這心曠神怡的景色迷住。而我小隱於這鄉間半月,感嘆着自然的神來之筆,想象着同樣歸田的張衡。讓我也產生了“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的錯覺,卻甘願在這獨具匠心的錯覺裏,一隱逍遙。

古詩中的鄉村,心馳神往。

唐 遺世美景

哦,這裏是唐詩中的鄉村,它可以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遼闊,也可以有“竹溪村路板橋斜,閒看中庭梔子花。”的柔美。清晨,靜靜地聆聽山風的呼喚,“長歌吟松風”的意境油然而生。午後,細細感受陽光的笑聲,那“斜陽照墟落”的情趣不由自主涌上心頭。入夜,默默凝視月的倩影,那“更染月色半人家”的畫面不止在夢裏纔會出現。鄉村總有一種讓人流連忘返的魔力,“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的功歸之情,讓王維情不自禁轉身離去“行到水彎處,坐看雲起時。”,然而好不容易纔決定歸去的計劃,又因爲“偶然值林叟,談笑無歸期。”被打亂。鄉村的.魅力就因此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古詩中的鄉村引人入勝。

宋 婀娜風骨

看,宋詞中的鄉村也是獨具特色。這裏的“梅子金黃杏子肥”,那邊的“麥花雪白菜花稀”。當你彎腰俯身去驗證“唯有蜻蜓蛺蝶飛”時,說不定落日已經在“便催萬樹暮蟬鳴”了。夜幕日合,帶着愉悅的心情滿載而歸,經過一戶戶炊煙裊裊的人家時,或許還能聽見幾戶人家的孩童在唱“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臉上的笑像花兒一樣綻開了。深夜,悄然從夢中醒來,又恰好聽到窗外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心裏喜不自禁着——明天又會是一個好天氣。

鄉村的美麗,讓四季爲它爭相上演。春天,可以體驗“桑葉尖新綠未成,滿窗晴日看蠶生。”的樂趣;夏季,自然就享受“晴日吟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的雅緻;而秋日,“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蟄相應語莎絲。”和冬日“斜日低山片月高”的韻味當然也不遜色。

古詩中的鄉村,自有風情。

元明清 深蘊情思

往前走,尋一尋鄉村的情思。即使“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的悲涼看似悲涼,你又怎麼知道它是不是在哪裏藏着“青山綠水百草紅葉黃花”的獨到之處?若是飄一點雨絲,天上地下更是平添了一份兒“濾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裏過。”的神氣。擡眸遙望遠處,“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的豪放,自然只有它的知音纔有幸品味。所以,我不甘淺薄,努力領悟它心底的多愁善感。

古詩中的鄉村,獨具情懷。

鄉村的氣息裏,深藏着婉約和靈動的香氣,聞一聞才發現,原來漫山遍野都珍藏着活蹦亂填的古詩,性格文雅卻又帶着調皮。

古詩中的鄉村,是仙境,是天堂,是人間絕美的一筆。

古詩的作文 篇5

古詩中蘊涵着的花 “古詩”,雖只有兩個字,卻包含着無限的情懷,無盡的美景……其實,你要是仔細尋找,還會發現,古詩中還蘊藏着一片大自然!

要說花,就必須得說說花王——牡丹。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那句“天下真花獨牡丹”更是證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寵兒”,劉禹錫就曾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開花時節竟能震動京城。牡丹的雍容華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貴婦,古時的美人楊貴妃就最喜歡北平稀有的綠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羅隱在《牡丹花》中寫到: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與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雖羞答答的卻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覺直逼而來。桃花妹妹可真愛美,濃妝豔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豔而不妖,恰到好處。我現在終於明白什麼叫“每對春風競吐芳,胭脂顏色更濃妝。”桃花色彩繽紛,紅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面美人,白似雪……每種桃花都讓人愛不釋手,真是“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從古至今就是詩人名士所贊誦的對象。荷花憑藉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曠神怡的芳香,吸引着無數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兒躲在茂密的荷葉中,可那尖尖的頭兒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像水一樣清嫩的荷葉就如一池無暇的翡翠,綠得沉迷,綠得心醉。綠葉陪紅荷,好一幅“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那楚楚動人的花瓣,新雨後梨花帶雨的臉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氣質,無不在訴說“出污泥而不染, 清漣而不妖。”歲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

先說梅吧!《梅花》中立在牆角迎着嚴寒盛開的梅花,有股高潔堅強的意志。《墨梅》中只願留下清香的梅花,抒發了梅與世無爭的高尚品德。《紅樓夢》中“千紅萬紫,終讓梅花奪魁”的詩句,同樣寫出了梅花與世無爭的品德,卻隱約流露出一種自有專長的傲慢。有些梅花卻平白無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喔,這朵梅花卻又是這樣的.傲骨,這樣的無私“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再說說竹!民以食爲天,可大詩人蘇軾卻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聽,多有趣,吃飯時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時卻不能沒有竹子。《竹石》中寫到: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詩把竹子不畏風雨,不怕困難的頑強品質,描繪得淋漓盡致。

古詩是一個放大鏡,幫助我們仔細尋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詩奇就奇在用樸素的文字描繪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發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猶未盡,回味悠長!

古詩的作文 篇6

歷代文人墨客詠瓜的名篇詩詞,比比皆是,大多雋永清新,吟罷韻味悠長。

如歌頌西瓜長得多的:如“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南宋詩人范成大);樑代詩人沈約在《行園》詩中雲:“寒瓜方臥壠,秋菰亦滿坡”。

有形容切瓜情景的:“ 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南宋詩人文信國)。

有描繪西瓜美味、功能的:“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南宋詩人方回);“涼爭冰雪甜爭蜜,消得溫暾傾諸茶”(清代詩人紀曉嵐),寥寥數語,道出了西瓜的特有的`美味。。

有將西瓜比作深潭、冷月、青雲的妙句:陸儼山的“一片冷裁潭底月,六灣斜卷隴頭雲” 等等,真是令人尋味,讓人讀之雅興無窮。 愛國詩人文天祥的《西瓜詩》中道:“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嚥頓消煙火氣,人齒便有冰雪聲。”將切西瓜的動作、啖瓜的情景描繪得惟妙惟肖,堪謂爐火純青。 元代詩人方回,在他的《秋熟》詩中有“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瑤膚”的詩句。這兩句詩用簡潔形象的語言把西瓜汁多性涼、可供人們消暑解渴以及瓜皮色澤青翠的特點描寫得十分生動。

南宋詩人范成大的《食西瓜》:“縷縷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清代徐錦華的《詠西瓜詩》:“水晶球帶輕煙綠,翡翠籠含冷焰紅”、愛國詩人丘逢甲的詠西瓜詩:“蘊雪令冰心齒涼,兩團綠玉許分嘗。”讓人讀後饞涎欲滴。古詩:“青青西瓜有奇功,溽暑解渴勝如冰,甜汁入口清肺腑,玉液瓊漿遜此公。”對西瓜的食用功效讚不絕口。

明代翟佑的《紅瓤瓜》:“採得青門綠玉房,巧將猩血沁中央,結成唏日三危露,瀉出流霞九醞漿。”該詩採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青門綠玉房”喻西瓜的外形、色澤,以“猩血”喻瓜瓤,以“唏日三危露”、“流霞九醞漿”喻西瓜的汁液,詩中“沁”、“瀉”等動詞的運用亦極爲生動傳神。

清初詞人陳維崧有一首《洞仙歌·西瓜》詞稱得上是古代詠西瓜詩詞中的精品:“嫩瓤涼瓠,正紅冰凝結。紺唾霞膏鬥芳潔。傍銀牀,牽動百尺寒泉。縹色映,恍助玉壺寒徹。” 讀後令人油然產生饞涎欲滴之感。此外,清末詩人張朝墉在一首詩中詠及西瓜時運用了誇張的藝術手法:“暇菜亭前堪飽食,西瓜斗大藕如船”,和以前詩人詠西瓜多用比喻不同,頗具特色

在歷代諸多的吟詠西瓜詩中,還屬元代詩人方夔的《食西瓜》一首更耐人尋味:“恨無纖手削駝峯,醉嚼寒瓜一百同。縷縷花衫粘唾碧,痕痕丹血掐膚紅。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從此安心師老圃,青門何處向窮通。”詩中“縷縷”和“痕痕”兩句描寫了人們吃紅瓤西瓜時的情景:“牙生水”和“骨有風”兩句,更把酷暑吃西瓜時那種快感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了。

古詩的作文 篇7

奶奶的歌謠裏牙牙學語,唐詩、宋詞、元曲縈繞耳畔;在爺爺的臂彎下蹣跚學步,馬致遠、杜甫、白樸的腳步因我向前……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這是一首寫秋景的小令。作者是白樸。幼時的`我,天真地問奶奶“殘霞”是什麼意思?奶奶指着紗窗外的“月餅”告訴我:“月餅”回家了,當它落到“棉花糖”上時,那令人陶醉的畫面就是殘霞。我不禁拍手叫好,奶奶卻只是嘴角微微翹起……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這兩句我也懂。“我並不喜歡菊花的長相,它們的花瓣爲何如此呆板整齊呢?紙剪出來似的,只是寫了花梗又黏又滑,還有一種難聞的怪味。”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作者遠在他鄉對家人的思念。張籍的《秋思》中的“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我體會到了詩人的憂愁及享年親人的情誼。以至於“行人臨發又開封。”

詩中有無數珍寶,我們在詩海中遨遊。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文理,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

古詩的作文 篇8

我國是一個文化底蘊非常深厚的國度,我最喜愛詩歌、古詩詞。

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常常在我們耳邊迴盪,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涌現出許許多多大詩人,有古代的屈原、李白、杜甫、現代的郭沫若徐志摩等偉大的詩人,他們的`優秀詩篇爲各國人民所傳誦。

遨遊在歷史的海洋中,去感受詩歌的氣息吧!

在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感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離別之情,體會“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雄心壯志,理解“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生機盎然。

細細品味,彷彿身臨其境,暢遊神州大地,令人心闊神怡。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寫出了童真童趣,“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寫出了泰山那雄偉的氣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

在衆多的詩詞中,我最喜愛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首詩寫的是雨,詩人敏銳地抓住這場雨的特徵,從各個方面進行描摹,前兩句寫了下雨的季節,直接讚美了這場及時雨,雨彷彿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而至,後面六句集中寫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點漁火若隱若現,詩人於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明,錦官城裏該是一片萬紫千紅吧。多麼美妙的詩詞啊,寥寥數語,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處處都體現着詩人的喜悅之情。

古詩詞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是人類文化的瑰寶,美妙的古詩詞讓人愛不釋手,親愛的同學,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喜歡?

古詩的作文 篇9

野芳發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陰“夏”;風霜高潔“秋”;水落石出“冬”。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詩中的“春”是春意盎然,詩中的“夏”是生機勃勃,詩中的“秋”是雁過留聲,詩中的“冬”是寒雪紛飛。我則尤爲喜歡詩中的“冬”。

在冬天,爺爺抱着我坐在火爐旁的搖椅上教我一首首的背誦唐詩。我清晰的記得背誦的第一首詩是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多美的一首詩呀!我愛梅花,愛它的高潔,愛它的謙虛,更愛它的堅貞不屈。冬因梅而傲,梅因冬而俏。

漸漸地,接觸了描寫冬的古詩。王維的《四氣歌》“鳴笙起秋風,置灑飛冬雪。“陶淵明的`《四時》“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中我最喜歡柳宗元的《江雪》他把冬天的氣氛,景象都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對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在這一次綜合學習中我又開始接觸元曲。元曲中的神祕促使我走近它,元曲中我最喜歡關漢卿的《大德歌(冬)》: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攬着釣魚槎。詩的意境真美!在詩中沒有人跡卻不缺少熱鬧,寒冷卻不缺少生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開始讀白樸的一曲《天淨沙。冬》:一聲畫角譙門,門庭新月黃昏。剛開始讀時它讓人揣摩不透,我正要去翻詩意,老師攔住我說:“詩就像茶需要細細品味,需要在一次次的揣摩與品讀下才能得知它的含義。”

我輕叩開了詩歌的大門,也對詩人和更多的描寫冬的詩有了興趣。古詩雖然離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我們細細的品味下,古詩好像搖身一變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還會比較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在學習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知識。我願意牽着你的手,再次輕叩古詩的大門,走進詩的國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