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心術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本文已影響 1.87W人 

蘇洵《心術》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心術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心術》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洵。其全詩如下:

【前言】

《心術》是北宋文學家蘇洵所作《權書》中的一篇。這篇文章逐節論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義、養士、智愚、料敵、審勢、出奇、守備等八個方面,而以治心爲核心,所以標題爲“心術”。其中包含着一些樸素的辯證法觀點,但也有諸如“懷其欲而不盡”、“士欲愚”之類的封建權術。全篇段落分明,井井有條。

【原文】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爲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遊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爲,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並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

凡將欲智而嚴,凡士欲愚。智則不可測,嚴則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聽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後可與之皆死。

凡兵之動,知敵之主,知敵之將,而後可以動於險。鄧艾縋兵於蜀中,非劉禪之庸,則百萬之師可以坐縛,彼固有所侮而動也。故古之賢將,能以兵嘗敵,而又以敵自嘗,故去就可以決。

凡主將之道,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則不屈,知勢則不沮,知節則不窮。見小利不動,見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養技而自愛者,無敵於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兵有長短,敵我一也。敢問:“吾之所長,吾出而用之,彼將不與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此用長短之術也。”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於必敗。尺棰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將矣。袒裼而案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則力有餘矣。

【註釋】

心術:心計、計謀。這裏是將略的意思。術,方法。

治心:指鍛鍊培養軍事上的膽略、意志和吃苦的精神等。治,研究。這裏指鍛鍊。

麋:麋鹿,鹿類的一種。

興:起,這裏是突然出現的意思。

於左:從旁邊。左,周圍,附近。

瞬:眨眼。

然後:這樣才。

制利害:控制利害得失。制,控,掌握。

待敵:對付敵人。待,對付,對待。

兵:軍事,戰爭。

上義:崇尚正義。上,通“尚”,祟尚。

利害:原選本作“利害”,“四部叢刊”本《嘉佑集》無“利"字。

他日:別的日子,將來。

措:安放。

怒士:激勵士兵。怒,用如動詞,激勵。

百戰:多次作戰。

養其財:積聚軍用的物資。養,積蓄。財,物資。

謹烽燧(fēng suì):慎重地搞好警報工作。烽燧,烽火和烽煙,古代邊防報普的兩種信號,白天報帶的煙叫“燧”,夜裏報普的火叫“烽”,引申爲邊警。

嚴斥堠(hu):嚴格地作好放哨、瞭望工作。斥堠,古代用來瞭望敵情的土堡,這裏指偵察,候望。堠,也寫作“候”。

犒:犒賞,舊指用酒食或財物慰勞將士。

優遊:閒暇自得的樣子。

挫:挫折,這裏指打了敗仗。

厲:通“勵”,勉勵,激勵。

“用人”一句:用人時不要一下子滿足他們所有的慾望。所欲爲,要求的,追求的,即慾望,願望。

貪:貪圖實現尚未達到的慾望。

並天下:兼併天下。並,兼併,合併。

厭兵:厭惡打仗。

黃帝:傳說中中國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傳曾在戰爭中多次取勝,打敗了炎帝、蚩尤,成爲部落聯盟的領袖。

殆:通“怠”,懈怠。

智而嚴:機智而且威嚴。智,有智慧。嚴,有威嚴。

欲:應該。

委己:委屈自己。委,委屈。

惟:同“唯”。正因爲,只因爲。

動:進攻,出擊。

主:主帥,首腦。

將:將官。

動於險:在險地進攻。險,用如名詞險地。

鄧艾縋兵於蜀中:鄧艾,三國時魏國的將領,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他率兵從一條艱險的山路進攻蜀漢,山高谷深,士兵都用繩子繫着放下山去,鄧艾自己也用氈布裹着身體,滑下山去。縋,系在繩子上放下去。

劉禪:三國時蜀後主,小名阿斗,劉備之子,公元223年至263年在位。

坐縛:意思是極容易俘獲。

彼:指鄧艾。

固:本來。

侮:輕視、輕侮。

【翻譯】

作爲將領的原則,應當首先修養心性。必須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不改色,麋鹿在身邊奔突而不眨眼睛,然後才能夠控制利害因素,纔可以對付敵人。

軍事崇尚正義。如果不合乎正義,即使有利可圖也不要行動。並非一動就有危害,而是因爲後來將有不能應付的事情發生。只有正義能夠激憤士氣,用正義激憤士氣,就可以投入一切戰鬥。

作戰的措施大致是:當戰爭尚未發生的時候,要積蓄財力;當戰爭即將發生的時候,要培養戰鬥力;當戰爭已經打起來的時候,要培養士氣;當戰爭已經取得勝利的時候,就要修養心性。小心謹慎地設置報警的烽火,嚴格認真地在邊境巡邏放哨,使農民無所顧忌,安心耕種,這就是積蓄財力的做法。用豐盛的酒食等物慰勞戰士,讓他們悠閒自在,養精蓄銳,這就是培養戰鬥力的做法。取得小的勝利,要使戰士感到更加緊迫;受到小的挫折,要讓戰士得到更大的激勵,這就是培養士氣的做法。使用戰士要注意不讓他們完全實現自己的慾望,這就是修養心性的做法。所以戰士們常常積蓄着怒氣,心中懷有慾望卻不能完全實現。怒氣沒有消除乾淨就有餘勇可賈,慾望沒有完全實現就將繼續追求,所以即使吞併了天下,戰士也不厭惡打仗。這就是黃帝的軍隊經歷了七十次戰鬥也不懈怠的原因。如果不修養心性,戰士們打了一次勝仗後就不能繼續作戰了。

將領要聰明而嚴厲,戰士要愚昧。聰明就不可預測,嚴厲就不可冒犯,所以戰士們都把自身完全交出來聽從命令,怎麼能不愚昧呢?惟其戰士愚昧,然後才能跟他們一道捨生忘死。

大凡出動軍隊,要了解敵方的君主,瞭解敵方的將領,然後才能夠在危險的地方出兵。魏將鄧艾率兵伐蜀漢,從陰平小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用繩子拴着士兵從山上墜下深谷,如果不是蜀漢後主劉禪昏庸無能,那麼百萬大軍也可以坐而捆綁擒獲。鄧艾本來就對劉禪輕慢,所以纔出兵於危險之地。因此,古代的良將,能用大軍去試探敵人的強弱、虛實,同時也用敵人的反應來衡量自己,這樣就可以決定行動方針了。

作爲主將的原則是:明白道理然後可以出兵,瞭解形勢然後可以增兵,懂得節制然後可以用兵。明白道理就不會屈服,瞭解形勢就不會喪氣,懂得節制就不會困窘。見了小利益不輕舉妄動,遇上小禍難不迴避。小利益、小禍難不值得辱沒我的本領,然後才能夠應付大利益、大禍難。只有善於蓄養本領又愛惜自己軍隊的人,才無敵於天下。所以一忍可以抵禦百勇,一靜可以控制百動。

軍隊自有長處和短處,無論敵我都如此。請問:我方的長處,我拿出來運用,敵人卻不與我較量;我方的短處,我隱蔽起來,敵人卻竭力與我對抗,怎麼辦呢?回答道:我方的短處,我故意顯露出來,使敵人心生疑慮而退卻;我方的長處,我暗中隱蔽起來,使敵人輕慢而陷人圈套。這就是靈活運用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方法。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要使戰士們沒有什麼顧忌但有所依靠。戰士們沒有什麼顧忌,就知道犧牲了也不值得可惜;有所依靠,就知道不至於一定失敗。手握一尺長的鞭子,面對着猛虎,敢於奮力吶喊而揮鞭打擊;空着手遇上了蜥蜴,也會嚇得面容變色連連後退,這是人之常情。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帶兵了。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劍,那大力士烏獲也不敢逼近;要是頭戴着盔,身穿鎧甲,靠着武器而睡覺,那小童也敢彎弓射殺了。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利用各種條件來鞏固自己;能夠利用各種條件來鞏固自己,那就威力無窮了。

【賞析】

“心術”一詞,含義較複雜。《管子》有《心術》篇,以虛靜之說講養心治國之道。蘇洵《心術》,講將領的心理修養,制下待敵之道,以及運思、機權之術。

文章首先論“將”:“爲將之道,當先治心”。治心,就是心理修養。作者認爲,主將的心理品質最重的有二:第一,超人的鎮定,臨大事而不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第二,極度的沉靜,能有效地排除一切干擾,“糜鹿興於左而目不瞬”。能如此,就能把握利害得失,能夠抵禦敵人。孫子講將的修養有“智、信、仁、勇、嚴”(《孫子兵法·計篇》),蘇詢也講智與嚴,這些屬於智能與品德修養,但他認爲鎮定和沉靜的心理素質更爲重要。這就是“大將風度。”

其次論“兵”:“凡兵上義”。上義就是崇尚正義,“不義,雖利勿動”,把正義性作爲軍事行動的準則,如非義舉,那就“勝有所不取,敗有所不避”(《項籍》)。尚義之說,自佔而有,但蘇詢並非重複遷闊之論,他是義利統一論者,認爲“義利、利義相爲用,天下運諸掌矣”(《利者義之和論》)。他是從利的目的出發提出尚義原則的,因爲背義逐利的戰爭只能獲一時之利,最終將弄到“不可措手足”的地步,那就大不利了。依義而行,則可盡天下之大利。因爲“惟義可以怒士”,要以“義”來激勵士兵,“十以義怒,可以興戰”,正義之帥將無敵於天下。

再次論“戰”:“凡戰之道”有四養:“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四養之說,顯然有“譏時之弊”的意義。宋王朝積貧積弱,原因很多,而下能“使耕者無所顧忌”,兵冗而供給貧乏,用人“賞數而加於無功”(《衡論·審勢》),都是重要原因。他提出的四養的辦法正是:“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遊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爲,所以養其心”。這四養中,最重要的是“養心”——培養和保持士兵積極的心理狀態、高昂的戰鬥意志。“用人不盡其所欲爲”,暗合了管理學適最刺激、不斷刺激的理論。不斷刺激,則能保持士氣而有“餘勇’,適量刺激,則時常有所追求而有“餘貪”,士兵永遠保持旺盛的鬥志,“故雖並天下,士不厭兵”,這就是“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的道理(七十戰未必有出處)。反之,“不養其心,一戰而勝”。士兵既驕且怠,“不可用矣”。

以上論“將”、“兵”、“戰”,着眼大處,講爲將、治兵、待戰之大道。以下再論將、兵、戰,講戰時爲將之道、戰時用兵之道、戰時運思之術。臨戰之將應“智而嚴”,士則應愚,這樣士兵才能委身聽命,與將共生死。蘇詢將智士愚的論點當然不好,但要求士兵應絕對服從和無條件執行命令則是合理的。戰時用兵,在於五知。知敵,應“知敵之主,知敵之將”,然後“與賢將戰則持之,與愚將戰則乘之”(《法制》)。“乘之”就是抓住敵將的弱點“動於險”而出奇制勝。三國時鄧艾由陰平道“縋兵於蜀中”,穿越了蜀道天險攻滅蜀國。他之所以敢於如此,就在於看透了蜀後主“劉禪之庸”。能知敵則“去就可以決”、還耍知己,在自己則應“知理”、“知勢”、“知節”,理是事理,知義之所在爲知理,勢是戰略形勢,要知自己所處的形勢,節指軍事指揮中應掌握的法度節度,能正確確定作戰方案,調度兵力爲知節,“知理而後可以舉兵,知勢而後可以加兵知節而後可以用兵。知理而不屈,知勢而不沮,知節而不窮”。知己知彼,知節是關鍵,也是其它四知的目的和表現。蘇詢認爲,“知節”之將,能“忍”能“靜”,具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心理品質。在戰機到來之前,能以忍待勇,以靜制動,不因小利小患暴露作戰方略,以應付大利大患。能如此就可以“無敵於天下”。

戰爭中運思之術,文章提出兩點:一是避實擊虛和暴短陰長的辯證思號,一是“有所恃”和“以形固”的辯證關係。

“兵有長短”,誰都想用長避短以避實擊虛。但戰爭是雙方的事,“吾之所長,並出而用之,彼將不一與我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將強與我角,奈何?”兵有奇正,兵不仄詐,蘇詢認爲,要用用長避短之正,需設暴短陰長之奇:“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卻;吾之所長,吾陰而養之,使之狎而墮其中”。蘇詢認爲,暴短陰長才能達到用長避短的.目的。

“善用兵者”要使部隊“無所顧”、“有所恃”,打仗才能勇敢。一切有利條件如地形之固、兵器之利都是“所恃”,憑所侍可以堅定鬥志,鼓舞士氣,正如一個人,“尺捶當猛虎,奮呼而操擊;徒手遇蜥蜴,變色而卻步”。有恃則勇,無恃則怯,“人之情也”。這是事物的一個方面。如果以爲“有所恃”而麻癬渙散,其“所恃”將不可恃,這也如正一個人,袒裼而按劍,則烏獲不敢逼,冠冑衣甲,據兵而寢,則童子彎弓殺之矣”。善用兵者注意發揮有利條件的精神作用,以振起軍心,鞏固陣容,這就是“以形固”,能用有利的形勢鞏固自己,“則力有餘矣”。這是蘇詢對用兵應“有所恃”而不可只有恃的辯證認識。

王之渙《宴詞》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宴詞

唐: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註釋】

1、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楊維楨 《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2、悠悠: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3、畎:quǎn 畎,水小流也。象形。古文從田,川聲。篆文從田,犬聲。——《說文》

4、漳河:漳河是現在安陽和邯鄲的分界線,衛河支流。位於中國河北省、河南省之間。源出晉東南山地,有清漳河與濁漳河兩源。清漳河大部流行於太行山區的石灰岩和石英岩區,泥沙較少,水較清。濁漳河流經山西黃土地區,水色渾濁。兩源在河北省西南邊境的合漳村匯合後稱漳河。向東流至館陶入衛河。長466千米(至南陶),流域面積(至蔡小莊)1.82 萬平方千米。1960~1969年在上游林縣(今林州市)境內建有紅旗渠水利工程。

5、棹:zhào ◎ 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車,或~孤舟”。◎ 船:~夫(船家)。歸~。

6、不勝: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賞析】

長堤逶迤,水色碧明,東風鼓帆,桃花逐波。這首寫於宴席上的七絕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調清麗明快的水彩畫。然而,它的主題卻是“離愁”。

春天萬象復甦,生機盎然,可是人看到的卻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詩人從首句起就試着撩撥讀者聯想的心絃,一個“綠”字點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詩人一片惜別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畎音quǎn,田間小溝),詩人擴大視野,寓情於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喚起人們聯想。那夾着田畝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條細長的飄帶,緩緩匯入漳河,一起向遠方流去,一望無際的碧野顯得非常柔和協調。然而眼前美景卻激起詩人的無限憂思,春水猶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詩人卻不能與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遺憾,想到好景不長,盛筵難再,一縷縷愁思油然而起。由於移情的作用,讀者不由自主地和詩人的心緒貼近了。三、四句,詩人一下子從視覺轉到聽覺和想象上。儘管添愁助恨的棹聲緊緊催促,還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來越多的離愁別恨一齊載到船上,船兒就會漸漸過“重”,就怕這桃花溪太淺,載不動這滿船的離愁啊!詩人以“莫聽”這樣勸慰的口吻,將許多難以言傳的情感蘊含於內,情致委婉動人。詩中以“溪淺”反襯離愁之深,以桃花隨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詩人的傷感。至此,通篇沒有一個“愁”字,讀者卻已通過詩中描繪的畫面,充分領略詩人的滿腹愁緒了。

這首匠心獨運的小詩含蓄蘊藉。詩人從“看到的”、“聽到的”,最終寫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訴說離愁,令人讀之卻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啓迪人思,耐人玩味。

李商隱《夜雨寄北》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夜雨寄北》作者爲唐代文學家李商隱。其全文詩詞如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前言】

《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異鄉巴蜀,寫給遠在長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是詩人給對方的覆信。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首詩即興寫來,寫出了詩人剎那間情感的曲折變化。語言樸實,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修飾的痕跡。與李商隱的大部分詩詞表現出來的的辭藻華美,用典精巧,長於象徵、暗示的風格不同,這首詩卻質樸、自然,同樣也具有“寄託深而措辭婉”的藝術特色。這首詩構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淺意深,語短情長,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來吸引着無數讀者,令人百讀不厭。

【註釋】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裏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什麼時候。

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爲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爲“一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裏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譯文】

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家,我沒有固定的時間回來;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漲滿池子。何時你我重新聚首, 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鑑賞】

首句起筆以“君”直呼對方,以獨特的視角勾畫出一幅夫妻相思溫情脈脈的畫面:親愛的妻啊,你肯定是懷着急切的心情問我歸期是何日,那麼,現在我告訴你,我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家。這句詩的獨特之處在於詩人以錯位的視角寫相思之情,即對方未必真有信寄來詢問歸期,而是詩人設想妻子思念、詢問歸期。在我國古詩中寫相思之情的詩,往往並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而是寫對方如何思念自己,通過這種手法委婉地表達詩人的思念之情。如杜甫的《月夜》就是通過設想妻子在月夜對自己的思念來表現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君問歸期未有期”一句看似平淡,卻把自己對妻子的思念之情注入到了每一個字中,委婉、深情、耐人尋味。

“巴山夜雨漲秋池”直寫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也就是寫景。詩人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特定的環境:巴山,秋夜,大雨傾盆。作者對這個環境作了較爲具體的描寫,不僅寫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寫了地下所積之雨。透過寫實的景物,使人彷彿感受到了這樣一個氣氛:周遭一片黑夜迷茫,大雨滂沱,池水漲滿,作者身邊無一個親密的友人,雨驟風狂,人事寂寥,此情此景使人倍感孤獨、淒涼。這淋淋的秋雨使人心煩,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滿,自然作者的內心情感也洶涌難平。那麼,“漲秋池”給人的感覺豈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漲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對妻子無限思念的感情波濤。所以,寫景中又深深地透着寫情,寫的是環境,但絕不單單是環境,字裏行間流露着一個“情”字。這樣,情景交融就構成了一種藝術境界。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詩人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寫給他在長安的妻子的詩(或寫給友人)。李商隱對妻子的愛很真摯,他們結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12年中,由於詩人到處飄泊,也不能和妻子經常團聚。俗話說:小別勝新婚。李商隱與妻子的分別卻常常是久別,因而對夫妻恩愛、相思情長就體會的更深、更強烈。在其筆下就呈現出“春蠶吐絲”、“蠟炬成灰”般的摯着熱烈,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前人的詩作中,寫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寫時當今日而想他日之憶今日者,爲數更多。但把二者統一起來,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構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卻不能不歸功於李商隱既善於借鑑前人的藝術經驗,又勇於進行新的探索,發揮獨創精神。

上述藝術構思的獨創性又體現於章法結構的獨創性。“期”字兩見,而一爲妻問,一爲己答;妻問促其早歸,己答嘆其歸期無準。“巴山夜雨”重出,而一爲客中實景,緊承己答;一爲歸後談助,遙應妻問。而以“何當”介乎其間,承前啓後,化實爲虛,開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時間與空間的迴環對照融合無間。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複的,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期”字的兩見,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迴環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了時間與空間迴環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范仲淹《江上漁者》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 只知喜愛鱸魚之鮮美。

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裏。

賞析

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牽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范仲淹作爲北宋著名政治家,少有大志,刻苦自勵。在宋仁宗時,他主持了“慶曆新政”,終因舊勢力的阻撓,新政失敗,遭貶外調,但他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因而那澎湃的激流、轟鳴的巨濤,強烈衝擊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筆訴漁民疾苦。

范仲淹在飲酒品魚,觀賞風景的時候,看見風浪中的小船,由此聯想到漁民打魚的艱辛和危險,情動而辭發,從而創作出言淺意深的《江上漁者》。

作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

王之渙《九日送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王之渙《九日送別》古詩原

九日送別

(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註釋】

1、薊: jì ,古州名.唐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今天津市薊縣).

2、蕭瑟: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秋風蕭瑟。——《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3、稀:少,不多.相見常日稀。——《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鞍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死者尚稀。——清· 方苞《獄中雜記》自想此夢稀奇,心下疑惑。——《二刻拍案驚奇》

4、菊酒:即菊花酒。 唐 權德輿 《過張監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詩:“秋風傾菊酒,霽景下 蓬山 。” 唐 權德輿 《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詩:“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參見“ 菊花酒 ”。

5、斷蓬:猶飛蓬。比喻漂泊無定。 唐 王之渙 《九日送別》詩:“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宋 柳永《雙聲子》詞:“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遊。” 明 劉基 《題陸放翁<湖上詩>後》詩:“細看墨蹟成懷,嘆息他鄉類斷蓬。”

【賞析】

秋風蕭瑟的薊北,相熟的朋友本來就少,又有誰能登高送我回歸故鄉呢?今日相會我們便一起飲盡杯中的菊花酒,也許明日你我就像這就隨風漂泊無定的斷蓬一樣,不知道飛向何方?

公元725年前後,王之渙不願爲了衡水主薄的卑職而折腰,加上有人誣陷攻擊,他便憤然辭官而去."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朝政府在薊北置州。治所在漁陽(今天津市薊縣),薊置州不久,王之渙遊歷此地,意外和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時上官致情攜弟子隱居此地.兩人相見,唏嘆世事.第二日,王之渙辭友還鄉,上官致情也將攜弟子遠行,這首詩便是在這時寫下的.(具體細節,將在拙作 《神劍嘯荒錄》錄記)。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秋風薊北,草木調零,於此迂僻之地,自然不會有什麼朋友。所以詩人才說故人稀.豈但是故人稀,可能就詩中這一位朋友吧!異地相逢,本就是意外,但明日又要各赴他鄉了,都要走,那誰送誰呢?所謂且送歸,可說成同送歸吧!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菊花酒本爲親人朋友相逢時所吃的酒,的確,今天是相逢了,那就一起飲這酒吧,明天我們就要像這隨風漂泊無定的斷蓬一樣,不知道飛向何方?王之渙和上官致情當時皆因一些情由而都算做是失意之人.失意人和失意人同飲本是相逢時才吃的酒,酒後的第二天卻又要天各一方了.從意外相逢到同飲菊花酒再到明日分別,兩人心裏都各自壓着一層霜,這層霜不是幾杯菊花酒便化解得開的.那麼,又是什麼才能化得開呢?

李商隱《嫦娥》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嫦娥》作者爲唐代文學家李商隱。其全文詩詞如下: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前言】

《常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此詩詠歎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發詩人自傷之情。前兩句分別描寫室內、室外的環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氣氛,表現主人公懷思的情緒;後兩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憶之後產生的感想,表達了一種孤寂感。全詩情調感傷,意蘊豐富,奇思妙想,真實動人。

【註釋】

⑴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傳說是夏代東夷首領后羿的妻子。

⑵雲母屏風:以雲母石製作的屏風。雲母,一種礦物,板狀,晶體透明有光澤,古代常用來裝飾窗戶、屏風等物。深:暗淡。

⑶長河:銀河。曉星:晨星。或謂指啓明星,清晨時出現在東方。

⑷靈藥:指長生不死藥。《淮南子·覽冥訓》載,后羿在西王母處求得不死的靈藥,姮娥偷服後奔入月宮中。

⑸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見到碧色的海,深藍色的天。碧海,形容藍天蒼碧如同大海。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單。

【翻譯】

雲母屏風透出殘燭幽深的光影,銀河逐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藥,如今空對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賞析】

就內容而論,這是一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爲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爲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爲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託,有人以爲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爲應當作“無題”來看。茲且當作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論,着實寫得貼情貼理。語言含蘊,情調感傷。

前兩句描繪主人公的環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內,燭光越來越黯淡,雲母屏風上籠罩着一層深深的暗影,越發顯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公在長夜獨坐中黯然的心境。室外,銀河逐漸西移垂地,牛郎、織女隔河遙望,本來也許可以給獨處孤室的不寐者帶來一些遐想,而這一派銀河即將消失。那點綴着空曠天宇的寥落晨星,彷彿默默無言地陪伴着一輪孤月,也陪伴着永夜不寐者,此時連這最後的伴侶也行將隱沒。“沉”字正逼真地描繪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動態,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漸沉下去。“燭影深”“長河落”“曉星沉”,表明時間已到將曉未曉之際,着一“漸”字,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流逝。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對冷屏殘燭、青天孤月,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儘管這裏沒有對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寫刻畫,但藉助於環境氛圍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淒冷情懷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圍的意緒卻幾乎可以觸摸到。

在寂寥的長夜,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輪明月。看到明月,也自然會聯想起神話傳說中的月宮仙子──嫦娥。據說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爲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不死藥,飛奔到月宮,成了仙子。“嫦娥孤棲與誰鄰?”在孤寂的主人公眼裏,這孤居廣寒宮殿、寂寞無伴的嫦娥,其處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嗎?於是,不禁從心底涌出這樣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吃了不死藥,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應悔”是揣度之詞,這揣度正表現出一種同病相憐、同心相應的感情。由於有前兩句的描繪渲染,這“應”字就顯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後兩句與其說是對嫦娥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不如說是主人公寂寞的心靈獨白。

至於這位寂處幽居、永夜不寐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詩中並無明確交待。詩人在《送宮人入道》詩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獨”,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中,又以“竊藥”喻指女子學道求仙。因此,說這首詩是代困守宮觀的女冠抒寫悽清寂寞之情,也許不是無稽之談。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成爲風氣,入道後方體驗到宗教清規對正常愛情生活的束縛而產生精神苦悶,三、四兩句,正是對她們處境與心情的真實寫照。

但是,詩中所抒寫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靈藥”式的情緒,卻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現實人生感受,而含有更豐富深刻的意蘊。在黑暗污濁的現實包圍中,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脫塵俗,追求高潔的境界,而追求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陷於更孤獨的境地。清高與孤獨的孿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賞又自傷,既不甘變心從俗,又難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這種微妙複雜的心理,在這裏被詩人用精微而富於含蘊的語言成功地表現出來了。這是一種含有濃重傷感的美,在舊時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廣泛的共鳴。詩的典型意義也正在這裏。

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儘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詩人把握住了這一點,塑造了三位一體的藝術形象。這種藝術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隱的特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