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演講

【精品】勵志演講稿集錦七篇

本文已影響 3.22W人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勵志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勵志演講稿集錦七篇

勵志演講稿 篇1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擁有使命併爲之奮鬥不息的源泉。因爲生命的光環,一個個被踐踏的軀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因爲青春的絢麗,一個個飛舞的思緒會聚成一首悲壯的輓歌。

時光的老人又一次送來了五月,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在享受祥和、安寧的幸福生活之時,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經爲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在鬥爭中,青年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麼的絢麗奪目呀,這種使命感是多麼的震撼人心啊!

今天,我們幸運了,沐浴着黨的光輝,感受着一浪高過一浪的經濟大潮。在物慾橫飛爭名奪利的驅使下,在追求瀟灑的物質享受的刺激下,在燈紅酒綠和花花世界的歌舞昇平中,或許我們被亂花的濺入迷糊了雙眼,或許我們被金錢侵蝕了靈魂,或許我們早已認爲滿腔激情的歷史遠矣……,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是在珍惜青春、擁抱青春嗎?

培根說過:“青春是易逝的,你揮霍它,時間也會拋棄你。作爲新世紀的青年,是我們最先觸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着民族的脈搏。然而,我們的使命又是什麼呢?

青春是美好的,沒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貧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羣體。我們要怎樣才能實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放眼看吧,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途中,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新時代青年的楷模:維護正義的邱娥國,黨的好戰士高建成,戰地英雄許杏虎、朱穎,海空衛士王偉以及無數的奔赴新聞熱點的記者和與病魔作鬥爭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就像汪洋大海裏的一滴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緊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我們要堅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紀,信息交流日益廣泛,知識更新大大加快。形勢逼人自強、催人奮進。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更好地爲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功底。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創新,善於實踐,善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活動中去,不斷成才。我們要注重錘鍊品德。優良的品德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在全社會提倡誠信、講究文明的今天,已經成爲知識分子的青年大學生們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起正確的名利觀,努力培養良好的品德,提高綜合素質,完善人格品質,做有益於祖國和人民的人。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富裕安康、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艱苦能磨練人,創業能造就人。青年一代的我們,只有做到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才能順應發展的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結合。同人民緊密相結合,爲祖國奉獻青春,這是當代青年最嘹亮的口號,我真心地希望,這不僅僅是口號,更是我們青年一代的旗幟!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那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讓身體裏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讓我們都做夜空下那顆閃亮的星星!

勵志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走出“自我中心”的陰影》。

“我崇拜誰?―我自己。”“如果沒有自我,宇宙人類將是廣裹的虛無。”“我是偉大的,自我萬歲!”

這些言論也許我們並不感到陌生,儘管這種醉心“自我”常常會導致毀滅“自我”,但這充滿了“以我爲中心”的唯我主義的思想卻並非隨着一個人的墮落而銷聲匿跡。

“自我中心”是一種極端利己的腐朽思想,它把個人作爲生活的根本出發點和唯一目的,這種狹隘的人生觀只會埋沒一個人存在的價值,讓無休止的自我設計把心靈的沃土蠶食成荒蕪的沙漠。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只爲家庭活着,這是禽獸的私心;只爲一個人活着,這是卑鄙;只爲自己活着,這是恥辱。”任何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存

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個人之所以成爲個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義,與其說是靠着他本身的力量,不如說是由於他是偉大人類社會中的一個成員。從生到死,社會都支配着他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社會是一片沃土,爲個人成長提供着豐富的養分,同時依靠個人的奉獻和回報,得以永不枯竭。然而,一些信奉“自我中心”說的寄生者也在這裏貪婪地享受,在囿於自我的狹隘天地裏尋求不斷膨脹的個人慾望的滿足,割裂同社會、同他人脣齒相依的利害關係,結果只能使自己成爲涸轍之附,很快走向覆滅。

縱觀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造就了一代代拱尚“自我中心”說的封建帝王,他們養尊處優,爲所欲爲,結果呢“長治久安”、“萬世基業”,不過是歷代君主的一枕黃粱,憤怒的人民一次次大水扭舟,“自我膨脹”終難免自食其果。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一旦他們生活中的‘我’被損壞了,他們就無法生存。他們的面前一片昏暗,只有利己主義和註定的悲哀。但是,如果人不僅爲個人活着,而且是把自己融化在社會裏,那便很難殺死他。因爲想殺死他,就必然殺死周圍的一切,殺死整個國家、整個生活才行。”的確,當今社會裏也有許多人,在以“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信條鞭策自己,默默奉獻着光和熱。他們雖然平凡,卻將在與整個社會的融合中獲得永生。

當代青少年在優越的環境中,很容易受到“自我中心”不良思潮的浸染。誰若被這副枷鎖套住,必將由於揹着沉重的“自我”包袱而遠遠落後於時代社會。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在什麼程度上和什麼意義上從自我中解放出來。”他還曾說:“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着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這正是自我解放的真實寫照。

以自我爲中心的思潮是脫離國家前途,脫離人民希望的。俗話說:“活着爲自身,不如一根針。”渺小的自我,如果不融人到集體、社會中去,便一文不值。超脫於自我私情之上,人才能獲得更廣闊的馳騁天地,創造更高的人生價值,纔會在順境中冷靜清醒,不至於忘乎所以;在逆境中堅忍不拔,不至於灰心喪氣。人需要有一種正確的、科學的人生觀,它像人的脊樑,支撐着人們傲立於生活的風雨之中,那就是獻身於社會,獻身於人類。把你的視野投向那光明的遠方,渺小的自我將顯得微不足道。人生,將在光明與醒凝的搏鬥中放出異彩。

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3

我知道這個節目是很成功的節目,但是我完全沒有看過。我是刻意這樣子的,因爲我覺得這樣好像會比較新鮮。有些人可能認爲我沒有做功課,但我覺得我們是活在當下的。所以我剛剛在後臺準備的時候,還在想舞臺是怎麼樣的,是非常有新鮮感,很有期待的。然後出來之後,就看到每一個人都會唱我的歌,我覺得太棒了,太精彩了,真的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因爲做演唱會(的時候大家距離)太遠了。

好 ,Anyway(不管怎樣),講回去。我現在太興奮了。

我記得有一次湖南衛視的記者到香港,他就問我,他說:“你想參加《我是歌手》嗎?”我就就想都不用想就回答了,我說:“我不會參加。”他說:“爲什麼?”“我怕輸。”

我說:“萬一我輸給一個唱得很好啊,連我都很服他的(歌手),那覺得就很失禮對不對?”

歌神呢,歌神輸呢。

我不會怕去參加這個事情,但是我不能一心多用纔對,因爲我有演唱會,我希望可以給點時間,把目前的工作都一一做好,纔去想別的事情。因爲我覺得我很多東西,我還需要學的。

前兩天我演唱會唱到聲嘶力竭,我的太太跟女兒都在,結果晚上的時候,臨睡就可能大家情緒太High了,太高興了。我們平常就是這樣子,太太睡這邊,我睡這邊,女兒睡中間。女兒就一直在耍寶,然後我就說:“好,我要跟媽媽睡。”我就卡在她們中間,然後女兒一直不肯:“不不不。”你懂嗎?那種狀況。結果她突然哭了,我的情緒也有一些問題,我不知道(爲什麼)她哭了。我就破口大罵,我忍不住就:“啊!”結果嗓子就(啞了)。我說:“我不跟你睡了。”然後就離開房間,跑到書房去了。

我看了一個故事——《從你全世界路過》之後,平復了一點,回去房間。她睡了,太太也睡了,我就慢慢睡在旁邊,我就慢慢把手拿着她的手,本來是這樣拿,後來是這樣拿,結果她突然抱着我,沒有出聲,她應該還沒睡,她就緊緊地抱了我,然後我就親她一下,我說:“對不起,對不起,我非常非常對不起。”她就抱着我,然後換一下姿勢又抱,最舒服的一個姿勢,然後就(睡了)。

因爲其實我見她的時間不多,尤其是最近這幾個月都在巡迴(演唱會),所以跟她在一起有那麼親密的一個機會,讓我跟她抱得那麼緊一起睡,其實我覺得很珍貴。

其實我要感謝自己發這個脾氣,感謝她那麼鬧、那麼逗,所以這件事起因是什麼其實都不重要,最重要是有這個機會,這樣跟她互動跟她相處。

原來這個舞臺真的有這個魔力,可以讓你(不知不覺講出來)。我剛剛其實不太敢看你們,因爲我從來沒有那麼近距離,看你們的笑容,看你們張着口唱我的歌,這個是讓我非常感動的。

我剛剛真的很不好意思,從來沒有預計到(這樣的一個狀態),因爲通常只有我在臺上唱,其實也看不到什麼,就看到第一排的人。

很多人都問我什麼是一個成功的演唱會?對我來說,不管有沒有唱錯歌詞,當我是百分之百、百分之一百二投入那個情緒、那個狀況進去,我覺得就已經是一個很成功的演唱會了。

其實我最近,尤其是在臺上,一直都不多話的。因爲我說話的邏輯有點怪,大家都知道嘛。十二歲的時候,我被送到英國去念書去留學,現在想起來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到英國的時候是冬天,在那邊一個人都不認識,一個鄉村的一個地方,好像古堡的一個寄宿學校。到那邊的時候,我記得第一個晚上特別地痛苦,我想上廁所,又不知道校規,因爲是插班的。那我就問那些同學:“我能去廁所嗎?”他說:“你不要煩我,我真的很累。”我說:“請告訴我,我真的很急,我需要……”我當時英文就很爛,就真的很急。結果我那天發現,忍耐真的是可以忍一個晚上的,我真的不敢去。我就是那種人,因爲已經關燈了,關燈了我就要守規矩,後來就覺得有點委屈、有點可憐,就會想爲什麼在英國唸書。

我去英國之前,我那個時候是對黑人是有點恐懼的,不是一點,是非常恐懼的,不想去。因爲我怕他可能就是很壯,不知道,就各種地想象、幻想。然後到英國,結果我跟那個黑人是同一個房間的。我跟他認識的第二天,穿了一個新的襯衫去吃飯,突然那一桌的師兄們開始食物大戰。有一堆沾了番茄醬的薯條扔到我身上,真的非常生氣,我從來沒有這麼生氣,然後就突然間李小龍上身,你懂嗎?就那種:“你!弄髒了!”我不會講,也不會罵,太生氣了,我就說:“你!我要跟你打!”他就是這樣子,然後我說:“哇!”我一直這樣,一直想跟他打,因爲我抱着一個心態,就是敵不動我不動,結果他怎麼呢?他做了一個很小很小的動作,我就把這個念頭放棄了。他做了什麼?他把他的手放在那兒,比如說這樣就假裝有一條線,拉着他的嘴這種,結果笑了出來,然後就打不成了。然後第二天我就跟他一起(打鬧),這個是很好的一課。

因爲我那個時候是要抱着一種被人看小,自尊心很強的那種狀態,但到最後其實你爲什麼呢?爲什麼要動那麼大的氣?其實我沒有經歷過這一次,我覺得也不會有現在這種幽默感。

從我到異國唸書發生摩擦,我想打架,用暴力來解決問題。而那個朋友沒有,他用幽默來解決,我就學到這一個。你那麼認真、那麼嚴肅的時候,做一個小小的(幽默),就可以能逗到(別人),讓整個人放鬆很開心了,你隨心嘛。

其實大家都說:“你好無聊啊,你好無味啊。”其實我覺得,暴力可能比無厘頭更無味、更無聊。我覺得打仗就是這樣開始的。

“你欠我什麼?”

“我不欠你的。”

然後突然有一個國家領導幽默一下,不就可以成了嗎?不就算了嗎?

勵志演講稿 篇4

我是來自陶城鄉初級中學九年級六班的樑春光,今天我非常高興能代表我的同學們抒發自己的心聲:我愛我的母校——陶城鄉中學校。

秋風送爽,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我們邁進了學校的大門,我們選擇了鄉中學校,選擇了這個溢香幽靜的美麗的家園。

鄉中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她兢兢業業地培育着我們,認認真真地給我們傳授着知識,讓我們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使我們成爲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學校愛我們,我們也愛學校。因爲愛,我們就有責任、有義務保護這裏的一草一木,維護學校的集體榮譽,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爲學校爭光添彩。不是嗎?

當你漫步於校園中,發現乾淨的路面上有一些垃圾,你會情不自禁地把垃圾撿入垃圾桶,我想,這就是愛校的表現;

不損壞學校的一草一木,不在課桌椅上亂寫亂畫,我想,這也是愛校的表現;

見到學校領導、老師主動問聲好,積極參加各種比賽,在提高自己的同時也爲學校爭得了一份榮譽……我還想:這些也都是愛校的表現。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良好的行爲習慣,那麼,我深信我們的校園將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的多姿多彩!

學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老師是和藹可親的長輩,同學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姐妹。如果沒有了老師,我們就失去了方向;沒有了同學,就如同生活裏失去了陽光。只有大家的歡聚和努力,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燦爛。

陶城鄉中,這裏是放飛夢想的地方!這裏是孕育人才的搖籃!

也許一個人的努力對於整個學校的發展來說如滄海一粟,但是如果把每顆愛校的心聚集起來,力量將會無窮,等到畢業時,我們再回首美麗的母校,我們就可以無悔的說:我無愧於這裏的學生生涯,我爲我的學校而驕傲。

我愛我校,是她給與我新的生命,是她豐富了我的人生、我的頭腦,是她賜予我完美的靈魂!我選擇,我無怨無悔。今天我爲走進這所學校而驕傲,明天,我會讓鄉中學校爲我的進步和成功而驕傲、自豪。

我相信,當我們終有一天步入社會的時候,無論是誰都會想起,我們一生中最純潔最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這裏,留在了我們親愛的母校!

鄉中學校給了我們太多太多,我真心的祝願我們的學校永遠年輕,永遠輝煌!讓我們由衷地說一聲:謝謝你,陶城鄉中,我的母校!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很榮幸,有機會站在這裏,爲大家談談自已的工作心得。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沒有任何藉口”。

我們在工作當中,時常會聽到這樣的一種聲音:

“這個事情好像不太適合我們做,是不是考慮讓某某人(某某部門)去做更合適,他們比較熟悉情況”;

“這個事情需要先解釋一下”;

“造成這個結果主要是因爲……”;

“我很忙,資料晚點給你”

“哦,不好意思,忘記了”

相信我們在得到這樣的回覆時,心裏大都難以接受,有時候,我們顯得很無奈,有時候,我們顯得很惱火,有時候,我們心急如焚.....不管我們的情緒如何,但最終的結果是耽誤工作。

從上面的舉例分析,不難發現,在我們工作中容易出現藉口的時機主要有兩大類:

一、是工作出現問題或困難時,或者說需要面對比較困難、棘手的任務時;

二、是需要彼此合作、上下協同,但存在一定的信息溝通、資源配置、任務分派等矛盾或衝突時。

其實,上面的每種回答,就是在每一個藉口的背後,都隱藏着各種各樣的理由,只是我們平時不好意思說出來,如果說出來那是什麼?兩個字,那就是……“藉口”!

“沒有任何藉口”是美國西點軍校奉行的重要行爲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乍一看,有一種刻薄冷漠的感覺,似乎是告訴我們對上級要求無條件服從,不能尋找任何理由,可讀完之後,才發現它是在強化一種理念,就是“要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爲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藉口,告誡我們在完成各項工作時,不能僅限於盡心盡力,而應是全力以赴”。

“沒有任何藉口”,它不僅僅是西點軍校對所有學員提出的一個口號,更是我們整個人生需要奉行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理念和行爲準則。它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行力,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強大的責任心。

這是我們生活中的真實故事,蔣敏是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汶川地震中,她在北川家中的媽媽、女兒、奶奶、外婆等 10位親人同時遇難。在XX年5月12號中午12點時,蔣敏和兩歲大的女兒瑞瑞通了一次電話。“媽媽,我想你!”“瑞瑞乖,你快快長大點兒,媽媽把你帶到彭州讀書書啊。”怎能想到,這是她最後一次聽到女兒的聲音。兩個小時後,也就是我們無法忘卻的時間 XX年5月12號14:28分,8.0級的汶川特大地震發生。蔣敏並沒有向上級請示,要回家去看看,也顧不得北川家中的電話再也打不通、11位親人生死未卜,而是沒有任何藉口,全力以赴的和同事們一起迅速集結,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去。

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很多人所缺少的,正是這種精神。開會遲到了,會有“好忙,有事情處理”、“聽錯開會時間了”、或者“交通堵塞”的藉口; 工作沒幹好,會有“任務過重”、“好難處理”或者其他種種藉口;在生活中有了問題或犯了錯誤,特別是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錯誤,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勇敢的去承擔責任,去面對問題,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而總是去想方設法的爲自己的過失尋找或多或少,或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目的都是爲了推卸自己的責任,爲自己的過失開脫,藉口成了一面擋箭牌,這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缺乏責任的態度。長此以往有害而無益,因爲有各種各樣的藉口可找,就會疏於努力,不再想方設法去爭取成功。當一個人在找到藉口之後都會心安理得地認爲:這件事與我無關。更爲可怕的是,一個人在去做了事而又半途而廢或推卸需要彼此合作的事情時,就更冠冕堂皇地爲自己解釋:我已盡力而爲,所以責任不在於我;我幸好沒有參與進去,不然我也要擔責任。照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只要能找藉口,你就毫不猶豫地去找,而找藉口帶來的惟一“好處”,就是讓你不斷地爲自己去尋找藉口。長此以往,你可能就會形成一種尋找藉口的習慣,任由藉口牽着你的鼻子走。

善於“找藉口”,輕則是態度問題,重則是能力問題。因爲往往任何人不會承認自己沒能力,所以就只能找藉口。這種習慣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它使人喪失進取心,讓自己鬆懈、退縮甚至放棄。如果你總是以各種理由尋找藉口,你就會每次都做得差一點,如果你每次差一點,十次就會差一大截。如果一個企業每位領導人、每個員工都比對手差一點,那麼這個企業早晚要被優勝劣汰。

我們要改變找藉口的毛病,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力量、一種渴望、一種熱情, 工作與學習就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應該以絕對的忠誠和全力以赴的態度去完成我們的使命,沒有任何藉口不努力工作,也沒有任何藉口不熱愛生活。

誠然,我們亞美工藝品發展至今,企業還遠談不上成熟,無論是組織建設、管理體制,還是崗位配置、以及任職人員能力水準都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和改善,因此在具體工作的實施中,在需要彼此合作、協助的場合裏,存在一些客觀的不利因素是比較常見,但這並不能成爲“找理由”、“談沒空”的依據,反而這恰恰更需要我們用堅決的執行、精誠的團結去彌補這些目前的不足,逐步克服眼下對我們而言的所謂困難。在工作中學會找藉口並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也不是我們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正確作風。

不論你過去對工作和學習的態度如何,都並不重要,畢竟那已經是過去的了,重要的是從現在做起,你未來的態度將如何?

自信的人從來不爲自己找藉口,任何藉口都表現爲懦弱的一面。“沒有任何藉口”,勇敢去面對,用心去思考,主動去探索,纔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如今,用“沒有任何藉口”來回憶過去,思索未來,面對今天,忽然發覺,“天高任鳥飛”,世界原來如此廣闊。

沒有藉口,沒有任何藉口!這是一點也不能含糊的事情。有這樣一句話:“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沒有任何藉口應該成爲每一個人的工作準則。

再自問一句“今天,我找藉口了嗎?”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勵志演講稿 篇6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爲大家帶來的演講叫做《青春、責任、夢想》。

踏着青春的步子,我們,肆無忌憚,暢然釋懷,體味風一樣的自由,感受雲一般的自在。因爲青春賦予我們的是生命的巔峯,我們無須成熟,我們不再無知,我們唯有執着和堅定的夢想。

青春是神采飛揚,然而責任卻讓人眉宇緊鎖;青春是熱情張狂,責任卻讓人神情嚴峻;青春是灑脫奔放,責任卻讓人身心疲憊。青春和責任就是這樣相對、糾纏、鬥爭。。。承擔責任需要堅持不懈地奮鬥,需要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珠,需要永不言敗的精神。

在我看來,負起對自己的責任,就要努力奮鬥,好好生活,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讓自己的生命健康快樂,讓父母給予的生命不銷聲匿跡於茫茫人海當中;負起對家庭的責任,就要孝敬父母,愛護兒女,讓自己的家人和睦相處,尊老敬賢,持家愛幼,不違背自己立下的諾言;負起對社會的責任,就要勤奮工作,融入社會大家庭,爲社會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愛同根生長的兄弟姐妹。

我們如此堅持不懈的肩負自己的責任,就是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要想成功,首先要有自己的夢想。人生是對夢想的追求,夢想是人生的指示燈,失去了這燈的作用,就會失去生活的勇氣。因此,只有堅持遠大的人生夢想,纔不會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爾斯泰將人生的夢想分成一輩子的夢想,一個階段的夢想,一年的夢想,一個月的夢想,甚至一天、一小時、一分鐘的夢想。當你聽到這裏,同學們,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夢想?

最後我想用梁啓超的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讓我們灑一路汗水,飲一路風塵,嚼一跟艱辛,讓青春在紅旗下繼續燃燒;願每一位青年都懷抱着自己的夢想,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斷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勵志演講稿 篇7

青春需要正能量,正能量將爲我們插上翱翔的翅膀,飛向廣闊蔚藍的天空!

什麼是正能量?在我看來,能讓你積極有活力的,就是正能量。

一個陽光般和暖的微笑,就能映照出一天彩虹一樣的心情,正能量其實很簡單,無處不在。簡而言之,能讓你激動並振奮的,那就是你所需要的——正能量!這種本是精神層面的東西如今也慢慢的實化起來,科學研究表明,快樂的時候能分泌促進新陳代謝的物質,正能量能有助於我們的健康。誠然,樂觀開朗本來就是健康的一部分,有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總是有益無害的。

而反觀現實,冷漠似乎已經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我們可以對一個被車碾過的小孩視若不見,也可以對因路滑而滑到在街上的老人熟視無睹,負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隱隱涌動,彙集。如果沒有正能量,萬物枯萎,動力機都會停下,人類更是無法生存。對於我們來說,正能量並非維持生命,而是給予我們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愛的力量。這種正能量是能傳遞的。是的!我們需要正能量,給自己充滿正能量,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如何找尋正能量呢?也許我們可以從他認出獲得,但是整日靠他人“接濟”未來的正能量又何能緩解現代都市的壓力,況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會不斷損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事實上正能量也正是這樣藏匿於我們的眼皮底下:也許就溶在一杯咖啡裏面,也許就隱於一行優雅的詩句裏,也許就呆呆地在每個慵懶閒適的恰到好處的午後等着我們。不同於真正意義上的能量,正能量並非與什麼東西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所以只要我們想就可以創造出無止境的正能量,從別人出汲取,不如自己創造。

可有的人總愛抱怨說,我的上司太苛刻了,我的老師太嚴厲了,我的父母一點都不關心我的想法,總之我的環境整個兒一個都是負的,我何去尋找正能量?

與積極樂觀的人交往能感受到他們傳遞給你的正能量。正能量還包括了愛與奉獻,傳遞愛也是正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把能量繼續傳遞下去,我相信你一定會生活在一個積極快樂的環境裏。

如果不能適應它,那就嘗試去改變它吧。培根說:“如果你有一份快樂,你將它告訴別人,那麼你將擁有雙份的快樂。”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正能量,將他釋放出去,你將擁有更多的正能量,所以從今天起,給上司一個微笑,給你的老師一份讚許,贈你父母一個擁抱,慢慢的,也許你就會發現,你和你的周圍充滿了正能量。如果每個人都如此的去做,正能量就將會像太陽一樣散射出去,也許我們再看到路邊無助的老人,寒夜裏啼哭的幼崽,我們就都會伸出一隻手。這樣烏托邦式的世界將會是何等的有意義,有快樂?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世界!

陽光溫熱,歲月靜好,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正能量,春暖花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