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小故事

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通用33篇)

本文已影響 3.33W人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通用33篇)

1、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郭沫若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裏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

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爲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2、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韓信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爲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爲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

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爲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爲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裏,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3、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晏殊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着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

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裏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爲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羣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羣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4、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商鞅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爲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

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5、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濟陽商人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的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爲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6、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曾參

曾參殺豬的故事。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裏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着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裏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爲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裏等着,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爲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7、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賣火柴小男孩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着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着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着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裏只要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8、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林肯

林肯早年當過水手。1831年6月的一天,他和幾位水手來到美國南方城市新奧爾良的奴隸拍賣市場上,他們看到,一排排黑人奴隸戴着腳鐐手銬站在那裏,他們都被一根根粗壯的繩子串在一起。奴隸主們像在買騾子買馬一樣仔細打量奴隸,有時還走上前摸摸奴隸的胳膊,拍拍奴隸的大腿,看奴隸是不是結實、肌肉發達,將來幹活有沒有力氣。奴隸主們用皮鞭毒打黑奴,還用燒紅的鐵條烙他們。這時,年輕的林肯憤怒地說:“太可恥了!等我有機會,一定要把這奴隸制度徹底打垮。”

1860年,林肯五十一歲時在美國總統競選中獲勝,當上了美國總統。他真的廢除了奴隸制,實現了這個偉大的抱負,同時他也受到美國人民的尊敬。

9、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列寧

有一次母親帶着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爲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爲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裏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兒子能主動承認。

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牀,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10、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李苦禪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爲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

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燬。事後,對兒子說:“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11、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季布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着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

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爲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着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12、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誠實的門德爾鬆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官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傑出的德國作曲家門德爾鬆來訪。署名門德爾鬆的《伊塔爾茲》曲子演奏以後,女王對他稱讚道:“單憑這一個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門德爾鬆平靜地對女王說:“不,那是我妹妹芬妮亞的作品。”原來芬妮亞也是個音樂造詣極深的音樂家。《伊塔爾茲》就是出自她手。由於幾個史弟不贊成署女人之名,便商定用門德爾鬆的名字發表。

13、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不知爲不知

孔子一輩子勤於學習,知識淵博,後人尊稱他爲聖人。其實他本人還是很誠實,很謙虛的。他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有一次,孔子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一個說:“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一點也不熱;可中午的太陽卻像開水一樣燙人,這不就說明早上太陽距亢我們遠,中午太陽靠我們近嗎?”另一個爭辯道:“不對!早上太陽又大又賀,就像車頂上的篷蓋那麼大;可到了中午,太陽就變小了,頂多也不過菜盤那麼大,近的東西大,遠的東丁小,這是普通常識。”兩個孩子爭得不可開交時,擡頭看見兩個大人站在現前,就問那位年長者“你是誰?”年長者回答:“我叫孔丘,是魯國人。”一個孩子高興地說:“噢,原來是孔夫子呀,聽說你很有學問。就請你評一評,看誰說得對。”孔子老老實實地承認:“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以後我向理角學問的人請教一下,再來回答你們吧。”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人家都說孔夫子是個聖人,原來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孔子望着笑着離去的孩子,對身邊的學生子路說:“在學習上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只有抱着這種誠實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知識。”

14、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裴度誠歸玉帶

裴度是唐代政治家,曾做過三朝宰相,雖其貌不揚,個頭矮小,但爲人誠實。

他從少年是規範就立下做人的宗旨:“只要自己不欺心,不欺人,誠實、努力,將來一定會有所成就的。”在裴度十五六歲時,有一年秋天到城外香山寺遊覽。來寺院燒香的一位中年婦女丟失了一個綢布包,被裴度拾到,他一連兩日在寺院門前等待失主。當那位婦人兩日後從裴度手裏接過自己綢布包後,一下子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地說:“您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啊!”婦人打開包裹,裏面是兩條鑲滿珍珠的玉帶。原來這位婦人是準備用這兩樣東西去官府贖她父親性命的。國灰其你正蒙冤被判成死罪。

15、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曾子殺豬的故事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爲這纔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16、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以小見大說誠信

據《玉泉子》一書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只是沒有說破。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去謀生。別人都不知道辭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被辭退。臨走時,呂元膺還贈送了錢物。

呂元膺之所以要辭退這位棋友,是由於他從這位棋友挪動一個棋子、搞了一個奷詐的小動作中發現了他的不誠信。誠信者,真誠守信之謂也。誠信,是人生的無形資產,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無信不立,不誠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處世。與沒有誠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險可怕的。

挪動一個棋子,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認真。但小事不小,小中可以見大。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可貴的善良;而不誠信,卻是一種惡德,世間的無數不幸和災禍的根源,無不是由惡德所滋生、引發的。小與大,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17、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誠信贏得了愛情

30年前,他和她剛認識。當時,他們兩家都沒有裝電話,手機、尋呼機就更不用說了,那時候根本就沒有。

有一次他約了她晚上看電影,結果他臨時早上有事出差到臺北去,他認爲能夠很快地趕回高雄,後來發現來不及了。回高雄坐的是最後一班飛機,到家時快晚上11點了。她也差不多該睡覺了。他在臺北也沒打電話給她,回到家也沒法打電話,於是他騎着摩托車到了她家的門口,她家已經熄燈,他想他們休息了。於是他就立刻在電燈杆底下藉着路燈寫了一封簡單的信,裝進了事先準備好的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裏。

第二天一大早,她發現了信。她本來有些失望,覺得他這個人不守信用,但是看了這封信,她接受了他。她的父親其實並不認爲這個年輕人是最理想的候選人,比他條件好的人多得很。但是她對父親說:就是他,我就這麼決定了,就嫁給他!

這個年輕人就是臺灣着名培訓師餘世維博士,是他的誠信贏得了愛情。

18、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

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衆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說:“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爲‘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爲‘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19、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李嘉誠堅守誠信發家

有一次,一家外商想大量購買李嘉誠的產品,找了一家值得信任的廠商來擔保,李嘉誠沒有任何成就,由於找不到擔保人,他不得不老實申訴,無法簽約,外商瞭解情況後同意與之簽約,但李嘉誠不願意。

他坦言自己資金有限,不知道自己能否按期交貨,不願給外商造成損失。這種以誠意爲他人着想的行動感動了外商,使與之簽約的決心更加堅定。李嘉誠利用這個機會,走上了塑膠花之王的道路。

20、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著名的大臣,他3歲時父親去世,和母親一起回到祖父韋孝寬家,在韋家自家的學堂學習,祖父是個很嚴厲的老人,特別是對孫子們的管教更嚴格,補習班剛開始的時候,祖父制定了規則,如果沒有理由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新打20塊木板,有一次,大家都沒寫完作業,被爺爺知道了,被狠狠地罵了一頓。

皇甫成績最年輕,平時很機靈,而且沒有父親,不忍心打他,但皇甫的成績與表弟們關係很好,他們受到了懲罰,但如果只有自己不在,他要求找到表弟代替外公將自己的20塊木板打個折,表弟們一聽就高興,皇甫認真地說這是規矩,違反規矩就高興受罰,表弟們都被皇甫成績這一誠懇的改過自新精神感動了,於是拿出戒尺打了皇甫成績20塊板子。

21、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宋濂的故事

宋瀛要遠行諮詢知名學者,約定見面的日子。誰知道從那個世界出發鵝肝下雪,宋瀛搬着行李準備出發的時候母親吃驚地說:“這樣的天氣怎麼能遠行呢?

而且老師那裏已經被大雪封住了,你的舊棉襖也經不起深山裏的嚴寒,”“媽,現在不出發誤以爲是拜師日,這會失約,失約,也就是說沒有向老師致敬,不管暴風雪多大,我都要上路,當宋瀛到老師家時,老師感動地說:”“年輕人,守信學習,將來一定有前途!

22、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蔡璘

吳縣有一個叫蔡璘的人。他重視諾言和責任,重視朋友之間的情誼。有一個朋友寄放了千兩白銀在他那,沒有立下任何字據。過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璘把他朋友的兒子叫來,要把千兩白銀還給他。

他朋友的兒子很吃驚的樣子,不肯接受,說道:“哎呀!沒有這樣的事情,哪裏有寄放千兩白銀卻不立字據的人?而且我的父親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呀。”蔡璘笑着說:“字據是在心裏,不是在紙上。你的父親把我當知己,所以不告訴你。”最終蔡璘用車子把千兩白銀運着送還給他。

23、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司馬光

司馬光五六歲時,想吃青核桃卻不會剝,司馬光的姐姐想幫他把皮剝掉,卻也沒能成功,姐姐有些氣餒,就先離開了。此時恰巧路過一位婢女,她用熱水將核桃燙了一下,輕輕一剝皮就下來了。姐姐回來,問是誰剝掉了核桃皮,司馬光回答說:“是我自己剝掉的”。此言剛好被司馬光父親聽到,他立即嚴厲訓斥道:“小孩子怎能說謊騙人呢?”此事讓司馬光刻骨銘心。相傳,年長之後,他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時時告誡自己不能說謊。正所謂“愛子,教之以義方”,司馬光終生踐行“誠信”二字,正是因爲在小時候,父親便將誠信這顆種子深埋在他的心中。

24、誠信的名人故事——查道吃棗留錢

宋朝人查道,一天早上和僕人看望遠方的親戚。到了中午,兩個人都餓了,可路上沒有飯鋪,怎麼辦呢?僕人建議從送人的禮物中拿一些來吃。查道說:“那怎麼能呢?這些禮物既然要送人,便是人家的東西了。我們要講信用,怎麼能偷吃呢?”結果兩人只好餓着肚子繼續趕路。

走着走着,路旁出現一個棗園。棗樹上掛滿了熟透的棗子。查道和僕人本來已經餓得發慌,便停了下來。查道叫僕人去樹上採些棗子來吃。

兩人吃完棗,查道拿出一串錢,掛在採過棗子的樹上。查道嚴肅地說:“講誠實是人應有的道德,雖然棗主人不在,也沒有別人看見,但我們既然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該給錢。”

25、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劉廷式堅娶盲女

劉廷式本是農家子弟,與鄰女定有婚約。後離別數年,劉廷式入太學讀書,並考中進士。劉廷式回鄉時,準備與鄰女成親。這時才得知鄰公已死,其女雙目失明,家道中落。不過,劉廷式並不因此違背婚約,還選好日子準備完婚。鄰女打算退婚,她說:“我如今雙目失明,形同廢人,門不當戶不對,怎能嫁你爲妻呢?”劉廷式回答說:“既然我早與鄰翁有約,豈可因翁死子疾而違背婚約?”結果,二人終成眷屬,家庭和睦,並生數子。

26、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宋就以誠感人

宋就曾在樑、楚交界處當縣令,樑、楚邊亭四周都種瓜。由於樑亭人勤勞,所以瓜長得很好;而楚亭人懶惰,所以瓜長得不好。

於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惱恨,在深夜踐踏和扯斷樑亭的瓜藤。樑亭人發現後,去請示縣令宋就,認爲要報復,去踐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搖搖頭說:“怎麼可以這樣做呢?與人結怨,是招禍的門徑。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也對人家不好,這多麼狹隘呢!你們如果聽我的話,那應以誠感人,每夜派人暗中爲楚亭澆瓜地,不要讓他們知道。”

27、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孟信不賣病牛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罷免了官職以後,家裏很窮,甚至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天,家裏人趁孟信外出把家裏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

孟信回家後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裏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說這是病牛,沒什麼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

孟信不賣病牛的事很快傳開了,連皇帝都聽說了。皇帝認爲孟信是個誠實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進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榮歸故里。

28、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魏文侯的誠信

戰國時候魏國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好第二天下午一定去山林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後舉行了宴會,魏文侯準備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可誰知宴會結束後,天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不見停反而越下越大了。

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也得告訴那位管理山林的人。”衆臣中有一個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魏文侯把手一擺,說:“慢,要告訴也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向人家道歉才行。”

29、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門德爾鬆的誠實

門德爾鬆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

一次,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宮爲正在英國訪問的門德爾鬆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這位著名的作曲家的到來。當門德爾鬆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爾茲》這支曲子時,女王倍加讚賞,說:“單憑這一支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

門德爾鬆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安詳地對女王說:“不,那是我妹妹的作品。”

原來她妹妹芬妮亞也是個極有音樂造詣的作曲家,她寫了這首曲子,幾位兄弟不贊成署女人之名,一致商定用門德爾鬆的名字發表。儘管門德爾鬆譽滿國內外,藝術才華出類拔萃,但他並不相奪人之美,貪他人之功爲已有,表現出較高的素質和修養。

30、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華盛頓砍樹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

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願失去一百棵樹,也不願聽你說謊。”

31、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橋下之盟

從前有一個小夥子,名叫尾生,一日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鍾情,並和姑娘相約第二天在長橋相會。第二天尾生如約而至,但姑娘卻沒來,於是尾生便在長橋上徘徊着等待姑娘的出現。

已經等了許久,還未見到那個姑娘,奈何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尾生想到和那位姑娘有約,不能失信於人,從始至終都一直在橋上,最後他是抱着橋柱被淹死了。這個是中國很古老的關於誠信的故事,叫做“橋下之盟”。

32、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尼泊爾的少年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裏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爲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

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爲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裏,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

33、關於誠信的名人故事——周幽王的烽火戲諸候

在商鞅“立木爲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爲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爲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

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