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文章

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

本文已影響 1W人 

導語:很多時候,並不是你的能力或者表現決定了你的績效,而是你能否協調處理好各利益關係人的需求。分享一篇經典勵志文章,歡迎閱讀。

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

 世界很大,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

  文 |L先生


我們似乎總會有這麼一種心理:

只有鑽研業務和技術的人,纔是真正在做實事;

那些顧着經營人際關係的人,都是旁門左道。

在許多寫給職場新人的文章裏面,也常常能見到這樣的告誡:

「把心思花在經營人脈上,不如多學習多思考多勤奮工作。」

「不要想着搞什麼人際關係,當你的價值提高了,自然就會有人際關係了。」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術纔是正經事,所謂的人脈都是虛的。」

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許多人看輕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很有可能只是因爲他們不擅長罷了。

畢竟,與跟人打交道相比,跟工作、項目、文檔打交道,要簡單得多。

人際關係重要嗎?當然重要。不然,爲什麼幾乎所有的職位要求,都會有一句「能夠進行團隊協作」?——當然,我知道很多人都沒有真的在意這一條,反正很多面試也不會問。

團隊協作是什麼意思呢?不是說每個人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算完成團隊協作了。

它的意思是,你能不能將你的工作與別人的工作連接起來,減少這個過程中的磨損,實現團隊績效輸出的最大化。

這其實就是經營「人際關係」真正的作用:

一,進行有效的溝通;

二,協調好各種資源。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跟同事對接一項工作,講了半天以爲對方聽懂了,做完才發現雙方的理解完全不對。

帶一個項目,你覺得方向很對,可行性很高,卻被老闆和其他主管質疑,不肯通過。

要求跨部門的資源和協助,卻被對方用各種藉口拖延和敷衍,或者根本就不配合。

……

非常簡單的道理,在職場上,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孤軍奮戰的。

做一個項目,你負責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就勢必會有非常多的東西,需要跟別人對接;身在一個團隊之中,就會需要跟整個團隊保持融洽的關係和緊密的合作;就算你一個人處理一整個項目,那也會涉及到跟其他部門、其他管理者乃至老闆的關係。

這就叫做項目的「利益關係人」。

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項目,都有着大量的利益關係人。他們可能是你的團隊夥伴,跨部門的同事,你的上級,你的老闆,你的消費者和用戶,競爭對手,諸如此類。

你做的每一個動作,都跟這部分人密切相關。

理清這一點,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

很多時候,並不是你的能力或者表現決定了你的績效,而是你能否協調處理好各利益關係人的需求。

簡單來說:

你做一件事情,是爲了老闆,還是爲了消費者?

這件事情會影響到誰,對誰有利,對誰不利?

誰會給你資源支持,誰會爲你設置障礙?

你可以尋求誰的協助,要針對誰制定策略?

你要把精力放在哪裏?

很多不擅長處理這些事情的人,就會選擇悶頭苦幹——「反正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然而,他們不會想到,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投入過多的時間精力,結果只能是錯得更不可救藥。

這個過程中,人際關係的作用,體現在哪裏呢?

通過對人際關係的瞭解和掌握,你可以獲取這些利益關係人的大量信息,比如需求、喜好、價值觀、行爲模式,等等,從而通過這些信息,修正和確定你的工作方向。

簡而言之,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用最少的資源,做成最精準的事情。

同樣一個項目,老闆可能希望它投入少一些,用戶可能希望它功能強大一些,產品可能希望它時間少一些,運營可能希望它適配性強一些——你要怎麼在這之間斡旋,找到最適合每個關係人期望的那個「平衡點」?

這個過程中,起碼就設計這些東西:需求的收集和分析,資源的積累和調動,跟每個關係人的溝通。

這些東西從哪裏來呢?它們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突然間無師自通,它們只能來自大量的、日常的「人際關係」實踐積累和經驗。

只有真正跟一個人相處,去試着瞭解他,你才能瞭解他的需求,他的喜好,他想要什麼,他思考問題的方式,他的行爲模式——從而,你才能更好地知道,你要如何滿足他的需求,你可以獲取什麼支持,你應該如何跟他溝通。

無論對客戶,對同事,對合作夥伴,還是對老闆,無論對方是個體,還是組織,這些都是一樣的。

講一個故事吧。

1950年代,爲了振興美國經濟,當時的總統艾森豪威爾提出了一個計劃:耗資千億美元,興建橫跨全美的洲際公路。

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也是一項能提振經濟的計劃,但是1955年,國會否了這項計劃。原因很簡單,因爲反對者太多。

交通運輸業擔心:這項計劃會不會帶來大量的稅收上升?西海岸州政府擔心:自己的州地廣人稀,平攤下來的話,自己得益不多,但是投入的成本也高得多。於是,這項計劃就被大量的反對聲淹沒了。

這時,艾森豪威爾領導下的小組,是怎麼做的呢?

他們從反對者的立場着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並提出種種措施:制定州際公路法,限制稅額的上限;聯邦政府負責籌措大部分經費,減輕州政府的負擔;此外,一些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比如如何收費,向誰收費,則先擱置,等項目成立後再討論。

這樣一來,皆大歡喜,所有的利益關係人都覺得自己的損害減少了,紛紛表示同意。於是,這個工程終於塵埃落定,開始興建。

這是項目管理(PMI)裏面的一個經典案例。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什麼?任何一個項目,最大的制約因素,都是人。

誰是你的目標對象,誰會參與其中,誰會因此得益,誰會蒙受損失,分析清楚這些問題,搞定這些問題,比你個人的能力發揮,重要得多。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同樣,這沒有速成的方法,你只能靠日常的、大量的跟別人接觸,來提升這項技能。

所以,如果你是初入職場的新人,我對你的建議就是:不要過分專注於工作和技能,多擡起頭,適當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提高溝通和協調能力,至關重要。

多去接觸不同的人,多去跟別人聊聊,甚至,踏出自己的行業束縛,多接觸其他行業、其他身份的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

很多時候,這決定了你能達到的上限。

這個世界很大,每個人都需要跟別人鏈接才能生存下去,不要把自己變成一座孤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