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3.43W人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

這兩天,我們參加了“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培訓。聆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遊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遊戲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通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遊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 課程遊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爲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爲。課程遊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啓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2

這兩天,我們參與了“幼兒園課程嬉戲化”培訓。傾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嬉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嬉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嬉戲的觀看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嬉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化的熟悉和全新的解讀。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經常懷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嬉戲。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愛好缺缺,爲什麼孩子不情願學。通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嬉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製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覺,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意體現嬉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嬉戲,由於可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急”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嬉戲中的自由自主和製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嬉戲,應當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課程嬉戲化的關鍵在老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爲總能折射老師的思想和作爲。課程嬉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樂觀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究、交往與表現,千里之行,始於腳下。

是幼兒不斷豐富和進展新閱歷,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老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啓發和思索,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

隨着教育制度的xxx以及教育方式的進步,教育越來越以人爲本,以幼兒的愛好爲主要教育基礎。

對於幼兒來說,嬉戲是幼兒羣體的普遍愛好,將教育的課程融入到嬉戲中去,以此激發幼兒的愛好,達到教學的目的,成爲現代幼兒園教學的一大主題。

20xx年本人有幸參與黃山市課程嬉戲化教學觀摩,傾聽王老師的一堂繪本教學與社會領域的解析共享,傾聽王老師《幼兒園課程嬉戲化的理論與實踐》的講座。本次培訓收穫頗多,就《幼兒園課程嬉戲化的理論與實踐》中闡述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十多年的教學閱歷告知我,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嬉戲是幼兒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幼兒內在本質的外在表現。嬉戲作爲幼兒獨特的自發活動,是進展幼兒自動性的活動形式,不僅對於幼兒的生活與進展有極其重要的活動意義,也構成了幼兒教育的基礎。

我們常聽到家長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麼都沒勁,只要玩起嬉戲來一頭是勁”。有時我們也會發覺在集體活動中,有一部分孩子留意力不集中,老師單純的說教引不起孩子學習的.愛好,但老師說“下面開頭嬉戲”時,孩子們立刻轉變原來的姿勢,隨時預備千里之行,始於腳下。

投入到嬉戲中。

家長的表述,孩子的表現給我們一個信息:孩子對嬉戲的渴望,就像我們人類對食物的需要一樣。嬉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行缺少的食糧。當他們一有空閒,便會想出各種方法玩,努力玩出新花樣。大自然的一聲蟲鳴,會引發他們去查找;小鳥的翅膀被折斷,他們會像大人一樣給小鳥包紮、餵食,扮演鳥媽媽、鳥爸爸細心照看小精靈;當一簇漂亮的花兒開放,他們便試着種上一兩種植物,期盼着綠xxx的生命給他們帶來驚喜。

嬉戲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嬉戲可以促進孩子的認知和進展。嬉戲促進幼兒言語的進展。幼兒期是兒童言語不斷豐富的時期,是嫺熟把握口頭言語的關鍵時期,也是從外部言語逐步向內部言語過渡並初步把握書面言語的時期。語言在幼兒嬉戲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兒要學會仔細聽取他人的意見和想法,領悟他人的意思;同時也要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在這樣的過程中,幼兒的詞彙不斷豐富,語言理解力量、表達力量不斷得到提高。嬉戲促進幼兒的智力進展。嬉戲總是與發覺問題、解決問題融爲一體。在嬉戲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有自我探究、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製造力和思維推斷力量想出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嬉戲才能進行下去,才能體會嬉戲帶來的樂趣。在感知事物、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使兒童養成擅長觀看、勤于思索的好習慣,

嬉戲是幼兒社會性進展的主要方式。嬉戲是社會活動的一個濃縮。它把一些簡單的社會現象融入到嬉戲中,以嬉戲這種消遣的形式呈現千里之行,始於腳下。

出來。嬉戲讓幼兒熟悉事物及其規律,學會處理各種社會關係,促進其社會性的進展。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4

6月6日,我有幸參加市教育局舉行的《指南》背景下游戲化主題培訓活動,在啓動儀式中每位領導的重要講話,讓我感受到課程遊戲化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次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蘇州幼師孟校長給我們帶來的《優化實習場活動,提升幼兒園課程質量》中關於“幼兒園實習場”的專題講座。她提出了幼兒在園要有一定的遊戲體驗,高質量的遊戲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所謂實習場,就是讓幼兒在擬真的環境中操作、體驗和創造,從而理解知識、發展能力,利用所創設的擬真環境來引導幼兒探究性、嘗試性甚至創造性的學習,引導幼兒合作學習、共同學習,引導幼兒進行解決問題的`學習。對我班現在開展的區域遊戲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做整體遊戲的設計師。

根據幼兒健康、社會性、認知、語言、藝術等方面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爲孩子創設了科學探索區、美工區、語言區、益智區、閱讀區、音樂表演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遊戲。爲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並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本着合理佈局便於流動的原則,根據活動室的特點,將閱讀區、美工區等區域設爲固定區,其餘設爲活動區。在區域遊戲環境的創設方面,我認識到區域遊戲必須創設能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大膽操作,大膽探索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區域遊戲前材料的投放。

首先,在區域材料投放上,以滿足並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爲原則,合理利用空間和大量豐富的材料,開放性地創設區域遊戲的環境和投放材料,可以使每一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和遊戲內容。在幼兒園區域遊戲創設中老師、幼兒、家長都應該是遊戲材料的支持者,大家一起收集材料、一起製作。要讓家長了解班級區域遊戲的內容,如果能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會很有利於區域遊戲的開展。區域遊戲創設中還要去深入瞭解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們最近關注的是什麼、當前社會在孩子們中間流行的是什麼、思考什麼內容能給孩子帶來發展、有什麼發展與提高等等,然後創設出孩子喜歡並有意義的區域遊戲環境,做到充分發揮材料的價值。

其次,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由於個體差異未能達成目標的,內容我們可以將其放在區角遊戲中作爲一個補充。因爲孩子們在遊戲過程中是最放鬆的,沒有達成目標的壓力,可以反覆的嘗試、操作。如我們的手工活動中,在老師的帶領下折出的東西往往是單一的,特別是動手能力差一點的孩子不能及時完成作品。我們可以在美術活動後,將遊戲材料投放於美工區,讓孩子們飯後、離園時間進行反覆操作、鞏固所學知識。將幼兒在集中教育活動中感興趣的並且有一定教育意義的內容投放於相應的區域中。

最後,材料還必須可操作性。幼兒是好動的,我儘量爲幼兒提供一些可以動手操作的遊戲材料,而不是隻能看不能動的擺設品。我在班級中開闢了圖書角,給幼兒提供豐富的圖書和紙張畫筆,請幼兒看看講講,也可將自己聽到的故事製作成連環畫,幼兒可以用它排一排圖片順序,猜一猜故事內容,相互講講故事中的情節,這樣一來,幼兒能積極地投入到遊戲中。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5

八月份,新課程改革培訓在網上展開,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在專家的講解以及課改區教師的現身說法中,我第一次感受的了自己對課改的渴望,同時也感受到了一份來自未來的壓力,新課程目標向教師提出了基礎教育下全面素質教育的實質性資料和具體要求。在知識、經濟高度發展的今日,沒有知識和本事是不夠的,那麼如何推動社會不斷提高,應從基礎作起,從學生的教育做起,從課改作起。課改不改課就行!

經過網絡上一些教師具體的課堂案例學習、專家的經典剖析,使我們認識到應當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必須的學習要領,構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

經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數學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僅能夠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的主要脈絡,並且能夠使我們站在更高層次上以一覽衆山小的姿態來應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不僅僅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經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資料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當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爲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

一、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

應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爲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爲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爲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二、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對於課堂教學,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

課程改革爲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爲學生髮展供給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爲,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總之,21世紀的教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是越來越高。數學教師除了在新形勢、新環境下要注意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規律外,還應更深入進行體育教學實踐,不斷自己發展,自己完善,才能成爲實施創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質的重新型的教師。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6

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不僅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理論知識,更應具備優秀的品質及道德修養。

教師是幼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幼師應具備以下七點基本素質:

1、要有執着的事業心。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複雜多變的,有時孩子的行爲會出現問題,有時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師特殊的照顧,在這樣艱鉅的工作下,許多教師不免會出現煩躁情緒,而這種情緒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

所以教師應該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充分的準備,堅定信念,保持一顆執着的事業心。

2、要自信、自尊。

對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通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遊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課程遊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爲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爲。課程遊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啓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7

小學教育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紀律習慣等行爲習慣。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習慣上的,養成教育對於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貫穿於整個小學的教育階段,尤其是在一年級,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機,因此我們也要抓住這個寶貴的時間,對學生們進行養成教育的培養。

那麼根據學生們年齡、心理等特點,同時結合我們班的具體情況,我重點培養孩子們衛生習慣、行爲習慣以及學習習慣,半年多以來對班級的養成教育也有一些總結:

(一)、明確職責,培養習慣

根據咱們學校讓每個孩子有一次小班幹部的體驗這個理念,在開學初的時候我們班一多半以上學生都是小班幹部,然後每一週輪換一次,主要是想讓學生明白他們每一個人在集體中都是“小主人”,他們有權利和義務爲集體做出自己的貢獻。集體的光榮與恥辱是和他們各自的表現是分不開的,我對學生說,你的一點點失誤就可以給集體帶來批評,比如說在樓道里亂跑,開學初經常有孩子扣分,一方面是跟學生強調亂跑亂鬧的後果,另一方面我更多地會強調班集體的榮譽,一個學生扣分,就有可能讓這一週大家的努力白費,而且這些規章制度我都會在我們班的家長羣裏面說,攜手家長的力量一起來讓孩子養成這些規矩。包括值日組值日的時候,如果沒有打掃乾淨被扣了分,那班級共同守護的100分就不是滿分了,其實小學生他們非常在意這些榮譽,慢慢地,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是一年級五班的一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這個班級,久而久之,我們班的學生在紀律方面有很大的進步,經常得到流動紅旗,在這個時候學生也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進步也可以給班集體帶來表揚,他們都非常自豪,也更加喜歡這個班集體。

在集體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專人負責,這樣就可以使老師更好地進行管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強烈的責任心。所以各班進行崗位的分工。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自己崗位後,就要向他們宣佈各自崗位的職責,使他們明確自己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去做,同時也達到自律的效果。既培養了責任感,鍛鍊了能力,又有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教育有妙招管理顯智慧”學生養成教育研討沙龍我們每兩週都要對學生的崗位工作進行小結,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明確今後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要儘可能多的尊重學生,也要儘可能多的對學生提出要求。

(二)、樹立典型,帶動整體

對班級中自覺守紀,熱愛學習的同學大力進行表揚,不僅僅是這一方面,包括樂於助人等,我們班的班級雷鋒是班級的副班長,恰好這個月是雷鋒活動月,在班級裏進行過一次雷鋒先進事蹟的學習,同時樹立了班級雷鋒的榜樣,並對她所做的一些好事告訴了同學們,這一段時間能夠明顯感覺到孩子們在積極地幫助本班的同學,幫他們放凳子,收拾東西,主動爲班級收拾打掃工具,撿垃圾等等,我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在榜樣的表現中,不知不覺得讓孩子們養成了很多好的`習慣。

在之前我們班值日生,每一天都值日的時間都不夠,然而我留給孩子們的時間很充足,但他們的表現就是比較拖拉,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採取激勵制度,孩子們很愛看課外書,尤其是班級讀書角的書籍,因而我告訴孩子們,如果當天值日生在規定時間中值完日並且符合值日的要求,就獎勵該組每人一本課外讀物拿回家一個星期進行閱讀,孩子們的勁頭很足,每一組的小組長也開始認真起來,他們都很想看書,便會互相督促,甚至於會把教室衛生的收尾工作完成的非常好,而且每一週我都會評出優秀值日小組,給予他們一定的玩耍時間作爲獎勵,現在我們班的值日生總是會提前做好值日,而且他們也很喜歡勞動。

以上就是我對班級養成教育的一些心得,行爲習慣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而且我也相信,作爲小學教師的我們,今後如何將活動與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更好結合,這將是我們今後共同努力的方向。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8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論與實例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經過四天的學習,收穫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 幼兒教師要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爲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 過去,我們是領着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二、 幼兒教師加強道德素質的培養

講到了幼兒教師道德素質的重要性,他說“人才分四種: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無才;三是無才無德;四是有才無德”爲什麼有才無德還趕不上無才無德,那是因爲有才無德的人更容易對社會造成傷害,是潛在的定時炸彈。所以幼兒園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如果老師沒有責任心,品質惡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顧幼兒,培養不出好孩子的。才能可以培養,而一個人的品德出了問題是很難糾正和改進的。說到品德,我又想到責任心,幼兒教師沒有責任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顧幼兒的,保教質量就會下降,何談更好的教育?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遇事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以誠待人,平時照顧幼兒的時候多注意細節,不讓任何潛在的危險傷害到孩子。

三、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德高爲師,身正是範,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爲一個好教師,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

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四、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

(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爲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總之,經過此次培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爲孩子上好課,成爲孩子的好朋友。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9

啓蒙教育好壞直接關係着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遊戲開設的有效性,爲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遊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採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爲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文件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遊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遊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裏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遊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遊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所謂遊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遊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遊戲精神,將這種遊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遊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遊戲時間,這種遊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儘可能採用遊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遊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遊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遊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後”,讓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0

20xx年xx月xx日,我參加了沿河縣教育局組織的新課程改革培訓。一天的培訓時間,讓我回想起了母親經常給我嘮的一件家常:小時候家裏窮,一年到頭就只能喂兩頭豬,一頭賣了用來貼補家用,另一頭用來過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見肘讓母親把這兩頭豬當做寶貝一樣看待。有一年運氣不好,養的豬病了,食兒吃得少,少了股歡騰勁。請來的獸醫讓父親母親把豬捉住好打針,結果這畜生呼一下來了精神,幾個人愣是捉不住它。獸醫換了個方法,找了點豬草餵它,順便給它撓撓癢,等它舒服了,沒留神,一針就紮了進去。

就這個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對我有如下啓迪:

1、目前的沿河教育,至少是我們實驗小學的教育,是生了病的教育。課改已然進行了十多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雖然是每個教師知道甚至明瞭的教學價值取向,但是無論是我們進行培訓還是推行繼續教育,教師們的教育觀仍然被家長的要求乃至社會的輿論綁架着,仍然習慣以學生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教學成就,分數、排名成了衡量學生素質高低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把標尺,學校的辦學理念無法在課堂上予以體現。課堂教學改革在沿河就像是水土不服的柑橘,無法開花結果,教師甚至是學校都沒有魄力對自己進行改變;

2、作爲課改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觀念上的改變才能讓課改實施下去。我們學校集中的是全縣最優秀的教師,擁有的是全縣最好的教學設施。單純從教學資源而言,至少在沿河,我們的教師不但具有上好課的能力,還具有推進課改、切實踐行新課標的能力。可一旦走進我們的課堂,你會發現我們從事的依然是最原始、最落後的“機械勞動”,作爲實驗小學的校長,我從不願苛責我的教師,我知道我的教師們對工作的兢兢業業,不過這根治不了新課堂教學改革推行不力的病根。教師觀念上不更新,不接受變革,素質教育、優質教育、公平教育如何在現實課堂中生根發芽?

3、無論是因循守舊,還是推陳出新,我們的目的都是爲了學生的發展,那學生的感受和獲得應該是檢驗課改是否成功的試金石,課堂教學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學生的評價擁有最直接的話語權。言歸正傳,今天聽了中國報刊社專家的培訓,讓我對學校管理下了決心:實驗小學的課堂教學要革命,我們就要敢於在課改中打翻我們一直顧忌的那些罈罈罐罐(所謂的“教學質量”、對學生教師過於單一的評價、學校統考排名)。在這場革命中,教師觀念的轉變無疑是我們這場攻堅戰最關鍵的一環。以下兩點是我就課改中的兩大主體談的一點初淺的想法:

1、學校的規劃是學校辦學的導向,對課改的理解更應透徹。在育人還是單一地認可知識傳授的選擇上,我們要摒棄以應試爲目的、以知識目標爲唯一目標、以講授爲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學觀念,必須要有接受課改就必須接受陣痛的勇氣。

新課程目標倡導“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往,我們走了許多彎路,並不是我們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擇時我們還在猶豫,教育局甚至上級教育部門潛意識裏都會以期末考試、期末考覈的結果來衡量學校的工作,這種一葉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們的思想,左右了教師們的思想:一方面,覺得“以學生爲本”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擔心“以學生爲本”下的課堂教不了學生知識,教師們的責任心讓我們不忍再去苛責教師不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去踐行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與其說是教師的瞻前顧後,不如說是我們教學評價機制上的猶豫:學校的`工作評價雖不僅限於結果,卻忽視了過程的重視。我們對教師常規教學活動的監督,往往只能“程序化”地只評價到教師的完成情況,對過程缺乏質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積弊。

倡導課改,我們就要倡導、甚至是規範我們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要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只有這樣,教師們纔會在教學中貫穿發展的理念,纔會有指導自己教學的根本性綱領要求。

2、教師是課改的主體,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踐行“學生爲主體”的教育,不僅“授業”,更要“傳道”,課堂纔可能實實在在地還給學生。

作爲課改主體的教師,在課改中我更擔心是教師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實驗小學的教師,從教工齡大多在xx年以上,歲月不僅沉澱出了經驗,也容易讓教師偏信於自己的經驗。甚至在長期的教學中,滋生出疲憊睏乏乃至厭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慣性”來進行,從而忽視了教育工作的藝術性及創新性,這對於課改而言是致命的。

課改的第一步就必須解決教師的教師的心態,教師要悅納自己,悅納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職業存在的使命感,正確認識職業帶來的種種壓力,增強處理問題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改時注重策略:

(1)促進教師觀念上的改變首先需要學校爲其創造寬鬆的育人環境,提供其展示自身價值的交流平臺,杜威曾說:教學猶如做買賣,只有教師積極地賣,沒有學生主動地買,買賣沒有做成,也不會有真正的教學與教育。我對這句話倒有這樣的理解,要想讓“教師要積極地賣”,必定得讓教師認爲這“買賣”是他喜歡的職業,是能體現他自身價值的職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感受到自身工作的價值所在,會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師的倦怠情緒。

(2)通過名師課堂示範及課改專家組的培訓,要求教師在課堂貫徹“以學生爲本”的人文理念,教學評價及常規考覈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備課。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學是一個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組織者、引導者。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教學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教師、學生角色的變化,這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實質性地適應這一改變。

(2)從教研活動看,教師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師在教學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深入探究適應學生的教學模式。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爲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我知道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堅持不懈地在新課改的道路上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我堅信,只要我們實驗小學的廣大教師能夠積極投入、大膽探索,各方齊心協力,新課程改革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1

9月1日上午8:30—10:30,我園組織了教師園本培訓講座,在這兩個小時的學習過程中,作爲從事幼教工作的我,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幼兒園的特色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次培訓的內容有馬燕老師《幼兒園備課的有效策略》和費老師帶來的剪紙藝術《心隨剪走,剪隨心動》,讓我記憶深刻,受益匪淺。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備好課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

通過聆聽了馬燕老師的講座《幼兒園備課的有效策略》,我深深地體會到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案那麼簡單,教師還應備目標、備教具、備過程、等等。此外,上完一節教學活動還應進行深刻的反思,關注孩子的收穫,只有這樣才能成爲一名鑽研型的教師。就制定目標上我們還做了互動,探討在目標制定上我們應注意的幾方面,其實我們更習慣於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着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裏。從表面來看,這些目標多是《綱要》中的原話,似乎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一經琢磨,不難發現這些目標表述比較空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聯繫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在設定教育目標時,往往會缺少對制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分析不夠。

我平時在設定了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一般是先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比較新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興趣。然後再把過程設計成幾個步驟,或提出幾個問題試圖引發孩子的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都會直接指向目標,提出問題的目的多是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所預期的答案。有時也會再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習、操作或者與同伴討論。最後是小結,將老師認爲的很有價值的問題再跟幼兒強調一下,以確定孩子們都能說出來或展示幼兒做出來的作品。這個過程一看似乎挺流暢的,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我的掌控下走過場,按照我預設好的思路和答案步步推進,直至有幼兒能夠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我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還是重形式、重操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缺少對幼兒可能存在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以及相應對策的分析,缺少對幼兒學習過程和學習特點的分析,缺少對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之間關係的思考。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還是要不斷的反思,隨時記錄教育教學中的成功和不足指之處,這個過程貴在堅持。

二、美妙的剪紙藝術——心隨剪走,剪隨心動

剪紙是我們幼兒園的特色爲了能讓新教師對剪紙藝術的瞭解特開展本次的培訓,作爲新的成員,我對剪紙的認識還停留在就萌芽狀態,培訓中費老師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講述了剪紙的由來、剪紙的教育價值、剪紙對幼兒的好處,講述了剪紙的常用紋樣,基本折法等幾方面進行了講座,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我更加深刻了解到剪紙這一中國民間藝術的魅力,剪紙是幼兒園的特色,而我是幼兒園的新生力量只有平時多看、多練、多學習,才能縮短與其他教師的距離。

半天的園本培訓講座,讓我又一次充實了自己,希望以後能經常參加這種活動,使自己不斷地成長起來!

這次培訓中,幾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幼師的六是“滿漢全席”筵——課堂教學活動既有自主學習,又有合作討論;既有唱唱跳跳,又有寫寫畫畫;既有圖片資料展,又有課本劇、講故事表演等。一項項的活動猶如滿漢全席似的被一盆盆、一盤盤地往上端。可憐的文本被棄之一旁,寶貴的時間在熱熱鬧鬧中被消磨……

然而,新課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即使規劃水平很高,也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前進過程中難以預知的具體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是新課程改革。沒有問題,就沒有教師的反思。這些問題反映的正是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追求和困惑,是教師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必然結果。問題就是課題,“許多教育探索、教學研究並不需要高精尖的儀器與設備,並不一定要有什麼級別的研究課題,課題是否立項,它只需要一顆忠誠、明敏的心,只需要我們對那些視而不見、習以爲常的事情進行批判性的審視,只需要我們對那些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事物用心去發現,只需要我們不斷反覆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常規和說辭,只需要我們試圖去改變那些貌似合理的歷史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與做法,哪怕是一點點”。因此,我們必須以反思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和行動研究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程改革的持續、健康發展。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問題的提出既是學習的起點,又是學習的動力。提問是一種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學方法,希臘先哲蘇格拉底的“助產式”教學即是以提問爲核心、通過問對的藝術引導談話者逐步反思所探討的問題,讓自以爲知者知其所不知。現代的課堂教學中,提問仍是教學的關鍵,老師可以用精心設計的、充滿思想的問題推進學生的思考、激活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體會到能夠表達自己的成功感,也可以讓他們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提問更是教師與幼兒之間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恰當地運用提問這一手段,可以較好地引發幼兒的探究慾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並提高教學效果。教育心理學向我們揭示:幼兒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精心設計提問,竭力點燃幼兒思維的火花,激發他們的求知探究慾望,並有意識地爲幼兒發現疑難問題、解決疑難問題提供橋樑和階梯,並引領他們一步步登上知識的殿堂。因此,提問設計是否得法、引導是否得力將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效果和幼兒的終身發展。

我認爲要對幼兒園教學活動進行問題優化首先要弄清楚問題的分類和指向性,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問題問什麼樣的幼兒,再從語言的提問方面進行改進。

根據心理學原理,我們將提問劃分爲三個類型,即記憶性問題、思考性問題和探索性問題。

記憶性問題提問能力較弱的幼兒。記憶性問題是教師經常提問的一種類型,它需要幼兒回憶已有的信息,例如: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麼?裏面有誰?昨天是什麼節日?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這類需要幼兒回憶就能回答的問題,主要是爲了加強幼兒印象,防止幼兒遺忘,但是思考的水平較低,因此較適合向班上能力較弱的幼兒提出,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恢復自信,還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

思考性問題需要幼兒通過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加工而獲得問題的答案,適合提問中等能力的幼兒。例如:在教學《盲人摸象》時,提問:聽完故事後,你知道盲人是如何摸象的?幾個盲人在摸象?爲什麼要摸象?這樣的問題需要幼兒運用已有的信息去創造新的信息,把幼兒的思維引向深層,同時吸引大部分幼兒的注意,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探索性問題往往需要幼兒對已知信息結合原認知體驗,通過辨證、選擇等綜合分析後才能將問題很好地回答出來,因此適合能力較強的幼兒。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機關保育院大班常識教學活動――《奇妙的變化》。教學中,教師提問:

①白紙爲什麼會顯出不同顏色?

②爲什麼圖案會消失?

③用什麼方法可以找出穿着米湯衣服藏在樹林裏的怪獸?

④怎樣消滅怪獸?

問題的提問沿着認知材料提供的思路進行擴展,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無定法,問無定法,但教需有法,問需知類,我們應該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提問”讓幼兒在知識和能力、學習過程和方法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這就需要我們繼續長期不斷地進行實踐和摸索。

在今天參加培訓以前,看到培訓的內容是《園本教研的實質與價值、類型與方法》時,我就迫切希望培訓日的到來,因爲作爲幼兒園段教研組長,在園本教研活動中擔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日常的活動中,我不停地在思索什麼樣的園本教研是適合我們的園本教研,爲什麼我們有些教研活動的開展卻顯得效果平平,怎樣才能讓每一位老師都積極地參與到教研活動中來……帶着這些許許多多的困惑,我認真而細緻地聆聽了虞莉莉老師爲我們帶來的授課,收穫頗豐。在授課中,虞老師點到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幼兒園教育全面發展的保證,而園本教研活動是有效的途徑。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爲教師專業化的成長提供了交流、學習及自我提高的平臺,幫助教師明確了專業化發展的方向。隨着虞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我對園本教研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瞭解,也對教研活動的策劃有了明確的指向。

一、 我們應緊緊圍繞教師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研究,所有的教研題目從老師中來,從老師的實際教學需求出發,解決教學實踐中的遇到的問題。

二、 教研形式靈活多樣,從而提高教師們教研的興趣。比如表演式、研討式、案例分析式、現場觀摩式等,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動更有利於教師積極性的發揮,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爲真正的研究主體,教師由被動的學習者轉變成爲了主動地參與者。在這種平等的關係中使教研活動的氣氛活躍,充分激發教師們的思路,讓大家都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使教師們的思想能夠有碰撞的機會,產生新的觀點並在實際工作中大膽的嘗試。

三、 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學習形式,真正從老師中發現問題,菜單式的選擇性學習,注重到了每位教師的個性化學習的需要,使每位教師在自己的原有水平與基礎上得到發展。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我們會遵循虞老師給我們指引的方向,創設寬鬆的教研氛圍,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使每一位教師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我們相信,只要用真心去感受情感,用真實去感悟教研,我們所收穫的熱情一定會成爲未來發展的巨大動力。

近一段時間,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培訓的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

“校本課程”這個概念,根據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爲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我感到,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

1、打破校本課程的神祕感。不少教師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祕,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於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如研究型課程、自願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乒乓球、籃球等)。可以說,學校裏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神祕,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開發校本課程影響升學率的擔心。近年來,中考試題命題正在向能力化、素質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各學科考試更體現了這一點,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方向正是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發校本課程不僅不會影響中考升學率,反而會促進中考升學率的提高。我們應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對待升學率,我們的策略是“不爲中考,贏得中考”,滿意的升學率應是素質教育的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標。

3、教師會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得到培養、鍛鍊和提高。教師參與課程的目的是使學校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但就教師本身而言是確立教師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是編制出一系列的課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開發過程本身。從校本課程開發角度而言,爲了有效地推進新一輪的基礎教學課程改革,教師必須具備課程意識,形成相應的課程觀念。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開設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樣就爲學校特色的形成,學生不同興趣、個性和特長的發揮留下了空間。將與課程有關的決策重點從原先的“上意下達”的方式轉變爲教師之間的“討論”方式;教師既是教學的實踐者同時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強了行動研究的意識和能力。

4、課程觀念要更新。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課程”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統的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課程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如何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5、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校本課程開發中系統的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如何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學校教師、領導的課程開發技術,使之有課程改革的正確意識,有課程改革的願望和動力,有開發校本課程所必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

6、缺乏課程專家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課程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是課程開發走向科學、規範、完善、發展的瓶頸。

7、需要強有力的校內、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內溝通,給教師足夠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良好的計劃組織,可用的教育資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參照系,課程理論與技術指導等方面。爲教師儘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做好條件上的支持和準備。

總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育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一種迴應,是學校充分發展辦學優勢和特色,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工程,促使學生和諧發展繼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培養和造就“創造新世紀的人”的一項基本建設。它能使學生在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形成更多更廣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生存。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2

幼兒教師心得_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成爲一名全優的教師,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師德;因此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幼兒教育觀念;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

(二)、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觀;當我們把幼兒看做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

(三)、良好的教師觀;新的教師觀念認爲:教師工作不僅僅在付出,在同時也;所以,我們幼兒教師應該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成爲一名全優的教師,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師德、師智、師能。

師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師智主要指有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業務和敏捷的思維;師能主要指具有勝任教師工作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教育教學方法。

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的師德和人格。

因此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幼兒教育觀念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並得到滿足。

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受重視,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

(二)、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觀當我們把幼兒看做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教了,不等與幼兒學了,教師教完了,不等與幼兒學會了。

老師準確地把握把“教”,什麼時候“教”, “教”什麼。

在幼兒園中重教育過程,輕教育結果。

教育內容是全面地、啓蒙性的,是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形式,以培養興趣爲前提教育活動。

(三)、良好的教師觀新的教師觀念認爲:教師工作不僅僅在付出,在同時也在發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過程的研究者,是一個不斷充實、完善的自我發展者等教育觀。

所以,我們幼兒教師應該成爲一個終身的學習者,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成長, 才能促孩子發展,才能爲孩子一生髮展奠定基礎。

二、幼兒教師的基本素質《幼兒園工作規程》頒佈以前,不少人誤將教師畫、跳、唱、彈等技能視爲教師的教育素質,但實踐表明,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這種個人專業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兒教師。

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覺得,幼兒教師的素質關鍵是教師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的觀念和能力。

那麼幼兒教師要具備那些素質和能力:(一)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二)要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必備的專業技能記得有一位園長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好的幼兒園教師的難度,不比當一個好教授的難度小。

(三)教師要有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施教能力一是生活化,選擇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爲教育內容,利用身邊現有的材料和場所,二是興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內容應該是幼兒感興趣的.,不是感興趣的也要通過一定方式讓孩子感興趣。

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

因爲都學過教法這點就不多講了。

利用我們所學的遊戲的方法,用幼兒能接受的教學語言,面向全體幼兒,全面施教。

幼兒園教師要做全才。

幼兒園教學是不分科的,各領域相互滲透的。

(四)、要有較強的觀察力(撲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對孩子的觀察、對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觀察等。

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樣都是陰面,是土地上的先化,還是落在石頭(鐵蓋)上的先化?爲什麼?這就需要做教師的去觀察、主動去探究。

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鳥是什麼鳥?(蜂鳥)最大的鳥是?(鴕鳥)大家都知道,小動物是孩子最感興趣的,他可能會問老師鳥都吃蟲子嗎?有吃蟲的、也還有吃米粒的(還有吃草葉等植物的鳥),鳥都怎麼吃蟲子?(有的鳥很聰明藉助於小棍捉蟲吃,是人與自然節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體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爲我們周圍生活中的自然資源很豐富,我們要動腦、動手去製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

豐富幼兒的生活,美化環境。

另外,實際生活中使用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確使用實物投影儀、會用電腦查找資料,製作課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溝通的能力要學會與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學會與同事合作藝術;還要學會與家長溝通技巧。

教育幼兒不單是幼兒園教師的事,家長有義務配合幼兒園工作。

與家長溝通不等於告狀,要在溝通中使家長知道幼小的心靈需要我們共同呵護。

因此在形式上,對採用一對一的形式,顯示出對孩子的尊重。

有的可以一對多,就是採用召開家長會的形式;還可以採用書面形式。

內容上,可以介紹孩子在園一天參與活動的表現如何,情緒怎樣,習慣養成等現象;也可以是發現的個別現象(比如: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聽話。

與家長一起找原因)不管怎樣,教師與家長講話要講究策略,不能信口開河,語氣要婉轉,表達要清楚。

不要以爲與家長熟了,就把孩子的毛病直接講給他聽,如:你們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聽話。

孩子聽見了心理緊張,家長聽了這小毛病你都不改,打!家長也可能採取管不了就不管的消極態度。

那麼就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

應和家長一起分析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孩子咬指甲或咬其他物品是內在精神壓力的一種表現方式。

例如:孩子不願上幼兒。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3

這兩天,我們參加了“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培訓。聆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遊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遊戲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通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了直接經驗,因而也不利於幼兒情感的陶冶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當我們能科學地認識課程整合觀後,我對課程整合有了正確的方向,在實踐中我會多角度、多層面地對整合課程進行反思,整合課程主題活動內容的選擇、設置應依據孩子們的興、生活,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上來安延伸。孩子們認識世界有其獨特的方式,因此,我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來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從而使課程內容自然的整合。那麼,課程內容的整合有領域內的整合,也有領域間的整合。相對於以往的分科教育而言,領域已經對教育內容進行了一定的整合。因此,領域的內容必然比學科內容整合程度大。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領域的內容已不需要整合。要使領域真正成爲領域,必須加強對領域內容的整合。在實施這套課程中,我們應努力使這些內容之間儘可能地相互聯繫,有機整合。

《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形成與方法上的整合需要教育實踐的經驗,需要對幼兒活動水平的洞察能力、組織活動的應變能力。幼兒園活動的整合課程提倡融生活、遊戲、學習爲一體。幼兒的學習是在遊戲和生活中實現的,教師要充分挖掘過去被大家忽視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價值。

在課程整合活動中爲幼兒提供了一個供生活、遊戲、學習爲一體的課程。生活活動是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現實背景,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晨間活動、用餐、午睡、日常勞動等,都是孩子們在園的生活活動。如果課程脫離了幼兒生活,就難以產生教育。幼兒的生活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均是在生活活動中逐漸形成,慢慢積累的。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決定了幼兒園的課程必須是與幼兒生活相關聯繫,我們應將課程儘可能納入幼兒的生活之中。在實施主題活動中要求教師善於捕捉幼兒生活中的教育契機,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通過這次《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整合課程”是一種課程模式,它倡導課程綜合,是強調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繫,把課程的各個部分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課程,注重教育影響的整體性,它更能讓幼兒全面和諧的在自主的活動中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較多成爲主動、積極有效的學習者。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4

嬉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嬉戲是兒童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力量是在嬉戲中獲得的,幼兒園的課程應當是嬉戲化的,要更能貼近兒童的心靈。課程嬉戲化是幼兒園課程xxx和進展的基本路徑和指導思想,用嬉戲的方式組織課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20xx年11月23日—24日我園派骨幹老師參與了在青島舉辦的“第x屆課程嬉戲化暨嬉戲課程化成果博覽會”,現場觀摩活動課、傾聽專家對課程的分析與指導,收穫滿滿……

爲全力推動我園“課程嬉戲化”xxx,全面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實施水平,轉變老師的教育觀念,引領老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嬉戲觀和課程觀,我園利用例會時間由外出學習老師對全園老師進行了“嬉戲化課程”二次培訓,將自己收穫的點點滴滴和所見所聞進行了溝通共享……

王老師的細心敘述讓老師們受益匪淺,讓老師們懂得幼兒園的課程與嬉戲是密不行分的,作爲課程實施重要活動之一的`嬉戲,我們應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和製造性!在平常的建構嬉戲中,要多注意個體差異,去深化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讓全部孩子在自由的探究中變被動爲主動!

姜園長針對課程嬉戲化培訓進行了總結,她強調全園老師要樹立千里之行,始於腳下。

正確的兒童觀、嬉戲觀和課程觀,仔細領悟培訓內容,並在工作中要大膽組織實施……

課程嬉戲化是一項持續的工作,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園定將從自身的實際動身,在學習和實踐中探究適合幼兒園實際的項目實施的途徑和策略,不斷轉變、修正、更新教學策略,努力守護孩子的童真,爲孩子創設相宜的嬉戲環境,推動幼兒園課程嬉戲化的進一步開展,真正讓孩子們在嬉戲的童年裏健康歡樂成長!

幼兒課程培訓心得體會15

隨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進步,教育越來越以人爲本,以幼兒的興趣爲主要教育基礎。

對於幼兒來說,遊戲是幼兒羣體的普遍興趣,將教育的課程融入到遊戲中去,以此激發幼兒的興趣,達到教學的目的,成爲現代幼兒園教學的一大主題。

20xx年本人有幸參加黃山市課程遊戲化教學觀摩,聆聽王老師的一堂繪本教學與社會領域的解析分享,傾聽王老師《幼兒園課程遊戲化的理論與實踐》的講座。本次培訓收穫頗多,就《幼兒園課程遊戲化的理論與實踐》中闡述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

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遊戲是幼兒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幼兒內在本質的外在表現。遊戲作爲幼兒獨特的自發活動,是發展幼兒自動性的活動形式,不僅對於幼兒的生活與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活動意義,也構成了幼兒教育的基礎。

我們常聽到家長這樣評價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麼都沒勁,只要玩起遊戲來一頭是勁”。有時我們也會發現在集體活動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師單純的說教引不起孩子學習的興趣,但老師說“下面開始遊戲”時,孩子們馬上改變原來的姿態,隨時準備投入到遊戲中。

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採用訪談式類、會議類、活動類、記錄類現代通訊類,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爲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總之,從今以後,我想我以後一定會是一個特別快樂的幼教工作者,做他們生活中的照料者,學習中的啓迪者,遊戲中的合作者,成長中的支持者,科學保教的實踐者。讓每一個幼兒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爲他們以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