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1.03W人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全面推廣新階段的背景下,“爲了學校、在學校中、基於學校”的校本研究,正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迅速成爲我國中小學校教科研的主流模式。校本研究標誌着中小學教育科研的轉型,即: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先開發理論然後推廣實驗”的“教育實驗”模式,轉向“自下而上”和“上下結合”的、針對“教育問題”並引起?“反思和行動”的“校本行動研究”。

校本研究是一種“以校爲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是將教科研的重心下移到學校,重點指向了促進實施素質教育和教師專業化發展;校本研究又是一種基於合作、開放的教育教學研究,特別強調校際互動、合作學習和區域推進。除了提倡教師個體的“自我反思”之外,校本研究也把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作爲其核心要素,要求建立共同願景,實現團隊學習,促進知識流動,推動教師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教學型”校本教研與“研究型”校本教研 是兩種常見的形態。

1、“教學型”校本教研

——圍繞上好一節課而展開,主要研究“什麼是好課”,把研究融入備課、上課、說課、評課的全過程。

——以“課”爲載體進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現方式是“課例”,也包括“說課稿”、“教學敘事”、“教學實錄與反思”和教學論文等。

2、“研究型”校本教研

——圍繞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某個側面展開,主要研究“什麼是好教師(的教學能力)”,把研究融入教學、教研、學習、培訓的全過程。

——以“課題”爲載體進行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現形式是“案例”,以及研究報告、研究論文等。

3、兩者的關係

——既提倡教學型教研,打破校本研究“神祕感”: 教師都能夠進行校本研究。

——更提倡研究型教研,防止校本研究“狹窄化”:教師不僅僅只研究如何上好課。

——在兩者結合的基礎上,重新構建校本教研製度:改變目前的'教研活動單純關注教材教法和學生成績的做法,把教師專業化發展納入教研的重點,創導反思型教研模式,把新課程的理念轉變爲廣大教師自覺的教學行爲,幫助教師實現從宏觀理念到微觀教學的轉變。

4、推進校本研究的6大行動策略。即:

(1)從教育敘事研究開始行動: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改變教師“做研究”的話語方式,培育教師研究狀態;

(2)以教師博客支持教育敘事:搭建網絡敘事研究平臺,促進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和思想互聯;

(3)以觀察研究深入課堂教學:發現和揭示教學問題,改進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

(4)開展以課例研究爲載體的校本研修:以問題解決爲中心,全面提升教師承載新課程的教學能力;

(5)開展以案例研究爲載體的校本研修:實現教學、研究、學習、培訓的結合,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6)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以校本研究爲載體,創新教研製度,重構教研文化,建設教師學習共同體。

6、“以校本研修爲載體,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具體做法

(1)建立共同願景,開展觀念更新的“破冰”行動,動員教師廣泛參加校本研究;(2)以敘事研究爲切入點,促進教師自我反思,改善心智模式,營造反思文化氛圍;(3)以教師博客和網絡教研爲聯結點,打開交流互動的窗口;(4)以教師需要爲着眼點,以開放的心態實現同伴互助,積極倡導“深度匯談”,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對話與協作;以組織團隊學習的方式,實行專業引領;(5)以觀察研究爲大面積推進手段,診斷和發現教學問題;先導小組引領,教研組連環跟進,開展案例分析教研活動;(6)以問題解決爲落腳點,促進行爲跟進,改進教學設計和策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能力;(7)以制度建設爲支撐點,重構教研組織,建立扁平、高效的校本研究管理網絡,創新校本研究的系列管理制度;(8)以打造教師學習共同體爲指向,促進全校教師校本研修的常規化和持續開展。

校本課程是結合本校學生的發展要求,對地方文化的不同種類的內容作深度開發,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在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整體框架內理解校本課程開發,其課程目標無疑是指向學生興趣培養並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爲旨歸,其課程形態應包含課程整體規劃,目標設計,實施計劃。有效管理和評價等基本要素。

校本課程開發蘊涵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帶來教學空間、組織形式、教學形式、學習方式。師生關係等的根本轉變。在校要課程開發視域中,學校成爲一種開展的機會,教師本身就是課程,教學重在發現,學習重在選擇。最合適的學習方式就是最好的學習,最有價值的評價是對主體的認同。

校本課程開發的首要原則是“面向全體學生”。國家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意在使每一個學生都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底線要求,只是在共同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實現的水平層次有差異。校本課程面向每一個學生意在爲每一個學生開發課程,不同的學生學習的課程不同,共同的要求在於每個學生都有自己選擇的課程,學生間存在學習內容和實現目標的差異。從這一點上來說,校本課程與傳統的興趣小組活動的差異就在於前者強調服務於每一個學生,後者只服務於部分學生。

校本課程開發的第二個原則是“面向個體需要”。國家課程也面向個體需要,但是在共同學習、共同任務、共同要求的前提下,強調不同的學生基於自身的經驗建構知識,學習的方式知識的理解水平體現個體性。校本課程“面向個體需要”的意義不同,它是從學生自身發展需要出發爲學生開發課程,學生需要學習什麼,就提供相應的課程開發服務。學生的學習內容由自己決定,學校則要爲學生建立校本課程學習檔案,儘可能保持其個性化課程的連續性。也就是說,校本課程開發不能只滿足學生當下的興趣,要把階段性學習與長期學習甚至終身學習相聯繫,真正實現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功能。在這一點上,校本課程與傳統興趣小學活動的差異在於,前者是有計劃的、規範的、系統性的課程開發,後者只考慮學生當下的興趣活動要求。

校本課程開發的第三個原則是“面向自主學習”。國家課程實施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有限的,它缺少開放的自主選擇空間,更多的是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校本課程開發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一個全新的思路,學習內容是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目標是學生自主確定的,學習任務是通過師生對話制訂的,學習方式是學生自我設計的,學習結果是是自然生成的,學生享有充分的學習目標和要求也因人而異。但是,每一個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清晰的學習任務、具體的學習內容、可行的學習計劃,都需要針對個體的學習目標進行個別性的評價。在這一點上,校本課程與傳統興趣小組活動的差異在於,前者是規範的課程實施並充分體現學生的個別化學習要求,後者只是具體活動的組織並強調統一的學習目標要求。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2

在過去的這一學期裏,我凡事都腳踏實地地去做,首先,作爲一名教師,我能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師德,處處爲人師表,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做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在思想政治上,自己雖不是一名黨員,但時刻能以比黨員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作爲學校大家庭中的一員,凡是有利於學校發展的事情,我都會積極的去做,盡心盡職地做好自己各項的各項工作。其次,在教學上,這一年[增]??校領導安排我開放教育的課程。說實在話,作爲一名專職信息教師,這還是我任教多年來的跨學科任教,起初還有點擔心自己不能勝任,但我虛心向同事請教,平時自己也注意多聽課,所以在這學期還是取得了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學無止境今後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學習、提高。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能儘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精心設計備課。爲了使自己的課上的好,我努力專研業務,在教授學生之前,我都是自己先進行模擬,看看容易在那些地方出問題,自己也是邊教學邊摸索,應該說到現在還是有一定水平的提高。在工作中,我始終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該做的事情。對於學生,我是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合格的一線教師。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3

在新課程推進的關鍵時刻,爲了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的理念,加強對新課程新教材的把握,我市教育局舉辦了新課程教師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不僅要有高素質,而且要有較強地課程駕馭能力,要儘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靈活地用教材教;還要有較強的資源意識,下面將培訓的一些心得體會簡單羅列。

一 新課程實施建議

1.執行課程政策,落實教學計劃

《教師成長》中提到的“如果教師在上課之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課程資源,並圍繞某個教學主題給學生提供相關的材料,那麼這樣的教學在上課之前,就已經成功一半”。從中看到了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應該多積累生活中的事件作爲例子,使課堂更貼近生活。此外,應該有計劃的看書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瞭解本學科的前端知識,豐富課堂。

2.改革教學方式,優化學習方式

(1) 注意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要以生活爲主線,結合應用性常識,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組織教學,努力把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學科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題材之中,全面落實課程目標。要注意內容目標中有關過程性目標與結果性目標的陳述,在教學中準確把握內容標準的要求。

(2) 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採取靈活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又必須根據學生認知特點靈活運用教學策略。要把教師主導的“目標—策略—評價”的過程與學生經歷的“活動—體驗—表現”的過程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範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衝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鑑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認同、確信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要根據課程的內容和教材的呈現方式,嘗試和確定教學方法,如,基於案例教學的方法,基於問題教學的方法,基於情境教學的方法等。

(3) 強化實踐環節,豐富教學內容。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使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所有學生關注的、有意義的題材。從而使課程的實施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形成網絡式的教學系統,以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社會參與和社會認知的能力。

(4) 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根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特別是要大力倡導有利於掌握科學方法、孕育創新精神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明確基本標準的前提下,要結合相關內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爲學生提供足夠的選擇空間和交流機會,讓學生能夠從各自的特長和關注的問題出發,主動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的過程,富有個性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利於培養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5) 建立共同成長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構建平等、和諧、互動、合作的新型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共同開展觀察生活、探究問題、領悟知識的學習活動,在活動中爲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以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創造積極的心理環境。

二、新課程的教學評價建議

1.評價的基本要求

(1) 把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放在突出位置。評價要全面、客觀地記錄和描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狀況,注重考查學生的行爲,特別關注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表現。

(2) 學生既是評價對象,也是評價主體。應重視學生參與評價,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要採用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發展自我評價能力。如對學生在集體生活中的各種表現,對學生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效果,都可提供相應的自我評價的機會和要求。

(3) 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給予激勵性、指導性評價。要注重從積極的方面、用發展的眼光給予評價,並在評價過程中予以指導。

(4) 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學業的完成,需要經歷必要的過程;學習的狀況,要在一定的過程中表現。終結性評價應建立在形成性評價的基礎上,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以保證評價的真實、準確、全面。

(5) 採取多種學習評價方式。結業和升學考試應注重考評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真實能力。平時要採取靈活的方式,對學生學習表現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特別要關注其發展和進步的動態過程。

2.評價的主要內容

主要評價學生通過學習是否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教學要求,全面分析學生在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情況。

知識掌握。評價內容既包括理論觀點和原理,又包括應用性知識及其操作規範。

評價主要伴隨着相應的活動展開,根據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動態的、綜合的、有側重的評價。評價內容既包括學習能力的評價,又包括實踐能力的評價。既要注重對理論觀點、原理的運用能力進行考評,又要強調對“動腦”思維、“動手”操作的能力進行評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變化的趨勢。評價主要依據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參與各類活動的行爲表現。

3.評價的主要方式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採用考試與考查相結合的方式。考試,包括結業和升學考試,作爲學習成績的重要評價方式,應注重考評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真實能力,在提供多種題型的同時,倡導綜合的、開放的題型。學生平時學習情況考覈主要由學校組織。要採取靈活的方式進行考覈,如談話觀察、描述性評語、項目評議、學生自評與互評、個人成長記錄等。要通過個人成長記錄,如實反映學生在課堂學習、課外實踐活動、撰寫小論文等方面的成果,如實反映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表現。

三 教師思想轉變

教學思路要靈活,首先在課堂的設計上一定要力求新穎,講求實效性,不能活動多多而沒有實質內容;教師的語言要有親和力,要和學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來看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教師的個人修養和素質也需要不斷提高,要靠不斷的汲取知識,學習先進經驗來作保證。另外,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爲要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不斷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並認真地做好記錄,便於今後教學時借鑑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如: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照顧到學困生、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效、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提問等,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請教其他老師,爲今後進一步的改進作充分的準備。

總之,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現,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4

自20xx年參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在學習和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更多。除了各級教師培訓中接觸最新觀念和了解學科前沿,觀摩其他老師研究成果外,學校組織的每週一次的教研活動,也爲我們的常規教學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指導着我們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我們也因此能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教學經驗,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此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想和收穫,希望能夠引起老師們共鳴。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爲教師提供了開發自身潛力,發揮自己能力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爲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過每週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爲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麼學而不是老師怎麼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時,由於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引起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果教師只是憑空講理論,學生聽得雲裏霧裏,總是認爲很難很難。我在課前準備了一個簡單的道具,就能讓學生直觀地分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用兩根細鉛絲綁成垂直狀態,一根表示晨昏線,另一根用紅線繞起來且可上下移動,表示直射光線。教師演示給學生看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晨昏線的相應移動。讓所有學生隨意拿兩支筆就可做同樣的演示。演示過程中學生就能看出:晨昏線隨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相應移動,而晨昏線的移動引起全球晝夜長短的變化;同時,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讓學生領悟地球公轉的意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動手動嘴動腦,全部精力集中於學習中,一次性就能帶動學生掌握重點難點知識,在迎刃而解的基礎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

師生關係的和諧,首先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於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爲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裏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纔會因此發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裏,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纔會輕鬆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嘆,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爲學生一段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爲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責任感。在新課程“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欣賞可以是組織學生看展覽,也可以是同學的優秀作業的相互觀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欣賞同學的優秀作業更有價值。因爲對於初一學生來說,模仿同學更勝於模仿老師。這是因爲他們的水平接近,更易於模仿。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爲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宗旨,這纔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後的路還長,我的教學經驗還是很不夠的,爲全面提升學生的水平,我會繼續探索、繼續努力。著名教師李鎮西曾經說過,教師“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我會以此爲鑑的。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5

我利用一週時間認真學習了《甘肅幼兒園教師遠程培訓模塊一文件精神、模塊二專題講座、模塊三拓展課堂》,深刻理解了關於從事幼兒園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反覆觀看了關於幼兒教育的專題講座和PPT課件,並仔細閱讀了示範課教案。通過學習,我倍受啓發、受益匪淺,感慨良多,更加堅定了我從事幼兒教育的信心,更加激發了我從事幼兒教育的熱情,更加夯實了我從事幼兒教育的基礎。現就我學習的點滴體會歸納如下:

一、安全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

"安全不保,教育何存。"幼兒的安全是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作爲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務必要樹立安全第一、教育第二的意識。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查幼兒的人數,對沒有按時到校的幼兒,班主任老師應及時打電話詢問家長,因何原因沒有按時到校,把幼兒在上學途中的行程讓家長和教師做到心中有數;每天下班的最後一件事情仍然是清查幼兒的人數,把每個幼兒親自送到家長的手裏。幼兒在學校學習和活動期間,班主任和陪班老師也及時關注幼兒的安全,以免幼兒因自己的不小心而摔傷或者與其他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而發生不安全事故,造成對幼兒的意外傷害。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和陪班老師要做好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幼兒在上學、放學途中和在玩的過程中做好自我保護,過馬路時注意觀察紅綠燈的提醒,不做冒險的遊戲,不和同學撕打。

二、抓緊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有句諺語:"要想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擁有一甕水。"作爲一位教育工作者,時刻要加強業務學習,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及時給自己充電,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斷追趕學生的發展步伐。特別是在知識爆炸和信息龐雜的時代,知識老化的速度加快,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對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唯有不斷學習,極力拓寬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才能更好地爲學生服務,深入淺出地爲學生解疑釋惑,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一是精心備課,寫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節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反覆研究教學大綱,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適當安排教學內容,採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幼兒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培養幼兒聽、說、讀、寫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效率,二是瞭解幼兒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及時瞭解幼兒的學情,摸清幼兒的接受能力,採用因人而異、因內容而異的教學方法,讓每個幼兒學有所獲。對個別幼兒開小竈,不失爲一種良策。三是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並非一朝一夕,全靠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仔細摸索,點滴積累;但不斷吸收別人的間接經驗,無疑爲一種較爲快捷的.辦法,對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會起到事半工培的效果。所以,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除了自己用心學習,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外,還要不斷向其他人學習,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各方面素質都有新的提升。

三、加強師德修養。

老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爲幼兒老師,我們要富有愛心和耐心,視別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而孩子,盡心盡力、事無鉅細關心孩子,照顧孩子,幫助孩子,和幼兒一起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難,經常和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交朋友,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判斷事物、明別是非的能力。

總之,作爲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下定決心,制定學習計劃,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渠道多形式獲得知識和信息,不失時機地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做一名新時代稱職的幼兒老師,爲幼兒教育奉獻自己的青春年華。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6

上週我們公司組織了實戰營銷技能與技巧提升培訓,主講老師譚曉斌老師給我們進行了爲期一天的培訓,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時間,但是對於我們對銷售技能和技巧了解更進一步。十分有幸參加公司組織的銷售培訓活動,參加這次營銷培訓課程心得是,要做好銷售工作,銷售員必須要認真、堅持、用心、自信,並要不斷學習,以下是我對這次營銷培訓課程心得體會。

首先培訓目標是熟練掌握銷售流程各環節規範行爲標準,能靈活運用,提高成交率;透過銷售技巧和服務細節的把握與實踐,提升品牌形象與銷售服務水平,提高顧客滿意度。之後譚老師開始講了銷售理念和信念,計劃和信息分析,人脈等於錢脈,還講到了如何維護客情,如何幫忙經銷商銷售到終端客戶纔是真正的銷售出自己的產品,而不是庫存的轉移。其中營銷是信息的傳遞與情緒的轉移,見客戶之前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一個好的業務員務必要修煉自己,有用心的心態,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讓客戶願意跟我們做業務。

再次,詳細講解了傳統式銷售與顧問式銷售的區別,並且要從傳統式銷售向顧問式銷售轉變。提出正確的問題,大多數銷售人員沒有問正確類型的問題,即使他們在打推銷電話之前就事先準備好了問題,但大多數人沒有事先準備。提問技巧很糟糕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會導致拖延和反對,帶給不正確解決方案的糟糕演示,沒有區別於競爭對手,以及錯失銷售機會等形式的阻力。

還有專業知識的學習,就像譚老師講到的“客戶花錢買的不是價格而是價值”,我們有時遇到專業點的知識,無法應答。這樣顧客在心理上就感覺到了――“不專業”銷售員,真正讓自己成爲一名專業的銷售員,提高我們定單的概率,就要多學習專業知識,要做到平時不懂的問題要多問多記,勤學好問。還有儀表形象我們就應注意的細節問題,從着裝到坐姿,眼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此外用心傾聽很重要,專業人士常因一向對自己及其產品喋喋不休,而錯過了重要的.線索和信息。更爲重要的是閉上你的嘴,讓客戶說話。你就應引導談話,然後傾聽和正確的消化吸收,我們瞭解到很多客戶真正需要什麼,以使你能正確定位你的產品。

以上就是我參加完這次的培訓體會,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努力的從這些方面去提升自己的技能和技巧,時時刻刻的學習,積累一次次成功的銷售經驗,只有這樣我們自身才能和江鎢合金公司一齊成長,並且在激烈的合金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7

新的一輪以課程和教材爲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初中化學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課程標準作爲國家對學生接受一定階段教育之後的結果所作的具體描述,是國家教育質量在特定教育階段應達到的具體指標.它具有法定的性質,因此它是教育管理、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直接依據.我們必須按照國家課程標準推進教學改革.今年暑假與開學前期,我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澄邁縣20xx年化學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學習後,我覺得新課程標準更加具體化,明確化,方法化,也更符號學生的實際.

從價值取向上看,改版後的課程標準,其價值取向上出現了些許的變化.

(一)由精英教育走向大衆教育.

新課標強調義務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面向部分精英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個學生都提高科學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的公民素養.

(二)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

各學科課程標準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發展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加強評價改革指導.

新課標從過去單一的期中考,期末考分數的高低評價學生,轉變爲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

學習後,我們今後教學應該怎麼做?

(一)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

按照建構主義心理學和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人都是一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構建對事物意義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便是這個道理.化學教學不應該過多求同,儘量讓學生髮揮自己的能力,感受體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是課程標準四條基本理念中的一條,它作爲一種精神貫穿課程標準的始終.課程標準規定,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這是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課程標準提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閱讀教學中文本的內容意義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在科學探究教學中學會觀察、試驗、分類、比較等基本方法.

(三)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於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科學素養上

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化學課程越來越多地關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化學教學評價正經歷從知識取向、能力取向、實際應用取向向科學素養的多元取向的轉變.

總之, 我認爲首先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爲,弘揚人文精神,也體現出了教學內容、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智力開發和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力爭與時代進步.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8

每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聽到一句讚美的話感到快樂,有的人享受到一頓美餐感到快樂,有的人得到一件美麗的衣裳感到快樂,孩子能痛痛快快的玩感到快樂。無論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我認爲只要能愉悅的,放鬆的,有好心情的,回憶起來是那麼甜美的,就是快樂的。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生活在一羣天真活潑的孩子中間,隨時會讓你感到無比的幸福和快樂。讓我們一起走近孩子,體驗、感受孩子們帶來的幸福與快樂吧。 我們班是一個新的班級,在孩子剛開始適應這個集體生活時,又開始陸續的來新生了,今天就有兩個小不點報名來到我們班,也許是年齡小的原故,爸爸媽媽離開的時候哭的.特別傷心,特別是鄭雅文小朋友,怎麼哄她都不行,還是要找爸爸,我們幾位老師都拿她沒辦法,我越是哄她哭的越傷心,這時王老師走過來拉上她的小手裝的很認真的說:“好,你不哭拉,老師哭”,於是便故作哭的很大聲的樣子,沒想到,一下子安靜了,他們兩個用驚訝的眼神看着王老師,不哭了,我在心底默默的歡笑,我爲孩子們的那份好奇,那份愛心歡笑。誰說孩子小不懂事,他們的心靈深處藏着的是:天真、純潔和一顆未受污染的童心。

孩子們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懂事,就連我們班不會上廁所的寶寶現在也能自己主動上廁所了,不愛說話的劉家軒現在說起話來可帶勁了,有時還真讓我們老師感到意外,今天是英語活動課,平時他上中文課也不出聲,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英語遊戲,小朋友們都積極踊躍的參與,當老師說最後請幾位小朋友來參加時,劉家軒竟然大聲的用英語說:Let me try。讓我感到很驚訝,現在的他可以說出很多詞語來了。今天是多雲的天氣,天空中雲彩像頑皮的娃娃和太陽做着遊戲。晨間活動後,孩子們回到教室裏準備吃早點,這時候太陽也跟地上的娃娃們做起了遊戲,一會兒太陽照到孩子們的身上、臉上,一會兒太陽又躲起來了,教室裏一會兒亮,一會兒暗,孩子們瞪大了眼睛。密新悅小朋友說“咦?太陽出來了,過了一會兒,太陽躲起來了,她自己呵呵的在那開心的說,老師,太陽公公跟我們躲迷藏呢。”小朋友們聽了也討論開了,李岱中說““太陽要吃早餐,吃完了早餐還會回來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好不熱鬧。

生活在這樣一羣孩子中間,你忍不住要親親這個,逗逗那個,他們的一個親暱動作,一段天真的話語,一個奇特的想象,浸透着他們的機靈,活潑和純真,正是孩子們特有的靈性讓我們的童心永駐,讓我們的眼睛不時地一亮,讓我們的心靈不時地得到愉悅,讓快樂不時地圍繞在我們身邊。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9

近一段時間,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校本培訓,培訓的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

“校本課程”這個概念,根據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區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爲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我感到,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

1、打破校本課程的神祕感

不少教師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祕,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於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如研究型課程、自願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乒乓球、籃球等)。可以說,學校裏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神祕,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開發校本課程影響升學率的擔心

近年來,中考試題命題正在向能力化、素質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各學科考試更體現了這一點,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方向正是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發校本課程不僅不會影響中考升學率,反而會促進中考升學率的提高。我們應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對待升學率,我們的策略是“不爲中考,贏得中考”,滿意的升學率應是素質教育的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標。

3、教師會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得到培養、鍛鍊和提高

教師參與課程的目的是使學校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促進學

生最大程度的發展,但就教師本身而言是確立教師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是編制出一系列的課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開發過程本身。

從校本課程開發角度而言,爲了有效地推進新一輪的基礎教學課程改革,教師必須具備課程意識,形成相應的課程觀念。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開設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樣就爲學校特色的形成,學生不同興趣、個性和特長的發揮留下了空間。將與課程有關的決策重點從原先的“上意下達”的方式轉變爲教師之間的“討論”方式;教師既是教學的實踐者同時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強了行動研究的意識和能力。

4、課程觀念要更新

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課程”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統的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課程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如何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5、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知識和技能的提高

校本課程開發中系統的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如何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學校教師、領導的課程開發技術,使之有課程改革的正確意識,有課程改革的願望和動力,有開發校本課程所必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

6、缺乏課程專家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課程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這是課程開發走向科學、規範、完善、發展的瓶頸

7、需要強有力的校內、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內溝通,給教師足夠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良好的計劃組織,可用的教育資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參照系 ,課程理論與技術指導等方面。爲教師儘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做好條件上的支持和準備

總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育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一種迴應,是學校充分發展辦學優勢和特色,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工程,促使學生和諧發展繼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培養和造就“創造新世紀的人”的一項基本建設。它能使學生在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形成更多更廣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生存。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0

通過本次的培訓,使我深深的認識到,當今時代,不再以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唯一尺度,關鍵是創新能力的提高。在學校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成爲素質教育重要的價值取向。我覺得探究教學要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開展探究教學模式成爲教學的必然趨勢。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與想法:

新世紀課程之風,吹開了課堂教學模式革新之幕,使課堂教學模式在經歷着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教育教學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因爲只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催生先進的教育教學行爲。

1、樹立"以人爲本"的新課程觀。

爲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豐富學生的各種素養,新課程特別強調各地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落實地方課程,開發校本課程,並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應編寫具有地方和學校特色的相關教材。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問題已成爲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那麼,我們所需要的新課程觀是什麼呢?(1)真正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強調對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關注,更多地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2)明確課程是實施培養目標的施工藍圖,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依據,教師必須把以新課程爲依託的教育活動當成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使教學在創造中發展,在發展中創造,演繹出無窮的生命力。(3)思想素質方面,教師應依託新課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爲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爲教學過程的靈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師觀

新課程倡導以人爲本的主體教育,這種教育是發展個性,構建獨立人格、倡導以問題爲紐帶的教育,是着眼於學生學會發展、學會創造的教育。因此,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不斷更新,而且教師的角色也要轉變。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進程的促進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作爲研究對象的科研者。

(1)從師生關係看,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爲一種生命活動、作爲師生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儘快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的共在的雙主體之一的角色(另一主體是學生),發揮出教師的主體性作用,促進另一共在主體--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角色應轉變爲組織者和引導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規律基礎上大膽“標新立異”,敢於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認真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學模式,不斷總結每一時期的教學經驗。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爲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3、確立“交互主體”的新學習觀。

新課程強調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學習當成是一種創新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去構建創新學習觀念,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總是強調學生必須從課本、教師那裏接受現存的知識的學習觀念,大力推行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學習爲代表的創新學習方式,通過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方式的應用,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滿足學習需求,體驗學習興趣,發展學習個性,實現學習上的大飛躍。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1

一、中學生學習的正確方法

達爾文說過,“關於方法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許多專家學者的體會也是這樣,即怎樣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中學生的學習活動,可以概括爲五個環節,即課前預習,上課,課後複習,完成作業和自己安排的學習活動。這五個環節中,每一環節都反映着一箇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我們看那些學習優秀的學生,他們在學習方面的共同特點是:

1、有強烈的搞好學習的願望,有勤奮刻苦的奮鬥精神。現在隨着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中學生產生了貪圖安逸,追求享樂的傾向。於是關於學習方法的一些謬論也在他們中流傳開來。例如,“突擊半年,英語就能過關”。“越不用功,成績越好”等等。其實,每一個學習上成功的學生都是付出了艱苦的勞動的,單憑小聰明、臨時突擊是學不好功課的。

2、會自學。即自己制定目標,自己安排計劃,自己選定任務,自己監督自己。學習的成功固然與外界的諸多因素有關,如家庭、教師、同學、社會等等。但學生本人是內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一個學習好的學生一定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他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點,爲自己選定有希望達到的目標。他會參照教學的進度和自己所處的環境,爲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他知道自己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而不是盲目地四處出擊,臨時應付。他內心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又腳踏實地。自己定下的任務,自己一定要完成,全然不用老師和家長的催促。

3、認真讀書,勤於動手。搞好學習不讀書是不行的。會學習的同學,讀書認真,邊讀邊想,務求領會書中的各項理論。但是,學習任何一門知識都必須與實踐相聯繫。只會理論上誇誇其談,不會解題,不會做實驗,學了寫作理論不會寫文章,學了英語語法不會與外國人交流,那就不叫真正學懂學會。會用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例如對一個學英語的學生來說,只有在他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的時候,我們才能認爲他學好了英語。要真正達到會用,會熟練使用的水平,必須堅持長期的不間斷的訓練。那些懶於實踐,畏懼練習的人,哪一科也學不好。

4、及時總結,善於向別人學習。學習好的同學並不是生來就各科優秀。他們在小學、中學的學習歷程中也經受過各種挫折和失敗。但是他們沒有在挫折面前低頭。他們及時地總結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經過對比,找出不足,發現前進方向,以更大的幹勁向前邁進。他們的另一個成功的經驗是善於向別人學習,從別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中,獲取寶貴的財富。一個人一般在中學只能學一次,許多人快到高中畢業了才懂得如何學習,可惜那就有點兒晚了。聰明的辦法是從別人的成功與失敗中吸收於自己有益的東西。善於向別人學習,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就能少走彎路,更快地進步。

5、認真對待中學學習的五個環節。課前預習要自覺,要力爭自己讀懂學會教師將要講的東西,並發現自己不甚明瞭的地方。有條件的話,還應自己翻查資料,攻克難點。上課要積極參與活動,聽講要學會抓重點,筆記要記下關鍵有用的東西。課後複習要及時,可採用回想法,並善於概括集中。作業不但要完成,還要從所完成的作業中總結審題、解題的規律。時間允許的話,還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題或翻譯同一句子。最後一環是自己安排的補充內容。補充內容也不要侷限於做課外習題。對中學生來說,課外閱讀各種書籍、聽講座、網上查詢、訪問各行各業的優秀人物,都是對課內學習的有益補充。

二、中學英語學習的正確方法

1、堅持使用,敢於實踐。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爲了研究英語語言的規律,主要還是爲了跟外國人交際,也就是能用英語聽說讀寫譯。這應該說是一種技能。而技能的掌握,光靠理論的解釋是不行的,要在實踐中反覆地、長期地訓練才能成功。因此,有志於學好英語的同學,應該趕快拿起文章閱讀,打開錄音機收聽,張開嘴說。多接觸英語,對英語的領悟就會加深,也就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好方法。對中國人來說,練好說的能力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怕出錯,不怕別人笑話的勇氣。中文英文,差別甚大,發音方法很不相同。開始練習說,肯定錯誤百出。這時候,一定要挺磚沒有開始階段的“胡說八道”,就沒有一口漂亮的口語。

2、起始階段要格外重視語音語調。由於讀音習慣的不同,中國人要說出標準的英語,很不容易。這就跟外國人學中文一樣,讓他們說出標準的普通話,也很困難。但是,爲了交際的需要,我們必須下決心掌握地道的英語語音語調。中學生年齡小,是學習語音語調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語音方面打下好基礎,將來終生受益。而中學英語說得不好,再大一些就不好改正了。目前的`中學生中,很多人用心模仿外國人的讀音,他們反覆聽錄機,一遍又一遍地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他們利用一切機會大聲講英語,不怕犯錯誤,不怕別人說自己是中國式的英語,並在聽說的實踐中逐步接近英美人的口音。他們的作法是值得借鑑的。學習英語,應堅持聽說領先的原則,尤其在起始階段。我們看到許多初中生,甚至小學生,發音很糟糕,卻在那裏用心地鑽研語法規則,這真是本末倒置。須知語法規則以後是完全可以學好的,而良好的發音和口語能力一過了這一年齡段就不好彌補了。

3、抓好閱讀。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能力是從文字中獲得信息的重要能力,也是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最便捷的手段。中學生應從精讀和泛讀兩方面努力。所謂精讀,就是仔細讀,一句話一句話地將結構和意思搞明白。對不明白的詞或短語,要翻查辭典,務求弄懂。文章讀完後,還要學習歸納、綜合和推理判斷。有時候,將比較難的英文句子譯成中文對準確的理解英文很有好處。中學英語課本中的課文和一些英語名篇都可以作爲精讀的材料。泛讀是中學生容易忽略的一種閱讀方式。所謂泛讀,就是泛泛一讀,只求瞭解大意,不去考慮句子結構和某些詞彙的用法。泛讀的材料多種多樣,簡易讀物,中學生英文報紙,各類比較淺顯的英語文章,均可以供中學生泛讀。讀這類材料時,不要一碰到生詞就翻辭典,儘量靠上下文來猜測詞義,除非一個生詞反覆出現,不知道意思實在影響理解全文,否則就不查。泛讀還要講究一定的速度,有時也不必逐詞細看。泛讀多了,語感就會強,還能逐步鍛煉出跳讀與掃讀的能力。可以說,不會泛讀的人,就不叫會閱讀。

4、寫作。中學生學英語還有一伯事要做的,就是寫作。聽說讀寫其實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寫的練習可以稍後進行,但高中生無論如何是應該經常寫一寫英文的。寫作,可以使我們對英文的掌握更精確,也可以促進聽說讀的能力的提高。中學生寫英語,開始不要長篇大論,要從寫簡單句練習起。先寫一兩句話,逐步發展到五句話、十句話。初學寫作時,可以依照中文意思譯成英文,慢慢地靠頭腦中的英文思維直接寫出英文。初學寫作,主要使用小詞、小句子,也就是常用詞和簡單句。待有一定水平了,也可以適當用一些複雜結構,如定語從句,非謂語動詞短語,強調句型等等。還要練習用好連接詞語,因爲連接詞語用好了,可以使意思表達更準確,文章更順暢。有一點需要提及的是不要生造中國式的英文。中國人寫英文,應以模仿爲主,用你聽過的話來說,用你讀的過的句子來寫。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2

高中新課程在我省實施近一年,其間給高中教師帶來了新的理念,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對於已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來說,如何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順應新課程理念下,經過新課程的實踐,我有如下體會:

1.教育價值的界定

1.1 價值的含義.作爲哲學術語的價值,在時空領域裏,它表示物能滿足人的某種需要的供求關係,或人賦予物有用性的社會存在.人類生活在今天的社會裏不僅是爲了生活,而且要生活得更加美好,生活得更加富有價值.教育是達到人生最高目標,實現人生最高價值的一個基礎工程.所以教育問題受哲學價值論的支配與價值問題密切相關.

1.2 化學教育價值.(1)化學教育中的內蘊價值,它討論社會對化學教育的需要或藍圖規劃問題,化學教育應該在學生身上實現哪些價值,即化學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教什麼".(2)化學教育的功能價值,它討論怎樣的教學活動才具有教育上的價值,即教師"怎麼教"、學生"怎麼學"才能使學生有效地獲得化學教育中的內蘊價值.從化學教育的整體過程看,化學教育實踐有活動目標和活動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和價值目標實現的基本策略這兩個價值子系統.

2.高中化學新教材特點

2.1 許多學習小"模塊".如:學與問、資料卡片、思考與交流、科學史話、科學視野、實踐活動、科學探究等.這些學習小"模塊"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學習理念,內容新穎活潑.有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與探討、科技前沿、社會熱點、生活生產實際、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史、科學實驗等諸多方面的知識.富有"自主性"、"探究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學習模式,知識面廣,信息量大,創設了新穎的問題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突出了基礎性和探究性學習,有利於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拓展創新思維;對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十分有利.如:必修1第三章第三節中有一個"角色扮演"的實踐活動,問題是"是否應該停止使用鋁質飲料罐";假如你是以下人員之一,對這一問題有什麼看法?請查閱資料並做準備,然後選擇角色,進行活動.可能扮演的角色:(1)開採鋁礦的工人;(2)生產鋁質飲料罐的工人;(3)飲料公司的老闆;(4)售貨員;(5)消費者;(6)環保局的官員;(7)回收公司的人員.學生對這樣的實踐活動積極性很高,它不但關注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而且還關注了學生終身發展的願望和需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規劃人生的意識及能力,重視與人交流與合作,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意義.

2.2 大量的彩色插圖.這些插圖印刷精美、形象、直觀,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並使學習變得更有趣味性和美的`享受.如課本中的甲烷、乙烷、苯、溴乙烷、乙醇等分子比例模型圖.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掌握這些有機物的空間架構;一些實驗現象插圖,能有效地解決課堂演示實驗中現象不明顯的問題,同時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實驗現象;通過飛機、自行車、硅太陽能電池、計算機芯片等許多實物圖片,學生就能很容易地瞭解合金、晶體硅等物質的廣泛應用情況.

2.3 從實驗中學習化學.必修教材1的第一章第一節就是化學實驗基本方法,選修6是實驗化學,不論必修還是選修課中還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家庭小實驗.通過實驗學化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一些新的化學知識,爲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提供實驗事實,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科學素質.只有親自動手實驗,才能掌握實驗的方法和技能,真實地體驗實驗探究的艱辛,真正感受發現的樂趣和科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時代性 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內容更具備"淺、寬、新"的特點.

2.4.1 跟蹤新科技、新發展. 新教材根據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增加一些大自然奧祕、尖端科技成果等科技發展.舊教材中也曾經介紹了一些科學家的某些發明和發現,大部分是經典原理知識,有些是同學們早已聽說或已有所瞭解的.新教材除此外增加了較多最近的新科技、新成果等現代內容.通過對新科技、新發展的學習和了解,同學們不僅學到了有關化學知識,而且學習了科學家們從身邊小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研究的思維習慣,培養了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品質.

2.4.2 關注環保問題.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不斷產生一些新的影響環境的有害物質.我們可以通過化學知識找到破壞環境的因素,從而研究出減少破壞環境的方案,甚至杜絕污染源或變廢爲寶的策略.保護環境已成爲人類共同的呼聲.

2.5 體現學科融合性.

2.5.1 與理科間的融合 . 隨着考試製度的改革,新教材更加註意與生物和物理之間的交交匯和滲透.在講述氧化—還原反應時補充了食物在人體中被消化及釀酒的實例;在NaHCO3的性質後,補充了NaHCO3是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有講元素週期表時插有"元素在人體組織、體液中富集情況示意圖",還有碘的化合物對人體的作用,有毒物質的中毒原理等體現了與生物學的緊密聯繫.在講鈉的用途時講鉀鈉合金用於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在講述摩爾時提到千米、克、秒等物理單位,及氣體摩爾體積中相聯繫的氣體狀態方程,原子結構中的原子、電子、α、β、γ三種射線等的發現,硅在電子工業中的發展起到的作用,光導纖維等,以及研究某物質性質時討論的狀態、熔沸點、導電性等方面,無不體現了化學與物理學的緊密聯繫.

2.5.2 與文科間的融合. 新教材中增添了許多閱讀材料,爲了幫助理解相關化學知識離不開語文知識的指導作用;化學用語部分離不開外語知識的幫助;閱讀材中的歷史知識使學生輕鬆瞭解化學的發展史;天氣預報和空氣質量日報及地質變遷、天體成分分析、彩頁中的"南極上空臭氧層的變化"也體現了化學與地理知識密不可分.

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文科方面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方方面面的科學文化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興趣、愛好、個人情趣和精神生活.強調學生關心世界,關注社會,樹立責任感,真正實施科學知識的普及,推行素質教育.學生對這些教材的學習,不僅能夠獲得相對系統完整的化學科學知識,同時也爲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和鞏固,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事實和堅實的理論基礎.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3

通過兩天的新課程培訓,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

一、教師觀念的更新

教師觀念的更新是保障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前提,面對高中課程改革,我認爲作爲語文教師應做好以下一些觀念的思考:

1、樹立新的語文新課程目標理念

20xx年新《課程標準》把歷年《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發展爲“課程目標”。從“教學目的”到“課程目標”的發展演變,自有其內在的理念轉向,洞察課程目標理念的轉變,是理解語文新課程發展走向的基礎和根本。縱觀20多年來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其中語文課程目標理念的演變,經歷了“突出語文知識”,到“語文知識與能力並重”,再到“突出多維語文素養”的軌跡。

20xx年的新《課程標準》,將“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確立爲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統地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課程目標,並使之具體、綜合地體現在課程總目標以及必修與選修課程目標的結構之中,構建起多維的、立體的新語文課程目標體系,“多維語文素養”取代了以往單一的“語文知識”和“語文知識與能力並重”。

2、樹立新的教材觀

所謂教材,從廣義上說,它是指教師在教授行爲中利用的一切素材,即包括了最標準的教科書,也包括形形色色的圖書教材、視聽教材、電子教材等。從語文學科方面說,古人說過“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好文章”,今人則說“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語文學習提倡“大語文觀”,但在傳統的、習慣的做法中,教材被等同於課本,以爲自己教書,就是教課本,課本教好了,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對教材認識的盲點不僅表現在對廣義教材的理解,更體現在對狹義教材的誤解。從狹義上說,教材即指教科書,它是在特定目標下,爲特定的教師和學生編制的,它的本質應該是由教師自主編制或對現成的教材進行加工。根據這樣的定義,教師不僅有權編制、加工教科書,而且是現成教科書必須經由教師加工後才能成爲適合學生合格的教科書。錯誤的教材觀束縛了教師們的.手腳。因此,教學行爲就呈現爲“以本爲本”、“教死書”、“死教書”的情況。課程改革中提出課程,教材由國家、地方、學校三級共同開發管理,給予廣大教師編教材的空間,能變“教教材”爲“用教材”。

3、擺正師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提倡“對話”

語文學習既是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求知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主建構的過程。語文是一門充滿感受和體驗的學科,只有學生心靈爲墨韻書香所浸染,與作品產生共鳴,用整體感知代替對文章的肢解,將語文知識予以積累、消化,內化爲自己的學識,才能真正提高語文素養。所以更應該擺正師生在課堂的地位,要以學生爲本位,淡化教師,破除師道尊嚴,教師不要始終作爲知識權威、文化先知的角色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很難以獨立的姿態積極參與對話,教師應該是課堂的組織者、促進者,做好情景的設置,學生思緒的引領,共同參與學生的活動,使學生多元解讀文本,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教師、同學對話,避免教師預設觀點。

二、語文新課程總目標的改革走向

語文新《課程標準》總目標最突出的特點是: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加以融會整合,系統地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課程目標,並貫穿於“積累整合、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發現創新”五方面。總目標內在地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語文課程價值取向。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興趣,鼓勵自主學習,確立主體地位

衆所周知,語文教學近年來出現了一個令人堪憂的狀況——學生對學習語文缺乏熱情。鑑於此,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力求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和興趣,在總目標中多處體現了對學生自主選擇、自我體驗學習的重視。提出“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補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選讀經典名著和其他優秀讀物,與文本展開對話”,“在語文應用中開闊視野,初步認識自己學習語文的潛能和傾向,根據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愛的方面有所發展”等目標,鼓勵學生主動開發個性化的語文學習新天地。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營造學生自主體驗的學習環境,並加以引導,既滿足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需要,又實現語文素養的培養目標。

2、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養成

學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動力,需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因此,總目標提出要讓學生“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爲準則,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理想”。另外,在學生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培養方面,總目標也要求高中學生要“瞭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閱讀、交流中的問題”。

三、在教育實踐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過分強調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而忽視它的工具性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學科的基本特徵。”這代表了現階段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基本上反映了大多數人的共識。過去的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引導,沒有審美的教育,沒有情感的陶冶,沒有心靈的觸動,語文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如今,新的課程標準撥亂反正,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學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

我們不要人文性張揚有餘,而工具性落實不足。過分強調人文性,特別重視這種人文性的挖掘,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幾乎鮮有提及,至使不少學生語文基礎薄弱,連一些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連篇。如果一個學生連字音都讀不準,又經常出現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卻難以表達出來,也算不上一個語文能力強的學生。

語文教育專家張志公先生曾說,語文教學“不能喧賓奪主,熱熱鬧鬧搞了許多名堂,卻沒有把語言文字訓練本身搞好”。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中學語文課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務。我們不能因爲過去有過分強調語文工具性的偏頗,就否定或削弱語文課的工具性。工具性與人文性不是對立的,而應該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即教會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這個最基本的交際工具,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在此基礎上,儘可能地發揮語文課在育人上的功能,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對文學語言敏銳的感知力,激發對未知領域積極探索的精神,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人文素質,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2、強調對教材的補充、延伸、拓寬、重組而忽視教材本身

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教材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的整體,而是開放的、完整的“課程資源”中的有機構成部分,教材成爲學生與他人、生活、社會、自然等發生聯繫的橋樑和紐帶。一些專家據此把教材比喻未教學的“引子”,這是對傳統教材觀的補充。教材是“引子”並不能削弱教材本身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卻忽視了學生對教材本身的理解。爲了貫徹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研究性學習、綜合性學習,過多或過頻地把學生引出教材之外,補充其他的內容:只要課文中涉及某種風土人情,便讓學生去開發相關的民俗風情資源;只要課文涉及某門學科的知識,便讓學生進行所謂的延伸、拓展和整合。教材本身受到冷落,進而忽視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語文應用能力遭到削弱。導致學生在寫作追求華麗辭藻,濫用排比句,內容空洞,文字表達不規範,等等。據廣東省的統計,20xx年高考結束後,古代詩文閱讀題得零分的超過萬人。這一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3、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新課程倡導的新型師生關係是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而不是旁觀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平等的關係,同時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始終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把教學定位爲交往,強調師生交往、生生交流,構建互動的教學關係,不僅在理論上超越了歷史上的“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以及現實中的“特殊認識論”,而且在實踐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理念的重要內容。廣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另一方面教師要始終處在主導地位,指導學生開展學習。

4、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忽視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

隨着學習化創新型社會的到來,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把學生培養成自主的學習者,使之能夠不斷更新自我、超越自我、應對挑戰。於是,走向自主創新學習,便成爲新課程發展的必然要求。當代教育專家龐維國對新課程目標下的學生學習方式是這樣解釋的:“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是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是建立在學生掌握一定程度學習策略上的會學,是建立在立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更通俗一點說,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自己的事。但這是理想,就當前而言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自主合作交流,還需要老師及時有效的指導,不能流於形式。教師在教學中,應適時地釋疑點評,對學生討論交流沒有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給予補充講解。這種自主學習的課堂形式,看上去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實際上是對教師的知識、能力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勢必要求教師加強自身業務能力培養,重視知識、能力水平的提高。

我們應當緊跟新課程實施的步伐,認真學習新課程的理念,正確認識新課程理念,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努力使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順利地進行下去。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4

近期,我認真系統的學習了總部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實施細則及招標、詢價條款指引,感觸很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但可見它的含義又是顯而易見的。制度是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證,如果在工作中我們不瞭解制度不按制度執行,那就會導致既定的工作停歇,也會阻礙公司的正常經營,同時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只有公司員工都自覺地遵守了公司規章制度,公司營運工作才能做到合理化、規劃化、制度化,公司才能夠做大做強。下面根據學習情況,結合個人實際談一點膚淺的體會。

一、通過學習提高了思想認識,增強了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由於我們平時工作繁忙,只抱着遵守紀律、兢兢業業幹好工作的態度,而疏於學習,對規章制度學習並不深,理解不夠全面,公司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等覺得與己關係不大的可學可不學,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久而久之,就會萌生一些自由散漫的思想,就有可能給公司造成損失。通過這次對公司的規章制度的學習教育,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不學習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的有關條文,不熟悉招標、詢價條款指引對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規章制度,併成爲一名合格的採購員。

二、通過學習使我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採購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對我今後的工作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做爲一個小小的採購員,我掌握公司生產所需的包裝物等物資的供貨,檢查購進物資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及時。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企業成本意識的增強,企業的採購工作越來越被經營管理者所重

視,甚至把採購工作作爲降低成本的中心環節,因而採購員的工作不僅僅是從事簡單的購進活動,而更多的是在從事成本控制、信息收集以及參與到產品的開發、設計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上來。

從事採購工作已將近一年,通過崗位調整,讓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採購品種,在市場考察時、與不同的供應廠家的洽談中學到了很多談判技巧,豐富了採購專業知識,提高了綜合業務水平,也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不足,有效的業務溝通、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果斷的審事奪度、自信心的欠缺等等很多的不足還有待我繼續提高,最大的收穫是讓我懂得了如何才能提高,性格並不是工作能力的決定性因素,工作方法、溝通能力、思維方式的改變,纔是提高業務能力的根本出發點,“知識是學來的,能力是練出來的,品德是修出來的”。

三、在以後工作中,我想通過以下幾點改進和完善:

1、進一步學習公司總部的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經濟合同管理制度實施細則及招標、詢價條款指引,及相關採購制度,職責明確,按章辦事。制度清楚,操作有據可查。

2、堅持以“成本爲中心、以價格爲導向”,採購應依託技術、財務等部門做好產品價格與成本的綜合分析。採購過程節約成本,不僅要考慮到價格因素,還要了解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操作,避免一味只選擇最低價格的供應商,而忽視提高產品附加值與產品質量,從而增加日後返工、維修、更新的成本。

3、做好供應商評價,加強採購風險管理,正確考查、評估、認證和選擇適當的供應商,是採購工作成功的關鍵。 “採購是最怕找錯

供應商”。不管價格如何便宜,如果供應商選擇不當,可能會大大增加日後返工、維修、更新等成本。因此需要對所有供應商從經營狀況、企業資信、製造能力、技術水平、品質性能、售後服務等指標按優存劣汰進行評價、篩選、增刪、調整。其次,採購價格降低的直接有效途徑就是與廠家合作,將採購成本降至最低。

4、要持續對訂單的跟蹤:工作要有責任心,要嚴謹,要主動出擊,不要寄希望於供應商肯定沒有問題,要及時做好跟催工作,要分析供應商的每一次看似合理的理由,是否隱藏着絲絲供貨風險或其它東西。要做好記錄,便於查詢和統計,及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工作。

5、問題處理:反應要快,彙報要及時、處理問題要敏捷果斷,要有自己較好的處理建議提供,並能與供應商做個合適的談判結論。

6、要讓自己有一個好的職業習慣,有成本概念,有利潤思維,有風險意識、有統籌能力、有交流溝通好習慣。這些都有助於自己向一個更優秀的採購員靠近,做一名真正優秀的採購員。

我相信只要立足全心全意爲公司服務,擺正是在爲自己能力提高而工作的態度,奉行公司企業精神,一定可以克服困難,從普通到優秀,最終成爲一名卓越的採購員,爲公司的發展添一份力。

培訓課程的心得體會15

去年初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教師的兩天培訓學習,在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室舉行的初中數學教師的培訓,雖然此次培訓僅有短短兩天的時間,但還是讓我收穫頗豐。會議安排的緊湊有序,在有關領導和老師的引導帶動下,與會老師積極參與,集中會神地聽講,認真做好記錄。通過老師們的精彩講座,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思想上,都給我們以啓示。

每次學習或者培訓,我都會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差距,都會給我一些啓發,都會感受到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就淡忘了。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看着感動,聽着激動,缺少行動。這是影響我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跨越這個障礙,把認識到的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學以致用,才能促進個人成長。

通過培訓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並知道新課程對數學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數學教育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就本次的培訓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課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將“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改爲“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將“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兩條合併成一條“教學活動”,整體上闡述數學教學活動的特徵。表述爲:“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設計思路”的修改。

1、對“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方面的課程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2、將“空間與圖形”改爲“圖形與幾何”、“實踐與綜合應用”改爲“綜合與實踐”。確立了“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觀念”等八個關鍵詞,並給出具體描述。

三、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導作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即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但不能替代學生探索、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自主獲取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導作用。

四、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

數學課堂上應該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的討論、交流、合作首先有利於學生培養自主,自信和學習的主動性,;其次,有利於創造自由、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維的伸展,這也是愉快學習的一種形式;最後有利於學生培養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這正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生存的必備條件,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五、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初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爲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爲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設計一堂課時,新課的引入,題目的選取及安排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總之,通過本專題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面對新課改,我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課堂上要求必須放下“架子”,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宗旨,這纔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