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個人讀書心得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3.74W人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個人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個人讀書心得精選15篇

個人讀書心得1

《從零開始——創建你自己的課堂》這本書是美國史蒂文。利維寫的。被稱爲“一部實踐杜威教育思想的書”、“一種做中學”的活動案例、一段從學生已有經歷出發、從零開始的教育新旅程。書中生動的描述向我們展示了在一個優秀而富有人性化的課堂裏,我們可以成就的東西是多麼巨大。

史蒂文。利維是美國來剋星小學教師,教齡長達28年,全美卓越的小學教師。這在本書中談到,他喜歡把教育理解成引導,這個過程意味着我們只要把已經在那裏的東西引導出來或者發展出來就可以了。但我們教師經常把自己角色想成是填知識的人,認爲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孩子腦袋填滿知識和對事物的理解。這種觀點好像把我們放到了一個知識擁者的地位,然後把這些知識分發給學生就行了。

但這樣的環境會讓孩子厭倦,也會剝奪他們自己發現意義和建立自己的理解機會。學習的樂趣和激動人心在於追逐的過程、發現的過程。對於老師來說,在於提供一些經歷,使之像明燈一樣照亮學生尋求知識財富的道路。當我們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提供答案上時,我們都忽略了作爲老師最重要的角色:“做一個學習者的榜樣”。畢竟我們希望學生學到最基本的東西是如何去學。加大品味書中記錄的成功課堂案例,得出一體會:教師更多是不是扮演學生知識的“填充者”,而是學生的“引導者”。與學生一起學習,當我們遇到問題時該怎麼辦,以及當路途艱辛時如何去堅持。等等。

他們的參與整個思考的過程中,從問題中發展它,再假設、分析、測試、直到正確答案——一個反覆的過程,把學生內化成一種習慣。

所以,蒂文。利維教學成功案例中告訴我們,堅持付出,站在學生成長角度,多實踐,“做中學”理念與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應該是類似的理念,我校“五學”模式的實質也是與此些原理相近。我們要以這些理念與案例,大膽推進我校的新課程,力爭上游,改變教學思維及方法;以這些理論爲依據,讓學生“動起來”,推動教育教學實踐,爲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個人讀書心得2

在聞名中外的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讀的就是00西遊記03了。

00西遊記03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它描述了唐代高僧玄奘法師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保護下前往西天取徑,一路上降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00西遊記03創造了一個色彩繽紛的神話世界,故事情節充滿了奇思異想、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塑造了很多生動的“人物”形像,如:孫悟空、豬八戒……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在我童年時期,一部00西遊記03的動畫片橫空出世,無所不能的孫猴子,貪吃懶惰的豬悟能,心地善良的唐憎……讓我一下子迷上了這部神話小說,百看不厭。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相信許多同學也我和一樣,被孫悟空的聰明、勇敢、忠心耿耿而折服了吧!從小我就視它爲大英雄,可以說是沒有孫悟空,玄奘就不可能取得真經。

在這部00西遊記03裏,最能表現孫悟空它頭腦聰明,忠心耿耿,本領高超的莫過於00三打白骨精03這個故事了。它講述了唐僧一行走進了一座深山裏,在山上住着一個白骨精,都說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她爲了吃到唐僧肉分別變成了一個女子、老婆婆、老公公假扮可憐來引誘唐僧,最後全被孫悟空一一識破,打回原形。但唐僧肉眼凡胎,根本不知道那是妖怪變的,錯怪了孫悟空,還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這個故事裏把孫悟空的忠心、本事大描定得十分具體詳細,把它爲了保護唐僧而不怕被念緊箍咒而被驅趕的良好品質表現得是淋漓盡致,更體現了豬八戒貪吃好色又笨和唐僧的膽小老實單純與平庸。當我讀到唐僧不分青紅皁白把孫悟空趕走時,我很氣憤,但看到師徒兩人又重歸與好後,我又拍手叫好。

這本書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我明白了人生就是一次取經,不可能一帆同順的。只有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並堅強挺過去的話,我們才能取得“真經”並走向人生的輝煌。就像一位名人所說的一樣:不經歷風雨,哪裏見得了彩虹。希望我能在以後碰到一難又一難中學習唐僧一行不怕因難,迎面而上的精神,勇敢地面對並擊倒它,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

加油吧!

個人讀書心得3

說話是一項技巧,和成人之間的說話需要技巧,和孩子們之間的交談更是不能缺少技巧,孩子們剛剛接觸這個世界,對於一些語言還沒有更深刻的理解,並且更容易受到話語的影響。這個假期,我閱讀了《如何對幼兒說好話》這本書。閱讀此書的經歷,我覺得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它給了我們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我們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系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臺,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我們配合。掌握了“如何說?”“怎麼說?”的技巧,幫助我們開啓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我們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這本書讓我有兩個印象深刻的地方,第一我們要把握好語言的時機。比如說,在戶外活動中,有一個孩子一直走在較高的地方,特別的危險。你告訴他讓他儘快下來,卻發現他並沒有聽從你的指令。你又一而再再而三的發佈了指令,這時候孩子纔下來,你認爲他的這個行爲,你會給予鼓勵還是批評?在沒有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的給予鼓勵,因爲他聽了我的話並且那樣做了。讀過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他並沒有遵守我活動前強調的規則,並且在我初次提醒他的時候,他並沒有那樣做。而是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下,他才選擇停止這項危險的行爲。對於他的這種現象我們是不應該給予肯定的。

第二點印象深刻的是形態與語氣的一致。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需要做到情態和語氣的一致。當你面帶微笑的說“孩子趕快下來,這很危險”,和你表情嚴肅的說“孩子趕快下來,這很危險”帶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孩子們所接受到的信號也是不同的。當你們笑着說的時候,孩子們並不覺得這件事情危險,而當你嚴肅的說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感覺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而且非常有意義的書。它既適合家長閱讀、借鑑、運用,同樣也適合我們教師用來教育幼兒。書中的那些鮮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也經常出現。當發現自己的處理方式與之相同時,心中是陣陣欣喜泛漣漪,當發現自己的處理方法大相徑庭時,反思中慶幸自己找到了更科學的方法來指導自己。但即便我們學習了這麼多教育方法,溝通技巧,我想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這個來與孩子相處。其實一開始做不到沒有關係,只要我們儘量地用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我想孩子還是願意和我們好好的交流的。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關注自己的教育行爲,多思考自己有沒有想到孩子的情緒,接納沒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犯錯有時候只是爲了宣泄一下不滿的情緒,簡單粗暴的壓制只能換來更大的問題。唯有真正走入孩子的心裏,瞭解事情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才能給孩子合適的教育,還孩子一個陽光笑臉!

個人讀書心得4

我總以爲一個人與一本書的邂逅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緣分,也許撥開書頁,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然而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卻是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靈魂,這個靈魂時常躲閃,但亦毫不羞怯地袒露着。其深淺難以以厚薄而論,因爲它們載負的無不是思想的洪流。我時常想着一本書的力量,純粹的文字卻衝擊人的視聽感受,如海浪般震撼心靈,撞擊思想,潛入意識。

《活着》就是這樣一本有生命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着》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後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祕的期盼——呼喚着一個轉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麼的殘忍與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地讀到最後。當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動;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濃重的嘆息,又彷彿一陣熱烈的律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書中,隨着福貴悠長的笑,娓娓道來他的一生。從一個少爺吃喝嫖賭到最後敗壞家業,淪落到爲餬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戰爭、內戰、饑荒、大躍進、……的年代裏,他死裏逃生,而家庭卻被命運肢解。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飢餓的年代裏,活活噎死。他佈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最後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這應是一個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着,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在書裏作者與讀者一樣是一個聆聽者,他沒有評論,甚至沒有一聲短短的嘆息,他只是呈現着,但他想說的都悠悠地說了。

回味的時候,我常常驚訝,這彷彿是望見一綹極纖細的髮絲被逼迫着承受千萬斤的重量,然而它卻沒有斷。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着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彷彿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層層摧毀着人的堅強。可到最後,白嫩嫩的,卻留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淨的人的秉性,只留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爲了活着而活着。活着,執着地活着——已成爲一個唯一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最好的肯定與頌讚。至於幸福或不幸福,我們無法斷言,也許在旁人的眼裏,福貴的一生是苦苦煎熬的一生;但在他自己,也許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賀拉斯說: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的生前,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個人讀書心得5

讀到《小橘燈》這本書已經是幾個月前了,可是現在想想,還是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小橘燈》這本書是作家冰心所着的散文集,有好多個>故事組成,有《寄小讀者》《國旗》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橘燈了,因此把它定爲題目,《小橘燈》的主要內容是講一個八小女孩的故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又樂於助人的小孩子,從中可以體會到真善美。

我最喜歡的也是《小橘燈》這篇小散文。讀過這篇散文的人一定知道那個主人公小女孩吧?那的媽媽一直臥病在牀,爸爸又不在身邊,所有的事情都要靠這個小女孩來做,家庭的重擔都扛在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瘦弱的肩膀上,可是她並不覺的辛苦,卻說:“我不做誰做呢,媽媽病了,我就應該照顧她。”可是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少年,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那裏做過家務事呢?就像我,平時根本沒有做過什麼家務只是偶爾擦擦桌子掃掃地什麼的,我卻爲這舉動而感到自豪,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直到讀到《小橘燈》中的那個小女孩的'時候,我才覺得羞愧不已,如果我是她,面對那樣的生活遭遇,一定不能做的像她那樣好,對於她的大膽,

我覺得很佩服,她能獨自去不認識的人的家裏借電話,而我卻不能——因爲我是一個生性很膽小的女生,雖然已經十一歲了,可仍然不敢走夜路,“膽小如鼠”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我是在適合不過了。我喜歡這個文中的小女孩,她善良又純潔,直到替別人着想,作者回家的時候,因爲天色陰沉,小女孩就用橘子皮做了一盞小橘燈爲作者照路,雖然她的光很微弱,可是,卻飽含着小女孩對作者的感謝與關愛,那個光芒,是友誼之光!

親情和關愛並不只在於驚天動地的事實,只是一個微小的舉動就可以體現,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好,向大家推薦,希望大家都可以像故事中的小女孩那樣,有一顆淳樸善良的心。

個人讀書心得6

祕密是藏在內心深處不爲人知的,或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的。童年的祕密伴隨着孩子的成長,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讀了《童年的祕密》更加深切認識到愛與尊重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在孩子的心裏種下幸福的種子,孩子長大才能收穫幸福。蹲下身來和孩子說話,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本書對“幼兒之謎”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蒙臺梭利列舉了大量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她對成人進行了指責,在她的論證中,我感受到了一種無知與愧疚感。確實直到現在,我們仍會出現書中列舉的錯誤教育行爲。通過閱讀,我反省了日常教育生活中與孩子的錯誤交流方式,這對自己產生了一定的警醒作用。

兒童並不是一個無意識的個體,相反,兒童有着巨大的精神世界。而社會賦予成人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委託他們給兒童以教育並促進其發展。天賦的保護本能只有在沒有人爲束縛的環境中才能正常發展。兒童有自己的秩序模式,成人一旦打亂了這種秩序模式,對兒童則會造成影響。因此,爲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使他們得到滿足,而不是“有一種冷是媽媽(老師)覺得你冷”。其實,不僅是成人對兒童擁有愛,兒童對成人也擁有愛,只是這種愛常被成人無意識地打斷。教師要充分理解幼兒,善於與幼兒溝通,傾聽幼兒、關注幼兒。

“幸運的人被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願每一位幼兒都能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個人讀書心得7

我讀完《全球氣候》時,我才發現環境的嚴重污染。

裏面說,此刻由於二氧化碳的嚴重增多,導致全球變暖,從而影響海平面上升0、5釐米。聽起來不算多,可是地球上還有更大的淡水區,那就是南極和格陵蘭島,如果南極的冰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60米,再加上格陵蘭島的冰,海平面還會上升6米。此刻的美國海邊,經常有颱風出現,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氣候變暖使高山動物開始遷移,許多動物因爲不適應環境而滅絕。

所以我們要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號召。

個人讀書心得8

在我的書櫃裏有這樣一本書——《綠山牆的安妮》,它常常吸引着我,因爲書中描述的美妙故事,更因爲小主人公安妮。

綠山牆農舍的馬修和馬端拉兄妹本想領養一個男孩做農活,卻接來了一個女孩安妮,她的到來使原本沉悶的綠山牆煥發出生機與活力,書中的安妮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爲了考上“女王學院”而不停奮鬥,雖然養父馬修死了,但安妮沒有被困難擊垮,她依然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她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更是影響着我。

一個暑假,許多哥哥姐姐們穿着溜冰鞋在廣場上自由自在地飛奔,我帶着羨慕的眼光望着他們。終於有一天,我也央求着爸爸給我買了雙溜冰鞋教我溜冰。得到爸爸的批准,我每天旁晚都在廣場上練習溜冰,可是又一次我不幸摔了個“狗XX”,可把我痛得,眼淚止不住流下來。我哭喪着臉對爸爸說:“爸爸,我以後不學溜冰了,痛死了!”爸爸看着我摸摸我的小腦袋鼓勵我:“你別哭,學溜冰摔個跤什麼的再正常不過的事啊,你想想《綠山牆的安妮》裏面的小安妮,她多麼頑強,你要好好向她學習!”

我聽了爸爸的話,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安妮她在那麼不幸的童年時代卻從沒有被哪個困難嚇倒,在面對女王學院的考試,她更是竭盡全力去獲得成功,無論結果如何。接着我把眼淚擦乾,繼續練習起來,第二天我繼續練習溜冰,只不過我比平時更賣力了。日復一日,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終於學會了溜冰,我真的很感謝親愛的爸爸,感謝綠山牆的“小安妮”。

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挫折,但每次腦海中就浮現出那個穿着一件又短又緊又難看的土黃色絨裙,戴着一頂褪了色的棕色水手帽,兩條粗粗的紅髮辮子一直拖到背後的那個堅強的小安妮,我又瞬間鼓起了勇氣。

現在,我知道縱使腳下的路佈滿荊棘,我也要堅定勇敢地走下去,因爲我知道,終有一天眼前會開滿幸福與快樂的花朵。任何事情都不會阻攔我前進的道路和我追求夢想的步伐,總會有峯迴路轉的時候!

個人讀書心得9

隨着國家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大部分的孩子都被“愛”圍繞着,這當然也包括我。這不,你看,爸爸在拖地,媽媽在洗碗,只有我坐在沙發上,抱着西瓜啃。

漢代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它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認識。文中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學生對祖國的神聖的愛,無不溢於紙上,動人心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隻手殘疾的克洛西被人欺辱時,不小心把墨水打到了先生身上,仗義的卡隆想獨自給克洛西“背黑鍋”,後來克洛西勇敢地站起來說出了實情。先生狠狠地教訓了欺辱他的人。卡隆這種關愛弱小的品質尤其令我感動。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教會了我不能一味地索取身邊的愛,對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和祖國,都要有愛和尊重。

“被愛”容易,但“會愛”卻比較難。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大事,身邊的父母、親人、同學乃至路過的陌生人,都能體現出愛。例如,幫爸爸拖地,幫媽媽洗碗,教同學一道題,扶老人過馬路……假期裏,我與父母朝夕相伴,望着父母肩頭沉重的擔子將他們的脊背壓彎,我一陣心酸。我主動幫父母打掃房間,做做家務,聊以減輕對父母的愧疚。

老師是我們成長的領路人,是我們的朋友,老師尊重、理解和愛護着我們,言傳身教,讓我們受益終身,我們怎能不感恩我們的老師呢?

讓我們學會愛,關愛身邊的任何一人,讓我們在愛中成長。因爲一個真正美好、正義的社會需要愛的教育!

個人讀書心得10

書,一道彩虹。既明亮,又多彩。讀書,如涓涓清流沁人心脾,又似熊熊烈火促我活力。讀完書,帶給我更多的思考:

教師的教學技能對於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作爲一名年輕教師還需不斷學習,潛心鑽研,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對有效的教學而言,學科的課程並非是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所以教師要做的是不僅僅要了解起學科課程,並且要能夠將知識傳達給學生,因爲傳達知識的本事絕非簡單地瞭解知識,這就是爲什麼許多大學教授儘管在自我所從事的領域裏才華橫溢、知識淵博,但教起學生來卻捉襟見肘,條理紊亂而詞不達意。所以掌握教學技能對一個教師來說便成爲關鍵所在。故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教學目標以及其他因素的差異性來完成教學任務:激勵學生、管理課堂紀律、評估先前知識、有效地表達觀點、研究學習者的各種特性、評估學習結果,以及複習相關資料等,許多事實證明了這些任務完成的多寡,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好壞,亦即決定了“好”與“壞”的關鍵。

人們常說:“要讓學生得到一杯水,教師先得有一桶水。”而這桶水永遠都裝滿鮮活可口的聖水。我崇拜竇桂梅教師,記得在一書中曾寫道竇教師在平時工作之餘很多閱讀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做好讀書筆記,幾年來記的筆記有10萬之多,多篇發表。正是在她不斷的學習、符號學中,自身修養日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高瞻遠矚地指導實踐。

這使我想起了宋代學者朱熹的一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源頭活水不正是我們發展提高的最關鍵所在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樂無窮;得大道恩師而學之,樂在其中。”我們青年教師是二十一世紀教壇的主力,繼往開來是我們使命。用我們的不懈的追求、堅定的信念、永恆的執着去不斷學習、探索教育教學的規律,才能實現我們的遠大夢想,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纔會無愧於自我的一生。

我們不僅僅要學習教育方面的知識,在知識爆炸的今日,我們要掌握的東西太多了,如英語、計算機等等。樂在學中,樂在超越自我之中。

個人讀書心得11

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書,它的名字叫《白鯨》,作者是麥爾維爾。和他寫的其他書籍一樣,《白鯨》這本書讓人感觸甚多。

這本書主要講得是人和自然做鬥爭的冒險故事。書中主角是一個叫亞哈的船長,他早年被白鯨-莫比迪克咬斷了一條腿,於是勵志報復殺死那隻白鯨。書中船長代表的是人類,而白鯨莫比迪克代表的是自然,白鯨和船長的鬥爭也是代表的人和自然的鬥爭,但是顯然錯的是人,白鯨被船長獵殺於是咬斷了亞哈的腿,但沒有殺死他,亞哈船長的三次追擊激怒了它,激怒了從來與世無爭的自然,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不會留情面的。人類和自然的較量,同歸於盡、粉身碎骨的結局,這讓我們開始審視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到底怎麼樣,可以讓我們之間相處的更好,更和諧,讓人類和自然做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啦?

從頭至尾,我一直都認爲亞哈船長是一個瘋狂的人,他們在追殺白鯨的中途,已經收穫到了很多的鯨油,可以賣很多錢了,可是船長還是一意孤行,爲了自己那個"殺死白鯨"的夢想斷送了整條船上的人的性命,我要是他我就會放棄,不會在繼續追捕白鯨了。雖然他是個瘋狂的人,可是我爲他追求夢想的執着所折服。在追捕白鯨途中,他的老朋友的兒子所乘坐的小船失蹤了,因此那位船長非常着急,希望裴廓德號與他的船同行一段時間,來幫助他找回兒子,可是亞哈船長搖了搖頭,說:"不,我要繼續追捕白鯨!"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亞哈船長之所以不去找人是因爲他想趕快找到白鯨,然後殺了它,從而避免更多的人受害。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其實亞哈船長可以從遠處看事情,可是他的夢想最終還是沒能實現,自己反而被捕鯨繩吊死了。

亞哈船長的死亡是註定的,他的瘋狂,對白鯨的恨之入骨,就可以看出他的悲慘結局。

個人讀書心得12

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讓我們開闊視眼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纔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爲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爲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幫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爲教師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讓我們不斷從書中汲取力量,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做一個稱職的教師,爲我們鍾愛的教育事業填光加彩。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讀書,才能消除“職業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一個對書籍敬而遠之的人,不管他怎樣刻意包裝,總是難以瀟灑起來的,惟有經過書卷的浸潤,纔有可能超越自我、發展自我。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享受讀書的樂趣;當我們交往的時候享受讀書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造教學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享受讀書而獲得的魅力。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書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靈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教育家的成長曆史,就是他的讀書的歷史。教師作爲傳承文化的使者,必須伴隨着讀書而發展而超越自我。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爲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個嫺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

不讀書,就不知道當今教育觀念變化之大,教育形勢發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學觀念落後到什麼地步,自己過去的教學是多麼可悲、可笑。只要一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心裏就會敞亮多了。

要讀教育改革的理論,讀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讀哲學,讀文學,讀歷史,讀科學??在與大師、優秀教師的對話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將讀與思,讀與教,讀與研等結合起來。

書讀多了,認識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識淵博的教師,教育要培養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

讓書的精髓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讓我們多讀書吧。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建議,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現在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爲了一切學生。

教育故事,就像長河裏的涓涓溪流,平淡而又長遠;教育故事,平常中包藏着經典,蘊含着永遠。每天,每週,每月,記錄一個小故事,將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呈現出來,可以幫助更多的老師拓寬視野,提升修養。讓我們一起,記錄下身邊發生的一個個教育故事,提升自己,更爲他人提供一個範例。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穫。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做爲年輕教師的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教師只有再度做爲學生,拿起書本,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

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這本書帶給我的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這不是一個終結點,而是爲我打開了一扇門,使我對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個人讀書心得13

近段時間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做了一件我認爲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餘秋雨教授寫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至今都使我記憶猶心。一個家族揹負着艱守一座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範欽一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的愛國精神的藏書家讓中國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義的藏書樓,直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範氏天一閣之所以留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正式餘教授所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而這種毅力有是什麼呢?

範欽曾經頂撞過擁有巨大權勢的皇親國戚,而因次遭到仗打這樣的重刑,還進過監獄。但他豪不畏懼,始終毫不顧惜堅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這就是一個古代藏書家,一個真正稱職的藏書家所表現出來的超越常人的強健的職業道德品質。

說到這裏,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這些教師,有哪一個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監守自己的崗位。或許有但也是極少數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來諷刺現代人,但是我還是要批判我們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內,所有讀書的人們,我們早就應該反省一下了。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之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毅力呢?可以說連他的二分之一都沒有。我們讀書,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學成之後又爲了什麼呢?等等這些尖銳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繼續往下說,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短暫,80歲高齡的範欽中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但他連生命的最後一刻都要監守崗位。他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一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一份是一張萬兩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然而有範欽這樣偉大的父親,就會有像他一樣偉大的兒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的選擇了子承父業,他繼承了藏書樓。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爲有了像範氏父子這樣的真正的讀書人而保存到現在的。

說到這裏我又要開始批判些什麼。想到讀書人,現在的讀書人(有些人)說說是書生,毫不考慮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動作。而且讀書爲的盡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爲那黃金屋或是顏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對自己要求很低對別人則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萬事大吉,毫不顧慮別人,更不用說是監守崗位和保護民族的歷史文化了,一點都沒有範欽那樣的奉獻精神

還有那些可惡致極的貪官污吏,他們絲毫沒有一點職業道德,簡直像行屍走肉一樣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範欽好比是天使,而這些貪官,濫用職權的人就是惡魔,總有一天這些惡魔,會被天上的那些像範欽這樣的天使給帶去,進化那骯髒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爲自己,要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爲挫折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一個人擁有了良知和強大的毅力才能領悟到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炎黃子孫數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餘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導航船,她將帶領我去深思更多中國文化的發展史。我也會將其細細品嚐的。

個人讀書心得14

《紅高粱》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期間,“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人生故事。[4]故事的主線是“我”的爺爺和奶奶,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我”的爺爺叫餘佔鰲,奶奶叫戴鳳蓮,至於高密東北鄉這個地方作者對其做過如下的描述:“最美麗最醜陋、最超脫最世俗同時最聖潔最齷齪,也是最英雄好漢最王八蛋以及最能喝酒和最能愛的地方,這就是高密東北鄉。”

“我”爺爺餘佔鰲,他勇敢剽悍、風流倜儻,他是高密東北鄉殺人不眨眼的土匪,又是精忠報國的英雄,他所有類似於土匪的行徑幾乎都合乎最善良而單純的人性之美,因此他似匪非匪,他殺人越貨卻能得到諒解與寬恕甚至讓他的子孫爲之驕傲。

“我”奶奶戴鳳蓮,做大姑娘時因爲有一雙難得的小腳和姣好的面容,被擁有高粱酒作坊的財主單廷秀看重,曾外祖父爲了錢財小利不惜將剛滿十六歲的戴鳳蓮嫁給了單廷秀得麻風病的獨生兒子單扁郎。

而“我”奶奶戴鳳蓮她不甘嫁給麻風病人單扁郎,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她雖然生活在封建社會,從小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工,可她卻不亞於一個女中豪傑,她目光長遠,敢作敢當,她積極鼓勵爺爺抗日並且自己也是一位抗日的女英雄。她得到了爺爺的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

“我”的父親餘豆官則確確實實地印證了那一句:“虎父無犬子。”麻木懦弱的晚輩們則在祖、父輩們創造的輝煌歷史面前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同時,那明亮的光環又指引着晚輩們的迴歸之路。

個人讀書心得15

《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富有自傳色彩。它講述的是一位外表平凡,但內心無比高尚的英國女子簡·愛的曲折生活。

簡父母雙亡,從小被寄養在惡毒狠心的舅媽家備受欺凌。面對表哥的暴力打罵,舅媽的鄙夷不屑,保姆的惡言惡語……它毫不示弱,勇於反抗,自幼表現出了勇敢的鮮明個性。

後來,簡被送到了一個死氣沉沉,十分壓抑的慈善學校——羅沃德。在那裏,簡結識了一個與自己截然不同的朋友——海倫·彭斯。海倫面對老師的毒打叫罵毫不反抗、埋怨,一直逆來順受,對她的老師始終感恩不盡。“生命似乎太短暫,不應該用來結怨和記恨。”她這樣說。

終於,經過八年的壓抑生活,追尋自由的簡決定離開母校羅沃德,去桑菲爾德府擔任家庭教師,並且在那裏找到了自己的真愛——主人羅切斯特先生。羅切斯特身世富貴,十分有地位,雖因早年深受迫害,導致性格缺陷,卻十分富有責任心。面對喜怒無常,脾氣暴躁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他沒有拋棄不管,而是請人精心照料她。後來,簡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羅切斯特從見到簡的那一刻就萌生了好感,兩人情投意合,最終他們走向婚姻的殿堂。可就在婚禮當天,簡得知羅切斯特已婚的消息,便毅然離開了他,放棄唾手可得的富裕生活,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一年後的一天,簡突然聽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羅切斯特的呼喊聲,這個記憶猶新的聲音促使她回到了桑菲爾德府,卻看到了一片荒蕪、破爛不堪的可怕景象。簡得知羅切斯特在這場事故中慘受重傷,失去了右臂與視力,簡發現自己仍然執着地深愛着羅切斯特。最終,簡找到了羅切斯特,並與他結爲夫妻,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過着其樂融融的生活。

“你以爲,因爲我貧窮、低微、矮小、不美麗,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了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靈也跟你的一樣充實!”“我們原本就是平等的!”是啊,在簡·愛生活的年代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只有嫁入豪門,才能獲得財富與地位。而家庭教育更是如此,他們大多出身貧寒,沒有家人,甚至被稱之爲“有知識的僕人”。而簡·愛不這樣認爲,她敢於追求自由平等,追求人生價值。她自尊自愛,不卑不亢,自幼自立自強。這正是當代女性所要擁有的可貴品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