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1.26W人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

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1

教師的三個境界是,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教師可以分爲庸師、嚴師、名師、大師。這是昨天上午,師範學院副院長在報告中的講話,讓我頗感興趣。

宋院長的講座主題是《教師的智慧和智慧教學》。宋院長沒有用ppt,這讓我有點不太適應,因爲已經習慣了用相機“啪啪”地拍攝屏幕。現在只能快速地記筆記了,而且不得不認真地聽喲。

宋院長首先分析了我們爲什麼要參加國培學習。然後宋院長旁徵博引,從一個個具體的事例講起。對比了中美教育的差距,分析了我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宋院長重點講了教師的智慧,教育的智慧就是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洞悉教育教學現象,應對教育教學事件的創造性能力。宋院長說學前教育是真實的教育,小學教育是啓蒙的教育,中學教育是成長的教育,大學教育是反思的教育。如今學前教育在小學化,在幼兒園就讓孩子學小學的東西,那在小學讓孩子學什麼呢?孩子在幼兒園就應該玩,就應該做遊戲。

葉瀾說過:“沒有教師的快樂,就沒有孩子們的快樂;沒有教師的成功,就沒有孩子們的成功;沒有教師的幸福,就沒有孩子們的幸福。”宋院長在每一句後又加了一句。“就沒有家的快樂;就沒有家的成功;就沒有家的幸福。”更說明教師對於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常識。宋院長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小學的校長每天早上,站在校門口給學生鞠躬。有一個孩子已經走過去了又回頭給校長深深鞠了一躬。孩子的媽媽就非常吃驚,因爲這個孩子在家裏很不聽話。宋院長說公民教育從鞠躬開始。教師要教會學生學識,也就是知識。教師還要教會學生膽識。

宋院長講了他在加拿大學習期間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小姑娘看到他問是不是中國人,然後說:“我要給你分享一個觀點。中國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一是人口問題,二是生態環境問題,三是糧食問題。”這件事讓他很吃驚,一個小姑娘竟然會考慮這樣大的問題。問過之後才知道,她曾經做過這樣的作業。宋院長說我們就缺少這樣的教育啊。

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2

前天聆聽了太谷縣教研室主任張四寶的題爲“做智慧型教師,創建高效課堂”的專題報告,欣賞到了高效課堂在農村邊遠學校綻放的美景。李村教改的開始,曾讓我欣喜,我也努力構建快樂的學習氛圍,努力實現課堂的高效創新。對比太谷縣的課改,我頗受啓發。

1、精心編制導學案。

我們教學的重點總在課堂,而對備課對導學案的設計並沒有特別重視,且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好的導學案既是對學生學習的引領,又是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能實現教師對學生學習程度的掌握。今後我要在課堂導學案的設計上下功夫,依託教程,參考教輔,將知識問題化、問題具體化、層次化。實現學生學習知識點節節清,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做一個“懶”老師,在課堂上真正放手,讓學生學。

課堂上要確保學生的參與度,絕對不能填鴨式、滿堂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是干擾好學生製造差等生,老師要學會“偷懶”,少講,把課堂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緊跟學案導學,自主探究,或練習、或思考、或動手操作,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動態之中,教師巡查指導、講解。並適時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多次感悟,且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教師再引領課堂展示,讓學生敢於說、勇於說、樂於說,做到三講三不講,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讓學習發生在學生的身上。這樣學生會學習了,老師就解脫了。

新型的課堂模式,不是老師沒事幹,而是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了,要我們成爲智慧型的老師,也就是成爲愛學習、愛思考、愛創新、會管理的老師。

3、學習小組合理構建應用,評價方式捆綁式

我們也有四人學習小組,學困生的轉變並不明顯,優等生並不太樂意幫助學困生。而捆綁式評價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學好知識有三個層次:聽明白,想明白,講明白。講明白是學好知識的最高層次。小組合作學習,捆綁式評價能讓差生不差,尖子生更尖。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訓練場。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學會溝通、傾聽、尊重、包容、欣賞。

張主任的課改講座,讓我還明確了一個觀點: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是練出來的,不是聽出來的。我還存在着許多亟待改進之處,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使自己的課堂距離“高效課堂,快樂學習”越來越近。

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3

曾有幸閱讀過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其中說,知識並不等於智慧。知識關乎事物,智慧關乎人生;知識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觀;知識只能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在一塊石頭裏看到風景,在一粒沙子裏發現靈魂。那智慧哪裏來?

一、從學習中來。

教育是一種“學習”的職業,作爲從事這個職業的教師,不應當僅僅是教學生學習,而必須在此同時注重自身的學習。一個教人學習的人,自己卻不愛學習,是難以取信於人的。學習是教師維持其職業生命連續性的重要手段,是教師實現其職業生命價值昇華的必要通道。其實,在整個社會正在倡導和踐行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理念的今天,作爲教師更應該率先接受終身教育和堅持終身學習。這是因爲,“今天,世界整體上的演變如此迅速,以致教師和大部分其他職業的人員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即他們的入門培訓對他們的餘生來說是不夠用的:他們必須在整個生存期間更新和改進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古詩有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不可忽視的“源頭活水”,只有多學,持續地學,才能更新觀念,才能用新鮮的血夜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再說,“書是隨時在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願,重複這個顧問的次數。——凱勒”我們爲何不好好利用這個顧問呢?教師的學習應當是持續的學習。只有持續的學習,才能贏得教師的持續發展。學習要有恆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有任何長進的。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問題,都堅持根據計劃的要求將之落到實處。

二、從工作實踐中來。

如果說,學習是一個人成爲智慧型老師的前提的話,那教育教學實踐,則是教師獲取智慧的必要載體和重要通道。因爲,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離開了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教師的發展與智慧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一個教師學習的成果和效益,不能在其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中得到反映和體現,只是停留在你的學習筆記本上時,對你的學習就會形成消極的負面影響,你就會把學習看作是應對檢查的。反之,一旦學習的成果和效益,能很快在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中得反映和體現,你就會增強實踐的決心和信心,進而形成學習與實踐之間的良性循環。

每個在教育事業上有所突破,有所成功的人,都是完全是主動的、能動的在實踐中學習發展。這種實踐活動滲透着他們的聰明才志和智慧文化,因而可以說這樣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充滿着生機和活力。這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不僅會逐步形成教師外在教育教學行爲的不斷改善,而且會對教師內在素質修養的提升起到催化作用。因而實踐是教師成爲智慧型教師的不竭的動力和源泉。正如每人各有一個蘋果,相互交換,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每人就同時擁有多種思想。只要我們相互之間多交流,多探討,並在實踐中加以驗證,我們也一定能夠取得和許多的教育大家一樣的成就。

三、從反思中來。

教師的反思,主要是指教師對其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的過程和結果,不斷進行自我診斷與自我修正的過程,也就是通過連續地自我追問、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從而實現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飛躍的過程。如果一個教師只有實踐而沒有反思,那是很難有進步與發展的,更別說能體現教育教學智慧了。一個要想有所成就、有所發展的教師,就不能不十分重視對自已的教育教學及其管理實踐,進行持續不斷地自我反思。

四、從寫作中來。

有學者研究認爲,教師的寫作既是教師完成工作任務的一種基本能力,又是教師履行角色職能的一種輔助方式,還是教師釋放自身潛能的一種重要載體。正因爲如此,教師的寫作既是對自己學習體會的整理,又是對自己實踐經驗的總結,還是對自己反思成果的提煉,它體現着教師的智慧。當然,學習、實踐、反思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而寫作又是學習、實踐、反思的繼續和延伸。沒有前者就不可能有後者,但是光有前者而沒有後者,實在是一大遺憾、一大損失。寫作不僅僅是單純的寫作,它應該與實踐相隨,與閱讀同行,與思考爲伴。實踐是它的源泉,閱讀是它的基礎,思考是它的靈魂。如果寫作完全脫離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寫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不僅無助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進和完善,而且也不利於寫作的堅持和提高,進而造成惡性循環的局面。另外,做課題研究也並不是高不可攀的,誰都可以做,對每天的學習、生活、工作情況進行一番思考加以記錄,定期進行提升,形成自己的觀點、見解,這就是課題研究——專家稱之爲行動研究。我們每天的學習、實踐、反思、寫作就是在做研究,就是在進行着新教育實驗。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的自覺學習,不斷實踐,並善於反思,堅持寫作,相信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也一定能成爲智慧型的老師。

智慧教師的心得體會4

如何讓我們的教育充盈智慧呢?我認爲,我們要做一個智慧型教師纔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美國心理學家吉諾特曾說過這樣的話: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後,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採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爲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啓發靈感的媒介。因此,做一個智慧型教師尤其重要。

一、做智慧的老師要心中有愛,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平時懂得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一顆樂觀豁達的心,有一種與人爲善的情懷。在教育工作中是植根於愛的,是心與心的交流。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有了愛,就有了寬容,有了同情,有了鼓勵,用“心”去愛,學生的心智就能健康成長,教育就能走上陽光大道。

教師的`愛,物化、外顯在日常爲人處世、教學言行中,其實就是師德的具體表現。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學生的道德楷模。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師德是教師職業之魂。教師應在學生中樹立和藹可親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懷、真摯的感情對待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尊師、親師、信師,很自然地產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熱愛的感情,也更樂於接受教師的教導。反之,如果教師高高在上,處處以命令口吻要求學生,要學生絕對服從自己,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受到壓制,學習的主動性也就受到了限制,他們有什麼想法、創見,自然不會表露出來。所以,對待學生,尤其是對待學困生,宜多用商討、肯定、讚揚的語氣,不用命令、否定、貶低的語氣對待學生。比如,一位膽小的學生敢舉手回答問題,這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即使他的回答聲很小,也要抓住這個契機肯定他的進步。以後學生就會逐漸大膽起來了。只有在這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主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

二、做智慧的老師心中要有效率,做一個講究效率的人。

效率是關鍵,要看耗了多長時間,投入了多少,收穫了多少。教師也一樣,應從自己的講課、自己的教學開始講效率。好教師,不應該拖課,要把課間10分鐘還給漸漸失去童年樂趣的孩子,更不應該無端占課,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好教師,應該是輕負擔,高效益,不能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讓學生讀死書,死做習題。教師不能因爲勤勞的工作態度而掩蓋自己無能的工作能力,因爲勤勞的工作態度對學生造成的傷害或許更大,這不是真愛,而是傷害。想想我的教學生涯,有時無端的拖課,無端占課,覺得自己比別的老師付出的時間和汗水要多,殊不知這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是一種沒效率的表現。浪費時間就是謀財害命,要還給孩子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三、做智慧的老師心中要求發展,做一個有追求的人。

教學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我。智慧的教師,就應該如同一盞璀璨亮麗的霓虹燈,注意不斷補充自己的能源,在照亮別人、幸福他人的同時,也溫暖着自己,幸福着自己。

首先要養成閱讀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師的工作效果“取決於他的知識和素養,取決於他讀什麼書,怎樣自學和怎樣充實自己的知識”。只有讀書,才能避免生命之河在已經逝去的生活裏往復循環而成爲一潭死水。

其次要養成思考習慣。我們教師經常要學生思考,經常對學生說:“學而不思則罔”,可我們老師常常忽視了:教而不思也“罔”呀!思考就是對教育的關注,對教育過程的研究。

另外,就要養成書寫習慣。教師要教書,更要書寫。用“教育敘事”記錄自己的教育經歷,用“教育隨想”表達自己的教育感悟。

教育,因無私的愛心和無私的奉獻而崇高;教師,因高尚的品德和忙碌的身影而美麗。總之,我們要做一個智慧的教師就必須具備:熱心、細心、耐心、信心、恆心,讓這些星匯聚一個心——“愛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