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特崗培訓心得體會

本文已影響 2.76W人 

基於特崗教師崗前培訓實際,以及崗前培訓對課程及教材的現實要求,對特崗教師崗前培訓課程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師特崗培訓心得體會

  【小學教師特崗培訓心得體會1】

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三個方面的收穫:努力改變自己適應新環境,遵守教學常規,把優秀的教法和學法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用七分力量埋怨環境,卻難見毫釐效果,反而助長了別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蠻。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勇於承擔責任,敢於直面充滿缺點的我,提升自律能力,把自己鍛鍊的勇敢強壯,掌握技能技巧,忍受難以置信的身體痛苦和心路的艱難。

二、教學常規

即教師教學基本規範,新課改在凱洛夫三中心五環節的基礎上,增加了教學反思,弱化了課後輔導和作業量,加強校本教研活動,強調考試的形成性。

(一)學期教學計劃

從學情、教材、任務目標(三維)、改措、進度五方面準備。瞭解學生經歷、基礎、興趣點;通讀各年級教材、精讀本學期教材;結合2011版課程標準,服從教研組、備課組計劃,把任務目標落實到周和課時,制定並踐行本學期教學計劃。

(二)課時教學計劃

從課標、教材、方法、作業四方面準備。把課標中對教學性質、任務、目標、要求、原理、方法、問題的要求對應落實到教材具體內容的深度、廣度、重點、難點;多利用課外教學資源;靈活選用有新意的教法,爲學生推薦多樣的學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基礎內容前置作爲預習作業,課堂以鞏固練習爲主,並通過教師的趣味解讀激發興趣、加深印象,課後作業以拓展類內容爲主,分對象(好、中、後)有坡度(選做、必答)。書面作業量第一學段少於三十分鐘,第二學段不超過一小時,第三學段在九十分鐘以內,教師先做一遍,保證學生在規定時間有效完成。

(三)教學設計

從選擇課題、確定教學目標、預設教學環節、教學反思四方面準備,做到工整、規範、翔實。根據章節在課標中的任務要求和學生認知水平劃分課時、編寫課題;站在學生角度編寫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目標可測可評,標明達成條件,且符合三維教學觀;把預習反饋的障礙轉化爲相互有聯繫的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達成教學目標,具體有教材分析、學情分析、重點、難點、方法、手段、教學時間、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作業設計等步驟;從教學預設問題是否符合實際、實施是否有效、反饋是否靈活準確即時、目標達成的百分比等四方面找出關鍵點,衡量得失,並制定可行的解決方案。

(四)課堂

從以學定教、減負增效、互動生成三方面達成理想課堂。課堂氛圍平等、明主、融洽,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活躍,跟上課堂的節奏;激發興趣,收穫感強烈。知識準確,數量合理,目標明確,完成率高。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相長。

(五)批改

有佈置就有批改,做到即時批改甚至二次批改,講評共性問題,設置批改檔案。

(六)評價

以形成性評價爲主,質量測試的目的在於反饋學生當前知識缺漏,督促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七)教研

首先,多做小課題研究。其次,聽課前做好準備明確目的,不僅看老師教得情況,還要看學生學得情況,關注教學設計的過程(怎麼設計、爲什麼這樣設計)。再次,評課是相互學習幫助的活動,有重點的分析,並提出改進建議。

三、教法與學法

(一)認知發展規律

2-7歲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但思維不可逆,極度自我;7-11歲的學生能發現具體事物間的聯繫,有守恆的認識,思維可逆,能都聽從他人的建議;11-成年的學生能在假設的基礎上進行多因素推理。面對劉謙的魔術,第一段的孩子不會覺的事物從有到無有什麼可奇怪的;第二階段的學生有了守恆的觀念,是魔術師的最佳觀衆,享受奇蹟;第三階段的孩子則會再多因素假設中去揭祕,想找出戲法的破綻。在教學中,對各階段的孩子採取不同的手段,以符合認知發展的規律。

(二)人格發展規律

孩子成長過程中對環境表現出的種種不適應容易出現以下問題:2-3歲懷疑而缺乏安全感,不願離開父母的幫助;4-5歲害怕做不好,被動逃避;6-11歲因完不成作業而自卑;12-18青春萌動,在處理與異性同學關係時困惑彷徨,角色混亂,錯把友誼當愛情。在教學實踐中,不僅培養認知方面的能力,更要留意學生人格方面的發展。

(三)先行組織者策略

孩子們學習新知識往往要建立在已有觀念、知識的基礎上,因此,課堂上最開始的導入部分所選材料要慎重,必須是能夠誘發孩子們已有觀念並能與新知識發生聯繫的材料。

(四)支架教學

它是基於開發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方法。當孩子們問你超過當前知識水平的問題時,我們因採取什麼態度?是漠視還是敷衍的說:“這個問題你以後就會學到了。”事實上,支持他尋找答案,並給以一定的提示,耐心幫助,直到孩子找出答案。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孩子的潛能。

(五)記憶規律

人腦遺忘規律是先快後慢,因此剛開始學會後,及時複習,20分鐘後複習第一次,一個小時後複習第二次,睡前複習一次,第二天早晨再複習一次。這樣,把短時記憶轉化爲了長時記憶。

(六)頓悟

在解決某一問題時,我們走入了死衚衕,百思不得其解,怎麼辦?這時我們需要放一放,在下一刻,會恍然大悟,明瞭了問題各成分間的關係,有了新的思路。

(七)試誤

學習新知識,首先有一個心理準備,我們不可能一次就準確掌握,而是在聽說讀寫的嘗試中,減少錯誤,從而掌握新知識。因此,不因發現錯誤而氣餒,不因某次重複錯誤少而驕傲,耐心細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學習。

(八)發現學習

好奇、渴望成功、渴望幫助別人是學習的最好動力,教學實踐中,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享受成功的樂趣,努力使自己被朋友、同學、老師需要,在快樂中成長。

(九)有意義學習

我們在介紹新知識時,要留意學生的已有觀念和認知水平,我們是在地基上建房子,而不是搭積木,舊觀念和新知識密切聯繫,不然孩子們掌握艱難,我們的教學工作失去了意義,成爲空中樓閣。

結束語

若干年後,驀然回首,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恥,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欣慰的目送學生騰踏而去,可以自豪的說:“我把青春獻給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

  【小學教師特崗培訓心得體會2】

這是我上崗以來參加的第二次培訓,收益匪淺。此次培訓的流程是:聽課——評課——專題講座。

示範課爲沈從文的《雲南歌會》。該老師上的是一節非常樸實的常規課,而非我們經常和見到的表演課。課堂的教學流程:導入——學習目標的展示——字詞積累——整體把握——品味語言——課堂小結。可以說這就是我們進行閱讀教學的最基本的模式,但爲什麼教學效果會千差萬別呢?我想關鍵點就在於教師教的方式,學生生學的方式,這兩點就決定了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就如王榮生教授提倡的:“教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的學;教學流程就是“學的活動”充分展開。這是我近期學習到的教育理念,仔細想想教學確實應該如此,而很多時候大多數教師只注重自己怎麼上課,而忽略了學生怎麼學,剝奪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依此理論來評價這節課,這節課只成功了一半。一堂課下來都是老師在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只作爲知識接收的機器。所以在這一點上這節課是失敗。

當然這節課還是有很多亮點值得我去借鑑的。例如:在品味語言環節上,老師的示範就做得非常好,從學生的回答就可以看出來,老師的示範打開了學生的思維,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在課堂小結部分,老師讓學生分享學習的收穫,促進學生間思維的碰撞,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去學習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