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

《流浪地球》觀後感1

現在我們生活一個美麗豐富的地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特,也有許多的國家面臨着一些危險和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看似這安詳的地球平穩無事,誰又曾迎接的就是人類的滅亡。

流浪地球講述的就是人們不斷地破壞環境,不斷的破壞地球,導致太陽系承受不了,地球要移到木星。全世界人民團結一起將地球推向木星。這時沒有戰爭,大家也感受到自己面臨的危難,曾經繁華的上海,誰也都不曾想被海平面的上升而淹沒,只露出了東方明珠的頂部。海平面的上升,氣溫下降得零下40°,所有的高樓大廈,都成了冰川,人們生活在地下城。而全國幾十億人,只有一小部分生活在地下城。在地下城的人們。人們沒有太陽,沒有樹木,一切都是模擬的。模擬的樹木,模擬的太陽,模擬的燈光。在狹小的地下生活幾十年不過他們雖然生活的範圍不大,但是他們是幸運的,至少可以活下來,活下來,而活下來的人也是最幸運的。但是,但是也有一些並不幸福的人在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凍死,被淹死還有的被動在冰川裏。影片中有一個片段就是一隻被凍成雕像的鯨魚,就像男主角所說的,彷彿他估計他也是在回家的路上而被凍住。

面對全世界遭到了危險。幾個聯合國組織一起推動地球的任務,許多人有爲了這個地球,爲了讓地球更多人活下來,當汽車滑入冰谷時自己爲了保護車上的火石,在最後一刻把車頭和車身分解,自己掉入了山谷,它是用生命而保留了下這顆火石了。像他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最後讓我記深刻的是聯合國的話:“是要把地球放棄,讓地球上的人們好好的跟自己的家人聚一聚,在這七天裏,然後要帶着空間站尋找神心神祕的地方。”但是影片中的劉培強並沒有贊同直接把酒瓶灑向機器人並說你知道爲什麼加加林那個時代不能帶酒。然後把太空站給脫離了獨自駕着主導站。去點燃了木星,留下一句話,沒有地球的文明還算是地球嗎?我們是地球派來的代表,既然是爲了留住地球,我們就應該要救地球,它不僅僅是地球,而是我們的家,我們的一切,沒有了他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部影片顯現出未來的樣子,很有可能未來就是這樣子,北冰洋上的冰川融化,地表溫度下降,有很多繁華的城市都被淹沒,也有許多無數條亡靈找不到自己的家園,所以趁着現在而保護環境,把那些曾經以爲不管自己什麼事,那些小事,從現在開始做起來做,從不隨地扔垃圾,如果每如果地球上每個人都那麼做,那環境不就會更好了嗎?所以我要倡議大家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現在動物的每一個滅絕就代表人人類的危險。最後就是人類滅絕。

《流浪地球》觀後感2

最近,電影《流浪地球》可所謂是火遍大江南北,電影中除了複雜深奧的太空知識,還引出了人們心中千古不變的信念一“希望”。這部電影或許註定只有感情豐富多彩的中國人才能拍出真諦,如果拿給外國人拍,他們或許會製作出人類拋棄地球尋找新的家園,而後引發星際大戰之類一系列的視覺大片,而我們,卻會想着帶地球起走,去尋找希望的彼岸。

電影情節反覆不斷提醒我們,希望的力量是代代相傳不變的真諦。地球發生毀滅性災難,全球變冷,溫度降到零下八九十度,根本沒辦法生存,只能穿着特製防護服才能存活。

人們住在五公里深的地下城裏,全球的人團結起來,用多個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去找新的環境生存。可途中遇到木星搗亂,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在這最後一個救援方案的成功率爲零的情況下,還是有些人不肯放棄希望,--定要試一試。這個“試”的過程中,自然也有很多人犧牲。但不去試,人們差不多也全得“同歸於盡”。在這種時候,即使是預測爲零的希望,也是珍貴的希望。絕望和希望總是在剎那之間,他們卻鍥而不捨的堅信希望。

如果《流浪地球》也只是和國外的科幻大片一樣,那確實沒什麼好看的,畢競外國的製作水平遠在我們之上。但這部電影卻顛租了我們的想象,各種“反套路”層出不窮,沒有所謂的“超時空英雄”,只有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一起履行着人類共同的使命。哪怕是主角也不是萬能的,反而有無數的“無名小卒”化作“英雄人物”在爲人類的存亡最後一搏。當主角之-郭朵朵通過空間站向全球講那段有關希望的話時,也是真的深有觸動。還是學生的韓朵朵,在地下城上學時,對於老師提出的關於希望的問題,很是迷花。對於班長“希望像鑽石-樣珍貴”的回答很不在意。但是當她在地而上跟大家一起參與拯救地球的行動時,突然領悟了那個道理:“希望的確是一件極珍貴的東西。”所以,只要希望不滅,一切都可能有轉機。那些理性數據分析結果爲零的事,也有可能成功,又或出現好的轉機,抑或發生奇蹟。因此,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希望,不要放棄尋找希望,要相信希望的力量。

希望比理論,比邏輯,比數據,比金錢,比世間許多看似重要的東西都要有力。有的人總把希望寄託在下輩子、下一代,有人認爲希望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詞,但希望卻是真實存在的,這就好比在黑暗中,人們總喜歡把手伸向遠方的燈光,雖然觸摸不到,但是卻心生暖意。

電影裏,希望可以拯救地球,可以拯救人的生命,現實生活中,希望能讓你充滿力量,充滿動力,讓你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會被輕易打垮。一個永遠心存希望的人,即便瘦弱無力,但他遠比看上去更有作爲!

《流浪地球》觀後感3

我選擇希望進入寒假倒計時模式。我的作業還沒有完成。我媽媽已經開始了“獅子吼”模式,但我爸爸實際上決定帶我去看電影。什麼?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真是前所未有的。

走進電影院,我看到到處都是流行電影《流浪地球》的海報。就連售票處也排起了長隊。這是一場將衝擊吉尼斯紀錄的大火嗎?

這部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不久的將來,當太陽即將被摧毀,地球即將被木星捕獲並在脫離軌道時受到木星的撞擊,人類使用高科技手段將地球從木星帶走,並在太空中找到新的家園。

整部電影宏大、壯觀、緊張而有意義。看完之後,它讓人們感覺非常情緒化。我對人類強大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感到震驚。我對未來高科技的應用感到驚訝。人類建造的地下城深達15公里,相當於地球下沉1。飛機飛行高度的5倍;超過10,000個行星引擎,每一個都有十幾個火山那麼大,可以在幾秒鐘內殺死珠穆朗瑪峯。坦克形救援車,方向盤是一個又大又圓的導向球.人類的科技進步可以說是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移動,這真的值得“敢於召喚太陽和月亮來改變新的天空”。

但在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最打動我的是人類團結的精神,面對大災難永不放棄。面對地球家園前所未有的危機,人們沒有選擇逃離地球,而是團結一致與地球同甘共苦。救援車輛即將墜入深淵。爲了保存珍貴的燃料“燧石”,人們拯救了卡車並犧牲了自己。在絕望的邊緣,許多國家的救援力量都選擇了放棄,並制定了一個計劃,最終與地球同在。然而,以劉淇爲代表的球隊堅持不放棄最後的希望。他們設計了一個計劃,利用行星引擎的火焰點燃木星,然後利用木星燃燒推力,推動地球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逃離。中學生通過宇宙無線電向所有救援隊發出呼籲。人們的希望再次被點燃,空前團結。他們克服了成千上萬的風險和困難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但是因爲5000公里的差距而功虧一簣。在地球生存的最關鍵時刻,我們的英雄中校·劉培強,一位中國宇航員——,孤注一擲,義無反顧地用30萬噸燃料將空間站駛向木星,英勇犧牲,成功拯救了地球.

絕望中,我們選擇了希望!這部電影不僅警告人們要善待地球,還向我們傳達了永不放棄的偉大精神。我相信在遙遠的未來,太陽一定會被毀滅,然後人們一定會設計出更好的逃生計劃,讓人類文明在宇宙中永存!

《流浪地球》觀後感4

20xx年春節,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異軍突起,口碑炸裂。坦白說,這種類型的電影不是我的愛,奈何家裏大小兩位男士都喜歡,我就陪着去看了。

《流浪地球》中,太陽急速衰老,整個太陽系將在300年後毀滅,面對這空前的災難,人們決定把地球整體遷移到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星系中,這個計劃被命名爲“流浪地球”,預計需要花費2500年,跨越100代人。

何其嚴酷!

何其艱辛!!

何其宏大!!!

電影的情節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是比較薄弱的,科學方面的設定也頗多漏洞。然而作爲國產科幻大片,對我來說,最難得就是它所體現出來的中國精神,給《流浪地球》打上了深深地中華烙印。中西方文化區別早在神話傳說中就初現端倪。古代希伯來人認爲上帝創造了一切,《聖經》記載:“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而中國神話認爲太古時期,地球像雞蛋一樣漂浮在太空中,盤古花了一萬八千年間不斷地揮舞着他的巨斧,最終把雞蛋被劈成兩半,分爲天地。有趣的是,老祖宗似乎一開始就知道了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太空中漂浮的巨星,這樣的認知雖然只是出於想像,但也算得上洞見先機了。除了創世之外,關於洪水的傳說也有顯著不同。中國傳說大洪水導致世界成了海洋,殘存的民衆困守在高山上。鯀、大禹等人臨危受命,通過不斷地嘗試,最終解決了洪水問題。而在《聖經》中,洪水成了上帝懲罰人類的手段,只有諾亞在上帝的指示下造出了諾亞方舟,從而躲過一劫。

“我們還有孩子,孩子也還會有孩子”的臺詞讓我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面對太行王屋二山的阻礙,愚公沒有選擇搬家,而是決心移山併發出“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豪言壯語,他的決心和意志迫使天帝不得不妥協。而《流浪地球》的精神同愚公移山一脈相承,面對太陽系即將毀滅的危機,人們沒有被動等待救世主的降臨,也不是少量精英的悲壯逃離,而是全體人類共同努力,帶着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對比《星際穿越》等科幻片,《流浪地球》更看重家園,即使走,也要帶着地球一起走。因爲地球上有數以十億計的人民,沒了人,又談何重建文明呢?

西周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天塌地陷怎麼辦?補天撐地!太陽多了怎麼辦?射下來!洪水來了怎麼辦?修水利!……這種人定勝天地精神融入了我們的血脈中,代代相承,所以中國人無論面臨天災亦或人禍亦或外侮,都有無數先輩置生死於度外,換取和平安寧的美好生活。

戰天鬥地的中國人,書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戰天鬥地的中國人,傲骨錚錚從不折腰;戰天鬥地的中國人,必將重回榮耀巔峯!

《流浪地球》觀後感5

春節假期即將過去,春節檔電影已落下帷幕。往年春節檔結束了,我們會說幾家歡喜幾家憂,比如去年假期結束以後《紅海行動》跟《唐人街探案二》還在齊頭並進,不斷衝擊更高票房,但今年情況特使,一句話總結,一家歡喜幾家憂,很顯然除了一路高歌猛進的《流浪地球》之外,其他幾部電影的票房都未達到預期。下面關於《流浪地球》五句影評,請大家快快樂樂的查收。

1、劉慈欣被譽爲“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這不是吹捧,是實實在在的,他是首位獲得雨果獎亞洲作家,他的小說總是以波瀾壯闊的敘事跟細膩浪漫的情感打動讀者,很多人都知道,把他的小說搬上大銀幕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但這件事,郭帆帶着《流浪地球》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2、《流浪地球》的故事發生在未來,太陽持續膨脹,地球將被吞噬,爲了生存,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巨大推動器,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首先我們必須折服於劉慈欣的腦洞,然後佩服郭帆的勇氣,故事確實很難改編,但電影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跟二次創作

3、相對於國外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更接中國地氣,電影裏對中國式親情跟故土情懷的詮釋很到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人,當末日來臨之際,想到的是帶着地球一起逃生,而不是棄地球而去,這種虛幻又真實的感覺很奇妙。作爲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裏許多情節,故事和行爲都是虛構的,“假”的東西怎麼打動人呢?因爲內在包裹着的是無比真實的親情,吳孟達,吳京跟屈楚蕭三代人的親情,從冷漠的不諒解,到炙熱的等待相見,細膩的親情打動觀衆,悲觀的末日景觀震撼人心。

4、硬科幻電影,觀衆第一關心的問題就是特效,如果特效做得不夠逼真,那麼再縝密的邏輯,再嚴謹的故事,也很難打動人,值得慶幸的是,原著小說裏,那些發動機噴出的等離子光柱,電影裏呈現出的被冰凍的北京國貿,上海東方明珠,都逼真到讓你差點信以爲真,所以視效不五毛,誰看誰知道!

5、有人問“爲什麼中國以前拍不出這樣的科幻電影,而現在可以了?”僅僅是因爲技術的問題嗎?當然不是,以前中國人拯救地球,別人不信,但現在信了,我覺得這是大國崛起文化自信強有力的表現,雖然《流浪地球》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如果把《流浪地球》作爲中國科幻電影的新起點,我覺得這個起點挺高的。

《流浪地球》觀後感6

2月11日爸爸帶我去奧斯卡電影城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個稱職的爸爸,他叫劉培強,他是一位中國航天員,因地球離太陽太近,太陽將要毀滅在即,地球也將隨之滅亡。人類爲了尋找新的家園,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人類把它稱爲“流浪地球”計劃。所以他只能陪伴兒子劉啓4年,4年後前往國際空間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韓子昂陪伴劉啓長大。轉眼間17年過去劉啓長大了,他帶着妹妹韓朵朵偷偷從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開外公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爲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的營救,連劉啓他們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爲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後來,莫斯最後宣佈“流浪地球”計劃失敗,劉啓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爸爸對他說的話:兒子你知道嗎,木星90%都是氣氧,劉啓說:那是不是像一個大氣球?劉培強: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劉啓:嗯。最後,劉啓把上萬座發動機聚集在一個發動機裏,衝擊木星,木星在反彈給地球,地球受到衝擊就會離開木星。最讓我感動的是,因有些發動機缺少燃料,劉培強就駕駛航天器撞擊木星,在駕駛的同時他最後對兒子說:“兒子,爸爸要去執行任務了,你閉上眼睛,數321,擡頭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這可能是劉培強給劉啓的一個念想,因爲距離太遠,就算用望遠鏡,劉啓也很難看到空間站。但最後的這一刻,地球由於被吸引,已經離火星很近了,而劉培強點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燒、爆炸,劉啓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後一刻,劉培強犧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兌現了給兒子的承諾。

可能在生活當中,我們人類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麼,今天去哪玩,並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許,人類只在乎錢,並不在乎地球裏裏外外的事情。

其實這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感人,韓子昂在開啓運輸車的時候,有一首詩說:“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意思是說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條,開車時不規範了話,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後感7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一個叫《流量地球》的電影,太陽快要爆炸了,人類用了一萬個推行器把地球推到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地球因爲遠離太陽氣溫達到零下八十多度,人類建造地下城工人們居住。當地球經過木星的時候,因爲木星引力太大,把地球往木星方向吸引使地球脫離軌道。人們知道木星是由氫氣組成的,木星又吸收了地球的氧氣,只要有一點火苗,木星就會爆炸,最後通過大家的努力,地球安全了,人類成功了。這個電影告訴我要愛護地球,還要好好學習用知識的力量改變世界。

如果地球迎來了毀滅,人還能堅持最初的那份真善美嗎?

一次毫無計劃的出逃,兩個年少無知的孩子,三代人無法訴說的苦楚。卻扣人心絃,處處打動人心。

聯合國爲了保證人類文明的延續,竟計劃先淹死地球一半的人;運輸小隊竟把火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親密無間的隊友在危險來臨的那一剎那,竟不管隊友的死活,一樁樁,一件件,都引人深思,難道人們不是平等的嗎?難道有時候,生命真的不再那麼寶貴?每每思索到這裏,我心頭一涼,陷入無限的痛苦之中。

混蛋!老東西!一聲聲的謾罵,無不體現着孩子對父母愛的不理解,但所謂的混蛋卻爲了他犧牲了自己,所謂的老東西聽說他有難,不顧自己的安危,上來救他。每每想到這裏,又心頭一暖,讓我有勇氣去堅信,人間的真善美還是存在的!

在《流浪地球》電影出來前,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我也不是科幻迷,但當我瞭解了其中的故事後,卻有了強烈觀看它的慾望。

在《流浪地球》上映時,我可以說是見證了大型的雙標現場,網上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回事,把《流浪地球》的不合理科技細節一個個的噴,然而對於那些外國科幻片的不合理細節卻視而不見,有人問起,也含糊過去,還有很多人,一看見吳京就給電影打低分,說什麼又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我估計這些都是外國的間諜吧,中國也不需要這種垃圾。

其實《流浪地球》可以說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片,它的思想內核都是緊緊貼閤中國人的價值觀念。這是我去電影院看過的最貴的一場電影,因爲我買的是最貴的票,表達一下自己的支持,在看的時候,心裏總是會有一些感動,像是那段新年音樂,人們對於家的牽掛,親情的羈絆,這是一種不同於外國科幻所傳達的無形理念。

看了《流浪地球》,我很滿意,當然,也希望中國科幻電影能有更好的成績。

《流浪地球》觀後感8

在20xx年年初,我聽說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這部著名的科幻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我心想這一定是中國爲數不多且十分好看的科幻片了。

一開始,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就給自己的兒子戶口講述有關木星的知識,也藉此說明了當時太陽系的狀況和其他背景。我認爲這樣拍不僅給後文埋下了伏筆還給當時的背景作了介紹,十分巧妙。這種方法應該也能用在作文中,藉助故事前的對白從而達到旁白的效果。

中間這部分,在戶口的姥爺死了這時,CN1711-11救援隊的一名隊員爲了救戶口的姥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姥爺的生命,我想這一定說明了整個救援隊並非只在乎“火種”的安全,雖說戶口不知道,但這已經讓觀衆明白了。

在最後,戶口把點燃木星的計劃告訴了他的爸爸劉培強,帶着一隊人開始救援行動,卻發現推進器的“波”無法觸及木星,劉培強就操控飛船去“撞”木星。這種力量一定是真正的父愛以及軍人的品質。

全片最後一句,“地球活了!”我認爲意味深長。一是指地球死裏逃生逃過一劫。二是與小說中一句著名的活相呼應“太陽死了!”一個是九死一生的激動,一個是無力迴天的無奈。

整個影片中,最終讓韓朵朵相信“希望”的一定是戶口的不屈,劉培強的無私和奉獻,這也是影片的精髓吧!

流浪地球觀後感400字 今天老爸帶我去電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爲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這個舉動,被稱爲“流浪地球”。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國際空間站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爲了讓地球能夠成功脫離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駕駛國際空間站,使空間站中的30萬噸燃料引爆木星。劉培強常常對自己的兒子劉啓說過一句話:“當你想你爸爸的時候,便遙望木星,倒數三秒就能看見我。我就在那兒。”可當劉啓長大後知道了父親是在騙他,並對父親的離開不理解,甚至記恨父親。

劉培強的離開是爲了更多人的生存,他爲了地球文明的延續而不惜犧牲自己。在劉啓的心中,他並不理解父親爲什麼要這樣做,爲什麼偏偏是他的父親要離開他,別人卻享受着父親最終成功的果實。我覺得,人要有正義感。當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地球將會毀滅,人類再無挽回的機會時,必須要有人站出來,他不是在逞能,他是在爲了大局的利益上而不惜犧牲家庭,他具有顧大局,舍小家的精神。這纔算是一個有着正義感的英雄。

《流浪地球》觀後感9

時間飛逝,轉眼新年已過去,豬年正式到來!在這個春節,看電影成了很多家庭必備的一項,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如此高,評價如此好,我更忍不住了!於是,帶着期待與好奇心,走進了電影院,哇,頓時驚呆了,影院裏人山人海,每場都爆滿!我隨着人流走進電影1號廳,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

電影《流浪地球》確實不缺打動人的東西:星際流亡的悲愴命運,拯救地球的家園情懷,犧牲小我的集體主義……它強調“希望”,情感基調總體是向上的。電影院亮燈時,我看見有些觀衆在擦眼淚!看完後,我也震撼了,這部電影是中國拍的第一部科幻片,可以說非常成功,這讓中國電影邁出了新的一部,爲中國驕傲!其次就是故事情節,裏邊涉及了希望,團結,取捨,悲壯,有氣勢!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面臨永夜,爲了人類文明,劇中人用他們精純的血肉尤其是高貴的靈魂捍衛了人類的尊嚴,證明的生存的意義。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懷有希望,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個困難。也讓我知道了爲了更多人的幸福,有時候要學會犧牲,學會捨棄,學會顧全大局。最後,我知道,要永遠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怯懦,不退縮!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作爲一名科幻迷,還是自己看過的小說,打出中國科幻元年稱號的作品,我都要去看一看,所以購買了首映觀看。

若是用一個字形容我現在的心情,那就是“爽”!

即使之前網絡上有諸多的風言風語,摸黑和不看好,但是“流浪地球”真的牛逼。

作爲原著黨這一次的電影改編還是讓我非常的滿意的,它只是小說中某一個局部位置的放大和加工。

畢竟文學作品和電影是不可能無縫連接的,這樣大膽的改編,只是放大了人類危機中的親情與選擇,放大的是人類共同命運的視角展現。

這就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電影。

我之前也擔心過是否會變成國產爛片,但是郭帆導演的整個團隊證明了實力,中國也可以有自己的科幻片,而且還是在新春賀歲檔上。

劇情銜接和節奏把握的非常到位,特效也非常完美,讓我這個看了多年好萊塢大片的人完全挑不出毛病和違和感,還很接地氣。

感覺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了自己製作精良的科幻電影,就和ig奪冠一樣,內心衝斥着淡淡的感動。

感謝郭帆導演,感謝吳京,能讓我看到這部成功的影片,我也可以對那個經典小說的黑色20xx說拜拜。

“流浪地球”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對於流浪地球這個中國科幻的新生兒,我們必然要要擁有更多的愛護和寬容。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在大年初六的那一天,我和爸爸以及妹妹我們三個人走進了電影院,看了一個大年初一剛上映的一部國產科幻片,名叫《流浪地球》。

其實在剛開始決定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並不是因爲它的劇情有多吸引人,而是隻是單純的想要看3D的電影,但是3D的就只有這部和《瘋狂的外星人》這兩部。然後爲了視覺上的享受,所以就選擇了這部電影。

電影的剛開始是一個名叫劉培強的地球領航員,因爲地球的危機,而不得不去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而對自己即將要離開兒子和父親而去國際空間站的敘述。爲了父親和兒子能夠更好地活下去,他把他們安排在了地下城。然後17年過去,他的兒子劉啓長大了,但是不甘於一直在地下城生活而帶自己的妹妹韓朵朵隱藏自己的身份逃了出來。並用從姥爺那兒偷出來的車鑰匙,開着車帶着妹妹一起上路。後來被後來被查到之後關了起來,但是在姥爺來救她的時候,突然,牆面開始晃動,地面也不斷的抖動,這使他們明白了,是地震來了,所以他們拼命的往外逃生,並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還救了隔壁牢房的一個名叫Tim的外國小夥,他們結伴而行後然後開上車,飛快的.往外奔跑,但他們趕往下一個安全站的時候,忽然被一支CN171-11的部隊因執行任務而徵用他們的車輛,他要用他們的車運送火石到下一個安全的地方-杭州站,因爲只有火石才能讓停止的行星發動機重新運作。所以他們一路上都在艱難的運送火石,以至於連劉啓的姥爺也送了命。最後,他們一心想要運送的火石還是沒能保住,他們的希望也破滅了。當他們所有人都暗淡的時候,劉啓忽然又想了一個辦法,他想起以前爸爸曾對自己說過的話,說木星上全是氫氣就像是一個氣球,如果達到足夠的數量就會爆炸。既然地球現在正向木星撞去,他們就可以改造一個點火裝置,用它來引爆木星,然後再用爆炸的衝擊力來推開地球使它離開太陽系的運行軌道。有的人負責裝載火石還有的人負責改造點火裝置,每個人都在拼儘自己的全力,只是希望能保住人類生存的家園—地球。最後雖然很不容易,但是他們終於成功了。這也多虧劉啓爸爸的犧牲,雖然劉啓之前想的這個辦法很好,但是他們的點火裝置在沒有到達木生之前就已經達到了最大限度。於是身在國際空間站的劉啓爸爸,爲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或是地球上生存的其他人,駕駛着國際空間站以及帶着20噸的燃料向着木星直直撞去。總算劉啓爸爸的犧牲沒有白費,木星的爆炸足以把地球推向遠方。這時,地球就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我們整天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對我們有多麼重要。於是我希望呼籲廣大人民羣衆一定要保護環境,不要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在受到傷害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聽說風靡全國的一部電影《流浪地球》在全國各大影院火熱上映,我也是期待已久!大年初二,纏着爸爸幫我定了一張票,我一個人急吼吼的趕到電影院。剛一出電梯,我驚呆了!哇!看電影的真是人山人海啊!就連每走一步都要仔細看着腳下是否踩到前面的人,不然就尷尬了。離電影開始還有半小時,唉!早知道就晚點來了,我心裏嘀咕着,連站的地方都沒有,想着要不再出去晃悠一會兒吧,可是這好不容易擠進來的,又怎麼出得去呢?想想還在算了吧,於是獨自一個人踮着腳尖靠着取票機我開始了我的手機小遊戲吧。

觀看電影

好不容易等到進場時間了,我本就對這電影充滿期待和好奇,入座下來,我滿心期待,瞪大眼睛,聚精會神地看着,看着看着,也沒有覺得多精彩,因爲是下午的原因,加上我平時就有午休的習慣,我連續打了幾個哈欠,有點尷尬地瞄了一眼周圍,重新坐好,打起精神,到了後半部分整個電影高了高潮的地方,電影院的人都被震撼了,所有人都融入進劇情中一樣了,一會兒有人發出感嘆聲和驚訝聲,到了電影最煽情的橋段,我明顯感覺到周圍的哽咽聲清晰入耳,就連我這個媽媽口中的“鐵石心腸”也紅了眼。

影片結束後,所有人還沉浸在剛剛劇情裏不肯離去,直到片尾曲徹底結束,屏幕變成黑白色在跳閃,大家才紛紛起身自覺地排着隊退場。其實我並不覺得大家是被震撼了,大半原因來自於這部電影的結束方式比較特別,而且這部電影的格局讓人潛意識裏產生一種尊重,來自中國人的敬重。

觀影感受

電影看完,我邊走邊想其實每個人都對這個社會或多或少的犧牲過,不論青年、中年、老年,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犧牲,奉獻與犧牲是前進的主要旋律。此片還告知世人,任何事情面前只要團結一致,永不放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回報和成功的希望,我們學習和生活其實也是一個道理。地球開始流浪時,全球人口死掉了將近一半,僅剩下三十五億人口,這部電影的殘酷性在中國電影中是很罕見的,電影裏煽情,催人淚點的地方很多,讓人看完印象深刻,頗有感慨!這還是一部很有中國特色文化的一部電影,寫出了中國人在面對末日災難來臨時候的勇敢精神,是美國和其他國家所不能相比的,它讓觀影之人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愛國及奉獻精神。人類想要逃離,這是很殘酷的現狀,但唯有愛才是人類生存下去的根本!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檔中,票房穩居第一,帶着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信任與欣賞,我對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特別高。

結果,它給我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了我的期望,它充分展現了人類智慧的力量,感情的偉大。在龐大的宇宙系中,渺小的人類用他們渺小的力量創造希望,守護地球。

機器人那麼強大,那麼理智,爲什麼統治不了世界?他們可以在最快的時間給你最佳的解決方案,就像柯潔和阿爾法狗的對決一樣,接近圍棋上帝的阿爾法狗太出色啦。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選手面對人工智能,也一樣不堪一擊。

但是人類擁有機器永遠無法代替的東西——愛。“愛”包括了太多,人類可以爲了愛,拋下一切,而機器不會,他們沒有感情,他們終究不是人類。

《流浪地球》中,在災難前,或者說是事關人類存亡的大災難前,機器人莫斯(,MOSS)選擇了生存;人類,選擇了希望。

王磊上校身上揹負着的希望,是他死去親人的希望,他的任務就是讓火種安全到達杭州,不惜一切代價,包括隊友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做了隊友周倩、劉啓、韓朵朵眼中的惡人,也正是這不一般的惡和堅持,成就了最後翻倍的希望。

劉啓的希望一直都很簡單,他想讓妹妹韓朵朵有更好的生活,想讓他的姥爺安心離開這個世界,想帶他的家人回家。他希望達成的最後一個臺階就是讓地球不被毀滅,他身體裏那份飽滿的愛,可以爲了希望,全部犧牲。

韓朵朵從一個不理解“希望是什麼”的不良少女,到最後的用希望呼籲起人類希望的英雄少女,她經歷了爺爺的犧牲,哥哥的堅強,同伴的努力。她看着,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把對希望的理解,通過電波信號傳輸到每個人腦海中。

劉培強中校選擇將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絕所謂的理性,拒絕像機器一樣思考,帶着30萬噸燃料奔向木星。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意味着什麼。他的耳邊,是17年未見面的兒子的呼喚;他的前方,是有去無回的木星。

“你就數,一、二、三,擡頭,就能看到爸爸了,這次,你一定能看到我。”劉培強中校帶着他對妻子的愧疚,對劉啓的思戀,對老馬與他的友誼,點燃木星,點燃35億人類的希望,換來了地球脫離木星引力的成功。

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超級英雄,孤身一人去闖蟲洞,也不是復仇者聯盟裏,寥寥幾人就可以拯救世界。人類的全部救贖,希望,分給了每個人,只有全部人類一起纔可以拯救世界,拯救這個被聯合國拋棄的35億人類。與其說是人類共同體散發出的團結一致的強大魅力感動了觀影人,不如說是觀影人因爲這部電影,喚起了內心的那一刻英雄心。

無論最後,命運將我們或者地球變得怎樣,我們都選擇相信希望!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20xx年2月8日,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拍攝成的電影《流浪地球》。

電影中,因爲太陽的急速老化,嚴重威脅人類的安全,世界各國組成了聯合政府,啓動了流浪地球”計劃。

影片一開始,是計劃啓動前的地球,(這裏所謂計劃啓動前”是指行星發動機啓動前)地面上還像天堂般美好,但計劃啓動後(行星發動機分爲兩種,一種是位於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發動機”,另一種是推進發動機”),嚴寒籠罩地球,人類都生活在發動機下距地面5500米的地下城中,在經過木星時,由於引力激增,導致發動機出現故障,地球失去了機動能力,逐漸向木星靠近,政府組織了救援隊,全球展開飽和式救援,不惜一切代價,重啓行星發動機”電影中出現了紅色貨箱的大型運載車,車上是代號火石”的行星發動機啓動裝置,但還是有地下城被熔岩毀滅,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杭州一號”地下城,它最先被岩漿燒熔,行星發動機也毀了。

後來,有人利用電腦程序控制轉向發動機所有的噴射力都轉移到一個噴口上(發動機噴口共有7個),想用發動機火焰點燃木星,引發速度超過1000馬赫(1000倍音速)的巨大沖擊波推開地球,但撞針推不動,一個名叫韓朵朵的少女進行了全球廣播,她說的話使原本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新燃起了希望,火焰距離木星大氣還有5000公里,這時,原本在距離地球十萬公里處伴飛的領航者”號空間站在分離了休眠模塊後,由劉培強中校(吳京飾演)駕駛着,朝木星撞了上去,爆炸點燃木星,推開了地球,人類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時,地面上僅存的建築和冰川給了我強大的壓迫感,行星發動機使我感受到了人類的偉大。當地球靠近木星,即將撞上去時,我不禁冷汗直流:難道繁衍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就這樣毀滅了嗎?”後來,各國的救援隊一起推動撞針時,我心中和電影裏的人們一樣,燃燒着強烈的希望之火。劉培強犧牲自己,保全同伴後操縱空間站朝着木星撞了上去,我看着這一場面,心中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他是爲了人類的生存,我不禁想向他致敬。

地球被推開,計劃重新回到正軌,我長舒一口氣,有種置死地而後生的舒暢。

這部影片證明,人類只要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沒有什麼事是完成不了的。在這裏,我勸人們放下自私的心理,一起維護世界的和平。既爲人類,也爲自己。杭州江南實驗學校613班邵煒康指導老師陳小民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未來的某一天,太陽進入衰竭期,向紅巨星演變,體積不斷膨脹,預計百年內就會吞沒地球,人類爲求生存,終於團結一致,開啓末日求生之路。

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在天災面前亦是如此。還記得那位犧牲自己,點燃人類生存之火的宇航員劉培強嗎?還記得那位爲兒女在困頓難行之中仍能迎難而上,在惡劣的環境下給予劉啓與韓朵朵家的溫暖的姥爺——韓子昂嗎?還記得那位雖叛逆但識全局,護妹妹,保大家的“不良”青年劉啓嗎?他們,作爲中國人的脊樑,成爲一座座歷史不朽的豐碑,必將激勵更多人奮發向前。

吳京飾演的宇航員劉培強,在得知莫斯(智能機器人,接受聯合政府指令)因地球錯過了最後的逃離時間,被木星引力吸引即將相撞,竟想拋棄地球上的人類,實施“火種計劃”後,毅然衝向駕駛室,用伏特加點燃駕駛室,完成最後的五千公里路程。看到劉培強破門而入的那一瞬間,我不禁熱淚盈眶。他明明可以不管地球上人們的死活,他明明可以在宇航空間站裏活下去,成爲火種計劃的執行者之一。可他偏不,爲了地球上更多人們的生存,犧牲了自己,成爲木星上最亮的的啓明星,對視着兒子劉啓,爲他指明瞭前進方向。

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更是喚醒了無數人對爺爺的思念。他已是耄耋之年,仍然身子骨硬朗,愛着劉啓與撿來的孫女韓朵朵,但潤物細無聲,他無聲的愛起初不被年輕氣盛的劉啓理解。起初韓子昂一直在只想保住兩個孩子的小我格局、最終升格到拯救全人類的大我境界。他是曾經生活在地球表面的老一輩代表,回憶着老伴鹹的不能再鹹的蔥花面,緬懷着過去沒有人關注太陽,只關心錢的的歷史。他的死,是捨生取義,捨己爲人的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他的死,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節的淋漓展現。審視我們自己,一遇到困難便挑肥揀瘦,拈輕怕重,不肯行動;一遇到事故便抱着只關注自己利益,他人死活與我無關的漠視態度。韓子昂的死,給了自私自利的人們一記當頭棒喝。

“不良青年”劉啓,雖在初入地下城時對爸爸不理解,不信任,甚至謾罵父親“就是因爲你害死了我媽”。經歷了太多挫折磨難,從幼稚到成熟,從叛逆到理解了父親與爺爺的苦衷,他最終蛻變爲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同時他也告訴了我們,別在失去親人的時候,才理解到他們的愛。我們要多多理解與包容父母,他們也有他們不能倒出來的苦水。

電影開篇便提到太陽已經“死了”,可最終在全人類的努力下地球活了。天災壓不斷人類的脊樑,因爲它不能壓破人類永不服輸,決不放棄的內心。總有一類人,願做無怨無悔的逆行者,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樑。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與他們手拉手,心連心,同心同德,邁步向前。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選擇期望,拼出未來

讓人類永遠堅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檔中,票房穩居第一,帶着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信任與欣賞,我對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異常高。

結果,它給我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了我的期望,它充分展現了人類智慧的力量,感情的偉大。在龐大的宇宙系中,渺小的人類用他們渺小的力量創造期望,守護地球。

機器人那麼強大,那麼理智,爲什麼統治不了世界?他們能夠在最快的時間給你最佳的解決方案,就像柯潔和阿爾法狗的對決一樣,接近圍棋上帝的阿爾法狗太出色啦。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選手應對人工智能,也一樣不堪一擊。

可是人類擁有機器永遠無法代替的東西——愛。“愛”包括了太多,人類能夠爲了愛,拋下一切,而機器不會,他們沒有感情,他們終究不是人類。

《流浪地球》中,在災難前,或者說是事關人類存亡的大災難前,機器人莫斯(,MOSS)選擇了生存;人類,選擇了期望。

王磊上校身上揹負着的期望,是他死去親人的期望,他的任務就是讓火種安全到達杭州,不惜一切代價,包括隊友的生命,自我的生命,所以他做了隊友周倩、劉啓、韓朵朵眼中的惡人,也正是這不一般的惡和堅持,成就了最終翻倍的期望。

劉啓的期望一向都很簡單,他想讓妹妹韓朵朵有更好的生活,想讓他的姥爺安心離開這個世界,想帶他的家人回家。他期望達成的最終一個臺階就是讓地球不被毀滅,他身體裏那份飽滿的愛,能夠爲了期望,全部犧牲。

韓朵朵從一個不理解“期望是什麼”的不良少女,到最終的用期望呼籲起人類期望的英雄少女,她經歷了爺爺的犧牲,哥哥的堅強,同伴的努力。她看着,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用自我的親身經歷,把對期望的理解,經過電波信號傳輸到每個人腦海中。

劉培強中校選擇將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絕所謂的理性,拒絕像機器一樣思考,帶着30萬噸燃料奔向木星。他明白自我這樣做意味着什麼。他的耳邊,是17年未見面的兒子的呼喚;他的前方,是有去無回的木星。

“你就數,一、二、三,擡頭,就能看到爸爸了,這次,你必須能看到我。”劉培強中校帶着他對妻子的愧疚,對劉啓的思戀,對老馬與他的友誼,點燃木星,點燃35億人類的期望,換來了地球脫離木星引力的成功。

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超級英雄,孤身一人去闖蟲洞,也不是復仇者聯盟裏,寥寥幾人就能夠拯救世界。人類的全部救贖,期望,分給了每個人,僅有全部人類一齊才能夠拯救世界,拯救這個被聯合國拋棄的35億人類。與其說是人類共同體散發出的團結一致的強大魅力感動了觀影人,不如說是觀影人因爲這部電影,喚起了內心的那一刻英雄心。

無論最終,命運將我們或者地球變得怎樣,我們都選擇相信期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