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薦】流浪地球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77W人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薦】流浪地球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1

20xx年2月8日,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拍攝成的電影《流浪地球》。

電影中,因爲太陽的急速老化,嚴重威脅人類的安全,世界各國組成了聯合政府,啓動了流浪地球”計劃。

影片一開始,是計劃啓動前的地球,(這裏所謂計劃啓動前”是指行星發動機啓動前)地面上還像天堂般美好,但計劃啓動後(行星發動機分爲兩種,一種是位於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發動機”,另一種是推進發動機”),嚴寒籠罩地球,人類都生活在發動機下距地面5500米的地下城中,在經過木星時,由於引力激增,導致發動機出現故障,地球失去了機動能力,逐漸向木星靠近,政府組織了救援隊,全球展開飽和式救援,不惜一切代價,重啓行星發動機”電影中出現了紅色貨箱的大型運載車,車上是代號火石”的行星發動機啓動裝置,但還是有地下城被熔岩毀滅,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杭州一號”地下城,它最先被岩漿燒熔,行星發動機也毀了。

後來,有人利用電腦程序控制轉向發動機所有的噴射力都轉移到一個噴口上(發動機噴口共有7個),想用發動機火焰點燃木星,引發速度超過1000馬赫(1000倍音速)的巨大沖擊波推開地球,但撞針推不動,一個名叫韓朵朵的少女進行了全球廣播,她說的話使原本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新燃起了希望,火焰距離木星大氣還有5000公里,這時,原本在距離地球十萬公里處伴飛的領航者”號空間站在分離了休眠模塊後,由劉培強中校(吳京飾演)駕駛着,朝木星撞了上去,爆炸點燃木星,推開了地球,人類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時,地面上僅存的建築和冰川給了我強大的壓迫感,行星發動機使我感受到了人類的偉大。當地球靠近木星,即將撞上去時,我不禁冷汗直流:難道繁衍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就這樣毀滅了嗎?”後來,各國的救援隊一起推動撞針時,我心中和電影裏的人們一樣,燃燒着強烈的希望之火。劉培強犧牲自己,保全同伴後操縱空間站朝着木星撞了上去,我看着這一場面,心中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他是爲了人類的生存,我不禁想向他致敬。

地球被推開,計劃重新回到正軌,我長舒一口氣,有種置死地而後生的舒暢。

這部影片證明,人類只要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沒有什麼事是完成不了的。在這裏,我勸人們放下自私的心理,一起維護世界的和平。既爲人類,也爲自己。杭州江南實驗學校613班邵煒康指導老師陳小民

流浪地球觀後感2

今天我和媽媽看了一個叫《流量地球》的電影,太陽快要爆炸了,人類用了一萬個推行器把地球推到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地球因爲遠離太陽氣溫達到零下八十多度,人類建造地下城工人們居住。當地球經過木星的時候,因爲木星引力太大,把地球往木星方向吸引使地球脫離軌道。人們知道木星是由氫氣組成的,木星又吸收了地球的氧氣,只要有一點火苗,木星就會爆炸,最後通過大家的努力,地球安全了,人類成功了。這個電影告訴我要愛護地球,還要好好學習用知識的力量改變世界。

如果地球迎來了毀滅,人還能堅持最初的那份真善美嗎?

一次毫無計劃的出逃,兩個年少無知的孩子,三代人無法訴說的苦楚。卻扣人心絃,處處打動人心。

聯合國爲了保證人類文明的延續,竟計劃先淹死地球一半的人;運輸小隊竟把火石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親密無間的隊友在危險來臨的那一剎那,竟不管隊友的死活,一樁樁,一件件,都引人深思,難道人們不是平等的嗎?難道有時候,生命真的不再那麼寶貴?每每思索到這裏,我心頭一涼,陷入無限的痛苦之中。

混蛋!老東西!一聲聲的謾罵,無不體現着孩子對父母愛的不理解,但所謂的混蛋卻爲了他犧牲了自己,所謂的老東西聽說他有難,不顧自己的安危,上來救他。每每想到這裏,又心頭一暖,讓我有勇氣去堅信,人間的真善美還是存在的!

在《流浪地球》電影出來前,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我也不是科幻迷,但當我瞭解了其中的故事後,卻有了強烈觀看它的慾望。

在《流浪地球》上映時,我可以說是見證了大型的雙標現場,網上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回事,把《流浪地球》的不合理科技細節一個個的噴,然而對於那些外國科幻片的不合理細節卻視而不見,有人問起,也含糊過去,還有很多人,一看見吳京就給電影打低分,說什麼又是中國人的自吹自擂,我估計這些都是外國的間諜吧,中國也不需要這種垃圾。

其實《流浪地球》可以說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片,它的思想內核都是緊緊貼閤中國人的價值觀念。這是我去電影院看過的最貴的一場電影,因爲我買的是最貴的票,表達一下自己的支持,在看的時候,心裏總是會有一些感動,像是那段新年音樂,人們對於家的牽掛,親情的羈絆,這是一種不同於外國科幻所傳達的無形理念。

看了《流浪地球》,我很滿意,當然,也希望中國科幻電影能有更好的成績。

流浪地球觀後感3

現在我們生活一個美麗豐富的地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特,也有許多的國家面臨着一些危險和國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看似這安詳的地球平穩無事,誰又曾迎接的就是人類的滅亡。

流浪地球講述的就是人們不斷地破壞環境,不斷的破壞地球,導致太陽系承受不了,地球要移到木星。全世界人民團結一起將地球推向木星。這時沒有戰爭,大家也感受到自己面臨的危難,曾經繁華的上海,誰也都不曾想被海平面的上升而淹沒,只露出了東方明珠的頂部。海平面的上升,氣溫下降得零下40°,所有的高樓大廈,都成了冰川,人們生活在地下城。而全國幾十億人,只有一小部分生活在地下城。在地下城的人們。人們沒有太陽,沒有樹木,一切都是模擬的。模擬的樹木,模擬的太陽,模擬的燈光。在狹小的地下生活幾十年不過他們雖然生活的範圍不大,但是他們是幸運的,至少可以活下來,活下來,而活下來的人也是最幸運的。但是,但是也有一些並不幸福的人在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凍死,被淹死還有的被動在冰川裏。影片中有一個片段就是一隻被凍成雕像的鯨魚,就像男主角所說的,彷彿他估計他也是在回家的路上而被凍住。

面對全世界遭到了危險。幾個聯合國組織一起推動地球的任務,許多人有爲了這個地球,爲了讓地球更多人活下來,當汽車滑入冰谷時自己爲了保護車上的火石,在最後一刻把車頭和車身分解,自己掉入了山谷,它是用生命而保留了下這顆火石了。像他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最後讓我記深刻的是聯合國的話:“是要把地球放棄,讓地球上的人們好好的跟自己的家人聚一聚,在這七天裏,然後要帶着空間站尋找神心神祕的地方。”但是影片中的劉培強並沒有贊同直接把酒瓶灑向機器人並說你知道爲什麼加加林那個時代不能帶酒。然後把太空站給脫離了獨自駕着主導站。去點燃了木星,留下一句話,沒有地球的文明還算是地球嗎?我們是地球派來的代表,既然是爲了留住地球,我們就應該要救地球,它不僅僅是地球,而是我們的家,我們的一切,沒有了他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部影片顯現出未來的樣子,很有可能未來就是這樣子,北冰洋上的冰川融化,地表溫度下降,有很多繁華的城市都被淹沒,也有許多無數條亡靈找不到自己的家園,所以趁着現在而保護環境,把那些曾經以爲不管自己什麼事,那些小事,從現在開始做起來做,從不隨地扔垃圾,如果每如果地球上每個人都那麼做,那環境不就會更好了嗎?所以我要倡議大家保護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現在動物的每一個滅絕就代表人人類的危險。最後就是人類滅絕。

流浪地球觀後感4

流浪的地球,最後的希望

中國科幻史在這個寒假檔終於迎來了崛起。吳京投資6000萬的鉅作《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流浪地球》,票房已破43億,儘管它還刻着好萊塢的影子……

影片中一幕幕閃現在眼前。2050年,太陽即將爆炸,整個太陽系已經危在旦夕,於是爲了幫人類找到新家園,人類在地球上安裝了一萬多個行星推動機,推向4。2光年外的三體人故鄉,此計劃爲“流浪地球”計劃,需經過2500年的時間,到達新的行星軌道,但地球切入水星軌道時,即將與水星相撞,地球陷入危機,然後有一對兄妹和他們的父親,甚至是所有現存的地球人,心存僅有的一絲希望,共同努力拯救了地球,但最終他們的父親爲了地球而捐軀,在宇宙中,化成了一顆星星。

至今,我的腦海中浮現着吳京最後的話:“3、2、1!”在劉啓擡起頭的那一刻,我淚崩了。整部電影圍繞着一個話題:希望。沒錯,我們只差一根火柴,地球就能再站起來!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看完後,我真的是心潮澎湃。這也許是中國科幻電影上真正的第一部大片,雖然在細微之中,還是能看到好萊塢的影子和好萊塢的世界觀,但中國電影已經在崛起了,已經給了中國人更多的希望和期待。希望是什麼,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在電影裏出現兩次,由課堂到全世界,心存希望,這也許是人類最後的希望。

其實這部劇有很多彩蛋:“剛子沒了”,這部電影裏的剛子去救劉啓爺爺的時候,犧牲了!而在2014年天津大爆炸時,犧牲的那位消防員正好也叫“剛子”,在最後衆人推針時,前來幫助的隊員,正好是汶川大地震時前來救援的國家順序。而這些前仆後繼的人兒,不正是地求生存下去的點點希望之光?

其實希望,就是那麼寶貴。在生活中,你也要擁有希望!有人分數考差,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也就一再考差,沒有任何機會再提高了;有人高考落榜,對就業就充滿了失望,不想再去學習,也就一直被生活玩弄;有人被欺騙,錢被捲走,只剩下絕望,他覺得自己活着沒有意義,第二天就輕生了……但有人雖然成績弱一些,眼中卻充滿了希望,從而東山再起!有人雖然高考失利,卻選擇重讀,終考上重點大學!有人雖被生活欺騙,卻從零開始,開啓別樣人生!

不要問我上那些人爲什麼會那樣,因爲他們有的內心無比失望,有的又燃起希望。事實是,只有你心中懷着希望,那樣才能走向成功!才能拯救自己,才能讓自己再次站起來!看完這部電影,我是渾身發抖地站起來,中國電影已經開始崛起了,這就是中國電影的希望,相信幾年後,好萊塢的影子將會離開中國電影!

你知道爲什麼人往往在最後成功嗎?因爲他們始終懷着希望!

流浪地球觀後感5

實話,還想再去看一遍IMAX……絕對支持良心製作的中國科幻,支持大劉,支持導演,支持京哥,支持小破球!歡迎各位小同志通過這部《流浪地球》電影,入科幻的坑。

這部分內容,我自己在微信寫過朋友圈,有些篇幅,有些地方也表達不通順,這裏整理補充一下,使之規範些。

關於流浪地球,看後有很多感觸的點,科幻和特效都很硬了,真的是國產科幻的驕傲了。(其實國內一直都有這樣的特效技術,國外不少特效大片特效都是中國公司做的,只是國內電影沒往特效上砸錢,砸給流量明星了)

其實我對流浪地球所輸出的中國式價值觀更感興趣。看過幾篇比較好的影評,也是正中我心,下面敘述出來!

一是說,國人的家園感。我們沒有選擇造多艘飛船拋棄地球逃跑,而是帶着我們的家園——地球一起逃跑,源於我們中國人對故土的留戀,這與國外的價值觀很不一樣,所以歐美大概是不會有“流浪地球”這樣想法的科幻作品。

二是說,劇情上,地球還有100年可以好好生活的日子,如果是“享受當下”那種西式思維的話,現代人是不會在這100年內折磨自己,建行星發動機等。而國人會,因爲這受國內“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傳統價值觀影響,我們一定會爲了子子孫孫,像愚公移山一樣,爲了後代後代更後代的幸福,一代一代的努力着。

三是說,國內的集體主義和國外的個人英雄主義。因受《三體》《明朝那些事》作品的影響,我更傾向於這樣說,一方面,不是缺了主角,流浪地球就不會成功,也不會有主角光環這種,主角一定不會死,或者說,缺了主角,歷史事件還是一樣的正常發生,歷史規律纔是一隻無形的大手,推進歷史發展(參照《明朝那些事》的思想)。電影中有明顯體現這一點,如,不是隻有劉培強纔會爆倉而出,其他人也會;而作爲主角的劉培強,也英勇獻身於這次偉大救援行動中,並沒有主角光環。

另一方面,我覺得這部電影表達出了客觀現實情況,那就是每一處都在上演着英雄主義,整體的成功是由每個人的英雄主義疊加在一起的,電影中強烈體現這種思想的就是“飽和式救援行動”。飽和式救援,顧名思義就是原本可能只需要十幾人的救援規模,在災害來臨時可能派出十倍,百倍的救援力量。所以最後的成功,是集體努力的結果,而“王磊隊長救援隊”只是一處英雄主義的縮影。

第三點,纔是讓我看到電影中有“劉慈欣”的影子。大劉啊,其實更想做那個moss吧

就這麼多吧。書目推薦,不用說了,那就是《三體》《明朝那些事》。歡迎一起探討。

流浪地球觀後感6

昨天第二次看了《流浪地球》。在影片中總感覺有一種力量震撼了我,是特技效果還是故事劇情節?都不是。今天想起來,是影片中體現出來的英雄主義力量,這種力量蘊含於中國文化中。

《流浪地球》是一種災難類型片,英雄拯救人類的主題。這類片子好萊塢拍了很多。從場面到故事情節都很完善。在這種題材上同他們競爭,國產電影沒有任何勝算。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是挖掘出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創造了一個集體英雄的故事。最後拯救地球的是一個集體,他們的精神感動了更多的人。尤其是最後衆人推“撞針”的場面,真是讓人人血沸騰。至此這部電影真正利用了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精神。這是電影的精神核心。

好萊塢電影的英雄只有一個人,這是西方文化強調個人的表現。東方的文化強調集體,如何在電影中體現這種文化?這部電影開闢了這種思路,從此中國也可以拍出英雄主義的影片,西方人也要從中國的電影中慢慢接受東方的價值觀。

影片中這一羣人完成英雄壯舉的動力同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體現“家”的概念和堅韌的精神上。這是推動人物思想前進的動力。片中的人物除了宇航員劉培強之外,都是小人物。面對危機他們也有退縮和絕望,但是最後在彼此的精神的鼓舞下,一起完成拯救地球的使命。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家”的概念,最初是“小家”,是對於親人的思念。最後演變成要拯救人類的激情。影片對人物心理這種轉變處理的非常好。幾次“拯救計劃”的失敗,影片中的人物也絕望過,但是最終明知希望渺茫但是仍然要奮力一搏。這種精神正是中國文化中堅韌的精神的體現,正像“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樣,明知沒有希望,一次次失敗,卻依然堅持着。影片的震撼力正是從這裏迸發出來。

這部電影的意義在於,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精神作爲電影的主題思想,並且以此爲核心展開電影的內容。使得人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力量。使得電影有了感染力。當前的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除了經濟、軍事、政治上的競爭以外。文化這種軟實力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電影這個領域,我們的市場也長期被美國的電影占據。現在我們終於可以開始逐步奪回這個市場。並且向國外輸出我們的電影同時要宣傳我們的文化了。這是中國崛起的體現。

流浪地球觀後感7

週末去看了一部”特火”的電影《流浪地球》。

從電影院出來非常感慨,之前看《流浪地球》的預告,以爲是個“太空戰狼”,想不到超出預期。影片中的特效很美,場景的大片設計感很強。但最最令人欣喜的是:我們終於有自己科幻電影的大製作了!

電影是以“帶着地球逃跑”這樣一個設定展開,想象力腦洞大開。因爲太陽即將急速膨脹,吞噬地球,人類要帶着地球逃離太陽系。渺小的人類在地球上建立無數個巨大發動機,要推動地球流浪到4.3億光年距離外的星系,建立新的家園。

作爲一個文科生,對”流浪計劃”中的大數字,例如4.3億光年,2500年的時間,100代人的努力,150億噸的推力,地球上35億的人口等等充滿了絕望感。同時“流浪計劃”剛開始就要殺死一半的地球人,那地球人要如何選擇取捨?之後的社會會沉浸在什麼狀態?這些問題又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可惜導演注重獵奇和救援,把這一咕嚕給掐了,呵呵。

伴隨着絕望,影片依然呈現了充滿希望的一面:故事的主線是劉培強和兒子劉啓的感情矛盾,但他們在絕境中彼此關愛;指揮官王磊看似冷酷無情,但在整個救援當中,緊緊守護着團隊的每一個人;在地木即將相撞的時刻,仍有地球人聽見了朵朵的召喚,調轉逃離的車頭爲生存做最後的一搏。沒有地球,家就無從附着,大難臨頭人類彼此的團結,就是彼此的守候。如此行動皆因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當影片中地球流浪太空期間破敗的地面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各種地標建築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對家園的依賴和渴望令我深深感懷。

影片較弱的地方是敘事。個人覺得劉培強在後半部分的戲裏略顯單薄,與兒子劉啓的矛盾缺乏鋪墊,導致結尾的感情戲有點不夠給力。還有就是最後”宇宙星球分析員”出場突兀,導致最後一些橋段讓人有些分不清是誰。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寫末日科幻的電影《諾亞方舟》,在人類逃難,方舟艙門關閉的最後時刻,父親有票卻沒有時間進入方舟,他竭盡全力把兒子拋進船艙,自己卻掉進滔滔大海,因爲細節鋪墊豐滿,場面感人肺腑,動人心魄。而《流浪地球》裏恰恰缺少這樣細膩的感情烘托,即使父親劉培強駕飛船引爆木星,也沒有留下這種驚心動魄的感受,覺得有些遺憾。

儘管如此,《流浪地球》畢竟是國產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它告訴我們:“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的東西”,無論最終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選擇在絕望中抱團,在希望中勇敢。

流浪地球觀後感8

2月11日爸爸帶我去奧斯卡電影城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個稱職的爸爸,他叫劉培強,他是一位中國航天員,因地球離太陽太近,太陽將要毀滅在即,地球也將隨之滅亡。人類爲了尋找新的家園,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人類把它稱爲“流浪地球”計劃。所以他只能陪伴兒子劉啓4年,4年後前往國際空間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韓子昂陪伴劉啓長大。轉眼間17年過去劉啓長大了,他帶着妹妹韓朵朵偷偷從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開外公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爲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的營救,連劉啓他們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後繼,奮不顧身,只爲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後來,莫斯最後宣佈“流浪地球”計劃失敗,劉啓突然想到了小時候爸爸對他說的話:兒子你知道嗎,木星90%都是氣氧,劉啓說:那是不是像一個大氣球?劉培強: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劉啓:嗯。最後,劉啓把上萬座發動機聚集在一個發動機裏,衝擊木星,木星在反彈給地球,地球受到衝擊就會離開木星。最讓我感動的是,因有些發動機缺少燃料,劉培強就駕駛航天器撞擊木星,在駕駛的同時他最後對兒子說:“兒子,爸爸要去執行任務了,你閉上眼睛,數321,擡頭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這可能是劉培強給劉啓的一個念想,因爲距離太遠,就算用望遠鏡,劉啓也很難看到空間站。但最後的這一刻,地球由於被吸引,已經離火星很近了,而劉培強點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燒、爆炸,劉啓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後一刻,劉培強犧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兌現了給兒子的承諾。

可能在生活當中,我們人類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麼,今天去哪玩,並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許,人類只在乎錢,並不在乎地球裏裏外外的事情。

其實這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感人,韓子昂在開啓運輸車的時候,有一首詩說:“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意思是說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條,開車時不規範了話,親人兩行淚。

流浪地球觀後感9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未來某一天,太陽的壽命到了極限,再不久就要產生大爆炸,所以人類前所未有的團結,拿出所有的科研技術,在地球上建立了一萬個推進器,給地球提供能量,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這個計劃的時間是2500年,剛看到這個時間的時候,我想:這個計劃得幾百代人的努力啊!任重而道遠。還有太陽真的會爆炸嘛?

不管在技術上是否能實現,故事的發展總是有曲折,吳京主演,自從上一次看過吳京拍的《戰狼2》後,很久都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了。

在地球流浪的路上,遠離了太陽,地表溫度下降到零下八十多度,所以把人類搬遷到了地下層生活,只是看不到星星。

地球表面零下80多度的時候,風雪飄搖,曾經繁華的北京和上海不在了,真的是沒法想象:在外面不超過一分鐘可能就會凍死了,必須得攜帶氧氣和做好保暖措施。

在地球靠近木星的時候,受到木星強烈的吸引力,地球的流浪之旅的軌道受到了影響,直接要撞向木星了,同時地球表面出現了大地震,太平洋板塊出現斷層和推移,岩漿淹沒了杭州地下層。

在最關鍵的時候,大家想到了點燃木星計劃,因爲木星上90%都是氫氣,利用最強烈的衝擊波,把地球推開,從而避免地木相撞。

犧牲了很多的人,尤其是吳京主演的孩子的父親,估計很多人當場都要掉眼淚了。

關於人類物種繼續延續這個問題,科學家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太陽確實會在五十億年後爆炸,木星可能會吸收宇宙更多的質量,成爲新的恆星,散發光和熱,吸引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圍繞起其轉動。

當然所有的一切只是推測,木星是否會在太陽隕落之前變成新的恆星發光發熱,中間的時間又是多少?

還有地球它的壽命,科學家推測也就是個五十億年,當然前提是在我們保護自然,不破壞大氣環境的各種條件下,那麼太陽也是五十億年的壽命,地球是否會隨着太陽一起發生爆炸或者隕落,使得整個的流浪計劃出現問題呢?到時候不僅僅是地球的“流浪”,應該是全人類換一個星球了呢?

作爲一個小小的人類,對於五十億年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瞬間,至於我的後輩子孫如何,我也不知道,整個人類的發展和文明肯定是越來越好,向着可持續發現前進,所有的一切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發展。

自然的變化有自己的規律,浩瀚的宇宙更是如此,不管未來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作爲一個小小的人類,還是迴歸當下,努力地生活好每一天,不管是追逐明天,實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還是能否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只是一代又一代人,慢慢努力的結果。

流浪地球觀後感10

在廣闊無垠的宇宙裏,一抹淡藍色的光照亮了永夜,數萬個行星推進器推動者地球前進,這是地球流浪的序章。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自它在熒幕上上映以來就廣受歡迎,堪稱中國史詩級科幻大片。劉慈欣以其獨特的角度,熟練地將各種物理學知識和對地球的未來的預知相融合,給我們呈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球拯救計劃”。

影片以一場災難開場,急劇萎縮的太陽標誌着太陽系逐漸走向衰亡,並且向我們預告着地球的命運。

在這場毀滅性的危機面前,地球上所有種羣的未來似乎被一條看不見的繩索所勒緊。各國之間開始停止戰爭和對立,逐漸走向融合。聯邦政府的成立不僅僅代表着人類這個種羣的聯合,更向我們展示着在當今風雲變換的國際社會中,各國共同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影片主要通過主人公劉啓和其多年未見航天員父親兩個角度來展開敘述的。劉啓在一次意外中,帶着其妹妹韓朵朵離開地下城來到早已荒廢多年的地面,危機在靜謐中上演。與此同時,國際空間站檢測到地球受木星引力影響,逐漸偏離原來的軌道,並有多臺行星發動機被迫關閉,註定着地球的命運的未知。

影片開頭以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來展開,以親人戰友的死亡來渲染,始終將以家國情懷爲代表的中國傳統民族精神貫穿全篇。在面對巨大的災難面前,離別是對希望的最好闡釋,也是推動他們前進的不竭精神動力。在無數次絕望面前,劉啓始終堅定信念,哪怕在成功率早已在人工智能精密測算之下變得微乎其微,活下去,已經成爲他內心的那道光。

影片的最後,因爲發動機所噴射出的火焰的高度遠遠不及點燃木星的距離,而洛希極限的距離在不斷縮短,木星似乎在宣佈着地球的厄運,失望和恐懼籠罩在每一個人之上。他們翻過高山,越過地獄,一步步地爬出來,向着山的那邊,路的盡頭,卻發現終點一無所有......而在黑暗即將籠罩的那一刻,破曉所帶來的光撕裂了整個長夜。

影片始終將劉啓和父親劉培強之間的矛盾衝突作爲整部作品的核心,向我們展示着一個父親對孩子最純真的愛的同時,也向我們訴說着一位軍人在面對國家危亡和親人之間的艱難抉擇。劉培強在面對着地球的毀滅時,他再一次義無反顧地走向了世界,用熾熱的火光迎來了整個地球的希望。一段段離別在危機中上演,一個個希望在晦暗中展現。在迷茫散盡後,終是星河長明。

從木星爆炸所產生的巨大的衝擊波反推着地球,也推動者人類在爆炸所產生的灰燼裏走向重生

人類生於信仰,人類毀於信仰,人類在信仰的灰燼裏重生。

——後記

流浪地球觀後感11

開學的前一天,我去看了最近火爆全球的影片《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若干年後,地球環境惡化,人們只能遷到地下城生活。而隨着太陽即將老化毀滅,地球也將面臨滅頂之災。人類製造出許多發動機,要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開啓宇宙流浪之旅,尋找新的家園。而地球受木星吸引偏離航道,發動機出現了故障,宇航員劉培強一家與救援行動隊成功拯救了地球的故事。

影片場面宏大,特效逼真,真情感人。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劉培強。爲了讓地球脫離木星的引力,人們嘗試用轉向器發出的光芒引爆木星,沒料到,光芒在就要碰到木星時突然停止了,在這危急時刻,是劉培強駕駛飛船衝入木星,並引爆了木星,讓地球得以逃脫木星,而他自己卻消失在木星的大風暴中了。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責。劉培強在地球面臨與木星相撞的危急時刻,毅然站了出來,用犧牲自己的方式拯救了人類。他這種有責任有擔當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

不過,我對影片的劇情也抱有很大的疑問,爲什麼人類不是放棄地球去探索新的適合居住的星球,而是帶着地球流浪呢?看了許多對這個影片的介紹,我明白了這正是影片的獨特和大放光彩之處。帶着地球流浪是對中華文化的表現方式:鄉土難離,故園難捨。在好萊塢大片裏,人類可以逃離地球拋棄家園而活。但在這部影片裏,我們選擇守衛地球而生,流浪也要帶上地球,帶上自己的故土。因爲這裏有我們的家人,有我們的祖先,這裏是我們的故鄉。“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中國人,心最終還是要回歸故鄉的,對家園的不離不棄,是深根於我們幾千年文明歷史。正是中國人這特有的對故土的眷戀,對家園的大愛,才衍生了希望和信念,才拯救了流浪的地球。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不禁感慨,隨着人類的.發展,大片的樹林被砍伐,無數野生動物無家可歸,許多珍惜物種在消失。人類製造的廢棄物污染了環境。溫室效應改變了地球的氣候,一座座冰川倒下消失。如果若干年後,就像“流浪地球”中所看到的那樣,地球即將毀滅,人類該何去何從?細思極恐,爲了我們美麗的家園不毀滅,爲了不讓地球有朝一日真的去流浪,我們是不是該力所能及地做點什麼呢?以行動來保護環境,在不損害環境承載能力,不損害後代的要求下,發展我們人類科技。

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讓生命與綠色擁抱,讓人類與生態共存,讓我們的家園枝繁葉茂,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人類和動物和諧自由的生活。地球———永遠不要流浪!

流浪地球觀後感12

未來的某一天,太陽進入衰竭期,向紅巨星演變,體積不斷膨脹,預計百年內就會吞沒地球,人類爲求生存,終於團結一致,開啓末日求生之路。

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在天災面前亦是如此。還記得那位犧牲自己,點燃人類生存之火的宇航員劉培強嗎?還記得那位爲兒女在困頓難行之中仍能迎難而上,在惡劣的環境下給予劉啓與韓朵朵家的溫暖的姥爺——韓子昂嗎?還記得那位雖叛逆但識全局,護妹妹,保大家的“不良”青年劉啓嗎?他們,作爲中國人的脊樑,成爲一座座歷史不朽的豐碑,必將激勵更多人奮發向前。

吳京飾演的宇航員劉培強,在得知莫斯(智能機器人,接受聯合政府指令)因地球錯過了最後的逃離時間,被木星引力吸引即將相撞,竟想拋棄地球上的人類,實施“火種計劃”後,毅然衝向駕駛室,用伏特加點燃駕駛室,完成最後的五千公里路程。看到劉培強破門而入的那一瞬間,我不禁熱淚盈眶。他明明可以不管地球上人們的死活,他明明可以在宇航空間站裏活下去,成爲火種計劃的執行者之一。可他偏不,爲了地球上更多人們的生存,犧牲了自己,成爲木星上最亮的的啓明星,對視着兒子劉啓,爲他指明瞭前進方向。

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更是喚醒了無數人對爺爺的思念。他已是耄耋之年,仍然身子骨硬朗,愛着劉啓與撿來的孫女韓朵朵,但潤物細無聲,他無聲的愛起初不被年輕氣盛的劉啓理解。起初韓子昂一直在只想保住兩個孩子的小我格局、最終升格到拯救全人類的大我境界。他是曾經生活在地球表面的老一輩代表,回憶着老伴鹹的不能再鹹的蔥花面,緬懷着過去沒有人關注太陽,只關心錢的的歷史。他的死,是捨生取義,捨己爲人的家國情懷的生動體現。他的死,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英雄氣節的淋漓展現。審視我們自己,一遇到困難便挑肥揀瘦,拈輕怕重,不肯行動;一遇到事故便抱着只關注自己利益,他人死活與我無關的漠視態度。韓子昂的死,給了自私自利的人們一記當頭棒喝。

“不良青年”劉啓,雖在初入地下城時對爸爸不理解,不信任,甚至謾罵父親“就是因爲你害死了我媽”。經歷了太多挫折磨難,從幼稚到成熟,從叛逆到理解了父親與爺爺的苦衷,他最終蛻變爲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同時他也告訴了我們,別在失去親人的時候,才理解到他們的愛。我們要多多理解與包容父母,他們也有他們不能倒出來的苦水。

電影開篇便提到太陽已經“死了”,可最終在全人類的努力下地球活了。天災壓不斷人類的脊樑,因爲它不能壓破人類永不服輸,決不放棄的內心。總有一類人,願做無怨無悔的逆行者,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樑。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與他們手拉手,心連心,同心同德,邁步向前。

流浪地球觀後感13

時間飛逝,轉眼新年已過去,豬年正式到來!在這個春節,看電影成了很多家庭必備的一項,我也不例外,尤其是看到《流浪地球》票房如此高,評價如此好,我更忍不住了!於是,帶着期待與好奇心,走進了電影院,哇,頓時驚呆了,影院裏人山人海,每場都爆滿!我隨着人流走進電影1號廳,找到自己的位置,開始欣賞這部大作!

電影《流浪地球》確實不缺打動人的東西:星際流亡的悲愴命運,拯救地球的家園情懷,犧牲小我的集體主義……它強調“希望”,情感基調總體是向上的。電影院亮燈時,我看見有些觀衆在擦眼淚!看完後,我也震撼了,這部電影是中國拍的第一部科幻片,可以說非常成功,這讓中國電影邁出了新的一部,爲中國驕傲!其次就是故事情節,裏邊涉及了希望,團結,取捨,悲壯,有氣勢!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面臨永夜,爲了人類文明,劇中人用他們精純的血肉尤其是高貴的靈魂捍衛了人類的尊嚴,證明的生存的意義。

這部電影,讓我學到了,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懷有希望,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每一個困難。也讓我知道了爲了更多人的幸福,有時候要學會犧牲,學會捨棄,學會顧全大局。最後,我知道,要永遠做一個勇敢的人,不怯懦,不退縮!流浪地球電影觀後感作爲一名科幻迷,還是自己看過的小說,打出中國科幻元年稱號的作品,我都要去看一看,所以購買了首映觀看。

若是用一個字形容我現在的心情,那就是“爽”!

即使之前網絡上有諸多的風言風語,摸黑和不看好,但是“流浪地球”真的牛逼。

作爲原著黨這一次的電影改編還是讓我非常的滿意的,它只是小說中某一個局部位置的放大和加工。

畢竟文學作品和電影是不可能無縫連接的,這樣大膽的改編,只是放大了人類危機中的親情與選擇,放大的是人類共同命運的視角展現。

這就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電影。

我之前也擔心過是否會變成國產爛片,但是郭帆導演的整個團隊證明了實力,中國也可以有自己的科幻片,而且還是在新春賀歲檔上。

劇情銜接和節奏把握的非常到位,特效也非常完美,讓我這個看了多年好萊塢大片的人完全挑不出毛病和違和感,還很接地氣。

感覺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了自己製作精良的科幻電影,就和ig奪冠一樣,內心衝斥着淡淡的感動。

感謝郭帆導演,感謝吳京,能讓我看到這部成功的影片,我也可以對那個經典小說的黑色20xx說拜拜。

“流浪地球”也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對於流浪地球這個中國科幻的新生兒,我們必然要要擁有更多的愛護和寬容。

流浪地球觀後感14

選擇期望,拼出未來

讓人類永遠堅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檔中,票房穩居第一,帶着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信任與欣賞,我對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異常高。

結果,它給我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了我的期望,它充分展現了人類智慧的力量,感情的偉大。在龐大的宇宙系中,渺小的人類用他們渺小的力量創造期望,守護地球。

機器人那麼強大,那麼理智,爲什麼統治不了世界?他們能夠在最快的時間給你最佳的解決方案,就像柯潔和阿爾法狗的對決一樣,接近圍棋上帝的阿爾法狗太出色啦。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選手應對人工智能,也一樣不堪一擊。

可是人類擁有機器永遠無法代替的東西——愛。“愛”包括了太多,人類能夠爲了愛,拋下一切,而機器不會,他們沒有感情,他們終究不是人類。

《流浪地球》中,在災難前,或者說是事關人類存亡的大災難前,機器人莫斯(,MOSS)選擇了生存;人類,選擇了期望。

王磊上校身上揹負着的期望,是他死去親人的期望,他的任務就是讓火種安全到達杭州,不惜一切代價,包括隊友的生命,自我的生命,所以他做了隊友周倩、劉啓、韓朵朵眼中的惡人,也正是這不一般的惡和堅持,成就了最終翻倍的期望。

劉啓的期望一向都很簡單,他想讓妹妹韓朵朵有更好的生活,想讓他的姥爺安心離開這個世界,想帶他的家人回家。他期望達成的最終一個臺階就是讓地球不被毀滅,他身體裏那份飽滿的愛,能夠爲了期望,全部犧牲。

韓朵朵從一個不理解“期望是什麼”的不良少女,到最終的用期望呼籲起人類期望的英雄少女,她經歷了爺爺的犧牲,哥哥的堅強,同伴的努力。她看着,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用自我的親身經歷,把對期望的理解,經過電波信號傳輸到每個人腦海中。

劉培強中校選擇將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絕所謂的理性,拒絕像機器一樣思考,帶着30萬噸燃料奔向木星。他明白自我這樣做意味着什麼。他的耳邊,是17年未見面的兒子的呼喚;他的前方,是有去無回的木星。

“你就數,一、二、三,擡頭,就能看到爸爸了,這次,你必須能看到我。”劉培強中校帶着他對妻子的愧疚,對劉啓的思戀,對老馬與他的友誼,點燃木星,點燃35億人類的期望,換來了地球脫離木星引力的成功。

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超級英雄,孤身一人去闖蟲洞,也不是復仇者聯盟裏,寥寥幾人就能夠拯救世界。人類的全部救贖,期望,分給了每個人,僅有全部人類一齊才能夠拯救世界,拯救這個被聯合國拋棄的35億人類。與其說是人類共同體散發出的團結一致的強大魅力感動了觀影人,不如說是觀影人因爲這部電影,喚起了內心的那一刻英雄心。

無論最終,命運將我們或者地球變得怎樣,我們都選擇相信期望!

流浪地球觀後感15

20xx年春節,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異軍突起,口碑炸裂。坦白說,這種類型的電影不是我的愛,奈何家裏大小兩位男士都喜歡,我就陪着去看了。

《流浪地球》中,太陽急速衰老,整個太陽系將在300年後毀滅,面對這空前的災難,人們決定把地球整體遷移到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星系中,這個計劃被命名爲“流浪地球”,預計需要花費2500年,跨越100代人。

何其嚴酷!

何其艱辛!!

何其宏大!!!

電影的情節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是比較薄弱的,科學方面的設定也頗多漏洞。然而作爲國產科幻大片,對我來說,最難得就是它所體現出來的中國精神,給《流浪地球》打上了深深地中華烙印。中西方文化區別早在神話傳說中就初現端倪。古代希伯來人認爲上帝創造了一切,《聖經》記載:“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而中國神話認爲太古時期,地球像雞蛋一樣漂浮在太空中,盤古花了一萬八千年間不斷地揮舞着他的巨斧,最終把雞蛋被劈成兩半,分爲天地。有趣的是,老祖宗似乎一開始就知道了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太空中漂浮的巨星,這樣的認知雖然只是出於想像,但也算得上洞見先機了。除了創世之外,關於洪水的傳說也有顯著不同。中國傳說大洪水導致世界成了海洋,殘存的民衆困守在高山上。鯀、大禹等人臨危受命,通過不斷地嘗試,最終解決了洪水問題。而在《聖經》中,洪水成了上帝懲罰人類的手段,只有諾亞在上帝的指示下造出了諾亞方舟,從而躲過一劫。

“我們還有孩子,孩子也還會有孩子”的臺詞讓我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面對太行王屋二山的阻礙,愚公沒有選擇搬家,而是決心移山併發出“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豪言壯語,他的決心和意志迫使天帝不得不妥協。而《流浪地球》的精神同愚公移山一脈相承,面對太陽系即將毀滅的危機,人們沒有被動等待救世主的降臨,也不是少量精英的悲壯逃離,而是全體人類共同努力,帶着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對比《星際穿越》等科幻片,《流浪地球》更看重家園,即使走,也要帶着地球一起走。因爲地球上有數以十億計的人民,沒了人,又談何重建文明呢?

西周尹吉甫曰:“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天塌地陷怎麼辦?補天撐地!太陽多了怎麼辦?射下來!洪水來了怎麼辦?修水利!……這種人定勝天地精神融入了我們的血脈中,代代相承,所以中國人無論面臨天災亦或人禍亦或外侮,都有無數先輩置生死於度外,換取和平安寧的美好生活。

戰天鬥地的中國人,書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戰天鬥地的中國人,傲骨錚錚從不折腰;戰天鬥地的中國人,必將重回榮耀巔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