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守望教育》讀後感(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1.93W人 

《守望教育》是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滿建宇。本書作者通過反思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並不斷在實踐中自我剖析、完善,從深層次揭示了在當今基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校長所面臨的教育困惑以及在教育困惑中不斷探索的艱辛歷程。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守望教育》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守望教育》讀後感(通用12篇)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1

在空閒時候我讀了《守望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

《守望教育》一書中其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在幸福中的度過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那就是對自己的祖國的熱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其中一句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沒有盡頭的,每天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

“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的人。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2

《守望教育》是一本關於教育理想的著作。在書中,劉鐵芳教授把對教育生活提問的權利交還於實踐者,讓每個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去追問:究竟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好的教育?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是劉教授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爲我們解惑。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了劉教授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爲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與一般的高校教育學者相比,劉教授更加關注中小學教育,熟悉中小學教育,對中小學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共有六輯,本書充分展現了在當今一個喧囂的時代裏,還有人以一份難得的執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書中這樣寫道:“我們今天的世界確實需要雷厲風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氣風發的行動開拓者,他們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着現實教育的走向。但這個世界同樣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們把目光停駐在喧囂的背後,尋思現實和歷史中那被熱鬧、浮華所遮蔽、遺忘的問題之域,在無言中追索他們心中的樸素和靜謐的思想之路。他們可能常常被名之爲實際的脫離者,時代的落伍者,但他們依然在寂寞中執著地思索。”我非常欣賞這一段話。是的,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不是教學改革的先鋒者和勇士,但是並不代表我不銳意進取,我堅持每節課都做教學反思,不斷反思自己我班級教育管理,儘量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得讓學校放心、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滿意。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到轉化後進生的問題,劉教授所說的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說也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啓示的。雖說在教學中教師對後進生的確也很關心,但能夠像劉鐵芳老師對待差生那樣,說實話,大部分教師做不到。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和信心,無論朝着哪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他身上所體現出的反覆,足以考驗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作者在文章中還提到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他強調知識和故事是教育中兩個並行的要素,一個讓我們獲得對世界與自我的認識,另一個則憑藉真實可感的世界來撫慰我們的生命。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感情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從中獲取人生的啓蒙教化的薰陶。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故事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長,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願我們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閱讀,留給學生閱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作爲教師,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不僅有利於我們教師的成長,而且有利於我們書香校園的建設。讓我們以一顆平凡、摯愛、理性的心靈來守望教育,守望我們心中的教育夢想吧。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3

康德曾將心中的道德法則和頭上的星空,也就是無限的宇宙相提並論,並且堅定地認爲道德法則高於自然法則。然而,現在部分領域道德失範的現象層出不窮,如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進行道德教育滲透成爲教學活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一問題,我也暗自苦惱,手足無措,但這一困惑在讀完《守望教育》一書以後消失殆盡。

劉鐵芳先生在《守望教育》一書中提到,要善於利用美德故事去喚醒學生的道德情感,他認爲,知識和故事是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讓人們對宇宙和世界擁有清晰的認知,一個通過真情實感、跌宕起伏的人生機遇來撫慰聽衆。作者還提到,道德教育是以人爲本的教育,教育目標應該下沉,而不是高懸於天際,教學內容應該根植於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重視美德故事的運用,以美德故事作爲道德教育的切入點,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人對人的理解”。爲此,教師應該先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在學生偶爾調皮犯錯的時候,不過於苛責,而是以包容的心態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讓學生明白,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正視和改正錯誤的決心,違反道德並非十惡不赦,違反道德卻不願重塑自身的道德觀念才無法被原諒。

就像劉鐵芳所說,美德故事不具備道學家“道德推理”的系統性和嚴密性,但是卻具有直接性,便於學生理解,更加貼近生活實際。美德故事常常採用敘事的手段,讓聽衆在優美的文筆中體驗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以規範化的倫理闡述要求學生被動遵守相關行爲準則。如今,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師要想擺脫道德教育的泥潭,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道德教育的滲透,就應該讓道德教育走進日常生活,真正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而溫馨感人的美德故事,就是通往學生內心世界的鑰匙。因爲,無論是誰,可能會對以講道理爲主要呈現方式的規範教育產生逆反心理,卻無法對貼近實際生活的美德故事產生反感。美德故事之於學生,如同冬日的暖陽,給予學生心靈以陽光般的溫暖,滋養學生心中的道德之花。

教育的本質是愛,愛存在於教育之中,教育之中也蘊藏着愛,愛人育人並非是單純化的職業素養,更是教育中人道主義的要求。作爲教師,應該始終保持良好的人道主義情懷,對學生具有無限的關愛之情。爲此,教師可以將自身對學生的愛寄託在點滴故事當中,讓學生在閱讀美德故事的時候,去感知教師對自身的關愛,去體驗世界的絢麗多彩。而我也始終堅信,當學生感知理解愛時,學生也會將一份真誠的愛意反饋於我。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4

學校開展讀書活動,我品閱了劉鐵芳教授編著的《守望教育》一書,細細品讀,絲絲回味,感受着教授對教育事件的理性反思,頗爲感動。

在這本書中令我映象最深的是“讓我們一道在樹下坐一會兒”這一章節,它勾起了我對自己小學時代的回憶。

記得我和鄰居家的幾個孩子一同上學,那時的物質是貧乏的,沒有豐富的課外書,沒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有的只是無邊的快樂。

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那時侯讀書生活比較單純。簡簡單單的幾本教材,沒有任何別的讀物、輔導材料,早上來上課,午後輕輕鬆鬆回家,作業儘管有一些,也還有課文的背誦任務,但感覺好象都能比較輕鬆地應付得過來。不僅如此,愉快經歷還有兩個重要由來,一是經常有夥伴自由玩耍,一是與自然隨意地接觸。”

那時我們連電視都不常見,更不知電腦爲何物了。但是我們卻沉醉在大汗淋漓中的快樂--踢鍵子、跳橡皮筋、官兵抓強盜等等。校園裏,只要一下課,便立刻沸騰起來,幾人一組,跑的、跳的,直到上課鈴響,纔會停止。放學後,更是三五一羣,結伴挖野菜、割豬草、抓知了,沉浸在無窮的樂趣之中。

回首今天的教育,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可謂天壤之別,學生知識訓練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學生的生存狀態本身卻並不見得隨外在條件轉變而一道發生着質性的轉變。打着提高兒童素質的名義,名目繁多的訓練充斥其中,機械刁鑽的考試把兒童的思維和想象空間變的十分狹隘,當今的學習成了孩子們不得不承受的苦役。童年時代,成了他們人生中一段緊繃的弦……這一切的一切,難道不值得我們去深思嗎?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四季鮮豔奪目的花草樹木,光怪陸離的蟲魚禽獸,變化莫測的風霜雷雨,奇妙偉大的日月星辰,都是兒童知識的寶庫。”“大自然是我們的活教材,活老師,我們應該向它領教,向它探討。”陳老先生卓爾不羣的教育思想,仍然不失爲今天教育改革中的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

今天,且讓我們共同在樹下坐一會兒,讓我們共同享受此刻的寧靜與自由,讓我們心繫教育的同時,多一點平凡和樸實,多一點清醒和自覺,讓教育生活成爲教師和學生心靈自由徜徉、共同依戀之所在。讓孩子們多接受大自然的洗禮,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發展,使他們將來成長爲心理健康、體魄健壯、素質全面的國家棟樑之材。作文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5

看到劉鐵芳《守望教育》第二輯的標題是“我在,故我說”。我馬上聯想到了這樣一句“我思,故我在。”?閱讀,是一種與書中人物心靈對話的過程,多讀書,可以充實我們的心靈。有人把閱讀經典名著比作與偉大的哲人對話,“閱讀一百本好書,就是和一百個有思想的人對話。”這種深層閱讀中的思考,更能體現出人存在的價值。

在這方面,美國的教育值得借鑑。有個老師佈置給二年級孩子的任務是作一個關於“藍鯨”的研究,要求孩子自己跑圖書館找參考資料,而且參考資料要來源於不同的地方。還要求研究論文至少要有三個問題,要寫滿兩頁紙。(詳見黃全愈著《素質教育在美國》164頁)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不僅培養了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科學態度,而且在蒐集、閱讀資料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略讀、瀏覽的能力。因此,在學生剛開始課外閱讀時,“放任自由”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天文地理、神話傳說、卡通笑話,全憑學生喜歡,當學生逐漸覺得讀書成爲一種習慣和生命的需要時,老師再適當給學生推薦一些比較適合孩子閱讀的書刊並提出讀書要求,先“放”後“收”,讓學生一個適應過渡期,有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因此,在保證課外閱讀數量的基礎上,也要保證其閱讀的“質量”。在課外閱讀的起步階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隨着年級的升高,對課外閱讀的要求必須在質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導學生學會真正的閱讀。

葉聖陶先生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方能駕馭語言文字。”我們要教會學生閱讀的藝術:(1)讀書貴精不貴多,“與其匆匆博覽百本,不如徹底消化幾本”,要求學生讀書要通讀精讀,讀有所悟;(2)讀書與思考同步,即讀有所思,讀書多而不思考,頭腦就會因膨脹而受到壓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書上的知識,才能發揮書的作用,給人頭腦以健康和活力。

而我們自己,不單單爲考試、寫論文而讀書,讓我們的孩子不僅僅爲考個好分數和寫作得到好成績而閱讀。讓我們爲多種成一些充滿人文精神的各色各樣的樹,形成充滿生機的原生態森林而閱讀吧!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6

哲人康德曾說過這樣的名言:"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經常、持續地對它們反覆思考,它們就總是以時時翻新、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充滿我們的心靈: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僅將"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則"與"頭上的星空"亦即無限的宇宙相提並論,甚至認爲道德法則要高於自然法則。那麼,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範,道德願望與行爲、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複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爲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爲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採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啓蒙,教化的薰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恆。

正如劉教授所說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於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範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於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爲,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爲主的規範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託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7

守望教育,多美的題目,這讓我想到了無邊的田野,彷彿我們就站在那阡陌交錯的田邊,靜靜地守望着滿目青澀,耐心地等候它們漸漸成熟。

其實我們的教育也是種守望,守望着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陪伴着他們一步步走向成長。

書中的文章,有的是一則則發生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有的是學科方面的教育指導……內容豐富,讀來收益良多。

其中印象頗深的文章很多,其中有一篇,是宿遷市劉芸老師寫的《學會表達愛》,文中介紹了劉老師在剛參加工作時和班裏一位單親孩子之間的故事。因爲劉老師長得像孩子的姐姐,所以課上孩子做出了拉老師辮子的事,劉老師爲此大發雷霆。但事後才知,這是孩子在表達對他的喜愛。瞭解情況後,劉老師向孩子道了歉,並告訴他要用正確的方式讓老師知道,並鼓勵他在生活和學習上要努力。自此後,孩子像變了個人,因爲他感覺到了劉老師對他的愛。

學會表達愛!不僅要讓孩子學會表達愛,我們老師也要學會表達愛。作爲老師,都是愛孩子的,但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這種愛卻被表達得錯誤了。

在平常的教學中,不乏這樣的事情。課堂上看見有學生低着頭不在聽講,或者偏着頭在看同桌,老師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又不聽講了,又開小差了,於是會很生氣。緊接着就是一頓批評,讓其好好聽講,還苦口婆心講一堆大道理。但有時,也許那孩子的行爲是事出有因的,老師的批評於他而言只是種委屈,他還怎麼有心思繼續聽講呢!

記得有一次,班裏一個比較木訥的孩子小遠,平常上課精神也不太集中,有一次,被我看到側着頭正要跟同桌講話,我想,這回逮到你了吧,於是讓其站起來回答問題,果然是一問三不知。我很生氣,就從學生的基本行爲規範講到家長接送孩子的不易,從學習能增長知識講到長大要爲社會做貢獻……各種大道理,但孩子仍然面無表情,只是默默地低下了頭。我一想,既然這樣,你也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吧,於是讓其坐下,我則繼續講課。

課後,小遠前座的孩子突然跑來告訴我,剛纔,其實是小遠的同桌拿了小遠的鉛筆,小遠正要跟同桌討回筆。我一聽,愣了,這樣說來,我冤枉孩子了,真正有錯的是他的同桌。於是我趕緊跑回教室,叫來小遠,詢問情況,果然是的。我趕緊向他道歉,可他無所謂的說,沒關係的,其實他也不對,不該課上時間去理論,應該下課後再解決。多懂事的孩子!

孩子是那麼天真可愛,老師都是愛孩子的,讓孩子認真聽講,其實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有出息,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成才,每個老師,都有過恨鐵不成鋼的感慨!可在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有些事,在我們眼中覺得是不應該,但細細想來,卻也正常。哪個孩子的童年不是這樣的呢,我們自己的童年不也是那樣過來的嗎?如果我們能常懷一顆寬容之心,以平常心對待孩子們生活與學習中的這樣那樣,以正確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那麼我們的教育生涯也許會更加精彩吧!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8

在劉鐵芳的《守望教育》中有一篇《時刻守護做人的尊嚴》,主要介紹了作者在他家附近遇到一位吹笛子的藝人,和藝人之間的一番對話,在對話中知道這位藝人因生活窘迫出來謀生,現在是要籌滿回家的路費纔不得不出來賣藝,藝人的話中特別強調自己“不是要飯”的。

可以說,絕大部分人都是非常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的,最起碼的是生理的需要如吃飯和穿衣服,這是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對尊嚴的渴望。“儘管現實的個人總是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差異,特別是生存樣式的差異,但每個人生存的底線,就是一個人作爲人的生命的尊嚴,這是沒有身份之別的。我們在小心地守護自身存在的尊嚴的同時,也要小心地守護他人,守護我們身邊地每一個人,哪怕是流浪乞討者的守住他們做人地那條底線。”

現在城市裏的乞討者,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乞討者?像文中的這位藝人在我們這座城市好像沒有吧?肯德基門口,飯店門前,天橋上,有多少人在乞討,他們真的是無路可走,不能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嗎?有好多還都是孩子,這些孩子現在就乞討,以後怎麼辦?對那些生活的無奈者,“我們可以憑藉我們內心的尊重,而給他人、給這個社會多付出一點善良,一點希望。雖然我們個人的力量極其有限,但我們在給他人以希望和尊嚴的同時,我們也是在給自己的生命敞開一道人性的光澤。”可對另外那些人,我們又能怎麼辦?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9

《守望教育》是劉鐵芳的教育隨筆集,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教育的各個方面,關於教育的理想,關於傳統教育的反思,關於教師的教育意識覺醒,關於學校的理念,關於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跟隨着劉鐵芳一路走來,我認識到一位具有現代教育意識的教育者,一位有自己獨特思想的思考者,一位真正關心教育、熱愛教育的知識人。沒有陳腐的說教,沒有意識形態的教化,沒有假大空的套話,讀來頗覺入心,讀到底時,拿着這本借來的小書,竟有些捨不得放手了。

劉鐵芳是一位愛教育者,這一點從他的每篇文字都可以看出。一個不熱愛教育的人,不會對教育的各種現象思考如此深刻,剖析如此一針見血,從歷史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比較分析中見到熱鬧背後的深層問題。讀之,爲自己無知汗顏,爲自己膚淺慚愧。

作爲一個教師,本身的成長和個人的自我完善是一體的。換言之,作爲教師,要想讓自己的生命獲得意義,必須通過教師的自我成長來實現。但是這種實現應該是冷靜的、真實的,不是在熱鬧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榮譽,而是在冷靜中深入思考,獲得提升,我想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命質量有所不同。

喜歡劉鐵芳這樣的一個說法:教師教育意識的覺醒。“個體開始擁有了自己獨到的對於教育教學實踐的理解與覺悟,並把這種覺悟滲透在自己新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從而使個體的教育教學實踐的思想資源逐漸擺脫外在的常規或者權威性認識,而轉向個體自身,來自個體對教育的真實悟知。”毫無疑問,這是教師能夠達到的比較高的層次,我認爲,也是幸福的層次。一個人,還有什麼比獲得思想認識的深入更幸福的呢?每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都會有一份成功的喜悅。也許這種成功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更沒有金錢,但是這種認識的喜悅是其他任何物質都無法比擬的,這是生命質量逐漸提升的喜悅,是一個人正逐步自我完善的喜悅。

對於教師的個人提升,我想首先要學會的是思考。對日常教學的思考,對教育現象的思考,對自我人生的思考。不假思索的人生是可怕。人生一世,平凡如我,如草芥螻蟻,淹沒於茫茫人海,人生還沒有過出味來,就已發現美好時光逝去大半。如何讓短暫人生更充盈?我選擇思考作爲我的人生主題。選擇思考,其實是嚮往智慧,智慧讓人更有人的尊嚴。劉鐵芳的教育隨筆,每一篇都有深刻的思考痕跡,不浮於表面,不人云亦云的,不迷信專家,不盲從權威,也敢於挑戰傳統教育理念。他認爲自己是一個教育之愛者,一個教育之愛思者,自己“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不斷地去思,拒絕不加分辨地接受一切現成的結論,同時也拒絕把自己扮演成真理的自居者來發佈教育的結論和標準答案,而是在對教育最基本問題的回答中敞開自我,不斷地質疑、追問,再質疑,再追問。”的確,他的思考理性中富有智慧,讓你在看到他不同一般的觀點的同時,也深深地認識到:思考,就應該這樣進行。

當然,思考不是空想,那樣所思所想無從寄託,只能浮於表面。閱讀,是思考的源頭之水。作爲教師,“活到老,學到老”不僅是個人的要求,還是職業的要求,教師需要閱讀。閱讀有時是辛苦的,需要堅持;有時是孤獨的,需要忍耐。每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史中,閱讀都佔了很大的篇幅,閱讀應該成爲老師們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需要閱讀文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科學……內在的積澱越豐富,認識就越深入,思考就越接近真相。這樣的閱讀和思考的結合,會讓我們的心靈越來越豐盈,生命越來越厚實。

寫作,也是促進思考的重要途徑。有過寫字經驗的人都知道,寫的過程就是整理的過程,就是讓思維更縝密,邏輯更合理的過程。寫的過程,我們需要縱觀全局,俯瞰整體,需要努力揭開迷霧般的面紗,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需要盡力表達更準確、合理。這個過程可能是辛苦的,但是收穫卻是讓人欣慰的'。“教育敘事”,如劉鐵芳所說,真不是一件十分難的事。把生活中一個個教育事件記錄下來,這些故事“成爲我們對自身教育生活的反思性實踐,併成爲增長我們的實踐性知識、提升這種實踐性知識的品格的重要形式。”“教育敘事成爲我們改變日常教育生活的單調與平庸的重要方式。”如果厭倦於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不如試着教育敘事,敘事中有思考,我們的個體生命痕跡會變得生動、有趣,富有生命氣息。

讀一本書,只要有一點收穫,這本書就沒有白讀。我認爲,讀一本書,獲得一種思維方式,是最大的收穫。讀這本《守望教育》我得到的最大收穫正是思維方式的突破。我們這一代人,是在政治性很強的意識形態的影響下長大的,以爲生活不是黑就是白那麼簡單,教育也是這樣,只要按照專家們指明的方向前進就不會錯。無論是生活,還是教育,都是複雜的,都不是隨便歸類,隨便給出標準答案的。我們可以思考,可以探究,但不可以定格,不可以停滯。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也許會不斷迷惘,但我相信,“我思,故我在”。

“平庸是平庸者的墓誌銘”,這是劉鐵芳描寫國足的,我覺得對於每個人的人生同樣適用。不甘平庸,就需要不斷自我完善。一個人的自我完善是一個人的幸福;一個教師的自我完善,教育意識的覺醒,是一羣人的幸福。教育這條路能走多遠,我不知道,我也願意“且問耕耘,莫問收穫”。

一切如煙,就讓我且行且思索。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10

通過劉鐵芳教授發表的學術論文,我知道他是一位真誠的學者。在兩次學術年會上見過他,樸素中有一種睿智,謙和中有一種堅持。

劉鐵芳,生長在一個貧困的鄉村,小學就讀的學校是用泥土築起來的,師範三年畢業後到鄉村教書,幾年後進入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哲學博士,現爲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從這一簡歷中可以看出,他無疑是一個“愛學之人”。在《守望教育》一書他說道:“我所夢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書櫥之中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與此同時,又能時刻把心靈的觸角伸向人間社會的冷暖,不忘記自己作爲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

所謂“做一個純粹一些的問學之人”,依筆者之見,就是對教育的複雜性保持一種敬畏,同時對教育的應然狀態懷有一種詩意的期待和浪漫懷想;所謂“不忘記自己作爲普通個體的良知與社會一員的責任”,就是以敬畏和詩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並憑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憑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態。

有人說,教育的複雜性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在這一點上,只有愛情和幸福之類的話題可以與之媲美。面對紛繁複雜的教育巨系統,任何一個人都處在“無知”的境地,我們所應做的就是“保持我們自身理智的清醒,對我們的已知保持一份謙遜,對我們的未知抱有一種敬畏,對我們探索未知的意願,擁有一份理性的剋制,不至於出現一種理性的自負”。

我們的理性不是萬能的,而世界也好,教育也好,遠沒有我們想的那樣簡單。然而,現實中總有“教育真理的代言人”出現,甚至在教育領域之外的人,只要自己上過學,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對教育問題指手劃腳。劉教授在書中指出了這種“理性的自負”的根源:“什麼都說,什麼都敢說,什麼都宣稱能說清楚,把教育的世界變成一個毫無迷魅的世界,對於教育生活缺少一份必要的敬畏之心,這其中隱含的乃是教育中的技術主義傾向。”

“技術主義”,就是要尋求“規律”,追求“模式”。當下,“按教育規律辦事”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一句“時髦”用語,總認爲教育存在着一種能提示育人本質的確定的“規律”,只要找到了規律,按照規律的操作程序去執行,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於是,教育領域也有了“造星運動”,名校辦學模式和名師教案成爲模仿和學習的重點,不少老師就此成了“熟練操作工”,執行着專家、大綱、教參、教科書、名師的旨意,而自我的思想卻在教育世界中缺席。這就是“理性的自負”的代價。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論道、對教育侃侃而談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觀點之前,我們可以先仔細品味一下劉鐵芳教授這段話:“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論、方案、謀略說得天花亂墜者,皆不可信;凡動輒稱“學習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動輒宣稱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奧義說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發展說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教育是富有詩意和理想的事業,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一種教育情懷,有一種“烏托邦”情結,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勒出一種“絕對”的“好教育”。也許,這種“好教育”永遠不可能實現,但如果連理想都沒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復一日地耗費生命。

“絕對”的“好教育”在哪裏?劉教授提出:“從柏拉圖到杜威,從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現實總是現實,總是匱乏的事實……但我們相信它們‘在’,‘恆在’,在我們堅定的信念之中。”

教育事業之所以富有詩意,就在於它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靈魂推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是“一個生命點燃另一個生命”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個人的體會和思考是不能缺席的,我們要時時追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好的教育?我們究竟爲什麼教?……否則,教育就毫無詩意可言,只能成爲一種謀生的工具,學生就成爲“工作的對象”。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11

剛拿到《守望教育》這本隨筆,聽說要寫讀後反思,我守望着書本的封面,沒有任何思考的痕跡。教育的意義在於充滿愛的交流。當我看到那則教育事件時,我的心不得不被震撼。

故事中,歷盡了生活坎坷的主人公爲了愛孩子捨得用靠摩托車出租掙來的錢,每天給孩子帶點東西回家,然而,當他得知自己小孩小偷小摸時,他恨鐵不成鋼,競活活把孩子打死。我曾經也見到過類似這樣的現象,寧靜的校園裏幾聲狂吼震懾了老師,嚇蒙了孩子,緊接着又是啪、啪幾下耳光,家長對孩子身上出現的不理想行爲做出瞭如此的反映。我見了心跳中摻雜着空白,在空白中又找到了答案:畸形的教育,苦澀的教育。

從父母而言,似乎給子女提供了好的物質條件,他就理所當然做個好孩子。相反如果家長從來不顧忌孩子的感受,只知道孩子做的事,卻沒有進行朋友式的交流。這樣,提供得越多,孩子感受到的是隔膜的加深,僅有物質層面的關愛,並不構成好的教育。教育應該是實實在在的,通過愛的傳遞,觸及到孩子心靈深處。與孩子平等地溝通交流,是教育得以實施的渠道。通過交流,父母能夠真正理解孩子;通過交流,孩子也能夠懂得父母的希望和愛:通過交流,孩子可以告訴父母他們的感受,能夠感到自己並不孤獨:通過交流,父母可以給與孩子鼓勵和讚揚,並將對孩子的賞識用言辭和行動表達出來。

有這樣一個故事:8歲的羅傑從學校回來,看上去很不開心。

“你看上去很累”媽媽關心地看着羅傑說。

“兩個小朋友在圖書館裏吵鬧,老師找不出是誰,就罰我們所有的人在大廳幾乎站了一天。”

“全班同學都站在大廳?怪不得你看上去那麼累。”

“但是我跟老師說:‘瓊斯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鬧的那兩個學生,所以你不用懲罰我們所有的人’。”

“因爲少數人的過錯而懲罰全班的人是不公平的!你能幫助老師認識到這一點很不簡單。”

“是嗎?媽媽,可老師爲什麼沒有糾正自己的錯誤?”

“她雖然暫時沒改變主意,但我相信她心裏肯定覺得你的意見是正確的”。

“也許,媽媽!我沒有幫上什麼忙,不過至少她笑了,那是今天她頭一次笑。”

羅傑疲倦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母親在平等的氣氛中,用耐心的態度,與孩子敞開心扉,使孩子在尊重中肯定了自己,理解了別人,受到了教育。

《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話:你們是世界上的光,曾照山上是作爲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的好行爲。真正的教育是光的教育,只有當這種光實實在在地照亮個體心靈,那麼這種教育才能浸潤於個體,建構個體美好的空間。用愛的交流,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實、和諧、高貴。正像劉鐵芳教授說道:以一顆平凡、摯愛、理性的心靈來守望教育,守望我們心中的教育夢想。

《守望教育》讀後感 篇12

內容的豐富性和見解的獨到性是《守望教育》的幾大特點之一,作者認爲,教育問題無處不在。

當人們爲著名健身操教練馬華的英年早逝而嘆惋不已時,作者卻看出了馬華之死的背後問題:“不管怎樣,有一點可以肯定,健美的馬華留住了馬華的健美,卻沒有留住馬華本身”,“世界上最長壽的高加索人講究粗茶淡飯,他們的腦瓜子裝的恐怕不是我們所謂的‘科學’,不過是他們舒心樂意的習慣而已。‘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那個‘幻象’的‘健康’一旦以過強的暗示加諸個人,本身就可能越出健康的軌道”。教育,正像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如果僅僅以所謂的“科學”條框來規範,遠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守望教育》的魅力,也是劉鐵芳先生的魅力。

我想作爲教師的我們,也應該學會用獨特的思想來思考解決問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