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彙總(15篇)

本文已影響 3.37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彙總(15篇)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書籍,像一個巨大的寶庫,它讓人得到知識、從書中明白 寶貴的道理。《愛的教育》,卻讓我感受到了人世間的真情。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品。它自從 1886年問世以來,成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手中讀物,《愛的教育》被翻譯成數百種文字與方言,廣泛流傳於多個國家,深受讀者的喜愛。

《愛的教育》講的是一個三年級學生恩里科在一個學年所發生的事,以日記的形式被記錄下來。一則則老師講的"每月故事"、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向我們講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人性的'善良與純潔,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作者用這些愛的鑰匙,打開了我們的心扉;用這些故事,展現了人性之美。

生活之中處處充滿了愛。處處充滿了美好的字眼。讀了《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人間的愛,是多麼偉大、是多麼重要。對國家、對社會有愛,是每一位公民應該明白,應該去對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愛。朋友之間的友誼,是需要雙方的真誠與付出。做人,要敢作敢當,做錯了就要改,不能面對自己的過錯時,不但不該,還去逃避、不敢面對、那你的生活就不會精彩。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貢獻的人多了,就變成了大愛,這個時間將十分美好。讀了《愛的教育》讓我懂得了很多,所以建議大家也去讀一讀。

《愛的教育》讀後感2

各種愛各種不同,每個人的愛都有不一樣的含義,今年暑假我讀了本《愛的教育》,有很深的感觸。

《愛的教育》是一個叫安利柯的小學生的日記,但他寫出了人間最樸實,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讓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書中有安利柯的.許多同學,有助人爲樂的卡隆,有學習優秀的代洛西,無賴的弗蘭諦,可憐的貝諦……其中,我歸喜歡的是助人爲樂,保護弱者的卡隆,因爲卡隆樂於助人,不求回報,我們要學習卡隆不求回報,樂於助人,保護弱者地精神。生活中,有許多人十分可憐無助,像有困難的同學,爲了孩子乞討的母親,他們是多麼的痛苦,我以後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就給人一句安慰,一塊錢,別人也會萬分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文聖孔子地一句名言:愛人者人人愛之,敬人者人人敬之。這句話是多麼地有道理呀!我還喜歡卡隆地行爲,我對他十分敬佩。書中有一段關於卡隆地故事:弗蘭諦欺侮克洛西,笑話他地母親駝背,克洛西忍無可忍,飛起墨水瓶砸向弗蘭諦,沒想到打中了老師。老師生氣地問誰幹地,卡隆竟然站起來爲克洛西頂錯。多麼高尚地行爲!一般我們犯錯,都是不肯承認。而他捨己爲人,爲克洛西頂錯,這是常人所做不到地。所以我喜歡卡隆。

從這本《愛的教育》中,我悟到了真愛,有愛之人必定是有情之人,無論對誰,都獻出一點你的關懷,世界會更美好。這是我讀《愛的教育》最大的體會。

《愛的教育》讀後感3

自從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性情也有了很大變化,這是一本有愛的書。

這本書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所作。書中講述了小學生涯中幾十個不同性格的人,所發生了一件件充滿愛的故事,讓人想到很多。

這本書很讓人發自內省,書中的一件件事教會了讀者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還有許多不同特點的人。愛幫助人的卡隆,雖長得高大,但他心地善良,從不欺負別人,反而幫助別人。潑來可西,堅強,雖然他喝醉酒的父親整天打他、罵他,但他能忍,並在這樣的環境下,認真學習,得了獎,使他父親悔改。保護妹妹的斯戴蒂,在勿蘭諦兇惡的攻擊下,爲了替妹妹出氣,挺身而出,和勿蘭諦作鬥爭,最終勿蘭諦落荒而逃。代洛西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無論再多苦的環境下都在學習,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別人都趴在桌子上,只有他不畏疲倦在學習。還有自力更生的可萊諦,每天早上5點起牀,替爸爸運柴到7點,之間還不忘讀書,真是孝順的好孩子。

這本書讓我懂得很多。人要愛幫助別人,這樣才能贏取更多的信任與幫助。潑來可西在那樣的環境下學習,我們更要學習。斯戴蒂保護妹妹與別人作鬥爭,我們也要懷着正義之心做事,不能被邪惡勢力壓倒。學習更要像代洛西一樣刻苦。還要多孝順父母。

《愛的教育》最讓我懂得:愛,好比一個環,把一顆顆心聯繫在了一起。

《愛的教育》讀後感4

這是第一本讓我覺得奇怪的書。

當我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的名字時,腦海裏立刻產生了疑問:愛是可以教育的嗎?愛本是一種條件反射,它是受到生活環境的影響讓我們慢慢懂得,可這並不算是教育呀......於是,我帶着疑問,輕輕的翻開第一頁。

不知不覺,這本書已經被我看完了。裏面的每一個文字都把征服了,令我產生一種迫不及待的想要把整本書一口氣吞進肚子裏。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逼迫着我去領悟,領悟的每一刻都擁有足夠的'時間讓我感動。愛,是最令人感動的!

每一篇日記,都記錄着作者社會的趕出,他的身邊總是被各種各樣的愛而影響,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兄弟姐妹的愛,朋友、老師,甚至是一些不認識的陌生人,都有着各種各樣的愛。還記得裏面有不少是作者父母寫的日記嗎?小小年紀的作者,竟然願意與父母共用一個日記本,而且還真實的把每一天發生的事記載在這的日記本上。世上的家庭,能有多少個會像這一家人一樣的和諧?愛,是對父母的信賴。

在生活中,我們也有像作者一樣多的愛,只是我們沒有作者細心,沒有認真的去觀察這個世界。扶老奶奶過馬路,老師對學生的鼓勵,扶起摔倒的小朋友......這些都是愛,即使那些事情再怎麼微不足道,也要有愛才能做出來。小小年紀的作者能發現這樣微不足道的愛,就連無比細心的科學家也未必比他及時發現。作者他是那麼的善良!

若每個人都像作者一樣,那麼這個世界就會有許多愛,如同孔子所說的“大同”社會,社會安定,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這會是多麼美好的世界!

愛,的確是不可以教育的,但可以用心去感悟,最後,你便會被它所感動。

《愛的教育》讀後感5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爲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的教育》是我最近讀的一本感人的名著,它從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展開記敘,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裏柯的小男生。他關心同學,別人遇到困難時,他從不袖手旁觀,總是挺身而出非常熱心地去幫助那些同學和朋友。有強壯有力的蓋隆,堅強的克洛西等許多夥伴。有一次,他和一些朋友一起去看生病的小石匠,路途中一拍腦袋,奔向了商店,買了三個帶葉子的大橘子,又去樹旁邊撿了幾塊大石頭,才走向小石匠家。雖然禮物極少,但代表了他那顆真誠細膩的心啊!

安利柯在平時也特別尊重老師,與老師之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深得老師的喜愛!讀四年級的時候,曾經教過他的一位女老師去世了,他和夥伴們悲痛萬分,留了好幾天的`淚水。

對父母更是體貼,並且他能知道父母內心的感受:一個朋友去他家做客,一不小心把身上的污物抖到了沙發上。安利柯想把土撲掉,但父親用嚴厲的眼光制止了他。等朋友走後纔打去土灰。後來他也理解了父親只是不想讓朋友尷尬。從這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爸爸在教育他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別人,不能傷害別人的自尊心。

讀完這本書,感觸很多:安利柯和同學之間那種無私奉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尊重師長,關心和體貼父母也讓我的內心充滿感動!在以後學習和生活中我以後也會學習他們,做一個懂得尊重別人、充滿愛心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7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每一個故事都令我回味無窮,就像親眼所見到一樣。在一行行的文字中,蘊含着作者的感情,用一句句有趣的言語把每個故事描繪的惟妙惟肖,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其中,我記憶最深的是潑來可西以優異的成績感化了他經常喝酒的爸爸。他的爸爸經常喝酒,而且,每次喝酒回到家裏都會打他,可是,即使是這樣,潑來可西也從不抱怨,從不怨恨他的爸爸。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這樣想:爲什麼我有一個這樣的爸爸啊,我什麼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得到父愛呢?這對我太不公平了。潑來可西能這樣一次一次的原諒他的爸爸,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爲是他對父親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單純的。我們呢?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每次回家以後,嫌媽媽做的飯不好吃,把玩一推就不吃了,你可知道,媽媽做飯多不容易;在你只顧得玩遊戲時,父母叮囑你要學習,你不但不聽,還反衝他們發火……

這樣的事常在我們生活中發生,而我,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嫌父母嘮叨、嫌他們做得不夠周全。但是,和潑來可西比起來,我們多幸福啊!不用以優異的成績來換取父母的疼愛。

我們要學着理解父母,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照做,他們就不老到了嗎;如果讓我們自己來做飯、來管理一切事物,我們不可能像父母做的那麼細緻。

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一個孩子的義務的責任。多和父母交流交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學習生活,這樣他們纔會放心。多問候一下父母,讓他們覺得我的孩子長大了,會關心別人了,這就是他們的最大安慰。

《愛的教育》讀後感8

《愛的教育》讀後感

愛,對每個人來說,那麼熟悉,因爲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直到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懂得了愛有多麼的偉大。

愛,無處不在。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裏,享受到家長的愛。漸漸的,我們上學了,又有教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如影隨行,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能夠使我們歡樂健康地成長;愛能夠給予我們溫暖。

《愛的教育》講述了安利柯升入小學四年級,在短短九個月的'學習生活中,他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並以日記形式記錄了下來。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那爲教師對學生的愛。

安利柯的教師把學生當親人!

安利柯的教師居然這樣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你們是我的兒子、女兒!我愛你們,請你們也喜歡我!你們之中,我一個都不願責罰,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讓我們全班成爲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教師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於他,這位教師的真誠深深地打動了我!每個人在生活中,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不犯些錯誤。可是我們作爲小孩子,卻常常受到嚴厲的批評,而我們的提高卻常常會被忽略!每個人都不期望成爲教師心目中的差生或者壞孩子。“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我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教師給我們最好的安慰,也是最深刻的愛。

這本書教會我要珍惜每一份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像一頓豐盛的宴席,令人回味;愛,如一杯蜂蜜,清涼甘甜;愛,猶如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我們緊緊的連接在一起。《愛的教育》令我品味到了濃濃的愛。

《愛的教育》一共100篇,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小男孩安利柯身邊的一些事,字裏行間無不流露出父母,朋友,老師的愛。

在這麼多“芳香四溢”的愛中,《仁慈的花朵》最吸引我。

《仁慈的花朵》主要講了女子學校一羣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瞞着校長幫助了一個掃煙筒時不慎丟了十幾個銅板的小男孩。這個故事中的小女孩們的真情令我敬佩。她們,令我聯想到了那一羣特殊的羣體——賣藝人

現在的社會中,人們見了路邊的賣藝人,不是一屑不顧的冷眼相看,就是像躲蒼蠅一樣避開他們,匆匆走過。

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我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買東西,一陣悅耳的聲音吸引了我,我尋聲走去,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手中正拉着二胡,悠揚的樂聲令我情不自禁地拿出五元,想放到他面前的碗中。可這時,周圍的人拉住了我,“好心”地對我說:“以後見到這種人千萬別相信,他們都是故意裝成這樣來騙人的。”可我卻不這麼認爲,這位老爺爺是靠自己的手藝來賺錢,怎麼會是騙子呢?我疑惑,我不解,爲什麼大人們會把一位自食其力的老爺爺,想成一個品行骯髒的騙子,難道大人們就是這麼以身傳教的嗎?

如今的社會上,有太多的人都被矇蔽了雙眼,戴着有色眼鏡看人,認爲世上沒有好人存在。這種人將永遠被世人所唾棄,鄙視。當他有難時,一定不會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

送人玫瑰,手指留香。在這個日益進步的社會,真情,是否被你所遺忘?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愛就像一葉小舟,載着我駛向夢想的彼岸……

每當我重讀一遍《愛的教育》,我對愛都會有更深的理解。

《愛的教育》全書一百篇,其中最讓我浮想連翩的是《小抄寫員》。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的工資很少,還要扶養多個孩子,小敘利奧十分懂事,想幫爸爸抄寫,可被爸爸拒絕了。於是,他只好在晚上偷偷地幫爸爸抄寫,有了他的幫忙,隨之時間的`消逝,家裏的情景好了許多。可小敘利奧卻因嚴重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所以,爸爸經常責罵他。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一件事,原先小敘利奧偷偷地幫他抄了許多文件,此時的爸爸愧疚萬分,後悔自我錯怪孩子。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敘利奧就是這樣從小就揹負起增加家庭收入的重擔,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事,況且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還忍受着父親的責罵,仍堅持每晚幫着抄寫文件,就只爲看見父親舒展的笑容。他的所作所爲,他的家庭職責感,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我七歲時,我看見一則新聞:一個四歲的小孩爲了照顧受傷的爸爸,所有的家務勞動,都由他一個人承擔,當時,看到那個場景後,我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難道他的家庭職責感是天生的嗎?我們爲什麼沒有?

愛,就像蜂蜜,蜜蜂不能缺少它,正如我們每個人不能缺少愛一樣。

愛,有時就是職責,每年個家庭不能缺少它,正如小敘利奧一樣,他從小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分擔,學會了付出。請問:你我有嗎?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本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纔可以順利成長,它裏面有悲傷的、高興的、催人淚下的`、發人生省的。但是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那篇《災難》主要說:上學的路上,一位一年級的小學生在過馬路的途中摔倒了,這時,一輛車駛過來正好被佩羅蒂看到,他跑過去救起了小學生,然而,他的雙腿被車壓傷。他爲了救人不惜自己受傷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的敬佩嗎?

是愛,使我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愛,給予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裏,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利用暑假,我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一書,感受特別深刻。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天倫之愛。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是那麼的普通、那麼的平凡,但它們卻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

我最喜歡書中“賣炭人和紳士”的故事。裏面寫出了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沒有貧富之分,也沒有職務高低之別,不能因爲職業和權力不同而去貶低別人的等級,故事中的諾琵斯的父親就是一個不因爲自己富有而去欺負窮人的.紳士,他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故事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只有你去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

最近我看到了一則新聞:慈溪育才中學“育才班”遇尷尬,十七名貴州山區學生遭遇本地學生家長集體抵制的報道,我感到很失望,也很難過。這些家長不就是在歧視山區的孩子嗎?表現出人與人是不平等的,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這樣割斷了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情感和愛的交流,使青年一代在思想上留下陰影,社會能和諧嗎?這是人格的侮辱、是傲慢與偏見的表現,這對山區的孩子心靈上會造成多大的打擊與傷害,他們又怎樣面對自己的孩子呢?冷酷換不了真情,私利者失去了道義,必然會遭到人們的譴責,他們與“紳士”相比顯得多麼的渺小。

愛,就像空氣,充滿了每個角落,每天都在我們身旁。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和諧,更美麗!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書名叫《愛的教育》,這本書的作者是:埃得蒙多。德。亞米契斯,(1846——1920xx年)。他是意大利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者,作家。出生於意大利古利亞地區一個名叫奧奈季亞的村鎮。20歲時從軍校畢業後參軍,開始寫一些愛國短篇故事,並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意大利軍旅生活》。1886年,耗時近十年創作的《愛的教育》面世,爲他贏得了世界聲譽。

我從掃煙囪的孩子抽抽搭搭地說:“今天我掃了好幾處煙囪,得了30個銅幣,誰知弄丟了。我的衣袋有個洞……”說到這兒,他不禁哇哇大哭,“沒有錢我不敢回去,老闆肯定會打死我的!”

圍觀的人漸漸增多。衆人正不知該怎麼辦,這時,一個女孩拿出兩個銅幣說:“我只有兩個銅幣。大家湊一湊,幫幫他吧。”立刻有很多人掏出錢來,8個,10個,15個……還是不夠。一個助教走過來,放下一個銀幣,大家向她歡呼,她卻紅着臉跑開了。還差5個!這段話中,我覺得大家和助教的樂於幫助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有一次,我和我的弟弟一起玩,吃飯的'時候,我去端板凳,弟弟在那裏自己玩,突然,“咚”的一聲,弟弟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趕緊放下板凳,飛奔過去,弟弟已經爬起來了,我問弟弟有沒有摔破那裏,弟弟說沒有。我放心的去端板凳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這個寒假,我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愛的教育》了。它講的是小男孩安利柯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愛的教育》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其中,我最喜歡安利柯的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護者》這篇文章,它講了農村少年西西洛聽說爸爸病了,一大早起來冒着雨,從農村趕到城市的醫院裏,看望他生病的爸爸。他看到自己的“爸爸”病得重極了,禁不住哭了起來。他無微不至的照料着“爸爸”,或是給他整理被子呀,或是給他趕蒼蠅呀,或是用手摸摸他的頭呀,或是給他喂湯藥呀等等。直到有一天,西西洛正真的爸爸來了,他才發現認錯了人,原來那個病人不是西西洛的爸爸,但是西西洛還是守護在那個病人身邊,後來,因爲他病的太重了,最終還是死了,西西洛才依依不捨地走了。我非常佩服他,他聽說爸爸病了,急着想找到爸爸認錯了人都不知道。他還關心他人,後來他明明知道病人不是爸爸了,還熱情的服侍着他,直到他死了才離開他。

我想:一定要學習西西洛關心父母的品質,我爸爸工作也十分辛苦,他常常是我睡着了纔回來,我早上起來後他就去上班了。於是,晚上睡覺前,我給爸爸熱了一杯牛奶,下面有一張紙條,寫着:“爸爸辛苦了!”第二天,爸爸表揚了我,因爲紙條上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是它代表了我對爸爸的心意,爸爸高興極了,我也高興極了!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今年暑假,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日記小說《愛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說中的一個個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故事打動了。

我覺得恩里科是個聽話的孩子,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他善良、可愛、勇敢。在他生活中有許多真心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纔可以健康成長,也可以從中獲得友誼。

我最喜歡的人是二年級的學生羅貝蒂,他爲了保護一年級的小學生朱利奧,自己躲閃不及,被馬車壓碎了腳骨,從此以後只能靠柺杖行走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幫助同學是有的,但像他這樣了奮不顧身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的同學,我們就不一定有幸遇到了。看到這一個故事,令我想到了報紙上的一則報道: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倒在人行道上。20分鐘裏,竟沒有一個路人上前攙扶。等到120急救車趕到時,老太太已經去世大約20分鐘了。同樣是兩個值得去幫助的人,但是遇到的結果卻完全不同,一個得到了別人捨命相救,一個去世了很久才被人發現。這些路人跟捨身救人的羅貝蒂簡直是差之千里。

正是因爲恩里科身邊有這麼多善良的'夥伴,他纔可以明白:愛,無處不在。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意義,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無微不至的關懷,什麼是父母無止境的愛!我知道了有真、善、美的人,一定是世界上生活最美好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