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中國震撼的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77W人 

導讀: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 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震撼的讀後感,歡迎閱讀!

中國震撼的讀後感

  《中國震撼》的讀後感

在光電研究院讀書月活動中,讀了張維爲先生著作《中國震撼》一書。本書的作者親身走訪過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在書中將“中國模式”的與國外的情況作了比較。全書字裏行間展現出一種對“文明型”中國崛起的無比自信。《中國震撼》一書有廣闊的國際視野、豐富的事實論據、精闢的理論總結,對拓寬讀者視野,促使讀者進一步認識中國現狀和啓發對“中國模式”的思考有很大作用。

《中國震撼》的基本立論是,中國今天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這種“文明型國家”崛起的深度、廣度和力度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作者將中國這樣的文明型國家的特徵總結爲有“四超”和“四特”。“四超”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超悠久的歷史傳統、超深厚的文化積澱。在此四超基礎上,衍生出獨特的語言、獨特的政治、獨特的社會、獨特的經濟。

這其中的每一點都包含了傳統“文明”和現代“國家”的融合。在此基礎上,書中客觀地指出,雖然今天中國還有人認爲只有建立與西方同樣的政體纔算建立了現代國家,還有人仍然懷有所謂的“現代國家焦慮”,繼續激烈地譴責中國自己的文化和政體,但這些人的觀點在中國已被邊緣化;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對自己文化和國家的認同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麼強烈,中國現代國家的體制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確實如此,在五千年傳統文明的基石上,中國共產黨執政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中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基本形成了傳統性與現代性結合較好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而且是一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文明,總體上優於任何一種類型的資本主義文明。

全書用大量篇幅分析了中國模式的八個特徵,即:實踐理性、強勢政府、穩定優先、民生爲大、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對外開放。認爲這些特點是對過去30多年中國改革開放經驗的總結,而這些特點的基礎是中華文明,特別是人口、地域、傳統、文化這四個“超級因素”。這些因素大致規範了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性,規範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路徑依賴,規範了中國模式的所有特點。據作者的深一步探究,過去30多年中,中國也有人嘗試着跳出這八個特點,但最後在實踐中又總是被拉回來,追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文明型國家”的超強基因帶來了某種規範:一旦我們不照這個基因圖譜生長和發展,中國的發展就容易遭遇挫折和失敗。作者的分析是深刻的。目前,中外知識界關於中國模式的概括存在不少歧見,書中觀點屬於有見地的一家之言,其所言特徵的內容均能成立。但倘若要完全廓清和科學詮釋中國模式的特徵和內涵,可能還要作多層面和多視角的界定和抽象。以中國經濟模式爲例,一是要區分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中國經濟體制模式。經濟發展模式還要分領域和部門來概括,如新型工業化模式、新農村發展模式、出口創匯導向型發展模式等。經濟體制模式也要分領域和部門來概括。二是要區分經濟發展目標模式與經濟發展過程模式、經濟體制目標模式與經濟體制改革過程模式。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體制目標模式,具體還可以細化爲建立公有制爲主體和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書中所說的混合經濟)、建立按勞分配爲主體和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模式等;而書中所說的穩定優先、漸進改革、順序差異等,則屬於經濟體制改革過程模式。

《中國震撼》這部想著作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走中國自己的路”,這條路我們走對了,要繼續堅持走下去。

但是,結合目前中國社會實際存在的問題,讀者多少會感覺作者在有意或無意的迴避一些問題。作者在書的開端就擱置一些問題,如:物價房價問題、環境問題、腐敗問題、貧富差距問題等,而這些問題實實在在的包圍着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作者僅僅用四頁文字將這些問題一一駁斥,觀點無非是這些問題外國也有云雲。

我們可能如作者所說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我認爲這應該是一百年以後、一千年以後的人做出的判斷。我想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做好工作,把一項研究做紮實、把一個公司做強、把一畝地種好、把一輛車做好、把書讀好等等。

我不願意做偉大時代裏整天仰望星空而空感嘆於星空璀璨的人,我願意做一個對偉大時代有所貢獻或促進的小國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