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荊軻刺秦王》初中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4W人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荊軻刺秦王》初中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荊軻刺秦王》初中讀後感

《荊軻刺秦王》初中讀後感1

在寒假的第一週,我從《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讀到了一篇令我受益匪淺的故事,叫做《荊軻刺秦王》。

那時正是戰國時期的後期,秦王剛把趙國奸滅,而搶奪的魔手漸漸地向燕國伸去。而燕國的太子丹很着急,招集了文官大臣們,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大膽的計謀——讓荊軻把秦王痛恨的燕國大將樊宇的首級獻給秦王,以取得秦王的信任,然後就藉此機會將秦王刺殺掉。荊軻二話不說就開始實施計謀了。事情原本進行得很是順利,可是荊軻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露出了馬腳——在刺殺的'時候因爲太緊張,連刀都撥不出來。後來,被發現後不幸被秦王的侍衛當衆斬下了首級。

唉!真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啊!

想想我自己,有時不就是第二個荊軻嗎?每次都上了戰場才臨陣磨槍。還記得有一次,我們五年級來了一次驚天動地的監控考試。同學們都在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來複習。而我自是,認爲滿分簡直就是手到擒來,得來毫不費功夫,每天都揚揚自得。可是考試的時候,我卻慌了神。這個不知道填什麼,那個不知道寫什麼,真是叫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啊!試卷成績一下來,我只考了八十幾分。此時,傷心,難過,後悔,涌於心頭,但也無法……

這篇故事讓我明白了,我們無論做什麼,都不要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道理。而我,也一定會把這個缺點改掉,不再做第二個荊軻了。

《荊軻刺秦王》初中讀後感2

戰國時期,燕國太子丹請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嬴政。爲了能近距離的接近秦王,荊軻假借獻地圖爲名去見秦王,把匕首藏在地圖中。地圖展開後,匕首露了出來,荊軻便拿匕首刺殺秦王,沒有成功,荊軻也喪命於此。

我特別欣賞荊軻這個人,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勇士。他毫不畏懼的進入號稱狼虎之國,與秦王鬥爭,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表現了他的勇敢。易水畔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訣別,這句話更表現了荊軻視死如歸的豪邁氣概。

清末變法志士譚嗣同在臨死前曾留下這樣的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想必這也是你視死如歸的鏗鏘壯語吧,荊軻。在太子面前決意請辭,易水送別而去時終己不顧,臨死之前依然傲視怒罵秦王……其實你已經做到了:冒敵進入秦朝王宮,使羣臣兵力慌張得盡失其度,面對死神巍然不懼。一位可敬的忠臣,一名勇猛的武士,綿延數千年的燕趙悲歌傾訴着這段悲壯感人的故事,徘徊在人民心中,永不散去。

荊軻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俠義之士,雖然他刺殺秦王並未成功,但是他的勇士精神被世人永遠頌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