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範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5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流浪的暑假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範文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1

一個無聊的下午,我打開電腦,電腦桌面上一個文檔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個文檔裏有一篇讀後感,這看上去很平常。但是這篇讀後感是媽媽寫的。

故事發生在一個週日的晚上,我看完了一本課外書,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就拿到電腦前給媽媽看,可媽媽卻無所謂地說,“小孩子看的書,幹什麼要給我看?先放那邊吧。”我原以爲媽媽不會看這本書,可沒想到的是,媽媽不僅看了這本書,還站在我的角度分析了這本書的內容。

這本書名爲《流浪的暑假》:書中的主人公是四個十二、三歲的初中學生,通過四個孩子在暑假期間的故事以及家庭中家長對孩子暑假補課的態度和方式而展開的故事。好學生樑靜慧是個又乖又聽話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出類拔萃,但她的暑假只有按父母的'意願和安排上課、做作業,而學小提琴成了休息。另一個活潑、熱情奔放的女孩安如玉闖進了樑靜慧的世界,樑靜慧也在受她的影響慢慢地改變。同樣也是好學生的高翔飛,他的成績名列前茅,但另一個桀驁不馴、成績超羣的男生森林,卻不像高翔飛、樑靜慧那麼安分守己,他發誓這個暑假他一定不會上補習班,要幹出一番大事。而高翔飛因爲嫉妒森林,卻因打聽不出森林要乾的那件大事,便寫了張尋人啓事來打探消息。到最後,森林真的失蹤了,(他去撿垃圾流浪了)樑靜慧、安如玉、高翔飛便一起去尋找森林。最終,他們都經歷了能讓自己成長的事,體會到了在假期裏什麼事是有意義的,他們也體會到了成長的滋味。而故事的主人公森林通過一個假期的流浪知道了大人們掙錢不易的道理,從而改變了對父母的態度。

這些故事情節在我們小孩子的眼中頂多就是告訴我們父母掙錢不容易,我們要懂事。而媽媽卻站在她的角度重新品讀了這個故事:“雖然這是一本少兒讀物,但通過這本書,我女兒在給我打預防針了,意思是暑期將至,不要給她太多的任務和壓力。讓她自己去安排暑假生活。這點我會考慮並會盡量滿足她的願望。”

此刻我的心中涌現出了一種莫名的感覺,媽媽實際上是是能夠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待問題的,只是我們不善於去發現,往往還會誤會他們,由此我們真應該好好反省反省。大人們能站在我們的角度看事情,那我們怎麼就不能多多替他們着想呢?

  流浪的暑假讀後感2

兒子借了一本書《流浪的暑假》,看的廢寢忘食,我也產生了好奇心有種想看的衝動。等兒子看完,我也迫不及待地看了一遍。這部小說講述森林這個優秀的孩子在假期裏流浪,其他幾位同學參與尋找的經歷。在幾天的流浪生活中,森林慢慢學會了感恩,學會了關心別人,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勞動掙錢,成爲一個勇敢少年!雖然只是幾天時間,他已經長大,已經由原來的那個桀驁不馴的男孩變成一個有思想,重情感,勇敢的男孩!

森林本是一個初一男孩,有着優越的家庭條件,有着全校第一的驕人成績,暑假裏爲了逃避父母報的補習班,把整潔的家庭弄的狼藉不堪後,拿着120元,就想到外面闖蕩一下以顯示自己的能力。

森林在第一次流浪中見到了撿垃圾的“五哥”,他跟蹤“五哥”,和他吃住在一起,從“五哥”身上他感受到了社會最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看到了“五哥”的善良:“五哥”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他,“五哥”勸他別和父母鬧彆扭要趕快回家,“五哥”教他學會保護自己,在“五哥”的影響下,森林學會了保護自己,開始理解了父母,開始關心起別人了。他丟下城市人的架子,幫“五哥”撿破爛以答謝“五哥”對他的關愛;他面對小流氓的羞辱不再忍氣吞聲,後來和那些人成爲好朋友(也是一幫逃避假期補習的學習優秀的孩子),他和“老闆”(小流氓的頭目)一起勇敢地報案抓獲了一起偷盜鋁合金門窗的人,他還和幾個夥伴一起抓住了一個搶竊賊;在外面闖蕩後,他想起父母對他的愛,回家後知道媽媽因他撞車後悔不已,就主動提出看望媽媽(以前從來沒有關心過父母);當他找不“五哥”,認爲是被人殺害,就到鄉間去尋找,受到了委屈也在所不惜,從“五哥”兒子口中知道“五哥”僅是生病了沒來才放心。和“五哥”在一起他看到了人間的善惡美醜,人情冷暖。

故事從森林和與他有着競爭力的高翔飛尋不到他張貼尋人啓事引出,又引出了兩個女孩子,一個是學習刻苦出身工薪階層的樑靜惠,一個是不愛學習但父親是老總的安如玉,因爲這則廣告她們又認識了高翔飛,瞭解了森林,又與森林之間發生了一些故事。隨着森林流浪生活的開始,這些孩子尋找他,瞭解他,在與孩子接觸,與大人思想的碰撞下不斷地走向成熟,擺脫了僅僅是學校———家庭生活的單調生活模式,他們開始審視社會,認識社會,瞭解人生,看待大人,無論成人以何種價值觀看待社會,對待他人,他們內心始終是純潔的,善良的,這就是在流浪的暑假中他們得到的收穫!

這讓我想起我們現在的孩子,他們像森林、“老闆”一樣總想擺脫父母老師的束縛,不理解他們對自己的辛勤養育和諄諄教導。曾有一個女孩因爲和母親生氣離開了家,當賣混沌的老奶奶免費給她一碗餛飩時她感激不已,老奶奶向女孩子講了每天給予她關愛的父母,女孩子才明白父母對自己的疼愛,才理解了父母,現在有多少孩子不是如此呢,他們總厭煩家長的嘮叨,總聽不進一些善意的勸告,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再讓父母管教了,也許他們的生活中就是缺少困難,缺少坎坷,過得太安逸,才讓他們不能理解家長、老師,他們只有深入生活,體會生活的艱辛,才能明白父母和老師的關愛吧?

在我們這個物質橫流的時代,家長總是盡一切力量讓孩子生活的幸福,孩子則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從沒爲生活的艱辛犯過愁,從沒體會過奮鬥的艱辛,家長們總認爲自己爲他們付出很多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幸福的,殊不知他們卻遠不明白幸福的含義,把父母的付出理解爲理所當然,無需回報的,如果不讓他們親身體會,他們就永遠不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員,自己應該盡一份力量,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流浪中生活,在流浪中成長,讓孩子去流浪,讓孩子去體會,就會有不同的收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