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科學家的故事》的讀後感1500字

本文已影響 3.76W人 

有的人,出生名門,在優越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再度光耀門楣;有的人,開始富裕,卻家道中落,但仍不懈努力,成就偉大事業;還有的人,辛勤一生取得了成果,卻在有生之年得不到認可而鬱郁離世,多年以後才被人們發覺……他們或是憑藉自己的天才,或是靠着不輟的努力,或是爲了堅定的信仰,或是憑藉着滿腔的熱情,無一例外的成爲了一代又一代人學習的典範、景仰的楷模。

《科學家的故事》的讀後感1500字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科學家的故事》令我感慨萬千,忍不住提筆想寫點什麼。

科學研究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沿着陡峭山峯不懈攀登的人,才能到達光輝的定點。馬克思先生對我們的教條,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歷代科學家們探索的結晶。

現代試驗科學之父培根,爲了自己的信念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年輕的在學習生涯中途遭遇了父親逝世的不幸,也失去了生活之資。初入學院,他一面攻讀法律,一面四處奔波謀求職業。20年過去,雖然他曾取得了律師的資格,當選過國會議員,卻仍然沒有得到一份正當的職業。然後,他在思想上卻成熟了,他決心要把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一切知識加以改革,以“偉大復興”爲目標,他不斷奮鬥着……1626年,培根當時正專注於研究冷熱原理。當路過一片雪地時,他突然想做實驗,就宰了只雞把血填進肚子裏以便觀察冷凍在防腐上的作用。但由於身體孱弱,經受不住風寒,他的支氣管炎復發,病情惡化,數日後,他與世長辭了…… 我想,一刻專注而又永不言敗的心,是科學探索的前提,也是我們生活,實現生命價值的前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一次月考的失利,一次情感的摩擦,都不足以抵擋住我們前進的心,這顆心,讓我們不斷前進!

科學家是時代的先驅,在芸芸衆生面前,有的理論似乎顯得莫名其妙。畢竟陽春白雪,不同於下里巴人,總是有差異的。令人敬畏的事,他們對於真理,是如此執著,絲毫不在乎這股阻止他們的力量。

1811年,阿弗加德羅在一篇論文中明確的.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又原子到分子的一字之改,正是阿弗加德羅假說的奇妙之處。可是,儘管阿弗加德羅的理論體系在今天看來是如此清晰,但在當時,這個理論卻與主流理論相悖,因而被羣起而攻之。當時化學界的權威貝採裏烏斯更是表示強烈反對,以至於衆多的化學家也不敢接受這個觀點。分子學說沉默了50多年,這也導致了化學史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混亂局面”。直到1856年阿弗加德羅逝世,分子學說才被大多數化學家所承認。1860年,在意大利化學家坎尼扎羅的努力下,經過50年的曲折經歷的化學家們終於開始冷靜思考,最後不得不承認阿弗加德羅的分子假說是扭轉這一混亂局面的唯一鑰匙。阿弗加德羅的分子假說終於被確認,阿弗加德羅的偉大終於得到承認。可以,他已經溘然長逝,甚至沒有留下一張畫像。現在阿弗加德羅的唯一畫像,還是他死後,按照他的石膏面模臨摹的。

萬惡的權威啊!因爲權威,多少事被以假亂真,因爲權威,多少真理被扼殺在搖籃裏,因爲權威,多少平民百姓被迷信所折磨。然而,令我們感動的是,科學家們能夠不懼權威,堅定自己的信念,我們的學習不應該也是如此嗎?

學習生活中,我們不應抱有權威的觀念。老師,書本,時時刻刻都有犯錯的可能,我們要做的,是堅定自己的信念,探究真理。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這都將是一次寶貴的經歷,必將使你受益匪淺,讓你贏得他人的尊重。

每一件偉大的事物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背後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或許,我無法一一列舉,但科學的精神,必將傳達給每一個人。 我們如今的生活,是在像布魯諾那樣真理的殉道者的犧牲下換來的,我們有理由,更有責任將這份科學的精神傳遞下去。

作爲我們學生,當務之急,便是講這份精神,投入到學習中,讓我們每一個人夯實基礎,從而爲祖國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然後,讓我們像無數的科學先驅那樣,爲了真理,而奮鬥終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