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伽利略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84W人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伽利略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伽利略讀後感

伽利略讀後感1

伽利略是誰?伽利略是一位敢於推翻權威,解開真理的人。

伽利略出生在比薩城,他從小就非常聰明,因爲他很好學,老師們都很喜歡他。夜晚,小伽利略常常在屋子外面仰望星空。問題像魚兒吐泡泡那樣出現在它的腦海裏:星星爲什麼晚上纔會發亮?月亮爲什麼會有圓有缺呢?這些問題一直苦苦地折磨着他。

長大後的伽利略,發現只要是名人說的話,是對是錯,人們依然堅信不疑名人的說法。他聽說亞里士多德認爲:如果把一輕一重的物體同時往下扔,那麼肯定是重的先落地。但伽利略推翻了這一理論:他親自在比薩斜塔上做試驗,結果是兩個不同輕重的物體同時落地。

伽利略除了敢於推翻權威以外,他還敢於創造。他發明了能放大32倍的望遠鏡,通過望遠鏡,他看到了許多人們看不到的東西。利用它來觀察宇宙萬物,寫下了《對話》一書。可是當時收到教會的封—殺,他本人也被囚禁起來,直到死去。

我認爲伽利略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還具備了一些人沒有的品質,如:不懼怕權威,敢於探索科學等。這也是發現真理的必備條件。

伽利略名言:尊敬權威,但不苟泥於權威,敢於反對權威,這樣,社會才能進步。

伽利略讀後感2

他,是一個音樂家的兒子;他,是材料力學和彈道學的開創者;他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和太陽表面黑子;他被稱作是“天空的哥倫布”;他是《對話》的作者……他是誰?沒錯,他就是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

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比薩城的一座石頭建築裏。伽利略從小就是一個好奇心極強的小男孩,在學校裏從不安分。伽利略17歲那年,他入了比薩大學。不過因爲多次頂撞教授被勒令退學。在這期間,他發現擺的定時性原理,並且發明了脈搏計。他還在著名的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把兩個相同大小的鐵球和木球同時往下扔,很多人認爲一定是鐵球先落地,不過實驗結果是兩個球同時着地。這個實驗證明了亞里士多德的《力學論》其中的錯誤。25歲時他被比薩大學應聘成爲了教授。1610年伽利略46歲的時候,他發明瞭望遠鏡,並且歷史性地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以及水星和金星的位相。73歲那年,他完成了《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與數學證明對話集》後雙目失明。1642年久病後去世,享年77歲。

一位偉大的意大利人,想科學界的陳腐觀念發起了挑戰,他發現了慣性、鐘擺原理……,是他證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他伽利略的開了通往近代物理的大門。在伽利略的一生中,他經歷了許多許多。他的實驗遭到了很多人的鄙視和嘲笑,但他絲毫沒有受到他人的影響,繼續自己的實驗直至成功;由於宣傳哥白尼的學說,他受到了羅馬教會的迫-害,被宗教裁判所判處終生監禁,但他沒有屈服,堅持對哥白尼學說的信任,對科學真理的執着。

讀了《伽利略傳》,我被伽利略這種爲了堅持真理永不屈服的精神所感動。我也要學習伽利略的精神,從小就要勤於觀察和思考,要敢於創新,勇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將來也一定要像伽利略那樣做一名科學家,爲國家造福,爲世界造福!

伽利略讀後感3

達芬奇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是將軍,是士兵。正是如此,科學與實踐密不可分,實踐是一切理論的來源。科學巨匠伽利略把這個詮釋得很清楚,他不顧世人的眼光,毅然決然地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結論。有誰能說,這偉大的發現不是伽利略憑着自己不懈的實踐,永不服輸的而得來的呢?後人給他近代科學的先驅者的封號,他着實當之無愧!

讀完《伽利略傳》,我的心裏一陣翻滾:是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敬佩,還是對當時那些無知人們的嘲笑?我無從知曉。我只知道,受了這本書的影響,我無可救藥地上了科學,不由自主地敬佩起科學家們勇於探索的精神!

那天,我在一本科學雜誌中看到一個小實驗,書上說:用一根竹筷子能否將盛滿米的杯子提起來?旁邊的同伴說它都這樣問了,絕對可以提起來。我倒是不以爲意,對他說了句:凡是得親自動手過後,才能知道答案!於是我便興沖沖地去準備了。

我先用米裝滿整個杯子,然後用大拇指將其摁實,接着,再拿起一根筷子插入杯中,最後,我小心翼翼地往上提,我懷裏像揣了一隻小兔子,緊張極了,臉也漲得通紅,生怕實驗失敗。就這樣,一點點地杯子離開了桌面,就高舉到頭頂也沒有掉下來。我激動萬分,原來實驗的心情是如此美妙,想必伽利略在實驗成功後,也像我一樣很自豪吧!我又查了一下原理,看過原理之後,真可謂是撥開雲霧見月明啊!

如果科學是一望無際的,我們就好比在海里的魚兒,一刻也離不開它。科學是進步的標誌,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方便。一個個正確結論的誕生都不容易,背後都掩藏着科學家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一滴又一滴的辛酸淚,但是毫無疑問的,他們都未曾退縮,因爲他們堅信,只有實踐纔出真理!我愛科學,但我更愛、更敬佩爲了真理而堅持不懈、永不服輸的科學精神!

伽利略讀後感4

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也是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爲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是近代實驗科學與機械唯物主義的奠基者之一,被稱爲“近代科學之父”。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伽利略是一個很偉大的科學家,他憑着自己的天賦和才智,發明了兩角規、溫度計、望遠鏡等等,還徹底推翻了“地心說”,扞衛了“地球繞着太陽轉”的真理。而讀完《伽利略傳》後,我被他深深震撼了,我忽然覺得,他的偉大並不是來源於他的智慧,而是體現在他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在黑暗宗教法庭的暴虐壓強下,在塞滿壓抑空氣的科學虛空之中,真理對於伽利略來說,不是興趣所致的盲目堅持,而是不可抗拒的神聖。千百年來,有多少科學家用自己堅定的心去扞衛了璀璨並無法忽視的科學和真理啊!

在黑暗中,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科學家們用對科學的熱愛,去點燃真理的火把,帶領人們大踏步地前進、去探索另一個光明的世界,愚昧阻擋不了他們,因爲科學家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對的,也因爲真理對人心有着永恆不滅的吸引,人類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布魯諾爲了扞衛哥白尼的日心說,被活活燒死;伽利略爲了科學研究,觸犯了宗教利益,從而終身監禁。可是,他的望遠鏡知道,是他——伽利略爲人類揭開了宇宙的面紗,人們也知道,沒有他,也許就沒有鐘錶、溫度計。我很感激這樣一羣科學家,是他們的奉獻與犧牲爲人類開闢了一條道路,那些偉大的思想,則成了科學時代永不熄滅的火種。正是這些像伽利略一樣的科學家們的執着,才造就了這樣一個科技發達的社會,他們,是最可敬的人。

伽利略的故事告訴我:科學從神學的束縛中破殼而出,經歷了一段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但正因爲科學與神學的相互碰撞,才使現在的人們如此珍視科學技術的誕生。我會繼承伽利略那爲追求真理而不畏懼任何困難的精神,努力學習,伴着先哲之光,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永不停歇地追求真理。

伽利略讀後感5

本次寒假我讀的名人傳記有很多,其中我覺得最好的一本是《伽利略傳》,裏面講述了一代偉人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於1564年2月15日誕生在意大利西部的比薩城裏。小時候,他的父親文森西奧教他學各種語言,在這時,伽利略的天賦才華已經略微的凸顯出來了。到後來,他又去了修道院學習宗教和一些先賢的著述,慢慢的,神學的東西佔據了他的頭腦,他跟爸爸說他想成爲一名見習修道士,可爸爸怎麼會同意家裏唯一的長子去做僧侶呢?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把小伽利略接回了佛羅倫薩接受正式教育。

從此之後,他便開始學習哲學和數學,並發現了擺的週期定律,做了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做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也是當時社會最先進的“望遠鏡”,從此,人們便可以利用望遠鏡來觀察天空中的星球和天體。伽利略的這一發明是當時社會科技一個跨時代的壯舉,伽利略也因此一夜成名,成爲了科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其實從他的科學故事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伽利略的成功是基於不懈的努力之上,有時他做一個實驗可能要十幾個小時,可出來的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可他不灰心,仍然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有時他爲了一個實驗,可以一個月都坐在實驗室裏;在事業與愛情面前,他拋開一切,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事業,儘管他的愛人因此離他遠去,可他卻好像如釋重負一般:他可以不用管他的親人而踏踏實實的做實驗了。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於是他便更加沒日沒夜地做實驗。

伽利略幾乎把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了數學與天文學,他把這些研究都當作一種樂趣,而他爲後人作出的貢獻,可是數也數不清的。

一個科學家,在做實驗時,往往會遇到實驗失敗等一系列特殊情況,這時就需要他們用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來面對這種突發情況,伽利略就是這些科學家中最爲突出的一員,他幾乎可以和愛迪生媲美了。也就是這種精神支持着他,直到“望遠鏡”這一跨時代的鉅作問世之後,他的科學精神也沒有消失。他繼續運用這種精神,不斷的擴大望遠鏡的倍數,直到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宇宙中的天體爲止。

當面對一本好書的時候,你要做的,不僅僅是讀懂、讀透,更重要的是,你要把書中人物的優秀品質借鑑下來,化爲己用,這樣,一本好書纔算是真正被你“讀懂”了。

伽利略讀後感6

有證據纔是真理 ——讀《伽利略》有感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他自幼勤奮好學,聰慧過人。父親把他送入比薩大學學醫術。但是它真正的愛好是數學與物理學。退學後,他經常發明一些儀器,撰寫高質量論文。之後,先後被比薩大學和帕多瓦大學聘爲教授。後來又成爲宮廷首席科學家。

在任教時,他說:“只要是密度相同的兩個物體,下落速度都一樣。”這與古希臘大科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恰恰相反。開始,學校的學生根本不相信。但在比薩斜塔上,他說服了不少的學生、教授,成了家喻戶曉的新聞。

在天文學上,伽利略的貢獻也很大。他製造了放大20倍的折射式望遠鏡,取得大量成果。他觀察到月亮上有山谷,木星有4顆衛星,太陽上有黑子,金星有盈虧現象……這些重大發現,使他成爲歐洲名聲大振,被稱爲“天空的哥倫布”。

伽利略的發現是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與教會發生衝突。1633年,因出版《對話》一書,受到教廷審判,遭到嚴刑,被迫在“懺悔書”上簽名。簽完後還喃喃地說:“不論怎麼說,地球確實在運動啊!”

在囚徒生活時,他雖然已經是花甲之年,但還是在進行實驗,並寫出了《關於兩種新科學的論述和證明》,在荷蘭祕密出版。73歲時連雙眼都失明瞭,還在進行科學研究,直到逝世爲止。

在他的話中,令我做深刻的是這一句——真理必須有證據,而且沒有誤差。愛因斯坦評論道:“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運用的科學推理的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誌着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伽利略讀後感7

週末,我在家裏,看完了《神探伽利略》和《神探伽利略2之預知夢》,伽利略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作者東野圭吾用伽利略這個人物來比喻小說中的神探湯川學,《神探伽利略》和《神探伽利略2之預知夢》是短篇推理小說之集,。每本書分爲5個部分來敘說的。每一個部分是一個短的推理小說,全書以湯川學爲主人公貫穿每部分的短篇小說。《神探伽利略》這系列的書,讀起來很輕鬆,不會覺得很疲憊,短篇小說之集,讀完一個部分又是新的一部分。

《神探伽利略》分爲5個部分,分別是燃燒,轉印,壞死,爆裂,出竅。從狹義上講,推理小說構成的主要要素,以通過設立懸念,並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進行偵查破案。東野圭吾的《神探伽利略》加入了科學,通過做實驗,運用的科學的方法去偵查破案,湯川學,作爲本書的主人公,他是帝都大學物理系的副教授,研究量子力學。他相信科學就是真理,在破案之前,他都會通過做實驗來證明自己推理的正確性,在本書中,敘述科學的那一部分不是枯燥的,或者說太專業了,讓人不理解,語言通俗易懂,書中安排了一個刑警,作爲湯川學的搭檔。草薙和湯川學大學的朋友,通過羽毛球社認識的,有時候湯川學會對物理學不懂的草薙進行調楷,兩個人的對話配合起來,很詼諧,有趣。在這本書中,作者精心準備了人體自燃,突然出現在荷塘邊的死人面具,唯有心臟腐爛的屍體,海上發生迷一樣的爆炸和靈魂出竅這五個,讓人想到超常現象的謎團。層層深入,讓人對本書充滿了好奇心。

在《神探伽利略2之預知夢》中,作者設計的謎團更勝前者,分別是夢想,顯靈,擾靈,絞殺,預知。在第一部分,夢想中,描述的是一個男子私自闖進夢中女孩的房間,被女孩媽媽發現了,然後逃出去,開車肇事的一個故事,本以爲這是一篇跟蹤狂的故事,而在之後男子供詞中提到的邀請函,使案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彎,引出了女孩的媽媽是一個兇手,這一系列的事件是一個有預謀的事件,不幸的是,女孩媽媽對男子謀殺未遂,之後,在刑警調查過程中,暴露了自己。在預知那一部分,本以爲是丈夫的婚外情,導致第三者自殺,結果後來引出那男子的妻子,也有外遇。丈夫的外遇對象看見了妻子的外遇對象,而妻子的外遇對象謀殺了丈夫的外遇對象。故事情節超出人們的想象。

在《神探伽利略》系列書中,作者把神祕,推理和科學相結合,科學邏輯的介入,實驗的介入,物理學知識的介入,並沒有讓讀者感到專業性的困難,而降低推理小說的趣味性,作者輕鬆的把三者聯繫在一起。一環扣着一環,引人入神。

伽利略讀後感8

測量體溫在今天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在400多年前的古代,準確測量體溫幾乎是不可能的,究竟是誰發明了溫度計?今天就讓我來告訴你。

想必有很多同學對伽利略瞭解很少,不久以前我也是如此,直到幾天前看了《伽利略發明溫度計》這篇文章,隨後又查閱了他的一些相關資料:伽利略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在數學、物理、天文等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有力地促進了科學的發展。在伽利略讀大學期間,一次偶遇看到一個小男孩在玩遊戲: 在“u”形玻璃管中裝了一半的水,然後將管的一端密封,接着用火燒“u”形玻璃管的密封端。燒了一會以後,另一端的水柱漸漸升高,將火移開後水柱又漸漸下落,最後兩邊一樣高。看到此情景,伽利略腦中靈光乍現:這不正是自己爲做測量體溫的儀器而百思不得的方法嗎?受此啓發,伽利略很快就做出了測量溫度的儀器。這篇文章給我最初的感覺是伽利略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看到別人做遊戲就能夠做出發明。其實不然,伽利略之所以能夠發明溫度計,首先得益於他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在此之前,經過觀察,他發現病人的體溫與病情息息相關。因此他試圖做出能夠測量病人體溫的儀器,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治療。雖經多次試驗,但是一直未能獲得成功。而看到小男孩所做的遊戲,只是幫他找到了打開祕境大門的鑰匙。如果伽利略沒有迫切解除病人痛苦的願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即使在看到小男孩做遊戲也會漠不關心。就如同人人看到重物從空中落到地面認爲是天經地義的,而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卻能從中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其次,伽利略在發明溫度計的過程中做了許多次試驗,開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面對失敗,他沒有放棄、沒有灰心,而試着用別的不同的方法繼續做試驗。正是憑着這種堅強的毅力與恆心,促使他最終取得了成功。

做爲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在21世紀的今天,處在科學知識爆炸式發展的時代。要想學好科學知識早日成才,也應該有伽利略一樣的學習態度,看到不懂的事情多問幾個“爲什麼”,並且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開“謎團”。在學習中不僅做到勤動腦,還要做到勤動手。不斷地積累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像我們的個子一樣不斷的長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