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初三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2.86W人 

初三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

初三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島,戰勝困難,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小說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島上種莊稼,搭木屋,吃了千辛萬苦,生存下來。但想回人間的心切,使他着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這個鬼地方,結果還是失敗了,最後於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翻開書的第一頁:“謹以此書奉獻給那些時時處處依賴父母,依賴學校的青少年朋友們。”當我從扉頁上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便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反感。任性,嬌氣,依賴性強而動手能力差,這的確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缺點。但我們不甘心承認這些,我們不也希望做得更好嗎?可爲什麼,周圍的人總要給我們戴上這頂“帽子”呢?

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後一頁,讀完了這個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時,我想我真的被震憾了,那是一種心靈上的震動。一個個問號不由地縈繞在我的心頭,如果我是魯賓遜……

如果我是他,當船在暴風雨中失事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向命運低頭繼續遠航嗎?不,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不會去接受那充滿困難和挫折的生活,因爲我沒有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他,當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重燃生的希望嗎?不,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因時順變,積極自救,因爲我沒有那種能力。

如果我是他,當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類開宴會時,我會像他那樣勇敢地站起來,在僅有一個助手的情況下同他們搏鬥嗎?不,我寧可躲得遠遠的,祈禱他們永遠不要發現我,因爲我沒有那種膽量。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從呱呱墜地到背上書包,父母,學校爲我們鋪設了成長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這條平坦的大道上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沒有挫折,沒有風浪,而我還整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其實我根本沒有咀嚼過生活中的苦澀,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沒有意識到能吃飽穿暖,背上書包去上學,每天接受家人們的關愛,社會的關注是一種莫大的快樂。

初三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2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笛福寫的,講了一個厭倦城市生活的年輕人,想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去周遊地球,可在坐船時,船不慎撞上了礁石,這個叫魯濱遜的人來到了一個孤島上,他在島上生活了18年,歷經千辛萬苦,最後終於回到了家鄉。

我從小時候就聽到過這個故事,到現在再看到這個故事,我一共已經讀了四遍了。第一遍,我才六歲,在媽媽的問題下,我體會到了魯濱遜的英勇,他敢手持一根木棒,與兇惡的狼打鬥。第二遍,我已經八歲,看完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魯濱遜的堅持不懈,在做瓦罐時,無數次的瓦罐漏水,也沒有打碎他繼續努力的信念,在捕捉山羊時,無數次的山羊逃跑,也沒有讓他停下腳步。

我讀第三遍時,已經十一歲了,在剛看到魯濱遜在絕境裏活了下來的時候,我就體會到了他那永不沮喪的自信,正是這自信,讓魯濱遜在島上堅持下來,直至離開小島。看啊!自信,是多麼偉大,可我們,缺失的不正是自信嗎?

今天,我又捧起了這本書,看完後,我感慨萬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想告訴我們的就是要在生命的逆境中不屈服、不放棄,要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命的不公平。還記得25歲的無臂鋼琴家劉偉嗎?他小時候因電擊失去雙臂,又在即將參加殘奧會時生了重病,從此他就開始了學鋼琴生涯,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啊,仔細想想,他和魯濱遜不是一樣嗎?所以,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不屈服的品質。

《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懂得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他的精神,那種不屈服、不放棄的精神,讓生命活得更精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