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孫皓暉《大秦帝國》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32W人 

讀完了孫皓暉先生的《大秦帝國》,整個人彷彿回到了那個激盪着青春與熱血、迴響着理想與抗爭、昂揚着奮爭與不朽的壯闊時代。

孫皓暉《大秦帝國》讀後感

《大秦帝國》(上海世紀版),共6卷11本,計500餘萬字,皇皇鉅著也,耗費了孫先生16年的時光,凝聚着一位學者思考的凝重與研究的嚴謹。

《大秦帝國》,書如其名,泱泱華夏,千古帝國,盡在大秦。從醞釀、寫作到最終完成需要16年的時間,這是怎樣的嚴謹與執着啊!面對它,我的閱讀不求快,但求靜心無雜念,只找最安靜的時間段與最適合的地點閱讀。即便如此,我仍然覺得讀得粗了些,生怕沒有讀懂作者的心思,不敢貿然呈現自己不成熟的想法。這也是我遲遲不敢動筆寫點什麼的原因。

但我還是有點想法的。閱讀中,許多心思牽絆着我,它們引導我思考,有時甚至是折磨我;但我還是堅持讀了下來。讀完它我用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如果從之前在圖書館借閱時開始計算,整個閱讀過程也只有4個月。

表達的慾望,促使我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想法與人分享,還不自覺地滲透到古文講解、古詩文閱讀,甚至是作文寫作中去。目前還不知道學生是否被吸引、是否感興趣。到了現在,我終於讀完了全本,有資格談自己的想法了。

閱讀孫先生的大作之前,我看了一個版本的《大秦帝國》,薄薄的只有一本,感覺不那麼踏實;又找來孫先生的版本開始閱讀,愈發體會到其書的厚重與博大。但圖書館太不給力,上部看完就沒有了,害得我只能跳過第1卷,直接開始讀第2捲上部。後來,還是沒法連上,幾次探館都是無功而返;最後沒辦法,一咬牙,自己買了一套。爲了回憶起已經讀過的部分,我又開始重新讀了讀過的第1卷。

每天捧着黑色封面的《大秦帝國》,整個人都沉入到黑色的歷史中去了。秦人崇水,尚黑,旗幟盡黑,宮殿也是黑色——這版黑色封面的裝幀分外得體。

對於歷史,我頗感興趣,反映歷史的史傳文學,更是喜歡。除了向人講述時擁有的成就感,內心實在的踏實感,更令我對歷史閱讀欲罷不能。孫先生的《大秦帝國》雖是歷史小說,難免演繹的成分,不可盡信;但主要的史實卻是斷然沒有含糊的,許多地方的細節處理,還有獨到之處;加之文筆流暢,偏書面語的敘述語言,尤其是豐富的人物對話與細膩的內心獨白,真叫人拍案叫絕,回味無窮。精彩的辯論橋段層現疊出,尤其是嬴渠樑在墨家總院的爭辯、商鞅對阻礙變法勢力的鞭撻、張儀批駁儒家無能的段落,真是磅礴大氣,鋒芒畢露、蕩氣迴腸,讓人大呼過癮。這些爭辯,即便放在當下,也是尖銳無比的真知灼見。戰國之世,士人階層的崛起,帶動了整個社會思潮的大涌動、大激盪,進而帶動了整個社會的大變革。這是一段多麼令人懷念的歷史啊。我有幸又走進了那個時代。

我最感興趣的還是秦帝國的崛起過程。

一個積貧積弱的西部落後邦國,何以經過變法富國強兵,一統天下?在孫先生的指引下,我認識到這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崛起過程,也是中國原生文明力量的一次偉大的裂變與迸發,更是華夏文明根基再認知、再澆築與再度一統的關鍵時期。

也許這些都太深奧,但卻是一個被太多人無意然而很有可能是有意忽略的認知。秦國的崛起伴隨着天下諸侯的蔑視與遏制,秦國的強大依賴於人才的聚集,秦國的衰敗也是從迫害人才開始的,秦國的滅亡更是匪夷所思、疑點重重。時至今日,人們對秦帝國的認識,還停留在知道秦始皇、瞭解兵馬俑的程度上。至於這些背後的文明演變,則知之甚少、或者是不願瞭解。甚至秦國滅亡的原因探究,也只有“暴政亡秦”這個是是而非的結論。我對秦帝國的瞭解,也基本是這個程度。

秦朝典籍的損失達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所以當秦走向滅亡,後人又企圖一窺其面貌的時候,一切竟然是那麼模糊。到底有秦一朝,發生了什麼,這些又是怎麼發生的?應該有人來思考這個問題,更應該有人對這個問題作出回答。歷史,湮沒了太多的信息,也影響了人們的認知與判斷。

這套書,顛覆了我的認知,使我重回到理性探究的立場上,開始思考一些看起來並不複雜的問題。比如,秦人是華夏族嗎?他們來自何方?又歸於何處?其滅亡原因到底是什麼?秦軍主力爲何沒有在最後時刻回師勤王?

秦的祖先是與大禹共同治水的功勳部族,而不是什麼西部戎狄,是華夏祖先的嫡系支脈,甚至當時秦國人使用的文字也是與夏商周三代一脈相承。這一點在歷史上只要是客觀研究是不難發現的。而且,秦人曾戍守周朝的西部邊境,在與戎狄等西部遊牧部族的血戰中終於立住了腳跟,並開闢出自己的生存空間。進入東周,秦一躍成爲勤王的開國諸侯,其顯赫不容置疑。讀書筆記.但山東諸侯,對此視而不見,或故意漠視,或敵意對立,懷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狹隘心理,愣是將秦國困在函谷關內的關中之地百餘年。秦的落後,有自身的原因,征戰殺伐太多,沒有時間發展生產,自不必言。但諸侯的蔑視,則顯示出權貴的傲慢,絲毫沒有什麼公理與道義可言。蔑視態度導致的殺伐更是殘酷,這與他們掛在嘴上的王道仁政不知偏差了多遠。即便是秦人的血統不正,行爲不雅,也不至於遭到如此不公,如此悲慘的命運。如果聯繫起六國滅亡後其流亡貴族的暴秦理論,又是多麼可笑啊。更何況秦人的祖先何其顯赫,其創造的文明照耀天下,照耀後世,流傳萬世。到了秦國富強起來,山東諸侯又開始說落秦國背離祖制,欺凌弱小,不存道義,競相詛罵“虎狼之國”。弱小勢力的崛起,通常都會受到阻遏;但山東諸侯遏制秦的理由則實在放不到桌面上。後來,秦一統天下,六國遺族仍然一心復辟,而對帝國對華夏的盤整視而不見。由此看來,山東諸侯的滅亡顯然有這種盲目自大的原因。不能正視其他力量的崛起,缺乏明確有效的應對策略,最終讓山東諸侯被歷史湮沒了。

秦國的崛起,同樣是激動人心的大事件。國家的崛起,人才是關鍵。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開始變法,其對山東人才的吸引政策就沒有改變過。其間雖有反覆,也曾有過秦始皇下“逐客令”,驅逐六國士人的極端事件,但吸引人才、知人善任的國策則一直沒有改變過。在這一國策的指引下,商鞅、張儀、魏冉、范雎、蔡澤、呂不韋、蒙驁、李斯等棟樑之才相繼來到秦國,至於其他領域的專門人才,如李冰、鄭國、姚賈等,更是舉不勝舉,人才向秦國的匯聚,實在是蔚爲大觀。而這時,作爲天下英才淵藪的魏國,則對人才的流失渾然不覺,廟堂之上充斥着各種庸才與權貴。其他國家也是或不知所云,或不以爲意。對於人才流失到秦國的時代潮流,他們理解不了原因,不願就此展開朝議,謀劃應對之策,更看不到秦國的戰略眼光給秦國帶來的輝煌未來;而是懷着酸酸的嫉妒心理,滿足於祖先功業與既往成就的心理安慰,停留在口頭詛咒與不思進取的階段。難怪,六國最終都滅亡了還無法理解爲何走到了這一步。失去人才的輔佐,丟掉了對人才的尊重,國家的富強還能依靠什麼呢?秦國是落後,但其正視落後、迎頭趕上的勇氣,則是時代的奮爭潮流,是順應歷史的`明智選擇。秦國的這種胸襟,山東六國越是到後來就越是沒有。

到了秦國的暮年,真是帝國的悲哀,讓人淚灑沾襟。即便是秦國陷入到國政癱瘓、大軍糧草斷絕的危機時刻,秦軍仍然可以用“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來凝聚軍心;更令人震撼的是,受傷的秦軍戰士最後時刻全部自裁,絕不給大軍拖累。任何軍隊,有這樣的自覺,有這樣的豪邁?如此戰力的軍隊,最後走向衰亡,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絞殺天下叛亂的主力大軍竟然是一支刑徒軍。被帝國處罰的罪犯竟然能被帝國成軍,並所向披靡,一路摧枯拉朽,將六國復辟的軍事力量給予了幾乎毀滅的打擊。這該是什麼樣的凝聚力啊。要不是秦帝國廟堂昏暗,自己摧毀了帝國的棟樑,傷了將士的心,秦與六國復辟力量的較量鹿死誰手,真是很難說。帝國滅亡的最後時刻,兩支主力部隊一在南海駐紮,一在北部九原駐防,寧可亡國,也不移師勤王;寧可亡於內亂,也不叫匈奴南下擾中原,也不叫百越北上亂華夏。這是什麼樣的思慮啊。這真不知比六國復辟的貴族高尚與偉大多少倍。

秦帝國,有一種昂揚的精神,“大出天下”的古老預言鼓舞着秦人,卻並沒有麻醉秦人,秦人沒有就此停止奮鬥,而是相信人的作爲纔是切實可行的保障。歷代秦王,都是自覺按照這樣的理念去做的。在大爭之世,秦人的奮發真是難得的清醒。迷戀於天命,躺在命運的搖籃裏,靜待天命的降臨,曾經是六國普遍的心態。尤其是魏國,面對人才的流失不傷心,反而用天命來自我安慰。最後時刻,魏王還在獒舍中忙碌,全然沒有家國觀念。這樣的國家,不滅亡,真是天理不容。

孫皓暉先生,思考、沉澱、耕耘了十六年,終成鴻篇鉅製。我用的時間似乎太短,覺得對不起孫先生。孫先生能思考到民族原生力量的迸發高度,提出了關於秦帝國的各種新觀點與新見解,體現了一位歷史學家的良知與膽識。

這個時代,民族復興,國家崛起,已是潮流。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作品。面對歷史,我們沒有理由繞過,更沒有理由漠視。大秦帝國開創的一統大業,從當代的眼光看去,依然輝煌無比,讓人仰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