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33W人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命的林子》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範文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1

今天我們學習了《生命的林子》一課。

課文主要敘述了唐僧剛剃髮修行時由於耐不住法雲寺內嘈雜的人羣,認爲會影響自己的修行,因而產生離寺的念頭,在方丈的教育下,改變了最初的想法,繼續法雲寺修行的事。我對方丈教育唐僧時所說的富有哲理的話感受特別深。

“這些樹就像芸芸衆生啊,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羣體,爲了一縷陽光,爲了一滴雨露,它們就奮力向上生長,因此它們棵棵可能成爲棟樑……”這些話是說事物的發展離不開羣體,個體是在羣體的相互促進中發展的。“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森林。”這棵樹爲什麼說大不說小呢?因爲他沒有遠離羣體,也許它是羣體中最大的樹,也許他是羣體中最小的樹,不管怎樣,他都對自己下了一個決心——快長,否則別的樹會趕上自己的。這句話中充分體現了適者生存,存優汰劣的生存原理。

遠的不談,就說一下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吧。我是學校中最有名的長跑運動員了,不管哪一次學校比賽,成績都是數一數二的,然而最近在鎮越野賽中成績卻不夠理想。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學校在鎮上是低等的,還是教師不特級?不,完全不是,原因在於在賽前我遠離了學校這一羣體,停止了個人的“發展”。我認爲自己在學校長跑中成績是最好的,認爲他們根本無法與自己相比,一次在訓練中傲視一切,然而自己……

是啊!一個人完全不能遠離集體,除非你認爲自己就是羣體,自己永遠超過集體。

競爭在整個自然界中隨處可見,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要想在世間存在,要想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正確的看待自己,勇往直前。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2

讀完《生命的林子》這篇文章後,我耳邊不斷想起方丈的話語,真是催人警醒,敲響警鐘。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玄奘在法門寺修心,雖然苦苦習經多年,卻不如寺裏的許多僧人,準備離開。當他向方丈辭行,方丈帶他上山上觀看兩種樹林子,並給他說了一些道理,使他領悟了其中的道理,留了下來,最後成爲一代名僧。

當我讀到“這些樹就像芸芸衆生啊。它們長在一起,就是一個羣體,爲了一縷陽光,爲了一滴雨露,它們都奮力向上生長,於是它們棵棵可能成爲棟樑。”生活中,好的環境像那一片莽莽蒼蒼的大林子,人們就是大林子裏的松樹。爲了一份希望,爲了一個夢想,都應該努力拼搏,競爭可能造就成功。

其實,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很多的競爭者,他們就像這些樹,芸芸衆生的學子最後成爲皎皎者,成爲國家的棟樑。他們就是爲了一縷陽光,爲了一滴雨露,奮力向上生長,於是可能成爲參天大樹,成爲棟樑。

當我讀到“是的,一個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這個羣體的,就像一棵樹不能遠離森林一樣。”是呀!我們現在就像一棵小樹在不停地爲了那難得的知識而成長,最後都會成爲參天大樹。如果我們離開了羣體,就好像樹離開了森林,栽到了蘆葦裏,在蘆葦叢中鶴立雞羣,雖然沒有樹和它競爭,它不愁沒有陽光,沒有雨露,它每天過着快樂的生活,可它想過沒有,它長大以後只能變成了枯枝敗葉,成爲薪材。如果是人,只能成爲馬路上普普通通的清潔工罷了,而那些芸芸衆生的“小樹”因爲經過不斷的競爭,最後成爲高級白領和領導,成爲國家的棟樑。

一個人的成才,必定在一個競爭的羣體中通過努力而取得成功。因爲,競爭可以使人奮發向上,不會被眼前的成功所迷惑而感到滿足,這裏的競爭是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奮鬥。今天你也許有了一定的成就,可明天就會有人超過你,所以你必須不斷的努力向前衝,不讓別人超過你。

與此相反,你處在一個沒有競爭的羣體裏,除了你還是你,什麼好事都落在你的頭上,沒有人和你競爭,長此以往,雖然沒有人超過你,但是你再也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總會有一天,你會被飛速發展的社會淘汰。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3

閱讀真是一件快樂的事,我會因文中的主人公而喜,也會爲文中的'人物打抱不平,可讀了《生命的林子》一文,讓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心靈震撼。

文中介紹一位名叫玄奘的高僧在法門寺修行,他想靜下心神,潛心修身,但因法門寺事太多,苦苦習經多年還沒有出名,有人勸他到小寺去閱經讀卷,更容易出人頭地。

我懷着興奮的心情繼續往下讀,沒想到事情發生了一點轉變。“到一個小寺容易馬上出名”,玄奘琢磨了很久,覺得有道理,便向方丈辭行。我想了想是有點道理,可方丈會同意嗎?方丈得知後,領玄奘去了一個山頭,那裏的樹林稀少,方丈指着那棵最大的樹說:“它是這裏最大的,可它能做什麼呢?”玄奘見這棵松樹亂枝縱橫,樹幹又短又扭曲,便說:“它只能做煮粥的薪柴。”方丈又領玄奘到一片松林,那裏的樹棵棵高大,爭着向上生長,方丈說:“這些樹爲了承接天上的陽光努力生長,才能成爲棟樑呀!”玄奘立刻明白了,決定不離開法門寺。

我讀到這兒,也明白了,平時我成績考得中等時,媽媽批評我,我還自滿地說:“我在那些差生中還鶴立雞羣呢!”我總是這樣想:我不是還壓倒一批學生嗎?還自我安慰地生活在自我滿足當中。想到這裏,我不就是那山頭上的最大的那棵樹嗎?只能成爲煮粥的薪柴呀!我不能成爲薪柴、困柴,因此我必須要和樹林裏的樹去爭取天上的陽光,努力使自己的枝葉伸進雲層,伸進天空,去承接最燦爛的陽光。

是的,一個成才的人是不能遠離社會這個羣體的,就像一棵大樹不能遠離樹林。

  《生命的林子》讀後感4

今天,我像品茶似的把《生命的林子》這篇課文細細讀了一次,這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它所告訴我的人生道理使我終生受益。

這篇文章講述了玄奘爲出人頭地,決定離開人才濟濟的法門寺,後來經過方丈的一番教育、開導,決定留在法門寺。於是潛心修身,終於成爲了一代名僧。

玄奘當初要離開的想法許多人都很認同,這是一種“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寧做蛇頭,不做龍尾。”的普遍思想。但方丈的教誨不僅啓迪了玄奘,而且也啓迪了我們。方丈用樹巧妙地揭開了一個真理:在羣體中奮力拼搏,你追我趕,闖出一番天地,個個是棟樑之才;反之,安閒自在,沒有競爭,就只能做平庸之輩。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當年七國稱雄,秦便圖強自新,奮力向前;而當六國併入了秦國的版圖,沒有了敵人,秦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的確,競爭是個好東西,有了對手,不斷進取,不斷奮鬥。

在動物世界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的道理呢?一隻非洲虎每天被人伺候,有吃有喝,無憂無慮,但每天沒有精神,有氣無力。而一旦進入了大自然,和同類爭搶食物,很快成爲了一隻名副其實的“猛虎”。

沒錯,競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要走出困境,得爭;要創造輝煌,得爭;要實現夢想,也得爭。爭就是活力。一個人要想成才,就不能沒有障礙和磨練。一切在競爭中的對手都是我們上進的源泉,成功的基礎。正如一句話所說:“越是和高手在一起,越有利於自己的成才、發展。”有對手,不僅都揚長避短,還能鞭策自己努力向上,走向成功之路。害怕、逃避競爭的懦夫,永遠成不了才!

同學們,對手所喚起的挑戰是我們上進的力量。

讓我們不斷挑戰,不斷超越,讓競爭無處不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