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烏塔》後有感範例

本文已影響 1.93W人 

讀《烏塔》後有感1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麼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讀《烏塔》後有感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因爲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裏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裏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爲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受着一場心靈的洗禮。

讀《烏塔》後有感2

第一次參加小語新教材的備課會,雖然因爲送孩子去少年宮參加市少先隊“綠色20xx”夏令營活動回來後,遲到了。但還是頗認真地聆聽了兩位名師對新教材的處理講解,徐老師的簡要指點,以及兩堂研討課,留給自己更多的是思索。徐老師的講話風格一向實在、簡約,較民主;兩堂課也很實在,純粹是可借鑑、可研磨、可參照的“家常課”。下午大溪小學盧老師的課和他對這篇課文的.處理方式讓我想得更復雜些。

第一次接觸《烏塔》,捧着新教材匆匆瀏覽了一遍,當時就有一股強烈的想法:這是一篇寫給中國的孩子、中國的家長、中國的教育工作者看的、且迫切要看的好教材。而恰恰我就具備了這三重閱讀者的身份:我有一個孩子,而且就在這個上午我把我的孩子送出去參加爲期一週的鍛鍊獨立生活能力的夏令營活動,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閱讀它;我是一位典型的中國式的家長,我有十年“爲人母的教齡”,我以家長的切身體驗去閱讀它;我又是一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以“爲人師”的身份去閱讀它。我想,不同的閱讀身份肯定會有完全不同的閱讀體驗。

孩子們閱讀《烏塔》,就如我校三(3)班孩子的閱讀感受一樣,他們最關注的是僅僅只有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遊歷歐洲,她的錢哪來呢?她的爸爸、媽媽會放心嗎?她怎麼那麼膽大呢?等等——,因爲孩子們的問題似乎是關注細節,其實這些細節更能反映孩子心靈中的本質!所以我覺得盧老師在孩子們提問後在黑板上羅列的三個問題(怎麼遊?遊得怎麼樣?一次怎樣的旅遊?),顯得有些牽強,這應該是他自己備課時的預設。

中國的家長閱讀《烏塔》,我想那感慨可就多了。這就涉及到盧老師最後點到的不同國情的兩種不同的“愛”的方式。盧老師是想通過一次小小的辯論揭示愛的哲理。(同時我發現男教師上課偏重理性些。)“愛到底是放心讓孩子出遠門呢?還是不放心讓孩子出遠門?通過對這篇文本的閱讀,最後得出如此的“愛的詮釋”,在我覺得過於的就文論文,也顯得狹隘了些。其實烏塔父母對孩子的愛包容性很寬泛,這種愛裏有信任,有尊重,有智慧......如果讓我們的孩子結合自己從爸爸、媽媽那裏得到的愛,相互比較,可能他們會談得更實在,更真切。作爲家長,我也愛我的孩子,可我真的無法做到像烏塔的父母那般,我對孩子的愛並不縱容、嬌慣,但有些事還是有割捨不掉的掛牽。因爲聽課時,我就在想:我的孩子一星期的夏令營活動,和完全陌生的孩子在一起,會快樂嗎?這是她第一次完全過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

作爲教師,閱讀《烏塔》,我不禁想:自上而下的“安全教育”這頂大帽子,捨棄了孩子多少本該屬於他們的快樂活動。我小時候,每年的春遊,老師都會組織我們去遠一點的地方,不管是坐船還是坐車,也沒出什麼安全問題。現在的孩子,春遊的地點越來越近,幾乎失去了春遊的味,更別提有閃失的探險之類的活動了。學校似乎覺得,組織活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嘿!於是,我發現,盧老師在講解這是一次怎樣的旅遊時,把“重墨”揮灑在“這是一次安全的旅遊”上,再層層深入、點撥,這又是一次“快樂的旅遊”,這又是一次“收穫的旅遊”。可我覺得,“安全、快樂、收穫”這些本身無層次性。譬如,孩子們找到了這一句——“這時,烏塔正愜意地趴在牀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書”,難道這句話只是說明了這是一次安全的旅遊嗎?這何嘗不是快樂的呢?看來,“安全教育”太深入我們教師的骨髓了。我倒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有更多的不被太呵護的自由活動。淺薄的見解,只是信口開河而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