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見佛擲幣不文明行爲有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近日一條關於“甘肅省博物館一展廳佛像四周堆滿遊客拋擲紙幣”的消息成爲網絡熱點。甘肅省博物館21日對此迴應稱,該館佛教展廳內的石窟場景屬複製品,不存在文物遭破壞,遊客“擲幣祈福”是一種在藝術氛圍感染下的“互動”,非“不文明”現象,但並不提倡這一行爲。

讀見佛擲幣不文明行爲有感範文

一些遊客在風景名勝或博物館旅遊參觀時,習慣於“見佛就拜”、“見佛擲幣”、“見泉洗腳”、“見池放生”等,以顯現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崇敬與虔誠。但他們向景區的佛像投擲錢幣、在噴濺的泉水裏洗腳、買小烏龜等活物在池水裏放生等行爲,表面上是一種“祈福”現象,祈求上蒼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快樂,或是對自己曾出現的過錯行爲進行“救贖”。不管他們是出於何種目的,最終又能達到何種效果,筆者也不得而知,但不能否認,這種習慣在不少遊客中早已經養成了。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破財消災”的說法,認爲只要把錢散出去,便有了功德,就可以消解或是避免某些災難。從民俗的角度來說,在寺廟投擲錢幣祈福、求平安,本身也僅是一種心理暗示行爲。但如果把這種行爲從宗教場所延伸到博物館,則完全超出了博物館本應具有的承載能力。其實,任何文化陋習都是教育失範的顯性表徵,因爲國民素質與個體修養的習得,是社會規範與文化傳統長期教化的結果。在社會從衆心理的影響下,膽大者的陋習因乏人及時干涉,便“蔚然成風”。一些人習慣於向佛像等歷史文物“擲幣祈福”,就是因爲一些已經存在的陋習影響着人們的價值判斷,或者說完全是一種從衆心理作用,看到別人在投,也就盲目跟着投錢。

而話說回來,遊客喜歡祈福本是件好事。但是,若真要祈福,也得先分清是真佛還是假佛,博物館不是寺廟,就沒有必要見佛像就拜。要治理這種旅遊中的的陋習,應當是在實施文化教育和規範過程中,通過景區的正確引導作用,才能積極營造人們的文明行爲。此次,甘肅省博物館館長俄軍雖然表示,展館內能近身接觸到的展品都是複製品,向佛像投擲錢幣並不會破壞到文物,鑑於《博物館管理條例》並沒有禁止向佛像投擲錢幣的類似規定,展館工作人員一般不會阻止,但因爲博物館不是宗教機構,所以也不提倡參觀者向佛像投擲錢幣。博物館如此的解釋,主要基於:一是博物館方面極不願意讓每月幾萬元的“善款”給弄沒了會有點捨不得;二是反映了我國遊客的文明素質還遠未達到應有的文明水平,不博物館不好自行約束每個人的行爲習慣;三是國家目前還沒有對這樣的現象有懲處措施,需要出臺相關的措施進行規範。

在當前的情況下,博物館的正確引導是治理遊客出現這種陋習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雖然“見佛擲幣”的行爲不屬於違法行爲,但對於在公共場合作出不太文雅動作,並不是動輒就可以拋擲紙幣玩任性,而是對一些傳統陋習進行有效的“去僞存真”。因此,博物館方面很有必要,也有義務去阻止遊客這種做法,必須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將“文明參觀,請務投幣”的標示更改爲“禁止投幣、違者必究”,唯有如此,文明參觀才能得到保證。樹立新風尚、根治旅遊陋習非常迫切,確實也難以畢其功於一役。但一個巴掌拍不響,遊客陋習固然難改,管理者也存有畏難怠惰心態、聽之任之之嫌。館方不自珍重,自然成了“破窗”。

顯然,“見佛擲幣”等不文明行爲的表象之下,隱藏着管理落後、執法不力、國民素質等病竈,也並非採取嚴格處罰就能得以根治。樹立旅遊新風尚,人人有責,但就館方、園方等管理者來說,更是首當其責,責無旁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