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1.28W人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範文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範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1

作者寫這本書,前後花了9年。我讀這本書,前後斷斷續續,也讀了3個多月。一來作者是在四十年代書寫,語言表達和當代有差別,就得逐字逐句地認真讀;二來關於文化的話題,本身就很大,之前瞭解的少,駕馭不了。

何爲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中國文化之博大,輻射四鄰。作者列舉了中國文化的十四個特點:1、廣土衆民;2、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3、歷史長久,並世中莫與之比;4、一面明明白白有無比之偉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確確指不出其力量在哪裏;5、歷久不變的社會,停滯不進的文化;6、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7、家族制度在其文化中處於重要地位;8、中國學術不向着科學前進;9、民主自由平等一類要求不見提出,法律不見形成;10、道德氣氛特重;11、中國不屬普通國家類型;12、兵文化;13、孝文化;14、士文化

個人——家族——集團——天下

在中西文化對比中,由於中古宗教的影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爲集團式,近代西方迅速發展,也是對這種禁錮生活方式強力反抗的結果,所以西方人看重個人和團體;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以大家族爲單位,受周孔文化影響,看重家族和天下,以“天下”爲己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基本單位的家族,一下跨越到天下,中間缺少如集團等的過度。

倫理本位和職業分途,使得中國並不同於普通的國家。政治上,常人可以通過讀書學習進入上層,不能形成階級對立;經濟上,由於遺產均分等傳統,使得資本無法集中,總是小工小商,亦不能形成對立的階級。國家消融在社會裏面,社會於國家相渾融。

中國式的人生,最大特點莫過於他總向裏用力。一個人生在倫理社會中,要負起無盡的倫理義務,擺脫不得,其所求者,卻無非彼此感情之融和,便有“反省,自責,克己,學吃虧等”傳統教訓。在一般老百姓,寡慾知足,安分守己,並非領會了孔子哲學,由社會構造中鍛煉出來。

“士”,原初專指執干戈配弓矢的武士,後來卻變爲專指讀書議論的文人。中國舊日社會秩序的維持,需要自我維持的“鄉治”。在整個自治過程中,教化所以必要,則在啓發理性,培植禮俗,而引生自力。這就是士人之事了。士人居四民之首,正爲他“讀書明理”主持風教,給衆人作表率。同時對於君主,則時常警覺規諫他,要約束自己少用權力,而曉得恤民。對民衆則時常教訓他們,要忠君敬長,敦厚情誼,各安本分。在整個社會中,士人居於中間向雙方做功夫。

中國文化的早熟,是主要的一個特點,但亦是一重要缺點。過早向內尋求,導致對外物控制的慾望減少,從而限制了生產技術的進步,進一步競爭減少,在己則易於知足自得,在國家則不主動擴展版圖。這恐怕也是近代大大落後於西方的原因之一。

文化是個大的話題,讀完此書,也僅僅略知一二,這本書是需要重讀的,也許以後讀出來的感受會不一樣。

  中國文化要義讀後感2

本來這篇文章很可能胎死腹中的,但爲了養成讀一本好書,寫一段文字的習慣,將外化的作者的思想更好地內化成我的想法,不浪費作者的文字,亦不浪費對爲了讀這本書在時間、金錢等方面所做的消耗,我還是在草草翻完一篇關於建築冷與熱的`文章後打開音樂,輕敲這篇文章起來。

《中國文化要義》這本書與我可說有緣,在寒假時就在圖書城翻閱到,當時以沒有心思在圖書城中靜靜閱讀作爲理由放棄了;開學了,抱着一種不成熟的對社會學的極度渴求,在豆瓣上確認好這本書的層次後,從亞馬遜買了這本書的電子版,可笑的是,當時卻已忘記已經見到過這本書了。

梁漱溟在這本書中將中國與西方產生分歧的源頭定在這麼幾個方面:理性與理智的啓發;宗教與禮教的區別,他認定了西方人在國家與社會的發展是正確成熟的,將社會的發展定爲三個層次,而中國卻跳過了正確的步驟,理性早啓而理智不足。由此,中國的封建制度得不到根本的改變,中國的科學研究被抑制:中國人多研究人事而少研究物事。中國人在周孔禮教的浸淫下,在社會四個層次(家庭、團體、國家、天下)中更加關注家庭與天下,因此,中國人很少有國家的概念,中國人也很少團結。而重禮教而輕法律(書中說古代中國除了刑法而無他法,自己估摸着也是,看古裝片也沒見除了打板子、坐牢、砍頭及凌遲等酷刑以外的內涵),也是人們只知義務,而缺少權利意識的重要原因。

這本書寫於1949年之前,中共還未能夠取得中國的執政地位,其間的說法均是基於古代中國而言,而成書的時間早於新中國的成立,其中的言論應該不像政治課本那樣。像今天閱讀到伊東豐雄與中澤新一合寫的《反建築》一書中就用了資本主義社會看來更加客觀的英國土地改革一詞,而筆者覺得那就是在歷史課本上社會主義國家所看待的圈地運動,“圈地”兩個字將文字能夠表現的那種資本主義的剝削透徹地反映出來。因此,我對民國學者所寫的書更佳偏愛,對這本《中國文化要義》也更懷着尊重的心態去閱讀。

也因爲成書過早,書中的文字也更佳生澀,民國年代所特有的混合着文言文的簡練與白話文的直白的青澀的味道使本書對我來說不比文字的內容難以接受,用硬着頭皮看書也很合適。也因此,對本書的內涵只能略懂皮毛,在最近看到的一篇關於讀書的文章後,別人一絲不苟的閱讀方式讓我不禁臉紅。

對書中內涵的理解暫且不談,本書中有談到文字的內容讓我有所思。時代所衍生出來的東西是不是都是有價值的呢?在當今世界,網絡的發展讓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地球被壓縮成了一個小點,身處A國的人可以看着B國人的帖子笑哈哈,這對人來說是種同化。

單看國內,一個微博熱點不出半天便可在中國這個龐然大物中做到人盡皆知,而人們也樂衷於消費這樣的快餐,網紅便是在這種環境下生成的新鮮職業。而A站B站中流行的二次元亞文化也將自己這種與他人劃清界限的做法作爲標榜的籌碼,一個又一個梗劃分了人與人的界限,也使得人與人交流越發困難。而流行於貼吧、A站B站的將一句話縮略成一個僞成語的做法使得年輕人的交流越發簡單;這也使得希望讓自己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將自己的碎片化文字用這種簡單的方式傳達,而這亦推動了這種做法的傳播。而社交網絡的發展更使得這種表達貼近羣衆,表情包的運用甚至使得文字的運用在一定的程度上程式化,圖上的文字便已經表達了發圖者的想法,發圖者只需使用圖片便傳達了自己的想法。

我並不是想將自己高高掛起,身爲標準90後,我也會用“醉了”這類詞表達我的情感;也對錶情包的使用喜聞樂見;也認爲,大多數年輕人使用這類文字只是爲了運用新奇有趣的表達方式,將這作爲一種文化認同的符號加以使用。

我所擔心的,是這樣的一種使用方式,會使中國文字的內涵在一代又一代人中變的膚淺而空殼化,僵硬化,功能化。誠然,文字的出現便是用來傳達心中所想,功能化確實是一種文字所必需的;而中文卻並不只是這樣一種功能性的工具。相比起來,古文中蘊含的那種濃濃的味道是我最嚮往的,白話文的出現一方面方便了中文的傳播與使用,但也使中文漸漸喪失了文言的味道;但由於文字傳播的速度在過去不夠快,人們獲取文字的方式也很單一—便是讀書,當時的作者不像現在,非得有足夠的學識才著書,所以人們得到的文字亦富於內涵,充滿營養,基於自己的思考,文字的力量不至流失。

而現在,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人人都是媒體,發聲變得容易。也因此,發出的聲也品質偏低,而上述的傳播鏈條也使得網絡—這一本來可以蘊藏巨大思想的空間變得虛有其表,只見它日益膨脹而不見有停下來反思的過程。這樣,碎片化這樣的新詞便出現在現代人的眼前,伴隨着碎片化的是大量思想不足的無聊圖片與強行搞笑文字,思想這個詞在網絡時代似乎變得無足輕重,沒有價值。

在我看來,這只是中國這個社會在走向富裕過程中沒有傳統文化的支撐而盲目浮躁的表象之一,梁漱溟在書中述說了中國是如何在沒有宗教的情形下綿延了千年,他認爲周孔禮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類似西方宗教的地位,而21世紀的中國人連這種替代物也漸漸缺失了。照梁漱溟所說的中國古代,沒有階級之分,只有職業之分,而周孔禮教的存在讓人們信守職業道德,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確實存在也沒花時間去考察,但現代的中國確實在某種意義上確實了這些,道德的漸漸流失使得法律成了人們行爲的準則,而在中國這樣一個沒有宗教傳統的國家去讓人們選擇權利和法律,確實需要一個過程去適應,去調節。而這過程中,人們的浮躁,貪婪只能讓時間去消化,只有真正意義上提高羣衆的精神層次,浮躁才能漸漸褪去,娛樂化纔不會是年輕人追捧的重心。

寒假在賓館無奈看新聞,看到與英國脫歐有關的一則,記者採訪幾位普通羣衆詢問他們的態度,他們竟然都能從政治,經濟等較高層面去分析。我想,未來中國的羣衆能達到這樣的層次,中國才說是真正的發達了。

突然對中國文字的簡短化,表層化有所感悟,想想等什麼時候寫寫看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