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大學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大學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大學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中庸》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中庸》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大學中庸》這一本書,這本書是將《大學》和《中庸》兩本書合爲一體,我讀後,深有感觸。

《大學》是孔子傳下的書,是古人做學問時讀的第一本書,也可以說是古人想學習道德的入門書。

《中庸》是孔門傳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靜止不變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這本書開頭講了一個道理,中間把這個道理用各種方式講述,最後又歸回到開頭的道理。這個道理每讀一次都會讓你有新的收穫,這收穫,是讓你終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須爲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就必須有道德。

道德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和“修身”開始,將自己的根本修正了,纔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堅持、堅持不懈的,還要從思想上認識,從行動上實踐,從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樣子,更是內心上的修爲,也就是做到“自謙”和“慎獨”。幹大事,就是懂得修身,爲民找想,才能萬衆一心,讓人民得到幸福。

《大學中庸》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會再重讀這本書

  《大學中庸》讀後感2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大學》以人的修身爲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爲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爲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就是朱熹所說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衆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說的“八條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棄舊向新,在於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志向確定才能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神思安穩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纔能有收穫。

每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序,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看完這部分後,聯繫實際確實是有道理的,學習和做學問都需要一個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問題,並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剖析。

讀《大學》最讓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個人的好惡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自私的慾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態,以保持美好的心靈,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因爲憤怒、恐懼、偏好、憂慮,心思不能端正。寫到這裏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學期劉明祥老師給我們放的翟鴻燊的國學經典講解視頻,當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經見,正思維。原來與《大學》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處的。

《中庸》強調“誠”,認爲“誠”是現實中庸之道的關鍵,《中庸》的內容比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內容。跟人認爲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鑑,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以及後面跟的實例,都特別具有現實意義。

對於“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研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在第二章《時中》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現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認爲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與“時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確理解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認識。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裏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對於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併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的選擇,把握適度。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爲。莊子在《齊物論》中認爲“中庸”是這樣的“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就是知與行的統一。朱熹對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說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太難了。因爲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這對於現實中的我們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講的最多的是“誠”,不管對自己,對家人,對外人都要誠實,至誠的人他的人品是誠懇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萬物的胸襟像藍天一樣廣闊,其實現實也是這樣的。誠實應該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是與人相處的重要原則,也是一個事業開始的奠基。如果沒有誠信,那麼自己對自己不誠實,就不會做到慎獨;對別人不誠實,別人就不會相信你;一個企業不誠信,那麼這個企業也不會興旺。

  《大學中庸》讀後感3

暑假裏,我與家長共同閱讀了“羊城分級閱讀“系列的《大學中庸》這本經典讀物。

經過與家長共同閱讀,我突然覺得讀書的確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大學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經典書籍,雖說這本書很難讀懂,但是我藉助電腦的力量覺得其中很有意思,並且也讓我領悟了許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學》部分的一個片段說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城,意城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思就是說:“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這段說的很對,知識十分重要,知識來自於對萬物事的認識,有了知識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識的人,品行會良好;有了知識的人才會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夢想。

通過與家長共同讀書,讓我知道了自己知識的微薄,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今後要廣泛閱讀,不斷理解中國文學的精髓。也讓我從讀書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別人,並從中找到了快樂。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

  《大學中庸》讀後感4

在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之前,我從未真正讀過任何一本古代經典著作。若說對於文言文的學習,那還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大學裏因爲學的是外語專業,所以幾乎從未接觸過“語文”,也就更別提對於古代經典的學習了。

參加工作後認識的第一位語文教研員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師,語言文字功底紮實,對於古代經典名篇可稱得上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他曾經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我在被那些厚重、溫暖的語言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曾暗下決心,多多誦讀經典,做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教師。而懶惰又懈怠的我,渾渾噩噩間度過了許多年。有時間玩網絡小遊戲,卻沒有精力閱讀經典;有時間和朋友東拉西扯,卻沒有心思讓自己沉浸在一本書中。於是,年華枉度,空餘嗟嘆。其間偶爾也曾零星誦讀過些許《大學》《中庸》的名句,如“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終究不成氣候,外加疏於複習鞏固,也大都遺忘了。

淄博趙成峯老師和煙臺李霞老師對於經典誦讀的至誠與堅守讓人敬佩,讓人自慚形穢。閱讀其他敘事者的文章,再對比自己膚淺的文字,也時常感到羞愧。他們的文章總能給人真切而又溫婉,清新卻又厚重的感覺,而自己寫來寫去,只不過在原地打轉兒,看不見進步與成長。我想,這與缺乏閱讀積累、文字修養與文化底蘊有着很大關聯。試想,我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性努力,如何與他們的求知若渴、筆耕不輟相提並論?成長的心思始終都有,誦讀的意向也算充沛,無奈遲遲不見行動、固步不前。直到開始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似乎再也沒有藉口拖延與狡辯,那就逼着自己去啃這本“難啃的書”。

是的,這本書的確難啃——不光是《大學》《中庸》難啃,就連傅佩榮先生所作的註解對於我來說,也很艱澀。他旁徵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論語》《孟子》《易經》《大學章句集註》等經典著作來進行註解。對於學識淺薄的我來說,每一章節埋頭反覆閱讀,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譯文也讀上三五遍,才能與原文相對應,做出粗淺的理解。

反覆誦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朱熹將《大學》重編爲“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一章”談“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八條目”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修身”是焦點,位居樞紐角色。修身即是修養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現,其根基在於內心的修煉,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對於教師來說,如何纔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與正其身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對於教師來說,“修身”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將“如保赤子”的初心喚醒或是找回;真誠面對自己的意念,不妨問問自己,想要成爲什麼樣的教師,想要守護什麼樣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惡”,做真教育、爲孩子成長的遠方灌溉給養的則是“善”,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見眼前分數而忽略孩子一生髮展的就是“惡”,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爲“不做兢兢業業的愚蠢的教師”;辨別外在誘惑、榮譽與自我的關係,是追尋現實世界裏的“達官顯貴”,還是堅守理想之中的詩與遠方。當我們釐清以上問題並且開始摸索、踐行“心嚮往之”的教育,我們纔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縱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也將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們的整個教育人生,就應該“皆以修身爲本”。唯有這樣才能如李霞老師在講座中所言,“推動自己,推動教育”,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行走於教育之路或許艱難,而只要我們做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們亦能“雖愚必能,雖柔必強”。

一個月的共讀時間所剩無幾,而我對這本書、或者說對經典的學習纔剛剛開始。在這段與經典“親密接觸”的時光裏,它給予我的遠非某一章節的誦讀或理解,而是一種召喚和引領。它將曾經隱匿、蟄伏於心底的對於經典的求知與渴望喚醒,召喚着我嘗試去開啓一段不太一樣的、更加豐厚而充盈的生活——這實在是從春天裏開啓的一段美好的遇見。

如果要給這份美好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永遠。

  《大學中庸》讀後感5

看了這本經典書——《大學中庸》,我覺得這本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幾千年的人,對於以前的歷史都記憶猶新,刻骨銘心。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歷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體現人性和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現代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爲。它也可以告訴我們許多數不勝數的道理。這些道理散發開來塞滿天地四方,收攏回來又能隱藏內心深處。他所蘊涵的趣味無窮無盡,而且都是很實在的學問,對於我們終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這些道理深深地影響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則,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學……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學。

像感恩,做人一定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在感恩的歷史長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體溫暖了席子,才讓父親睡到溫暖的牀上;朱總司令蹲下身,親自爲媽媽洗腳。還有居里夫人,寄去機票,讓她的小學歐班老師來參加鐳研究所的落成典禮,居里夫人還親自把老師送上主席臺。偉人之所以偉大,名人之所以成爲名人,是因爲他們都擁有美好的心理品質——感恩。

像勤學,如果我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孫敬和大學問家匡衡,他們爲了勤學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時極愛讀書,白天在田間忙於助大人農作,日落始返家,欲讀書卻苦於家中無燈,後來忽發妙想,原來,鄰家點燈的那間房與他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鑿了個小孔,藉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讀書,讀完了不少書。後來,匡衡成了著名的學者,特別是對於《詩經》一書,在當時的見解無人能出其右。漢元帝時,他的學問極爲當朝賞識,所上之書屢被採用。他的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學界千古佳話……

讀了這本書,我獲益良多,讀過這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希望我們讀了這本書後都能成爲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大學中庸》讀後感6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組織了對傳統文化《論語》的學習,現在又組織學習了《大學中庸》,通過這兩次學習,使我不僅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自身的指導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看完這部分,使我懂得學習和工作都要有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這對於在法院工作的我來說非常重要,在開庭之前要認真閱讀每一本案卷,做好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在庭審中抓住庭審過程的爭議焦點,圍繞爭議焦點調查和審理案件,但是實踐中,一般當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經驗和技巧,在庭審時提不出觀點,抓不住重點,找不到焦點,而是採取平鋪直敘的方法或是想到哪裏就說到哪裏的方法。這就需要法官有安靜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穩,思慮周詳問題,以平等寬容的心態注意觀察當事人的心緒,體察當事人的心態,揣摩當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時準確地“對症下藥”,找準妥善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及時化解糾葛。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就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讀《大學》的另一個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沒有偏私。在具體審判訴訟案件過程中,要客觀、中立,與各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距離,不偏不倚,以事實爲根據、法律爲準繩,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護訴訟各方合法的實體權益和訴訟權益。作爲糾紛訴訟的終極解決者,必須保持嚴格中立的立場,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過依法確認的事實,根據法律規定的準則和對法理精神正確的理解,公允地確定哪些利益當受排斥,哪些利益應予保護,使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受到同等尊重、獲得同等的法律保護。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這雖爲一個人爲人處世的方法,但是這種爲人處世的方法運用到我們法官的審判案件中就是和諧裁判,調解結案。享有東方經驗美譽的調解制度,就是強調“和”的效果,也是解決糾紛的最佳結案方式。目前較普遍的“大調解”機制的建立,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和爲貴”、“息訟止爭”的優良傳統。“和”並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過分析當事人心理,注重釋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實,講究方式方法,進行細緻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實分析,使當事人勝敗皆服。通過調解,不僅合理解決了矛盾糾紛,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影響社會和諧,而且理順了當事人的情緒,緩和、化解了相互之間的對抗與衝突,達到了化干戈爲玉帛、重建和諧關係的效果。

  《大學中庸》讀後感7

一、德爲人之本

(一)立德樹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現爲善的行爲。文中指出“大學”一詞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機構,負責按照成爲政治領袖所應具備的條件教導王公貴族的子弟。德爲人之本,不管是上級的統治者還是下級的臣民都應該有德有能。“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君子賢明是國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們作爲教師,一學期期末會評出“三好學生”,而“三好學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管學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遠排在第一位。因爲有德的學生,即使才華稍遜一點,也不會給家庭和國家帶來什麼災難。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極高的學生,他無德,無底線,無做人的根本,那麼他會不會做危害國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確定的。

“人無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話,教師是傳道、授業之人,特殊的職業對職業道德要求更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的楷模之一。愛國守法、愛崗經驗、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終身學習爲師德的行爲規範。

(二)修身養性

今天讀《大學》,焦點在於“修身”。“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養言行。言行是表現於外者,其基礎則在於內心的修煉。修身的具體行爲表現日常生活中就是擇善而從,博學於文,並約之以禮。

讀到“修身”這一章節,我想到自己的老師曾經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在餐桌上,有一個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裏的湯灑到了餐桌上,你裝作沒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這種表現就是有修養的表現。是啊!也許面對別人的出糗,我們能表現自然,而給對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養的表現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事務,我們應該做一個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態度明確,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則,沒有絲毫怠慢。教師亦是如此,我們身上的責任更重大,我們肩負起培養下一代人才的責任。所以“身正爲範,學高爲師”,想讓學生有修養,爲師的就應該從自身出發,不斷地與時俱進,修養自身。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從文明禮儀教起。堅持下去,和學生們一同進步。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學生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青年。

二、中庸之道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說君子在任何時機都合乎中的標準。我覺得中庸之道和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和諧”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諦是:“不爲拘泥,不爲偏激,尋求適度、適當”;中庸之道“不是模棱兩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這個中庸之道,不是空談,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刻也離不開,只要我們離開了中庸之道,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麻煩和煩惱。比如現在人喜歡熬夜,那就違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會生病,熬壞身體;對森林亂砍亂伐,就會破壞自然環境,導致沙塵暴、泥石流,也是違反中庸之道;我們現在人的慾望無窮大,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吃着碗裏還要看着鍋裏,永遠沒有知足的時候,因此給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煩惱,這都是因爲違反了中庸之道。

讀《大學》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養性。規範自己的家庭,修養自己的言行。讀《中庸》希望通過我們修學,擺脫迷惑,返本歸元,真正明瞭人生的真相,做一個覺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個能夠遵循天道規律的人,那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