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2.87W人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1

沒有看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但現實怎讓你不迷茫呢?天天看微博或空間,看見曾經一起的朋友同學有的自駕車旅遊了,有的出國了,有的當民警了,有的當作家了,還在上學的已經開始讀博了。而你呢,一直在這樣苦逼的掙扎着,徘徊着,怎能不迷茫呢?

一直想做一個不抱怨的孩子,勤勤懇懇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可當閒暇的時間,當看到別人的成就時,心裏總是空落落的。都說不要攀比,不要羨慕人家的生活,可你們應該也理解,曾經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過的朋友,在同一個教室呆過的同學,現在都有自己的夢想與追求,而你一直這樣平平淡淡,能不迷茫嗎,能不對比嗎?

有可能你都會懷疑真的是自己不夠努力嗎,是自己的抱怨太多嗎?是自己看的書不夠多嗎?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所以你很迷茫,幻想着如果能遇到一個世外高人或者得道高僧給你指點,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那樣,經過指點你就會變得無比的強大。你會很樂意的用你的強大去幫助別的人,通過別人的稱讚與羨慕獲得自己虛榮心上的滿足。

偶爾出去到工地上檢查工作時看到那些下苦的工人,你又驕傲着,你不是這樣的體力勞動,你比他們懂得多了一點點,你比他們看上去體面那麼一點點,所以你那僅有的一點點自尊心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晚上陪業主和監理吃飯喝酒時,你又鬱悶爲什麼自己要像孫子一樣給他們敬酒,他們其實也是一羣很可憐的苦逼人,常年四季在工地上狐假虎威,用自己僅有的那一點點權利獲得自己面子上的滿足。你那樣尊敬他們只是爲了讓他們面子上的到更大的滿足,這樣只爲方便自己以後的工作。所以你這樣尷尬着喝着,吐着,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這個胃再也裝不住酒就好了。

你每天就這樣在幻想與對比中滿足着,驕傲着。當有一日看到在城市中的同學朋友西裝革履時,突然間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鄉巴佬,什麼都不懂,當過年回家時,好似土豪一般買上禮物去過年,只爲了讓爸媽感覺到你在體面的上班,可過完年別人回到城市的時候,你又拖個箱子苦逼的來到了這荒山野嶺的項目部,說是爲後代修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可你覺得這跟自己有多大的關係呢。

當你看見微博上曾經的朋友開始曬自己的成就時,你才發現差距已經這樣大了,於是你急了,你迷茫了,曾經僅有的那一些些自尊心也沒了,那一點點驕傲早就碎了一地。你開始痛苦了,你開始反思了,你開始討厭這種生活了。當同事沒事做在一起打牌時你也不玩了,當他們去KTV時你也不去了,你就一直這麼安靜着,你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你痛心着,迷茫着。你想到了走,去一個遠方,這是曾經在大學時給自己許下的承諾,當自己迷茫時背個包去旅行,你相信在旅行中你會找到自己的方向,會找到自己勇氣的。

所以在9月份的時候你一個人去了西藏,你通過車窗看見那高原上的羊羣,那牧羊人,臉紅的發黑。一個人,一匹馬,一羣羊,一首蒼涼的藏歌,你突然間想哭,你不知道是爲自己還是爲那些牧民。你覺得你太幸福了,你還能這樣出走,還能這樣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看看。

你認識了好多揹包客,並不一定都是有職業的,或者有成就的,但他們都是有理想的,敢於追求的,敢於行動的。你站在那5000千米海拔的雪上,你大口大口的呼吸着,你想呼喊,想告訴自己,西藏我已經來了。就像你畢業時說的,這世界,我來了!

所以你今年年初的時候就辭職了,雖然你現在一無所有,但你比以前自信了,也許是相信生活了,這就可以了。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2

“成長中的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這是劉同先生在《誰的青春不迷茫》的封面上寫的一句話。

拿起《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我感覺到了這本書的重量,也許對於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把可以讓我走出迷茫青春的鑰匙。而最後,我發現我是對的!這本書改變了我,改變了現在的我,也會改變未來的我!

打開這本書,第一眼我便被這封面吸引了,雖然簡介,但是在我看來,卻另有一番滋味,於是,我便決定將我看過後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說真的,我底氣不足,因爲我覺得,我寫的文字,遠不能表達我內心的感受!

翻開書,便看見了劉同先生寫的自序,是寫給20歲時的他。20歲,離我們也並不是特別的遙遠。也許很多人不到20,也許20對有的人來說已經是過去式了!

對於剛上大一的我來說,我對大學一點也不清楚。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明確的規劃,似乎迷茫的過着每一天,得過且過而已!

劉同先生在自序中寫道“心裏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當初我是好不容易考入大學的,四年之後,我該怎麼出大學”。對於這個問題,我表示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也許對於大多數大一學生來說,這個問題,似乎很迷茫,也許想過,也沒有多少人仔細想通過吧。

當然,我也是如此。我曾經這麼問過我自己無數次,我的大學,我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我四年後該怎麼走出大學?是一無所成,連畢業證都拿不到?是爲了大學而大學,爲了畢業證而大學?還是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大學?

正處於青春歲月的我們,在大學裏,有着叛逆的性格。也許我們對於生活,並沒有想過太多。也許我們想的,只是在大學裏面怎麼玩的好,怎麼過得好。而關於青春歲月該怎麼過,有多少人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四年後,再次回首我們大學四年,問問自己,我們這四年裏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我們得到的,我們失去的,值得嗎?我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還是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每天多問問自己,也許。你的大學,就會開始改變!

劉同先生在自序中寫到“你爸一直擔心的就是你大學四年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擔心你沒有任何可以拿出來炫耀的資本,擔心你連你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這些話,對於大一的我們,看到後會有什麼感觸?會是無動於衷,繼續“逍遙自在”,每天拿着昂貴的生活費,在大學裏“自由自在”?還是會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沉思沉思?想想四年後的你,

到底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想想四年後的你,到底想擁有一個什麼的生活;想想四年後的你,該用什麼樣的狀態面對你的親人?面對你的朋友?

“如何與別人不一樣”“不一樣”是個特別特別大的命題。而我們,洋溢着青春的熱情,洋溢的青春的不屈,更想與衆不同。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那麼你想脫穎而出,這並不奇怪。但是,你想脫穎而出,你努力了嗎?如果你沒有努力過,你又有什麼資格想脫穎而出呢?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未知數,人生路上,需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努力。

劉同先生在自序寫到“不如我們定下一個誓約,看看十年之後,我們彼此又在哪裏?聽着誰的歌,看着誰的字,身邊的人又是誰?”十年,我們的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

歲月流逝,人生短暫當我們學會生活,學會面對自己的青春的時候,已經過了多少個十年了?這些個從我們指尖溜走的歲月裏,我們。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一個十年的約定。十年之後,再次回首往事,會不會覺得自己的青春歲月裏浪費了很多的時光?會不會覺得自己過去的十年不值得?

誰的青春不迷茫,可是,當你的青春迷茫時,你是怎麼做的?是不管不顧,爲了放肆的青春,而浪費青春?還是自己不斷奮進,爲了未來,拼搏一次?

我們在迷茫的青春歲月裏匍匐前行,在無知的歲月裏揮霍着我們的青春。我們今年大一,三年後,是否依舊的迷茫,是否依舊的無知?那麼,我們在迷茫的'青春裏應該怎麼做呢?應該做些什麼呢?是不是應該慎重的考慮呢,慎重的思考呢?

借用劉同先生的話:“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成長中能扶你一把的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如果你覺得你的青春也迷茫,如果你不想讓你的人生這麼荒廢下去,那麼,你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了?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3

記敘文不是我的強項,可以說,是弱爆了。寫出來就是一本細緻的流水賬。但所謂事件,也總是要交代一下背景的。

背景有點長,近三年呢。因爲喜歡一件事物也需要一個契機的嘛。

2010年底,電視上突然出現了一個男生,很容易被感動(人家說完是北漂,就哭了;說完喜歡喝水是因爲飲料又貴又不解渴,就已然成了淚人了),說話超級快,口頭禪是“坦白講”、“……說,……”,節目上都會因爲別人的事情瘋狂地爭論……男生這樣,應該不容易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吧。心裏這麼邪惡地好奇。因爲老媽關心我職業的緣故,就跟着看了幾期(看老媽喜歡的節目,也是愛老媽的表現,哈哈)。原來這個男生這麼善良。這是後來的印象。但關於他寫的文字,仍舊,一無所知。

有一天,突然翻到了他的圍脖,發現,原來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好印象瞬間就形成了。字裏行間的語氣,語調,有種熟悉的感覺。熟悉這個詞很殘忍,那意味着潛意識裏我看到的不是他本人,而是別人的影子,與他無關。且這種熟悉不會改變所謂的距離。

隨手點開了他的博客鏈接,是素色醫院的。灰色的背景,奠定了閱讀的基調,好在灰色還是充滿着希望。衝了一大杯咖啡,坐在電腦前,一篇一篇看起,用了整整一個下午外加一個晚上,走過了10年的記憶,然後長舒一口氣,睡覺。那時的起點,不是書裏描繪的2002年,而是2000年。

想來,《誰的青春不迷茫》,原來早在兩年前就已經細讀了大半內容。2010年,確切說是2011年以前的青春,他的只是他的,與我無關。直到我點開鏈接的那一剎那。

現在該說說《誰的青春不迷茫》了。

年前,預定了4本,又訂5本,又買2本。買之前,多數還沒想到要送哪些朋友,但就是覺得要送。自己也沒有閱讀的計劃,因爲有考試要準備。曾在複習之餘偷偷瞄了個序。還好,我旁邊放了很多紙巾。

去浙江參加朋友婚禮的路上,15小時的火車行程,看書是經過時間的良藥。容易讓人忘記硬座的疲勞,和時間的漫長。2013年1月14日,正式閱讀的日子。

駛出北京時,天色已經沉下來了。黑暗讓人分不清事物,也讓人容易有一種傷感的情緒。慢慢爬上心頭,然後佔據雙眼,最終轉移到雙目所及之物。這時候的文字也就容易撩起人沉重的心情。即便這不是作者的初衷。

說實話,這本書就是作者的回憶。他的,他關於朋友的,家人的。許是和他回憶有關的人,讀起來更加容易動情。一字一字隨着目光的起落,勾勒出當年的場景,儼然一組鮮活的舊交卷。其餘的便是他的粉絲。而我,不在其列。

我讀到的是,自己的青春。

看這本書,很辛苦。我一直覺得,閱讀別人的文字,就像跟作者面對面交談一般,作者的煩惱,喜悅,悲傷,等等所有的情緒都可以深切地體會到。文字就像面對面交談時他們的雙眼,將情緒展露無遺。尤其詩歌,散文。同時,爲了更好的理解文字,時常會站在作者的角度,儘量用相同的視角看待事物。所以,即使談不上完全理解和體會,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感覺。我不是一個閱歷豐富的人,同時,我卻是一個神經大條的人。所以要用這種換位閱讀的方式在感知別人的經歷和心情。雖顯笨拙,但也可稱之爲方法。

再者,便是共鳴。就是那種感同身受的感覺。這種境界大概就屬他的朋友和知音吧。

體會作者心情的同時,回憶自己。這更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所以看書的速度是極慢的。他想要分享的是他的青春,可只有他的朋友能收到完全無誤的訊息。其他,不在他青春裏的人,恐怕會很難擁有他們所擁有的那種感受。但,這些文字會引起每個人自己獨特的感受,那些關於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的青春。我是其一。

在看到《誰的青春不迷茫》之前,我也在記錄着自己和自己的朋友的青春,《最美·遇見》。我把我所能回憶起的細節,一一記錄在我的文字裏。如果腦的容量有限,換言之,如果記憶的容量有限,那麼我要是把它們以一定的介質記錄下來,有一天,即使記憶這種介質不復存在了,記憶卻得以保存下來,同時我還可以逐一儲存新的點點滴滴。以後再看到這些可愛的文字,心情自然也會回到過去吧。後悔藥便是如此吧。我不禁要感嘆造物主的偉大了,知道時間難以倒退,便教人們文字,引導人們用書寫記錄的方式回到過去,且保存過去完整的心情。

這本書,亦如此。

對於書本身,我沒有資格做任何評論。起碼,認真寫字的人,理應得到認真的迴應。

我拿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它可以作爲青春的導火索,不涉及他的,只關乎自己的。所以適合跟朋友分享,不是他的,而是我們的。

本來嘛,人生來就是一部青春。每一個人的都是未完待續。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4

在大同的世界中,做小不同的自己。

——劉同

在《誰的青春不迷茫》的一書中,作者劉同分享了過去十年的點點滴滴,“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十年逆襲,於作者更多的是一種回憶和感悟;於讀者而言,我想更多的是一份指導與反思。

書中有一章節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因爲年輕,所以沒有選擇,只能試試。作者是這樣感慨道:年輕時,其實沒有更多的答案可供你選擇,五花八門的選項背後只有一個真相,就是“試試”二字。你選a,結果是試試;你選b,結果也是試試。所以,年輕時,選什麼都沒有關係,關鍵是你敢試試。

其實,敢試試就是在爲自己種下一種“可能性”。就拿剛進大學去社團面試說起,很多人就對進哪一個社團很糾結,想進國標隊、民舞隊,但又擔心自己“零基礎”而進不了。於是就畏畏縮縮,猶豫不決,不敢去嘗試一下。爲何不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就算失敗了,又怎樣呢?“盡吾志可以無悔矣”,我始終相信,任何發生過的都是財富,就看你自己是否在意了。

青春之所以動人,就在於它的未知,在於它的探索。前方的路煙雲繚繞,看不清路牌,但只要你還有夢,只要你還在路上,你就是最美麗的。所以,邁出你的雙腿,帶上你的夢,勇敢地試一試吧!

路上的你忙於奔波,漸行漸遠,但你不要忘了回家的路,不要忘記了大樹下期盼你回家的眸子。當作者與父親打電話詢問家裏的情況時,父親在提及到外公的病情後的失聲痛苦,父親第一次在自己面前哭了出來,作者也被徵住了,眼淚嘩嘩地落下來。他懊悔自己不能在外公臨終前陪伴在他身邊,他的後悔與歉意濃濃地化在“這一生,下一世——給外公”的話語中。“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說“前世幾百次的回眸相望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今生我們能成爲親人,那是得有多大的緣分?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也許是農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或是過於靦腆,在與家人的相處中,我不會講那些很甜言蜜語的話。

在母親節或父親節,在獻上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後,“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句話總是在提到了喉嚨邊,然後又被口水打了回去,淹沒在肚子裏,始終說不出口。我相信你也應該有跟我相似經歷,雖然愛不單單是在言語中體現出來,它更需要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體現在行動上,但我們仍要敢於說出來,讓心中吶喊的澎湃爆發出來,愛,就要大膽說出來。

作者每天都在記錄着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如何炅所說:“如果,你和我也都這樣每天記錄青春成長的細節,時刻凝視自己的成長,現在的我們會不會不太一樣?”每天多一點感悟,多一點反思,讓迷茫的青春漸清晰,讓我們漸行漸遠!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5

用三天的時間,不眠不休、有哭有笑的看完一本隨筆類的書,這在我的讀書生涯中尚屬首次,第一次看書時情緒無常,常常還沉浸在前一段的笑料時,轉眼間就會在第二段落淚;第一次以這麼快的速度看完隨筆類的書,之前只認爲懸疑類的小說纔有這樣的魔力。不過,很開心,這麼多個第一次都給了你——劉同,《誰的青春不迷茫》。

請原諒我,沒有獨具慧眼,在你沒有參與《職來職往》之前認識你的文字。也請原諒我,當第一次在《職來職往》的舞臺上看到你時,甚至嫌棄你高分貝“聒噪”的聲音,現在才知道,那是你一直努力想說好但依然帶有湖南郴州口音的普通話。更要請你原諒我,在明明已經很欣賞你,有事沒事就看你主持的《坦白講》和某個雨夜翻看了你所有的微博後,依然沒有主動購買《誰的青春不迷茫》,甚至認爲,這也許只是一個三十歲大男孩的無病呻吟。

也不知道被你哪句話感動,幾天前購買了電子版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從此,電子書不離手。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曾在朋友圈給大家推薦,真誠,是你貫穿整個作品的態度,值得犧牲休息時間來欣賞。是的,我用了三天的時間,跟着你的文字憂傷、衝動、感懷、淡然…

你說,記錄,是一件拯救生命的決定。是的,我正在學着用鏡頭、用文字,記錄心境和旅程,和大家分享,把不那麼青春的歲月過成一本青春紀念冊。

你還說,能鼓勵你的人也只有自己。任何事情,不要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無論感情還是工作,否則,唯一的結果便是措手不及,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

你用多個篇章寫到了友情。你給朋友的定義是幫你彌補缺失生命缺失記憶的親人。恣意青春年華,我們揮霍的不僅有青春,還有與青春劃上關聯號的友情。現在30+的我們,似乎更懂得了友情背後的含義。有時候,它是你一半我一半的食物,也可以是一本我一直渴求的書,也是一路走來相互的扶持與打氣。更多的時候,它是讀懂我的一個眼神。下午,我在給你推薦劉同這本書的時候,你分明看到我眼中馬上要奪眶而出的眼淚,你懂我,因爲我說,看劉同的文字,就像在跟自己對話,就像自己在鼓勵自己。

你用自己十年的青春印記,告訴我們,青春不是一個年紀,而是一種狀態,你覺得孤獨就對了,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6

昨天讀完了《誰的青春不迷茫》,今天整理了一下邊讀邊結合自身的感慨。不多不少,三頁紙。如果不是因爲我突然在考研和就業之間掙扎迷茫,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家人的期待發生了衝突,也許我不會買這本書,不會在其中找到共鳴並開始喜歡你。今天突然想,會有人的青春不迷茫嗎?若不是有着傳媒夢,看完這本書會愛上傳媒嗎?

有傳媒夢的那一定要買這本。若有了這個夢想,但並無這方面的技能,那一定開始陷入迷茫的青春了。哈哈。看完這本書,我突然對未來的十年有所期待,但我也不敢抱太大希望。因爲未得到的就永遠不不知道這中間有多少變數。書裏畫紅線的部分不多不少,幾乎每一篇都有那麼一兩條紅線。就像秋微姐說的,你成爲了我的禮物。我一直以爲自己沒有夢想的,現在想來,其實我心中也一直渴望通過寫字讓自己在日程生活中的感慨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能給予一部分人力量。之所以迷茫,是不知道爲了這個夢想,我的每一步該怎樣走。

我會努力,不敢承諾一定會怎樣。因爲極強的責任感,如果沒有兌現承諾,那我一定會把自己逼入絕境。另一方面,我想這也說明我自己在逃避現實,提前爲自己的失敗找好藉口吧。我想,十年後,如果我成功會跟你說,不管你看不看得到。失敗也會告訴你,因爲不管十年後的自己在做什麼,都肯定有自己那樣選擇的原因。謝謝你在我迷茫的時候,送給我這樣一份珍貴的禮物。

我就是一個又一次走到人生選擇路口的即將畢業的大四的學新聞的夢想着能成爲一個成功的媒體人的二十出頭的期待十年後能實現夢想的人。

書裏很多話我都喜歡,但有一段話真精闢,精闢到如一道霹雷讓我醍醐灌頂:“把一句話說得真好只需要兩秒鐘的時間,可背後花了三年或者五年纔得到的經驗教訓,並不指望一說給你聽,你瞬間便能明白。只能提個醒。你的生活還是你的,不管我們產生多少共鳴,無論如何,我們的人生都不會交織在一起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讀後感範文7

這本書的名字很有噱頭,就像一碗賣相很好的速食麪,看着胃口還不錯,可嘗過一口後什麼好胃口都蕩然無存了,當然,儘管沒有好胃口,還是能夠勉強填飽肚子的。

該書是劉同寫的,上個月讀了他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覺得還OK。於是在友人的推薦下跟她借了《誰的青春不迷茫》,現在讀完了,就像喝完一杯白開水,沒有再來一杯的衝動。該書被歸類爲勵志類文學,實在不敢苟同,誠然,劉同的個人經歷是逆襲了,也有他自己本身不可置否的努力,從他的這種經歷來講,勵志還是有那麼一點滋味的,可人是好人,但說書是一本值得品讀的書的話就不好意思認可啦——畢竟現代文學跟流行音樂一樣,不是說受歡迎的作家就是好作家。

不過我倒是挺喜歡封面的那幾句話: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是讓你發現光芒的機會;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是啊,誰的青春不迷茫啊,其實不只是青春如此,人生亦然。有時候,我覺得迷茫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爲迷茫,所以對生活充滿未知,覺得未來很有新鮮感,要自己學會探索自己的人生之路,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儘管一路走下去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但總會努力想方法去克服。其實感到迷茫時最悲哀的是一直糾結自己的迷茫,然後深陷其中,而不用實際行動去打破眼前的迷霧,探索自己的新天地。

其實有時候讀書只是想看看別人的經歷,然後思考自己的人生。其實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可是很多書就是喜歡給我們講道理,可是道理講得不夠深刻,主次不分了,對讀者來說,就真的是感到很迷茫,雲裏霧裏的。電影《後會無期》裏有一句話:“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我想,我需要的是找一個會講故事的人,只是講故事,然後道理讓我自己探索、理解、歸納、總結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