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關於《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的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37W人 

感謝寶來圖書館時忘了帶上我的物化複習資料,讓我得以奢侈地看一晚課外書。

關於《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的讀後感

到現在,這本書我看了大概三分之二,不怎麼想看下去了。之後的文章,我似乎找不到共鳴,是我的閱歷太淺,還是已經有點累了,懶得去想象,去思考與自己生活的聯繫。寫到這裏,想起了剛纔在書上看到的一句話:"任何一個人試圖去揭示某個過去時代時,總是帶着他所處時代的深深的烙印。"現在,我亦如此,看着作者在描寫過去的時代,我在邊想象當時的情景的同時,也在於自己的生活作對比,好讓自己更容易感悟自己心中的作者的思想。也正是因爲如此,這本書後面的文章我越看越不懂,那是作者工作後的生活,我似乎在自己的回憶裏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片段。而之前的章節,是記錄兩個童年,作者孩子的,作者的。孩子的思想與生活都是簡單的,想象着作者童年的畫面的同時,自己的童年彷彿也呈現在眼前,總會不自覺地揚起嘴角

第一章節《兩個童年》,前半部分是作者的兒子的童年。這一部分我是最有感觸的。我以一個子女的角色去看一個父親看待孩子成長的心情。整個過程,我都是眼眶裏含着淚水,帶着微笑。文章裏沒有絲毫動人的語句,只是一位父親真真切切非常直白與普通的心情日記。我整個人都融入了作者所記錄的事件中,彷彿我就是他的兒子,我在感受着父親對我的愛,很真實,一點也不做作。我看到了一個小孩的成長,從第一個月的沒有聽覺和視覺,到第一次與生俱來的心理恐懼,再到長大後與父親對抗。然而在每一個平凡的角落裏,我都感受到所有生命都具有的親情之愛,無論是作者看到兒子的調皮時,還是作者在懲罰兒子時。我想不到作者語言的奇妙之處在哪裏,爲什麼如此平凡的語言能激起我如此巨大的感情。

舉一兩個我很深刻的片段。第一處"我的兒子在踢我。這是幸福的想法,他是在告訴我他的生命在行動、在擴展、在強大起來。現在我兒子七個多月了,他揮着小手和比小手大一點的小腳,只要我一湊近他,他就使勁抓我的臉,我的臉常常被他抓破,即便如此,我還是常常將臉湊過去,因爲我的兒子是在瞭解世界,他要觸摸實物,有時是玩具,有時是自己的衣服,有時就應該是他父親的臉。"通常,我抱着的小孩子抓我,踢我,咬我時,我就會覺得這個小孩怎麼這麼調皮。可是,在父親的角度,這竟是兒子在感受世界、瞭解世界。我後悔讀的書太少,寫的字太少,我現在竟不知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了。第一次,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也漸漸開始真正地明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那種無論我們做多少都無法回報父母的恩情。第二處則是作者剛知道自己的妻子懷孕了,從醫院回家的路上。"我們無數次在那條街道上走過,這一次完全不一樣,這一次是三條生命走在一起,這是奇妙的體驗,我們一點都感覺不到冬天的寒風。"在這裏,我彷彿感受到了自己是與父母連爲一體的,我們不是三個人,而是一個人。對父母的一種疼愛油然而生,很難說,這種感覺很難說,看來我又不會表達自己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永遠也不會改變。

還有很多很多處,應該說每一個字都觸動我的心絃。

其實,教育爲人子女的要懂得孝敬父母,與其用很多很多感人的事例,還不如真真切切地看一番父母養育子女是最直白的想法和感情。從爲人父母的角度去看待父母之恩,比從子女角度去感受要深刻得多。這也就是爲何當人們做了父母后,會更疼愛自己的父母吧。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本來吸引我的就是這個書名,時代的改變,時光的流逝,桃花依舊物是人非,這都是我們所感嘆的。我本來也想感嘆一下,可是卻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感受作者的文字。其實,仔細想想,我這樣的表現是不是也呼應了書名呢?從我這個角度去看這個"道路",是否與作者或其他讀者不同?而其他人讀這個"道路"是否也各不相同?也就是"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如果這樣理解的話,是否也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呢?

好吧。這也許就是文學的奇妙之處,人類思想的奧妙之處。

每次看完文章或者小說什麼的,都會很想寫讀後感。可是之前都會因爲一個"等一會兒"的念頭而一直沒有下筆,到最後還是沒有寫。這次非常衝動地在記事本上寫下來,就是害怕過一會兒,情感降溫了,也就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本來還有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感受,可是現在都被滿腦子的"孝"沖淡了。下次又有感覺的時候再寫吧。

以上爲在圖書館時寫的。回來宿舍把它敲到電腦上後,發現現在已經沒有剛纔情感那麼強烈了。降溫得真快。還是我真的很不會表達。把手寫版記錄下來,怕以後這個本子用完了,就忘了這事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