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本文已影響 1.91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八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麪包、麪條等。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麪、生面條,並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麪、麪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麼不同。

3、請幼兒品嚐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爲什麼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麼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與大班小朋友一起過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繫,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佈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並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遊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爲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貫徹落實《綱要》精神――讓幼兒的學習遊戲化、生活化,在遊戲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

沙發墊作爲一種家居用品,既輕巧美觀又安全舒適,適合小班幼兒擺弄,漂亮童趣的沙發墊又可以營造一種家的氛圍,讓孩子們在自由、寬鬆的環境裏動手、動腦、學習、遊戲。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探索沙發墊的多種遊戲方法

2、在遊戲中發展幼兒合作交往能力,啓發幼兒的創新思維

活動準備:小動物沙發墊若干;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進入活動場地:教師與小朋友邊走邊唱進入活動區(地上散放着沙發墊)

二、認識沙發墊,激發遊戲興趣

1、 小朋友你們看(指沙發墊)活動室裏有什麼?

2、 這叫沙發墊,你們想不想有一個這樣的沙發墊――脫掉鞋子,到地毯上來吧!

3、 你們手裏有幾個沙發墊?壓一壓、拍一拍有什麼感覺?

4、 請幼兒坐在地毯上“這是什麼樣的沙發墊?”(啓發幼兒從形狀、顏色、圖案等多方面觀察)

5、 你還見過什麼樣的沙發墊?在哪裏?

6、 沙發墊可以用來做什麼?我們試一試(靠、抱、躺、坐等)

三、 遊戲:

1、沙發墊不但可以抱、靠、躺,還可以玩,看誰玩得最開心。

2、幼兒伴隨歡快的音樂進行遊戲,教師適時的參與並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多種方法,在遊戲中與同伴合作、交流、學習。

四、 介紹遊戲方法,互相學習,共同遊戲。

“老師發現小朋友們玩得非常開心,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玩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各種遊戲的方法,引導

幼兒互相學習)

例如:騎大馬、跳房子、學小烏龜爬等可以單獨遊戲;走小橋、蓋房子等可以合作進行。

五、 結束:

今天,我們和沙發墊玩了這麼多遊戲,回家後你們把這些遊戲教給爸爸媽媽和小夥伴,讓他們也想一想,還可以怎麼玩?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本班幼兒最近出現了一個由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引發的問題:有些幼兒不肯吃魚,因爲小時候被魚刺卡過,現在一看到魚就說不會吃、不要吃。有些幼兒雖然沒被魚刺卡過,但聽多了家長的唸叨,也對吃魚充滿了恐懼。爲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小貓吃魚”的遊戲情境,以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我們還自制了大魚學具,誇張、突出的大魚骨能幫助幼兒直觀地瞭解魚骨的結構和生長部位,從而有效地解決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目標:

1.通過觀察、觸摸,瞭解魚骨的結構和生長部位。

2.瞭解魚肉的營養價值,初步學習剔除魚刺的方法。

準備:

1.自制大魚學具兩個,製作方法是:用捲紙芯做魚骨架,用吸管做魚刺,用海綿紙做魚肉。魚肉鋪在魚骨架兩邊蓋住魚刺。

2.自制圖書《美味的魚肉》。

3.根據一週食譜選擇午餐有紅燒帶魚的那一天開展活動。

過程:

一、進入遊戲情境

師:小貓們,今天媽媽燒了你們最愛吃的紅燒魚,快來吃吧!

二、瞭解魚骨的基本結構和魚肉的吃法

1.以談話喚起幼兒的經驗,知道魚骨頭不能吃。

師:(將自制大魚學具鋪在地上)魚身上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師:魚刺是細長的、尖尖的'魚骨頭,摸摸看,你能找到魚刺嗎?它藏在魚的哪裏?

2.引導幼兒觀察自制大魚學具,瞭解魚骨頭分佈的位置。

師:你們找找看哪裏還有魚骨頭,摸起來感覺是怎麼樣的。(幼兒面朝大魚學具,尋找魚骨頭,觀察、比較魚骨架與細長的魚刺的不同。)

3.引導幼兒學會又方便又安全地拿魚塊。

師:魚肉裏有這麼多魚骨頭,應該怎麼吃呢?現在媽媽把魚分給你們,你們試一試怎麼拿又方便又安全。(幼兒嘗試用手捏住魚骨架的兩端。)

4.幼兒每人拿一塊“魚塊”,從兩邊把魚刺抽出,模仿小貓“吃”美味的“魚肉”。

三、梳理吃魚的方法和步驟

師:小貓們想不想再吃點魚?

(幼兒反覆操作大魚學具,進一步瞭解吃魚的方法和步驟。)

四、積累吃魚的實踐經驗

1.組織幼兒洗手,做好餐前準備。

2.介紹《美味的魚肉》大書,引導幼兒理解書上所介紹的吃魚步驟。

3.引導幼兒耐心、細緻地剔除魚刺,體驗獨立吃魚的自豪感。

延伸活動:

1.將大魚學具放到健康區域中,供幼兒繼續操作和交流,以促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魚骨的結構。同時,自制圖書《美味的魚肉》,內容包括魚肉的營養、吃魚的方法、安全吃魚須知等。幼兒通過閱讀和貼貼、畫畫,鞏固相應的知識,掌握吃魚的方法。

2.利用家校通等交流平臺及時向家長介紹相關的教育內容和目的,並在班級頁上發佈幼兒吃魚的照片,以進一步引導家長關注孩子獨立吃魚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家園共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理解分享的概念。

體驗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好朋友一起分享》動畫視頻;“大家一起玩”組圖;背景音樂。

材料準備:每個小朋友從家中帶一樣喜歡的玩具。

活動過程

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1》,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導入主題。

老鼠皮皮和企鵝娜娜爲什麼爭吵呢?(搶積木)

只剩下一塊積木了,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麼辦?

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2、3》,引導幼兒瞭解分享的概念,感知分享的快樂。

1、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2》,引導幼兒瞭解什麼是分享。

美美老師看到皮皮和娜娜在搶積木,說了什麼?(好朋友要一起分享!)

你知道什麼是分享嗎?

皮皮和娜娜後來是怎麼做的?

小結:分享就是願意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給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

2、播放動畫視頻《好朋友一起分享—3》,引導幼兒感知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裏的其他小朋友和好朋友分享了什麼?

他們和好朋友分享後,心情怎樣?

小結:和好朋友一起玩一個皮球、用一盒蠟筆、撐一把傘、唱一首歌。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真快樂呀。

出示組圖“大家一起玩”,引導幼兒瞭解更多和好朋友分享玩具的方法。

除了一起玩,還有哪些和好朋友分享玩具的好方法呢?

小結:除了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外,輪流玩玩具、交換玩玩具,這些都是分享的好方法。

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組織幼兒分享帶來的玩具,體驗分享的樂趣。

今天每個小朋友都從家裏帶來了自己的玩具,大家想玩嗎?

請拿出你的玩具和班上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一起玩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一、集體討論,現場體驗

1.幼兒討論小熊排隊的方法。

師:那小朋友們幫幫小熊,小熊應該怎麼排隊才能又快又好地買到西瓜汁呢?

2.組織孩子討論:要排隊,不能搶不能擠,還可以在冷飲店前貼上提示線。

3.幼兒體驗排隊買西瓜汁。

師: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扮演小熊,小狗,小貓,小兔和小牛,看看你們能順利買到西瓜汁嗎?(給幼兒帶上動物頭飾)

4.小結:剛纔小朋友們都能按順序排隊,不推也不擠,所以都買到了,排排隊可真好啊!

二、聯繫生活,感知意義

1.師:在幼兒園裏還有做哪些事情時要排隊呢?(請幼兒討論,並用PPT補充)

2.師:我們不但在幼兒園裏的很多時候要排隊,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做什麼事情也要排隊呢?(請幼兒討論,並用PPT補充)

3.小結:現在我們知道了和小朋友一起喝水、上廁所、走樓梯、玩滑梯時要排隊;和爸爸媽媽坐公共汽車、火車時、付錢要排隊,這樣啊會很安全,其實還有很地方也需要排隊,需要排隊時請小朋友一定不要忘記,那樣別人就會更加喜歡你。排排隊可真好,排隊可以得到好吃的,好玩兒的,還可以得到別人誇獎!

三、拓展延伸。

師:我們的小熊特別感謝小朋友們教會了他要好好排隊,還有如何排隊的方法。他按照小朋友們說的方法,買好了好多好喝的西瓜汁,現在我們就回教室去品嚐美味的西瓜汁吧!

附故事:

天真熱啊,於是小熊上街去買他最愛喝的西瓜汁。不一會兒,冷飲店就到了,可是門口排着長長的隊伍,有小狗,小貓,小兔和小牛。小熊心想:這麼長的隊伍,要多久才能買到西瓜汁啊,太陽又這麼大,我都要曬化了!於是,小熊拼命地往前擠,隊伍都被擠散了。這時,小熊擠到了最前面,一不小心,碰到了裝着滿滿西瓜汁的大桶。“嘩啦”,所有的西瓜汁都倒翻了。小狗,小貓,小兔和小牛生氣地說:“小熊,都怪你,你不好好排隊,現在大家都喝不到西瓜汁了!”小熊羞愧地低下了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垃圾會污染環境,滋生病毒與蚊蠅,危害人類健康。

2、教育幼兒從小愛護環境衛生,培養幼兒把垃圾丟進垃圾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垃圾堆圖片、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瞭解垃圾會污染環境,滋生病毒與蚊蠅,危害人們健康。

1、教師放置垃圾桶在教室:

教師:

小朋友來聞聞有什麼氣味?(臭味)你知道難聞的氣味中從哪裏來的?(垃圾桶)

2、教師:小朋友聞到很難聞的氣味有什麼感覺?(難受)

3、出示垃圾堆圖片:

小朋友看看垃圾堆上有什麼在到處飛、到處爬?(蒼蠅、蚊子、老鼠、蟑螂)

幼兒議論後,教師告訴幼兒:

垃圾堆上有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它們會傳染各種疾病;還有各種病毒、細菌、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二、知道生活垃圾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丟棄的各種廢品,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愛護環境,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裏。

1、教師:

小朋友知道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我們來看看垃圾中有哪些東西?

教師用鉗子鉗出垃圾中的不同東西,讓幼兒逐一說出其名稱:果皮、菜葉、塑料袋、包裝盒等。

2、教師小結:

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要的、丟棄的東西就變成了垃圾,垃圾就丟在規定的地方,如垃圾桶內,由環保工人統一送到垃圾站,再集中處理,這樣就不會影響環境衛生了。

3、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師:

我們從小要講衛生,自己不要亂扔垃圾,督促他人不要亂丟垃圾,今天就來當幼兒園的環保小衛士,跟着老師來檢查幼兒園裏是否有亂扔的垃圾,把牆角、樹下的垃圾用火鉗鉗到塑料袋中,再扔到垃圾筒裏。

教師帶領幼兒到幼兒園裏各個角落檢查。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2、體驗和同伴一起做遊戲的快樂。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家園配合,收集表示人與人之間得友好的圖片。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積極參與遊戲,嘗試用多種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2、活動難點:懂得用合適的動作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3、指導要點:通過觀察圖片和做肢體遊戲,讓幼兒學會如何用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活動過程

1、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

(1)欣賞圖片。

師:小朋友們,以前有一羣非常有禮貌的人,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時,都會做一些動作來表示友好,他們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2)模仿圖片上人們表示友好的動作。

師:好朋友見面時,他們是怎麼做的?和你身旁的小夥伴一起來學學吧。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當你遇見好朋友時,可以用肢體動作告訴他們,你很喜歡他,見到他很高興。

2、肢體遊戲:走一走,動一動。

師:老師的好朋友是楊老師,看看我們見面時是怎麼做的。

(1)教師示範遊戲玩法

師:(邊走邊念兒歌)走啊走,走啊走,找到我的好朋友。好朋友,見面了,握握手,握握手。(抱一抱,摟摟肩,貼貼臉)

(2)幼兒參與遊戲。

師:在幼兒園裏,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當你看到好朋友時,會不會抱一抱,摟一摟呢?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教師念兒歌,幼兒四散找朋友。

(3)情感體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與培養抱抱、握手的感覺。

師:你和朋友抱抱、握手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呢?

引導幼兒指導:我們的身體動作好像會說話一樣。

3、拓展練習:想一想,做一做。

師:除了這些動作,你還會用什麼動作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喜歡他?

引導幼兒想一想有沒有和剛纔不一樣的動作來告訴大家你們是好朋友。(在音樂《找朋友》的背景下)

自我反思:

活動通過看看、學學、說說,讓幼兒理解常見肢體語言的含義,並在遊戲中嘗試用多種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體驗和同伴一起做遊戲的快樂。很高興,在“拓展練習”環節幼兒能做出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把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以及火把節的由來。

2.綜合發展幼兒鑽、爬、跨跳、平衡、縱跳的能力。

3.萌發幼兒愛家鄉愛人民的情感。

活動準備

1.佈置活動場地:低矮灌木林,幾座獨木橋,竹排,害蟲陣(將紙折的害蟲掛在繩子上)。

2.請三名大班幼兒扮演彝族娃娃。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彝族姑娘,邀請幼兒到彝鄉過火把節

1.師: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請小朋友到我們彝鄉去做客。

2.帶領幼兒做開汽車狀,走進佈置好的場景中,邊走邊做準備活動。

3.對話交流對火把節的認識和了解。

師:今天請大家來做客是因爲我們彝族人民傳統的盛大節日――火把節到了。小朋友參加過火把節嗎?彝族人民是怎樣過火把節的?彝族人爲什麼要過火把節?(幼兒先自由討論,教師再講述故事,讓幼兒知道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節日期間要舉行慶祝戰勝凶神、消滅害蟲的活動。)

二、幼兒參加火把節慶祝活動

1.彝族姑娘介紹遊戲名稱,講解玩法,並請三名彝族娃娃分別示範遊戲的基本動作:

(1)過低矮灌木叢:鑽爬;(2)過獨木橋:走平衡木,練習平衡;(3)跳竹排:練習單雙腳跳。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項目,與彝族娃娃共同慶祝火把節。彝族姑娘分別參與、觀察、指導各組的活動。

3.捕捉害蟲:請幼兒幫彝族人民捕捉害蟲。(練習縱跳)

4.彝族姑娘與幼兒一起點燃火把,燒死害蟲。(提醒幼兒平時不能玩火)

5.在彝族姑娘的帶領下,幼兒圍成圓圈,在彝族音樂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慶祝勝利,慶祝豐收。

附:火把節的傳說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不滿人間比天上好,就派了個凶神到人間來危害人類。老百姓齊心協力殺死了凶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撒下天蟲千千萬萬,想吃絕莊稼,餓死人類。彝族人聚集在各個山頭上,決定舉火把,燒天蟲。於是,男女老幼人人手舉火把,三天三夜在田間繞行,火把不歇,火種不滅,燒死了成千上萬的天蟲,保住了莊稼。可是還有一部分未燒死的天蟲,鑽到地下,第二年又鑽出來吃莊稼。這樣,害蟲燒不完,火把舉不盡,一年一年傳下來,就形成了火把節。現在,火把節已成爲彝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人們以點火把、燃火,載歌載舞的方式來紀念驅逐蟲害的祖先,並預祝來年豐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