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五篇

本文已影響 2.85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五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樹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2、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熱情,遵守遊戲規則,並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認識過人民幣,會識別人民幣的不同面值。讓幼兒去超市自主購物,並討論購物的心情,所購商品的用途、價格等。

2、向父母調查瞭解一個月家庭各類經費的開支狀況(下發調查表)。

3、紙幣若干、購物籃若干只,超市場景佈置,商品上貼有價格標籤。銀行、醫院區角設置。

三、活動過程:

1、成立“三口之家”,宣佈“小鬼當家”的遊戲開始。

由幼兒自願組合,三人爲一戶家庭(爸爸、媽媽、孩子),佩帶胸卡標誌,編號爲“1號家庭”“2號家庭”……

2、小鬼當家活動一:到銀行領工資。

師:(將日曆翻到1月1日)小鬼正式當家作主了。今天是1月1日,是發工資的日子。每家的爸爸或媽媽去銀行取這個月的工資。每戶家庭領取工資10元。

3、小鬼當家活動二:繳水電費。

師:(將日曆翻到5日)今天服務公司的人要來收水電費,我們得準備好錢付上個月的水電費。

服務公司的職員(老師扮演),將各家水電費情況通報,根據通報金額挨家收取水電費。每家將繳清水電費的標記貼在統計表上。

引導討論:①爲什麼各家水電費不一樣?

②平時怎麼做才能節約用水用電,可以少付水電費?

③如果沒錢交水電費,家裏會出現什麼情況?

4、小鬼當家活動三:去超市購物。

師:(將日曆翻到10日)從發工資到今天已過了10天。最近家裏的一些物品不夠用了,要去超市購買。每個家庭成員商量一下,想想家裏最需要什麼?每人還缺少些什麼?然後去超市買最需要的商品。

購物後討論:各家都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教師根據各家代表的回答將商品分吃的、用的、玩的三類列表統計,比較各家消費情況。提問:超市中同樣商品有不同價格(舉例),你是怎樣選擇的?爲什麼?

教師小結:讓幼兒明白同種商品因晶牌不同價格不同,我們應該量力選擇,合理花錢。不攀比,不求高消費。

5、小鬼當家活動四:交旅遊費。

師:(將日曆翻到15日)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旅遊公司寄來一封信,委託我將信中內容告訴大家(老師讀信)。

想去旅遊的小朋友請爸爸媽媽帶着去報名繳費吧!

根據幼兒交費情況提問:(1)X號家庭爲什麼不去旅遊?(2)沒錢旅遊的家庭感到着急。通過回憶前兩次活動,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花錢不夠合理,用錢沒打算。再次感受到當家不容易,家裏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所以用錢必須要有節制,有計劃,不能隨心所欲。

6、小鬼當家活動五:交醫藥費

師:(將日曆翻到20日)讓我們聽聽今天有什麼新聞?(放錄音新聞)醫院通知各家長帶娃娃去醫院打防疫針,並繳費2元。

討論:①打防疫針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

②孩子不打防疫針會怎樣?

③旅遊和打防疫針比起來哪個更重要?

打防疫針很重要,這筆錢必需得花,所以我們要留一些錢以備急用,不能把錢花光。

7、如果娃娃不生病,不打防疫針,剩下的錢怎麼辦?可放在哪裏?交流討論,引出節餘的錢可以到銀行存起來。知道銀行是個存錢取錢的地方。

存在銀行裏的錢什麼時候用?(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如:生病、交學費、看望老人、外出旅遊、過生日買禮物……就不用着急了。)

8、談體會。

給“小鬼當家”遊戲中持家有方、花錢合理的家庭發獎,並分別請三戶有代表性家庭談“當家”的感受。

討論:①如果下次再當家,你會怎樣用錢?

②平時家裏,除了水電費、旅遊費、醫藥費、超市購物,還有哪些地方要用錢?(結合調查表內容)

③平時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才能節約用錢,合理花錢?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當了一回大人,知道爸媽當家作主的滋味。爸媽賺錢很辛苦,當家不容易。我們花錢要節約,要省着用,不能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平時要節約用水、用電,愛惜我們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時常常這樣做,我們能節約很多錢。

9、活動結束:將多餘的錢存入“銀行”。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背景

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冬天季節初步的認識和體會,那麼對動物是怎樣過冬幼兒可能不知道,本節課的教學是讓孩子們也懂得動物們也有自己過冬禦寒方式。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季的特點和不同動物的過冬方式,教育幼兒保護小動物。

2、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冬季特點。

難點:知道不同動物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入場,組織幼兒。

2、看課件,觀察圖片說說看見了什麼,是什麼季節?導入新課。

二、基本部分:

1、談話:冬天來了,氣候有什麼變化呢?我們會感覺到什麼呢?你用什麼辦法讓你不感覺冷?

2、故事:森林裏有一些小動物......它們是怎麼過冬的想知道嗎?

3、看課件,幼兒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看到的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4、教師引導,幼兒作答。

5、教育幼兒保護小動物。

三、結束部分:

1、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本課內容,邊小結邊出示兒歌。

2、教讀兒歌。

延伸部分:

畫出自己心中的冬天景象。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上開展教學活動比較輕鬆,幼兒也表現得投入、積極,特別是孩子們對動物們的過冬方式非常感興趣,在觀察圖片很認真,能把自己所看到的,觀察到的說出來,表現得很好,對後面學習兒歌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全都是在孩子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課堂充分發揮了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做學習活動的主人。課堂效果良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微笑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們的交往中,都需要對別人微笑,因爲微笑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的表示。我在設計這個活動時,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孩子們通過動手的操作、語言的表達等來進行活動。並運用了課件、圖片等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微笑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幼兒感覺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用微笑來對待每件事。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媽媽、愛同伴的情感。並能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人交往協調的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微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表情,讓幼兒懂得微笑的重要性。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4個圖形娃娃的頭飾

2、課件:《各行各業圖片》各種圖片若干

3、錄音機、磁帶:《歌聲與微笑》

活動過程:

1、請戴頭飾的小朋友出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請了表情娃娃來做客,我們請它們做自我介紹。並和你最喜歡的表情娃娃玩。

(2)幼兒自由選擇表情娃娃玩。

(3)教師提問:哪個表情娃娃最受歡迎啊?

(4)請另外的幾個娃娃變魔術,也變成微笑娃娃,這些表情娃娃都變成了微笑娃娃,你們現在的心情怎樣啊?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微笑娃娃吧!

2、講述你平時所看到過的微笑,並說出微笑的重要性。

(1)教師:你們剛纔都已經說了自己喜歡微笑的表情,那麼你們還在什麼地方見過誰的微笑呢?說說當時的情況。

(2)幼兒自由闡述生活中所見過的微笑。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的內容,出示相應的課件。

A、師生互問好時的微笑

B、服務行業的微笑

C、醫院裏的醫生、護士的微笑

D、餐飲業服務員的微笑………

(3)師:“是啊,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們在微笑的生活着小朋友看看這些圖片,圖片上的人爲什麼會微笑呢?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他們微笑的原因。

(4)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說說自己現在的心情。

(5)師生互動,音樂《幸福拍手歌》。

小朋友相應跟着老師做動作。

(6)教師小結。

講述微笑的重要性:它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體現了我們相互友善的態度。

(7)拓展幼兒思維空間,講述我們怎麼幫助他們?

教師出示圖片(貧困山區孩子、地震的圖片、戰爭帶來的災難的圖片等),讓幼兒發現這些人的臉上沒有微笑,那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3、師生共舞,音樂《歌聲與微笑》,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整來保證每一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麼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繪畫活動時。並重點放在直到幼兒的繪畫出快樂的笑臉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幼兒的掌握。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語言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小百科:在人與人之間,它是一個表達方式,表示愉悅、歡樂、幸福,或樂趣。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1.熱愛自己的班級,願意爲班級做力所能及的事,初步樹立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2.能用繪畫的方式設計班徽並說出設計的含義。

準備:

1.平時,幼兒經常爲班級服務,如:包乾區的工作、區域材料的收拾等。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徽章。

3.各種形狀的設計底圖,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

過程:

1.談話:我愛XX班。

a..圍繞“我愛XX班”,談一談爲什麼愛自己的班?

b.討論:我要爲班級做點啥?

c.鼓勵幼兒從多方面討論,如:收拾整理區域、自然角;掃地;餐前服務等等。

2.爲班級設計班徽。

a.欣賞徽章,捉.問:這些徽章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認爲哪個徽章最漂亮?爲什麼?

b.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的底圖來設計班徽。

3.評選大家喜歡的班徽。

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班徽,集體討論,共同選出一個設計方案,定爲班徽。

建議:

1.活動後,教師佈置“我愛XX班”的專欄,將幼兒爲班級做的好事畫下來,貼在欄中。

2.教師將幼兒選出的班徽修改後,製作成正式的班徽,並封塑,發給幼兒,佩帶在身上。並製作一隻大的班徽懸掛在班級門口。

評價:

在介紹的過程中,能說明自己設計的班徽的含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用簡單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徵

2.嘗試用語言或行爲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自己媽媽最明顯的特徵

2.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3.幼兒學習資源第1本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小朋友知不知道這首歌唱的是誰?

幼:媽媽。

2.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老師也有自己的媽媽。老師的媽媽短頭髮,戴着眼鏡,瘦瘦的。那小朋友的媽媽長什麼樣子呢?

3.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引導幼兒逐副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1) 小豬在幹什麼?媽媽高興嗎?(小豬送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2) 小猴送給媽媽什麼呢?媽媽感覺怎麼樣?(小猴送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3) 小熊幫媽媽做什麼?媽媽什麼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很開心。)

(4) 小朋友在做什麼?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5) 師: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會爲媽媽做什麼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4.交流小結。

提問:小豬、小猴、小熊、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媽媽,他們用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媽媽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麼表達對媽媽的愛呢?

教師小結:請小朋友回家後,先向媽媽說一句“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的效果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有很大關係。中班初期上過,孩子們可以說的內容很少,表達不出來,別人說啥他說啥,乾巴巴的,講述沒達到預期的效果。中班後期再上時,孩子們生活經驗豐富了,語言能力提高了,教師設計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緊扣,幼兒能圍繞提問進行回憶、講述,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內容,有的女孩講到媽媽每天晚上給我講故事,哄我睡覺,讓人感到很幸福很感動,課的開始與結束部分都起到了烘托氣氛的作用,這節課不僅僅是一節語言課,更重要的是在語言活動中融入了情感的教育,讓孩子懂得愛學會愛。我感覺到一節成功的講述活動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詞彙句子的豐富有很大關係的。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爲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