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學習兒歌《小兔子開超市》並能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表演。

2、學習句子"我想買···""我還想買···",並積極運用"我想買···""我還想買···"表達自己的願望。

3、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的一些量詞,並在遊戲中學習接觸新的量詞,練習完整講述。

活動重點:會說兒歌。

活動難點:運用"我想買···""我還想買···"表達自己的願望

活動準備:

1、售貨廳,兒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小貓、小老鼠、小牛、小雞頭飾。

3、兒歌錄音磁帶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裏,小兔子開了一家超市。(邊說邊拉開帷幕,幼兒看見的是小兔子在超市裏。)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開了一家超市,歡迎大家光臨。

(師出場):哇!小兔子家開了超市,蘇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超市裏有些什麼東西。(轉身向兔子,指着汽車)這是什麼東西?一共有多少?(請幼兒回答,學習正確 使用量詞:兩輛小汽車) (再指着巧克力)這一排是什麼?共有幾個?(請個別能力 較差的幼兒練習:三塊巧克力) (教師轉身對兔子)小兔子,這布娃娃子也賣嗎?

兔子:賣,當然賣咯!

師:哎,我看這布娃娃挺漂亮的,小朋友們看看超市裏有個布娃娃?(指導幼兒正確運用量詞:個)

(師拿起水彩筆)你們看漂亮嗎?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多少,然後告訴大家。(指導幼兒學習用"盒"這個量詞)

二、 引出兒歌

1、隨着拉上帷幕的同時播放錄音磁帶,第一遍欣賞兒歌。 (主要集中幼兒注意力)

師:我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誰買了什麼?

2、第二遍欣賞兒歌

3、理解兒歌內容

(1) 是誰在森林裏開了一家超市?(幼兒完整講述)

(2) 超市裏有些什麼東西?(要求正確運用量詞)

(3) 東西被誰買完了?小兔子怎麼說的?

三、 幼兒學念兒歌

1、 放慢速度,幼兒跟老師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會的小朋友念響點,不會的輕輕念。

3、 分組練習,加快速度。

四、 遊戲。

1、 教師指導幼兒遊戲,出示一些兒歌中沒有的物品,引導幼兒用"我要買xx的句式,並

能正確使用量詞來參加活動,在遊戲的過程當中如果有幼兒沒有正確運用量詞,可以請其他幼兒幫助他。

師:"小朋友們都會念這首兒歌了,你們會不會買東西呀?好,小兔子的超市又要開了,

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樣,說清楚你要買什麼?小兔子就會賣給你。"

2、 遊戲擴展:開放幼兒的活動空間,增加互動。

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極了,我的貨這麼快就賣光了。

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逛超市時自己說出要買的物品名稱或自己想買的物品名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聲音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聲音是十分熟悉的,在桌面遊戲時,孩子們總愛用不同的玩具敲擊,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並對聲音是怎樣來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隨着幼兒年齡增長,說話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有的甚至喜歡高聲尖叫。因此,我設計了這次科學活動,旨在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學習分辨什麼是好聽的聲音,什麼是噪音,感受聲音帶來的樂趣,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發揮幼兒想象力。同時也求使活動儘可能地遊戲化、多元化,充分發揮孩子的自主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生活中聲音的多樣性,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體發出聲音,感受聲音帶來的樂趣。

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發揮幼兒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聲音帶來的樂趣。

2、難點:探索演奏生活中的各種聲音,發揮幼兒想象力。

活動準備:

1、鈴鐺、響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蓋等等。

2、錄製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聲音。

( 鳥叫聲、馬蹄聲、風聲 、打雷下雨聲、笑聲、掌聲 、牛叫聲、公雞報曉聲音、汽車喇叭聲、母雞帶小雞聲音、警車聲、加油聲、火車汽笛聲)

3、沙錘、盤子、木碗、鍋蓋若干,人手一份,聽課教師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猜猜他是誰:請四名幼兒事先藏在遮擋物後面,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大家根據說話的聲音,猜一猜都是誰在說話?)

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誰在說話?(請一幼兒說一句話)這是誰的聲音?(幼兒猜)小朋友真棒!再聽聽這又是誰的聲音?(四名幼兒一一說一句話讓幼兒纔出是誰)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讓物體發出聲音

教師:人的聲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們都能根據不同的聲音猜出說話的小朋友是誰。小朋友這是什麼?(出示鈴鐺或三角鐵)我們來聽聽它是怎樣發出聲音的。(老師輕敲)老師用什麼方法使它發出聲音了?現在怎麼沒了聲音?(老師停止了動作,它就發不出聲音了)

小結:原來物品要運動運動起來,它纔會發出聲音,不動它,就沒有聲音了。

2、感受聲音的不同

(1)老師準備了很多物品,小朋友想不想跟它們做好朋友?這些東西很奇怪的,你如果不愛惜、保護好他,不和他做好朋友,他生氣了發出的聲音就不好聽了,想不想讓他們發出好聽的聲音?(一一出示響筒 、竹筷、木梳、玻璃杯、瓶蓋等, 請幼兒敲敲、聽聽,引導幼兒說出清脆的、低沉的聲音,高音、低音)。

(2)老師改變敲物品的快慢,請幼兒聽聽有什麼變化。(節奏快、慢的聲音)

(3) 請小朋友說一說,除了剛剛聽到的這些有趣的聲音,生活中還聽到過哪些不同的聲音?(要求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4)出示口哨:小朋友,這是什麼?在哪裏會用到它?(做操的操場上、比賽場上、戶外活動時……)在這些場合,它都能幫助我們。如果老師在上課,它突然冒出聲音來會怎樣?(讓幼兒討論)

小結:原來不同的物品發出的聲音各有不同,物品敲動的快慢也使聲音的節奏不同,如果我們使用不當,就會成爲噪音。老師經常要求小朋友不要大聲喊叫,上課用適量的嗓音讀書,爲什麼?(要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3、聽錄音,想象感受聲音的多樣性

教師:生活中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來聽聽這是什麼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們會想象到什麼事物?

(1)鳥叫聲:這是什麼聲音?想一想,鳥兒會在哪裏快樂的歌唱?我們也來做一隻快樂的小鳥怎麼樣?(引導幼兒模仿鳥叫的聲音,做出鳥飛的動作)

(2)馬蹄聲

(3)風聲

(4)笑聲

(5)掌聲

(6)打雷、下雨聲

(7)牛叫聲

(8)公雞報曉聲音

(9)汽車: 聽到汽車的聲音,你能想象是什麼場景?在什麼地方?

(10)母雞帶小雞聲音:去捉蟲子

(11)警車聲:警車出動,去抓壞蛋了

(12)加油聲:運動員在賽場比賽

(13)火車汽笛聲:火車在鐵軌上飛馳

小結: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聽到的聲音想一想,猜測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老師把生活中一些有趣的聲音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樂隊,我們一起來演奏吧!(一一出示道具,讓幼兒聽聽聲音,說出相應的象聲詞。)(分組發放道具)

小小樂隊

我的沙錘沙沙沙,我的盤子叮叮叮, 我的小碗砰砰砰,我的鍋蓋鐺鐺鐺, 有趣的聲音一起來,沙沙砰砰叮叮鐺, 真呀真熱鬧!

小結:小朋友,生活中有各種各樣有趣的聲音,小朋友們以後仔細觀察,試着模仿,就會發現很多樂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生活,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我在活動開始時,設計了猜一猜的遊戲引出課題,然後出示了鈴鐺、響筒、口哨、竹筷、木梳、玻璃杯、瓶蓋等簡單直觀的教具,讓幼兒對聲音產生興趣,分別感受各種聲音的不同,將目標重點牢牢抓住。在這一環節,還抓住了一個教育契機,通過口哨出現的不同場合,讓幼兒自己分辨什麼是噪音,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什麼聲音不應該出現的場合,引申到讓幼兒知道怎麼保護好自己的嗓子。接着通過分辨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鳥叫聲、馬蹄聲、風聲 、打雷下雨聲、笑聲、掌聲 、牛叫聲、公雞報曉聲音、汽車喇叭聲、母雞帶小雞聲音、警車聲、加油聲、火車汽笛聲,讓幼兒感受聲音的多樣性。最後通過探索--發現—操作,讓幼兒在演奏中發揮幼兒想象力,從而達到目標的難點。整個活動設計合理,環環相扣,重難點把握得當,幼兒在自主的探索中、在輕鬆遊戲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參與的積極性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主題目標

1、通過收集廢舊報紙的活動,知道一個人的環保意識應該從小培養、環保行爲應該從小事做起,願意積極爭做“環保小衛士。”

2、願意探索“變廢爲寶”的各種操作活動,通過想、說、做、展示等系列活動,體驗參與的快樂與“廢寶相結合”的意義。

3、能走向社區,爲全社會的環保做宣傳。

二、主要活動安排

序號

課程

安排

第一週

第二週

1

美術

小小體育相冊(剪貼)

報紙娃娃(畫、折)

報紙碎片想象畫(撕貼)

報紙服裝秀(手工)

2

音樂

報紙上的舞蹈小人(音遊)

賣報歌(歌曲欣賞)

3

科學

有用的紙

吸水的紙

4

數學

報紙的分類

我來量一量

5

健康

我喜歡報紙

報紙從哪裏來

6

體育

一物多玩——好玩的報紙

投擲紙球

7

語言

讀報娃娃(講述)

寶寶讀報(繞口令

報紙上的字寶寶(早期閱讀)

我設計的報紙(講述)

8

社會

認識報紙

我會整理報紙

三、主要目標

藝術

1、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報紙上關於體育內容的畫面進行剪貼活動,製作《小小體育相冊》。

2、能配對報紙上的色彩,進行小碎片的撕貼活動,提高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3、學會與同伴合作,大膽想象,通過剪、撕、折等方法,製作出形態各異的報紙服裝,並進行展示活動。

4、能根據音樂的節奏在報紙上做相應的動作,感受報紙舞的快樂。

5、初步學會唱《賣報歌》,理解歌詞中所蘊含的故事。

健康

1、能大膽想象、創造報紙的多種玩法,以愉快地情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2、學習肩上投擲技能,提高手部肌肉的力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知覺,觀察水的冷、熱對泡茶的影響

2.能用完整的語言清楚的表達觀察到的結果

活動準備:兩個透明茶壺、一壺熱水、一壺涼水(涼白開)、一些菊花茶,幼兒水杯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提問:“我們平時喝的茶是熱的,還是涼的呢?泡茶一定要用熱水嗎?涼水行不行?用熱水和涼水有什麼區別呢?”

2.與幼兒一起做實驗,用相同的程序泡茶,不同的是一壺用熱水、一壺用涼水。

3.請幼兒仔細觀察比較兩種結果,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有什麼不同呢?

4.用完整話說出來,兩種泡茶的區別。

5.結論:泡茶一定要用熱水。

效果:

此次活動的過程和效果都很好,孩子們從頭到尾都很投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學習完《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這天有位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我知道了5的 分解與組成,可是我們馬上就六歲了,你能告訴我們6的分解與組成嗎?”,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最近我們學了《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爲小動物分房子,學習6的分解組成。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學習並記錄6的5種分法。

2、難點: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大掛圖一張(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貓卡片、記號筆、記錄紙。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圖(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動物卡片、鉛筆、橡皮、1—5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問:都有誰收到了樹媽媽的信?(引導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

問: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麼?(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裏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2、出示大掛圖引出“6的分解組成”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一共有幾隻熊貓(和幼兒一同點數共六隻)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自己的小動物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自己的學具,說說自己分是什麼小動物,點數小動物的數量(6只)

(2)、幼兒將6只小動物分在兩座房子裏,每分一次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幼兒分別到前面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記錄紙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3、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4、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裏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5、幼兒第二次爲小動物分房子,嘗試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遊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挑選一個數字卡(1—5)戴上,伴隨找朋友的音樂找到和自己的數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兒做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5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活動的設計思路來源最近我們學的《樹的名片》、《樹媽媽寫信》兩首詩歌,孩子們知道秋天到了,樹媽媽忙着寫着信,樹媽媽告訴小動物們要做好過冬的準備,結合詩歌的內容,本次活動以嘗試爲小動物分房子,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着給小動物分房子進行,每個幼兒都分到6只小動物,小動物各不相同,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貓、還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獅子等。每個幼兒還一張畫有兩座房子的圖。形象可愛的教具,再加上幼兒樂於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小動物分房子並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6”的五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6”,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教師並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裏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爲小動物分房子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遊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大膽想像故事情節,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啓發幼兒用比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大膽講述的習慣。

3、激發幼兒參與文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指偶小豬、小鳥和狐狸各一。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幼兒想像故事情節。

1、看課件,聽教師講故事第一段

幼兒想像:狐狸看到了紅通通的大蘋果,它的心裏會想些什麼呢?狐狸真想吃蘋果呀,他會怎麼跟小豬說呢?

2、看課件,教師講述第二段故事。

幼兒想像:狐狸會想什麼辦法呢?

3、你們說的辦法都很合理,但是這隻狐狸想的辦法和你們的有點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吧。看課件,教師講述第三段。

幼兒想像:小豬想和狐狸換一個蘋果做種子,狐狸願不願意用它的假蘋果和換小豬的真蘋果呢?它會怎麼說呢?

4、看課件教師講述第四段故事。

想一想:狐狸的蘋果是假的,可是小豬還不知道呢,你們想不想讓善良的小豬上當嗎?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5、接下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看課件,教師講述最後一段。

三、根據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四、分段講述。

邊看老師出示指偶邊學習講述故事。

重點學一學小鳥、狐狸和小豬的話,注意語氣表情。

理解詞語:珍貴、搖頭晃腦。

五、小豬、狐狸、小鳥這三個動物你最喜歡誰?爲什麼?

活動反思:

今天語言活動的內容是“會爆炸的蘋果”,這是一個故事。組織時,我一改以往的模式,沒有先講故事,而是先讓幼兒自己看圖片,並根據圖片內容猜測、想象故事的內容和情節,然後讓幼兒充分表述自己對圖片的理解。雖然幼兒講得都是零零碎碎的,只抓住了畫面上一個方面的內容,但幼兒的想法卻是各式各樣的,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最後的關於“如何戳穿狐狸的騙局”的討論中,幼兒也是各抒己見,連平時很少發言的幼兒也都參與了進來。

聽着孩子們充滿稚趣的話語,看着孩子們興奮激動的表情,我突然似乎領悟到了什麼。的確,在這樣一種氛圍的活動中,孩子們找到了自我,他們活動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探索頂起紙板感興趣。

2、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並積累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驗。

3、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並能用恰當的詞彙進行描述。

【活動重難點】

探究頂幾何圖形紙板的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

幼兒能夠平穩的頂起幾何圖形紙板,在能頂起紙板的地方準確的做出標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引導幼兒看雜技頂碗。

物質準備:18套規則圖形紙板,18根新鉛筆,18根記號筆,視頻。

【活動過程】

一、欣賞《頂碗》雜技表演節目,引發幼兒嘗試慾望。

引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雜技表演好不好呀?(好)

師:那老師現在先給小朋友們看下視頻裏的雜技演員是怎麼表演的好不好?(播放視頻)

師:表演結束了,小朋友們是不是覺得很神奇,視頻裏的雜技演員可以頂着碗那麼久都不會掉下來。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來嘗試當一下雜技表演員呀?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玩頂紙板的雜技表演。

二、引導幼兒初步探究頂圓形紙板的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得點。

引導語:瞧!老師爲大家準備了許多圖形娃娃的紙板,請你們看,這是什麼形狀?(圓形)

1、提出問題,幼兒猜想:如果用鉛筆頂圓形紙板,能頂起來嗎?

2、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要求。

引導語:老師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支新的鉛筆和圓形紙板,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用鉛筆能頂起紙板?

提出探究要求:你們看,圓形紙板的身上有好幾個點,小朋友在每個點上都試一試,在能把紙板頂起來的那個點上畫,試好了之後,請你們帶着你的圓形紙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幼兒操作探究頂圓形紙板的方法,並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引導語:你們都成功了嗎?鉛筆能將圓形紙板頂起來嗎?你是怎麼頂的?吸管頂在哪個點上圓形紙板能被頂起來?其他的點能將它頂起來嗎?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平衡的經驗。

小結:原來,在圓形紙板上只能找到一個能把圓形寶寶頂起來的點,而且這個點就在圓形紙板的中心位置上。

三、遷移經驗,幼兒探究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紙板的方法,再次感知發現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中心點。

1、介紹材料,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想。

引導語: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如果,也用鉛筆頂,這些紙板有幾個地方能被頂起來?在什麼位置?請你們猜一猜,試一試吧!

2、教師提出探究記錄的要求:在能把紙板頂起來的地方用小圓點做個記號。做完之後再用筆頂到那個點上試一試驗證一下你做的標記對不對,然後請你們帶着你的紙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3、幼兒探究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的方法,並記錄。

4、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你們都試成功了嗎?每個圖形有幾個地方能頂起來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鉛筆能頂起紙板?你又是如何做標記的?

5、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幾何圖形紙板平衡的經驗。

四、出示不規則的圖形,提出問題,引發拓展活動。

剛纔小朋友們都試了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板,知道它們都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那這個點就叫做它的中心點,那這個圖形能被頂起來嗎?請你們下次再試試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閩南古厝海滄古民居建築獨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內涵,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通過情景式的遊戲活動,使幼兒瞭解有關房屋的一個個古老的故事,初步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

3、利用繪畫或手工的表現形式,學會用畫、剪、粘、建構等美術技能表現古房屋的造型、線條的藝術形式美,提高幼兒的藝術鑑賞力和表現力。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海滄古民居的欣賞圖片、彩紙、剪刀、膠水、記號筆、水彩筆等。

2、教師製作古民居範例。

3、閩南童謠《一隻鳥仔》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閩南童謠《一隻鳥仔》音樂,幼兒跟着音樂進入教室

二、創設情景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用課件展示海滄古民居圖片欣賞,讓幼兒瞭解古民居的建築特點。

2、互動遊戲,讓幼兒說說古民居的特點。

(1)“你們看,海滄新安的古房子漂亮嗎?”

(2)“這些古房子與我們現代的房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3)“古房子的門、窗、屋頂、牆面有什麼特點?”(圖案精美的紅磚牆、飛檐翹角的燕尾脊和山牆,精湛的木雕、石雕、磚雕工藝。)

師概述:閩南紅磚民居,多以紅磚爲牆,花崗石爲基座,另外有木石的透雕、漏雕、圓雕、浮雕圖飾和非常精美的磚雕、木雕等特色工藝,那紅牆燕尾有很鮮明的個性。在這些建築的各個細節中不僅有精湛的手工藝術,還有各種美好寓意的裝飾圖案。

三、設計構思,創意繪製

1、如果讓你當一回“古建築設計師”,你要怎樣設計呢?採用什麼方法來製作呢?(引導幼兒交流各自的想法、做法)

2、根據自己的設計方案,用廢舊的彩紙用剪刀切割成建築房子所需形狀,用膠水粘貼固定,最後用顏料或彩筆給建好的房子做牆面裝飾。或採用繪畫的形式畫出古房子,表現其古民居的建築特點。

四、互相展示繪製完成的作品,引導評價

1、小朋友們繪製的古房子,跟我們看到的海滄新安古民居是不是一樣的?

2、你認爲,這些古房子製作得怎麼樣?畫得又怎樣?它們還需要修改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現不同透鏡的特徵,並用語言表達其發現。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一副眼鏡。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玩透鏡

1、教師:小朋友,教師爲大家每人準備了兩塊奇妙的鏡片,請你們用鏡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2、幼兒操作嘗試。

3、引導幼兒討論:剛纔用兩塊奇妙的鏡片看的東西一樣嗎?

4、得出結論:不一樣,有的放大,有的縮小。

二、第二次嘗試:

引導幼兒發現:凹面鏡、凸透鏡的特徵

1、教師:兩塊小鏡片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真有趣,那爲什麼用它們看東西會不一樣呢?

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哪種變大?請你們再仔細看一看、摸一摸,它們的樣子是不是一樣?

2、幼兒嘗試操作,發現不同的原因。

3、引導幼兒討論。

(1)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小?(中間薄的鏡片看東西會變小)

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凹透鏡(幼兒學說)

(2)哪種鏡片看東西會變大?(邊上薄中厚的鏡片看東西變大)

教師告訴幼兒:這種就叫凸透鏡(幼兒學說)。

(3)得出結論:不一樣的透鏡看東西也不一樣。

三、第三次嘗試:

1、教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發現了這麼多奧祕。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幾面奇妙的鏡子,你們看是什麼?

2、請幼兒看看這三面鏡子裏看到人是一樣的嗎?爲什麼會不一樣?

3、引導幼兒討論:

這兩面鏡子和我們剛纔看到的透鏡有什麼不一樣?

4、得出結論:

這兩面鏡子是工人叔叔們利用凹透鏡、凸透鏡的原理,只是它在透鏡的後面塗上了一層水銀,而這就不是透鏡了,叫凹面鏡、凸面鏡。

5、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鏡子真奇妙,能把東西放大、縮小,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鏡子呢?

(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等等)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

6、幼兒自由地玩望遠鏡、放大鏡、哈哈鏡等(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奇妙的透鏡》實質上是《光的折射》的一個應用實例。由於透鏡在生產和生活中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這第一節主要向學生介紹透鏡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探究透鏡對光的作用,這是後續知識“透鏡成像極其應用”的基礎,因此,它是本章的中心內容。爲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按照《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要求,我儘量從日常生活現象引入,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探究出透鏡對光的作用,以期培養學生的動手習慣和用探究實驗研究問題的能力。

有了以上的想法,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引入新課時,我考慮到老師和學生合作,調動學生,活躍課堂氣氛就顯得很關鍵,所以我盡力從生活實際出發,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把見過的鏡子說出來並分類。這樣可以讓學生放鬆一下心情,問題簡單了,方便學生回答。可實際教學時,學生的發散思維就顯現出來了,學生隨便分組,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學生引導到按透光和不透光分類。耽誤了很長時間。

新課內容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透鏡的基本知識。我先讓學生自由提出“透鏡”的有關問題,然後鑑別出桌上的凸透鏡和凹透鏡,識別出老花鏡和近視鏡,老花鏡是臨時借來的,時間匆忙,也沒準備出太多,目的是進一步明確本節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同時讓學生體驗知識,將知識活化。可沒想到:學生拿到鏡子就摸起沒完。又耽誤了不少時間。第二部分:透鏡對光的作用。我把它作爲本節課的重點。教材上是以演示實驗的形式出現的。由於農村中學條件有限,光學這部分教學一直都是難點,因爲它的現象不便觀察,實驗不好操作,很多實驗都被老師用嘴代替了,而我考慮到透鏡對光的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畫透鏡光路圖更是學生易混淆的地方,還是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我把它設計爲學生親自動手的探究實驗,而光學實驗應該在暗室中進行,對於農村中學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實驗,最後我發現:用燒杯裝上洗衣粉水,既安全又好清理。沒有平行光源怎麼辦呢?所以我又想到:光具盒中的光源,效果很好。最後,透鏡怎麼放又成了難題,我實施了很多方案,後來發現用一個燒杯,兩個同學配合,現象非常明顯。由於有了感性認識,透鏡光路圖也就好理解一些。對透鏡的焦點和焦距也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對學生以後畫光路圖有幫助。我認爲本節課最成功的地方也就在此。

課堂上要想學生實驗到位,那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就想到時間的安排,由於用太陽光粗測凸透鏡焦距,學生在生活中有體驗,所以我決定把它拿到課後進行,但我要求學生會敘述測凸透鏡焦距的實驗過程。

我認爲課件只是輔助課堂教學的,它不應該主導教學,所以我只是做了幾個簡單而又能說明問題的圖片。在一天的準備過程中難免出錯,加上微機水平有限,不能按照要求的角度完成,效果不是很好。

我這樣設計的宗旨就是:重視學生過程體驗、研究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溝通。

2、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考慮得再全面一些。

3、微機水平亟待加強。

4、工作還要再仔細一些,再忙也不能出問題。

5、專業素養、教學水平、控制課堂的能力還需要加強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