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本文已影響 3.28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對生活中的家務勞動可以說是一無所知,更別說是幫助大人們做些家務活了。平時大人們總想把最美好的東西給孩子,究竟什麼是最美好的東西呢?是高檔的服裝?精美的蛋糕?昂貴的玩具?我想都不是。最美好的東西應該是教會他們生存、生活、創造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爲了讓孩子多瞭解生活中做菜的各種細節,感受到大人們的勞動之辛苦,我特此設計了本活動,旨在讓他們體驗與他人共享勞動成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進一步感受勞動帶來的無限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分工合作學習野菜菜餚製作的烹調方法(涼拌、炒、包餃子等)。

2、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製作食品的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參加野菜活動。

2、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制作的多樣菜餚。

3、家長幫助幼兒準備野菜製作的菜餚(一種),並知道菜餚的名稱及製作。

4、餃皮、肉餡、野菜實物,佐料(幼兒已熟識)

5、涼拌菜的製作錄像

6、預計活動需要兩小時。

7、本活動需要兩個老師配合完成。

活動過程:

1、野菜菜餚展覽。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菜餚的名稱及烹調方法。

2、組織幼兒摘洗並製作野菜菜餚。

(1)摘洗野菜,提出活動要求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摘菜,一組洗菜。摘菜時注意將黃葉摘去,洗菜要浸泡並清洗乾淨。(教師在旁指導)

(2)製作野菜菜餚。

根據菜的烹飪方法不同,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爲包餃子小組;另一組爲涼拌組。

兩組同時進行活動。

包餃子組:一教師示範包餃子的方法,幼兒學習。教師幫助準備菜肉餡和幼兒一起包捏。並將包好的餃子在現場或交廚房煮熟。

涼拌組:教師組織幼兒觀看錄像《涼拌馬蘭頭》,並請幼兒講講涼拌馬蘭頭的方法。

教師幫助幼兒切、燙馬蘭頭。

教師重點講述馬蘭頭涼拌方法,幼兒根據自己的口味試着涼拌,教師在旁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製作。

3、野菜品嚐會活動。

教師將幼兒製作好的餃子、涼拌菜擺放在桌上,組織幼兒已自助餐的形式品嚐自制的及家中帶來的野菜菜餚和混飩、餃子等。

4、談談野菜食品的味道,討論人們爲什麼喜歡吃野菜?

活動延伸:

1、將自制的餃子和涼拌菜送給其他班的孩子嘗一嘗,讓他們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孩子樂意與人交往的良好品質。

2、讓幼兒向他人講述當天的活動經理,既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信心,又培養了他們的交往能力。

活動後的效果分析:本活動及科學、生活勞動爲一體,是一個綜合活動。在活動中,老師通過家園互動的方式,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看一看、講一講、動一動、嘗一嘗等活動形式,感受到自己動手製作野菜菜餚的樂趣。整個活動是在寬鬆、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幼兒沒有任何的壓力。教師和幼兒一起共同學習,分工合作,相處得十分融洽,正是這種融洽,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野菜的不同製作方法,從而完成了教育目標。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對廣告產生興趣,喜歡設計和說廣告。

2、瞭解廣告的基本知識及作用。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錄有廣告的錄音

幼兒事先收集各種廣告詞

實物:糖果、牙刷、大*班標牌

活動過程:

1、聽一段常見廣告的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剛纔聽到什麼?我們在哪兒見過?

2、師和幼兒共同討論所知道的廣告。

(1)除了剛纔的那些廣告,你會說哪些廣告?(請幼兒學學電視上的廣告詞)

(2)你們知道廣告有什麼作用嗎?爲什麼要做廣告?(幼兒討論)

(3)師小結:廣告的作用就是宣傳自己,讓大家都知道是做什麼用的,都來購買、消費。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公益廣告。

(1)有一種廣告不知小朋友熟不熟悉,其中有句廣告詞是“公德比賽,今天正式開始!”

(2)這種廣告教育我們什麼?

(3)像這樣有教育意義的廣告還有哪些?

(4)師小結:這種對大家有教育意義的廣告叫公益廣告。

4、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廣告。

(1)除了電視上我們能看到廣告以外,我們還有什麼地方看到廣告?(幼兒討論)

(2)師小結:報紙、雜誌、廣告牌、汽車、雨傘、雨衣、傳單、T恤、餐巾紙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廣告,廣告時時刻刻存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5、設計廣告、說說廣告。

(1)出示糖果、牙刷等,讓幼兒通過討論自由選擇形式、語言爲它們設計廣告詞。

(2)爲我們“大四班”也來編一段廣告詞。

教學反思:

廣告,作爲一種宣傳商品或公益事業的常見形式,在我們周圍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有的廣告,學生甚至耳熟能詳。圍繞“廣告”練習說話,學生具有豐富的感性材料,必然有話可說。縱觀整堂課,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嘗試了爲自己喜歡的商品設計廣告,嘗試了設計公益廣告,並進行了演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似乎得到了培養。一堂課下來,卻感覺這些教學環節的設計並未體現出口語交際的功能,也或許是這份教案更多的只能進行口語訓練,交際能力的培養在本堂課上無法有效的實現。因此,課堂中學生僅僅停留在回答問題、口頭作文上,這僅僅培養了學生的傾聽和表達能力,而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中的交際能力、應對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如何上好口語交際課,確實值得思考。只有找準口語交際的立足點,把握好脈搏,以提升學生的交際應變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爲抓手,才能提高口語交際的課堂實效性。

小百科:廣告,顧名思義,就是廣而告之,向社會廣大公衆告知某件事物。廣告就其含義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認識並喜歡自己的新班級。

樂意接受新朋友,並能在集體面前表達。

活動重點

知道自己有了新班級、新朋友

活動難點

介 紹 自 己

活動準備

小魚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師: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我們是什麼班啊?(出示小魚的圖片)以後啊,這裏就是我們在幼兒園的家。

二、參觀班級

小朋友分組參觀班級(午睡室、廁所、教室)

三、自我介紹

師:我們看過了我們“溜溜魚班”的新教室,小朋友們覺得漂亮嗎?我們認識了新我們的新教室,現在來看看你身邊的小朋友,以後啊,你們就是好朋友了。首先呢,我們來介紹一下自己,讓小朋友們認識你,願意和你做朋友。(介紹學號;姓名;年齡;最喜歡什麼,比如動物、玩具、卡通形象、顏色;特長,如:喜歡跳舞,喜歡唱歌等)

四、和小朋友一起遊戲

教師組織幼兒玩遊戲、交談。

教學反思

因爲是入園第一天,幼兒情緒尚未穩定,在認識新教室新班級時,我大致向幼兒介紹各個環境的作用,在認識新朋友的環節中,因對大家不熟悉,幼兒表現膽怯,不願意在這麼多人面前介紹自己,我在課上臨時改變方式,以每個幼兒的全家福入手,將幼兒全家福展示給所有幼兒欣賞,我慢慢引導幼兒介紹照片中的內容,問幼兒,這是誰的照片呀?裏面有誰?幼兒反應積極,很願意告訴大家並分享內容:這是我自己,這是我的爸爸媽媽,我們在哪裏,在幹什麼。很多幼兒很積極表現自己,能夠大膽的藉助照片完整介紹自己。在課後,我還將幼兒的全家福裝飾好並寫上幼兒的名字,(如:29號朱夢圓小朋友的一家)並將照片掛在教師醒目的位置,在自由活動的時間,我看到很多孩子聚在照片下面,爭先恐後的找自己的照片,並跟大家在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及自己,孩子們臉上都洋溢幸福、自豪的笑容。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平時組織活動時,總會遇到孩子們一擁而上、搶着拿東西的問題,中班幼兒處於規則意識形成的關鍵期,但由於自控能力弱,這個時期的幼兒還不太容易遵守規則。在觀察中我們發現,中班幼兒排隊時出現的問題較多,有的插隊,有的乘機推擠同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其中未體驗到排隊的好處以及不排隊的後果是主要原因。因此,幼兒理解和認同排隊規則至關重要。

基於以上分析,我從親身體驗遊戲切入,針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來設計具體的討論點。在幼兒理解和認同排隊規則的基礎上,讓幼兒進行生活實例判斷,逐步將排隊規則的養成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

活動目標:

1.知道排隊的好處,理解排隊的規則。

2.積極參與討論,認同並能遵守排隊規則。

3.體驗遵守排隊規則的快樂。

活動重點:知道排隊的.好處,理解排隊的規則,認同並能遵守排隊規則。

活動難點:能主動遵守排隊規則。

活動準備:

小盒子,附有生活場景照片的蛋糕盤(上下樓梯、喝水、上公共汽車、插隊、掉隊等)圖片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遊戲的方式進行導入

1、教師出示裝有蛋糕盤的盒子,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盒子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遊戲。2、介紹遊戲的規則和遊戲方法。(在規定的時間裏取出盒子裏的蛋糕盤,沒人取出兩個)

二、討論遊戲時遇到的問題教師:你們遇到什麼困難了?爲什麼沒有來得及把蛋糕盤從盒子裏拿出來?3、討論解決辦法:怎樣讓所有小朋友很快的取出玩具?4、總結取玩具方法:六個人不能同時去拿,要一個接着一個拿。

根據老師的方法再次遊戲,體驗排隊的重要性。

教師小結:原來排隊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

三、聯繫生活,感知排隊的重要性

1、請幼兒觀察手中的蛋糕盤:生活中擁擠地的圖片和小朋友有秩序排隊的圖片師:你喜歡哪一張圖片的小朋友?爲什麼?小朋友喝水、小朋友洗手、上公共汽車、排隊買票2、請小朋友上來用你們自己的方式將蛋糕盤放回原來的盒子裏。教師: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排隊觀察是否有秩序,並進行及時的提醒)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有秩序的一個接着一個的排隊。

四、活動延伸在公共場合尋找哪裏還有排隊,貼上文明的標誌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並教育幼兒養成遵守行爲規範的習慣。)

秩序感的建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幼兒的社會秩序敏感期就在2-6歲之間形成,中班的孩子已經會排隊了,但由於孩子們不理解爲什麼要排隊,所以經常出現推擠同伴的現象,抓住這一點,我設計了體驗遊戲,讓孩子親身體驗不排隊和排隊的不同,來感受排隊的重要性。

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趣很高,一開始孩子們沒有理解這個遊戲的意義,當我問到在拿蛋糕盤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時,孩子們的回答是“我沒有拿到蛋糕盤的原因是因爲跑的慢”,“我沒有拿到蛋糕盤的原因是因爲不知道選哪個”,課後我進行了分析,或許是我的遊戲設計不是很嚴謹,讓孩子認爲是搶蛋糕盤的遊戲,但是恰恰是這樣才能看到孩子們一開始爭搶、推擠的場面,與後面孩子們理解了排隊的重要性之後進行第二次遊戲時有了明顯的對比。

活動中發現我的教態需要很多方面的糾正,動作過於隨意,引導語不夠準確,語言組織需要加強,教師(成人)的言行影響着孩子;通過本次課堂實錄,讓我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問題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到嚴於律己!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溫暖。

2、會念兒歌,理解詞語:幸福、親親熱熱。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詩歌,感受家庭的溫暖

活動難點:理解詞彙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全家照

活動過程

一、相互介紹"幸福的家"

1、提出問題

(1)這是誰家的照片?

(2)照片上有誰?

(3)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樣?

2、豐富詞彙:親親熱熱、幸福

二、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

2、幼兒隨教師一起學習詩歌,可指着自己的全家福進行朗誦。

3、採用小組、個別,男、女還分組等多中形式朗誦

三、共同佈置牆飾"幸福的家"

1、播放詩歌磁帶,在教師的幫助下將全家照貼在牆飾中

2、附以詩歌圖示。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照片和具體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詞彙以照片爲媒介,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地學習興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體驗潔淨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願意親近水,喜歡玩水

學習小海豚保護環境的行爲

主要形式集體

時間安排一課時,1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潔淨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難點:在水中動作協調,保持平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玩水的經驗,並初步瞭解海豚的生活習性

物質準備:游泳池水深至幼兒大腿處;雪花片、毛巾

拖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享受空氣浴

1.幼兒跟着音樂做律動操,進行泳前準備活動:

“我是小海豚,生來會游泳。伸伸臂點點頭,尾巴晃一晃,誰也追不上。我是小海豚,大海是我家,歡迎來做客,共同愛護它。”邊念兒歌,邊進行頸部、腕部、腰部、腿部的放鬆活動。

(反覆2—3遍)

2.適應水溫。

二、幼兒探索,進行遊戲,享受水浴

1.幼兒自由地在水裏行走,體驗玩水的快樂。

2.教師敲擊小鈴,幼兒聽信號在水中扮演各種動物的角色進行活動。如:“海豚海豚變變變,變成小鳥飛飛飛”、“變成烏龜爬爬爬”、“變成小兔跳跳跳”等。

3.重點輔導幼兒進行水中的跳躍活動,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練習。

4.遊戲“清理垃圾”。

錄音機播放:“哈哈哈,我是垃圾大王,我要把海洋變髒!”配班教師趁幼兒注意聽錄音機時,悄悄將雪花片灑到泳池中,然後主班教師說:

“小海豚快來呀,垃圾大王亂扔髒東西,我們快幫大海媽媽撿乾淨!”幼兒可自由尋找,然後放到老師身邊的籃子裏,遊戲1~2次。

三、遊戲結束,放鬆身體,享受日光浴

1.坐在泳池邊的鵝卵石上,邊曬陽光邊把自己擦乾:“小海豚上岸來,曬曬太陽曬曬背。”

2.幼兒在蔭涼處換好乾淨的衣服和鞋子。

【延伸活動】

請家長在夏季帶幼兒到泳池中玩水,提高幼兒在水中的平衡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