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七篇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七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目標:

1.練習從高處往下跳。

2.培養靈敏的反應能力。

準備:

將高30―50釐米的平衡木排成―排作“太空飛船”,用舊襪子包住乒乓球自制“流星寶貝”若干。帶着“流星寶貝”跑回“飛船”上站好。

玩法:

教師扮“太空怪獸”,蹲在“流星寶貝”後面。幼兒扮“宇航員”,站在“飛船”上唸完兒歌“宇宙飛船真有趣,帶我飛到太空中”,即從“飛船”上跳下,並向“流星寶貝”的方向行走。當看到 “太空怪獸”站起來時,“宇航員”就擺出一個姿勢原地不動,以免被“怪獸”發現。當看到“太空怪獸”蹲下時,“宇航員”便繼續向前走,直至找到“流星寶貝”。當“太空怪獸”說“天黑了”並起身去追“宇航員”時,“宇航員”要趕緊帶着“流星寶貝”跑回“飛船”上站好。遊戲可重複進行。此遊戲適合大班幼兒。

規則:

1.“宇航員”如果被“太空怪獸”發現在動,將被抓回“地球”,停止遊戲一次。

2.天黑時被“太空怪獸”抓住的“宇航員”將送回“地球”,停止遊戲一次。

3.“太空怪獸”追到“飛船”處就不能再抓“宇航員”,須返回“流星寶貝”處。

提示:相關內容請點擊幼教圖庫,更多內容在素材寶庫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 能創造性地用報紙和身體鑽過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洞”,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和協調性。

2、能主動與同伴協商合作,配合協調,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初步瞭解簡單的運動項目。

2、物質準備:音樂《向前衝》、《我和你》;幼兒每人一張報紙。

三、活動過程:

(一)準備階段:

1、談話引入:你喜歡做什麼運動?請你來模範動作;

2、準備運動:結合音樂,模仿不同運動動態進行熱身活動。

(二)合作學習階段

1、用報紙鑽洞

(1)出示報紙,引導幼兒思考:“你會用身體來搭出大小不同的洞洞嗎?你能用報紙去鑽過同伴搭的各種洞洞嗎?”

(2)分組活動:幼兒相互合作,共同遊戲。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變換搭洞和鑽洞的不同方法。

(3)交流並小結:“你是怎麼搭洞和鑽洞的?用了什麼不一樣的動作和方法?當洞洞變小的時候,你是怎麼讓報紙鑽過去的?”

2、用身體搭洞和鑽洞

(1)集中討論:如果讓你用身體去鑽同伴搭的洞洞能鑽過去嗎?你有什麼辦法?

(2)提出活動玩法和要求:自由分組,相互合作,有創造性地搭洞和鑽洞;注意保護自己和同伴的身體安全。

(3)幼兒自行結伴遊戲。教師及時表揚搭洞和鑽洞有創意的幼兒,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小結:引導幼兒相互評價與同伴合作的情況。

(5)結合第一次合作遊戲的情況,引導幼兒第二次遊戲,重點引導幼兒多人合作搭洞遊戲。

(三)集體遊戲: “城門城門幾丈高”。

1、學習兒歌並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部分幼兒手拉手圍成大圓圈搭成城門,隨着兒歌城門的洞越變越矮,其他幼兒按順序依次從城門的洞洞鑽過。被城門套住的幼兒要模仿一個體育項目的動作。

2、提出遊戲要求:鑽洞的幼兒要根據城門的高度變化來調整自己鑽洞的方法;遵守遊戲規則,注意鑽洞時的安全。

3、師生共同遊戲。

(四)舒展身心

1、交流小結,萌發幼兒愛運動的情感,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2、放鬆:隨音樂旋律做放鬆運動,並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捶捶背,捏捏肩,放鬆身體。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各種玩法。

2、通過玩跳繩,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的能力。

3、體驗玩跳繩的樂趣。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跳繩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

幼兒手拿跳繩開着直升機進入活動場地。

2、熱身運動:《健康歌》。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着音樂有精神的做運動。(提醒幼兒把跳繩放地上)

3、幼兒自由探索,跳繩的玩法。

教師鼓勵幼兒相互探索跳繩的玩法。教師加以引導。

師:好啦,小朋友們。

請你們大聲地告訴我手裏拿的是什麼?

幼:跳繩。

師:哦,是跳繩。我們剛纔用跳繩開飛機,跳繩還能怎麼玩呢?今天呀,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手中的跳繩,劉老師想看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最好、你也可以把你的玩法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也可以兩人相互合作玩跳繩。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誰的玩法最多?不過呀,當你們聽到口哨聲時就要立刻回到原來的位置站好,知道嗎?

幼:知道了。

師:好,現在我們開始玩手中的跳繩吧!

(請個別幼兒展示探索結果——兩個人拉繩跳;捉尾巴;開火車等。)

4、教師示範動作,幼兒挑戰。

師:剛纔小朋友都展示了玩跳繩的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請個別幼兒示範,師幼跟着學)劉老師這裏還有其他的玩法要介紹給小朋友們,大家要不要一起來玩一玩。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順利的完成每個玩法。

(1)雙腳跳過橫放在地上的跳繩。

師:下面讓我們把跳繩橫放在我們面前,然後像劉老師一樣跳過去。

(2)單腳跳圈。

師:好樣的,現在請小朋友把跳繩圍成一個圈,怎麼跳呢?

看老師跳一遍。請小朋友單腳站立,準備。

(3)跳繩。

每人一根一米長的短繩,兩手拉緊跳繩的兩端,雙腳踩在跳繩的中間部位,兩手拉緊跳繩,雙腳用力向前跳。

師: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跳的多。

(4)走“蛇形”,幼兒分成兩路縱隊。

師:看來我們的小朋友都跳的非常棒,那麼接下來我要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走的怎麼樣,能不能走穩了。來跟劉老師一樣把跳繩彎彎曲曲的擺放在地上,像條小蛇一樣。然後腳踩在跳繩上走過去。聽口令,準備。

(5)走“小路”,幼兒分成兩路縱隊。

兩條繩拉成相距一定距離的平行線做小路(路有寬,有窄的)幼兒在小路中間走,踩繩,出線爲犯規。

師:當我們走這條小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踩到跳繩或者走出線,只能在裏面走。好,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誰走的最好。

5、遊戲“過障礙”。

組成兩路縱隊,教師用跳繩設置障礙。

要求:速度快、方法對者獲勝。

師:下面我們要玩一個遊戲叫“過障礙”。老師來說一下游戲的玩法,小朋友要仔細聽哦。

當老師發出口令後,小朋友要雙腳跳過前面這些跳繩,然後看到圈後就單腳跳,接着走過“鋼絲”,一定要走穩了哦。

再接着走過“小路”,拿起地上的跳繩雙腳跳一個後迅速跑回來和下一個小朋友擊掌跑到隊伍的後面,第二名幼兒按同樣方法過障礙,速度快、方法對者獲勝。

6、遊戲結束。

幼兒坐在原地敲敲腿和抖抖手,帶上小繩回教室。

活動反思:

在《好玩的跳繩》這一活動中我爲孩子提供的材料——繩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強,所以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很高,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到探索繩子不同玩法的活動當中,非常樂於用繩子開展遊戲

平日的幼兒室外活動中,幼兒總是拿着一根跳繩做跳繩運動,比較單調,我想如果讓孩子們來創造性地玩繩子,他們會想出什麼好玩的玩法呢?於是探索繩子的玩法成爲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活動中小朋友想出了踩繩走和單腳踩繩跳,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雙腳踩繩蹦跳及雙腳蹦跳跳繩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及跳躍能力;還想出了跳高、拔河兩種遊戲,發展了幼兒的跨跳能力讓幼兒體會到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最後通過玩“捉尾巴”和“幫喜羊羊運蘋果”兩個遊戲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讓幼兒知道了用繩子還能玩出好多有趣的遊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探索繩子玩法的興趣,讓孩子更加的喜歡玩跳繩。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幼兒的主體地位。

遊戲教學活動要有較好的遊戲常規,要教育幼兒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才能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在遊戲常規方面以後還需加強。

小百科:跳繩,是一人或衆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遊戲。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發展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

2、幼兒願意參加玩球的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3、鍛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4、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若干個。

  活動過程

1、球寶寶做早操——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吧。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的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跳躍等動作。

2、設計球的玩法。

(1)教師提出任務: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天讓幼兒創編出不同的玩球方法,並知道怎麼玩。

(2)教師每天要關注幼兒創編的情況,對於想不出玩法的幼兒,可以進行啓發,如想一想,身體的哪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3)啓發幼兒左右兩手中的球可以交替着拍。

3、放鬆活動,教師點評活動的情況。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活動《好玩的球》,幼兒們都能體驗到一起玩球的樂趣。在開始部分幼兒們做運動的過程中,幼在選擇喜歡的材料來玩球時,幼兒們積極性非常高。但各別幼兒由於性格內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選擇材料,需要老師的幫助,老師需要加強練習這方面的知識,爭取面向全體,要使每個幼兒都能全面發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積極探索墊子的不同玩法,增進創造性運動思維。

2.初步掌握側身翻滾的要領。

3.培養團體合作精神,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體操墊。

2.蘑菇若干,滾筒3.遊戲場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師生共同在草地上和墊子上做熱身操。

1.教師帶領幼兒在草坪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動作。

2.帶幼兒在墊子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動作。

二、基本部分

1.玩2塊分開平鋪的墊子

(1)探索在平鋪墊子上的各種爬的方法。

(2)幼兒討論商議後找出好玩的方法進行側身翻滾動作練習。

2.玩兩塊合在一起的墊子。

師:剛剛我們小朋友是一個人過這個墊子的,現在老師請你跟你的好朋友兩個人用側身翻滾的方法來過這個墊子。

(1)幼兒探索各種玩法並交流、練習。

(2)教師找出兩個拉着手側滾的表揚。(教師示範,幼兒每人練習一次拉手側身翻滾)

3.遊戲:採蘑菇師:我們今天學習了一個新的本領叫側身翻滾,看!那邊有一塊蘑菇地,你們想去採蘑菇嗎?

遊戲方法:利用教師提供的圓桶側滾過墊子。

師:看,這是滾筒,請小朋友藉助滾筒用剛剛學的側身翻滾的方法過這條路,你們會不會?滾過去之後還有一條小溪,怎麼過去呢?(踩在石頭上面)

總結:我們藉助滾筒滾過去,再走過小溪去採一個蘑菇。誰來試一下?

全體幼兒去採蘑菇。

三、結束部分師:你們都採到蘑菇了嗎?(採到了)小朋友們真能幹,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 隨音樂放鬆。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正面鑽過不同高度的障礙物,鑽時能低頭、彎腰、曲腿。

2.綜合練習鑽、爬、縱跳觸物等動作,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綜合運動能力。

3.通過遊戲情節,對幼兒滲透愛心教育。

活動準備

1.動畫片、音樂:交通信號燈。

2.物質:山洞(替代玩具),長繩上掛滿果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室內)

1.動畫片情節引出活動內容。

師:小朋友,猴媽媽要請我們去做客,你們高興嗎?路上我們需要過馬路,你們會看交通信號燈嗎?

2.觀看動畫片:交通信號燈

3. 我們開車去好不好?隨音樂做開車狀進入場地。

師:路上要注意看紅綠燈信號,遵守交通規則。

二、展開(室外)

1.準備活動

師:到猴媽媽家了,我們給猴媽媽跳個舞好嗎?

隨音樂做動作,我們去幫猴媽媽摘果果好嗎?

2.練習鑽山洞。

師:去果園的路有兩個山洞,小朋友先去試一試能鑽過去嗎?

幼兒自由練習。

教師講解動作:鑽時要低頭、彎腰,曲腿,跟老師一起鑽。

3.練習縱跳觸物。

師:怎樣才能摘到桃子呀?

指導幼兒練習縱跳 拍到懸掛的球。

4.遊戲:摘果果。

(1)提出要求。

師:小朋友已經練好了本領,現在我們就去摘果果,注意要先鑽過山洞,在去摘果果,一次只能摘一個果果,摘下果果放在小筐裏,然後跑回來。

(2)遊戲兩遍。

第一遍:組織幼兒一起拍手說兒歌:

一列火車長又長,喀嚓喀嚓向前方,鑽山洞,過大橋,運送水果忙又忙。嗚--。

然後鑽過山洞,縱跳摘果果。

小結: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指導幼兒的動作。

第二遍:提醒幼兒加快速度進行遊戲。

三、結束

1、總結活動情況: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我們即練了本領,還幫助猴媽媽幹了活,摘了這麼多的鮮桃,爲了保證這些桃子的新鮮,我們開火車把桃子送給猴媽媽好嗎?

2、指導幼兒每隊搭一列火車,由排頭端着小筐,送到猴媽媽家。

師:猴媽媽非常感謝小朋友,他邀請小朋友到他們的遊樂園去玩,謝謝猴媽媽。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腿併攏從椅子上向下跳的基本動作。

2、根據教師的語言指令,進行單腳站立、原地自轉等平衡動作。

3、在遊戲的過程中,注意與同伴共享空間,避免在奔跑時碰撞。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5、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把小椅子。

音樂磁帶《誰是小熊》

活動過程:

準備活動--照鏡子。

--安排幼兒兩兩對應站立玩照鏡子游戲。

--其中一人先做動作,另一人模仿做動作。鼓勵幼兒變換各種動作。

遊戲活動--小小飛行員。

--練習雙腳併攏向下跳。

幼兒人手一張椅子,將椅子排成圓形,自己站在一字前面,大家面向圓心站好。

教師示範表演。教師站在小椅子上,先念兒歌,唸完兒歌后,輕輕從小椅子上跳下來。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並練習雙腳併攏向下跳的基本動作。

--遊戲活動《小小飛行員》。

幼兒站在椅子上面向圓心,教師帶領幼兒先念兒歌,然後向下跳,聽教師發指令,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教師發:快速飛。幼兒雙手伸平快速向前飛。

教師發:單腳飛。幼兒雙手伸平單腳站立。

教師發:飛機迷失方向。幼兒雙手伸平原地打轉。

教師發:慢速飛。幼兒雙手伸平慢慢向前飛。

教師發:飛機降落。幼兒站在自己的椅子上。

遊戲可以反覆進行兩次。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遊戲3~4次。

放鬆活動--誰是小熊。

--椅子背向圓心,幼兒站在小椅子邊上,面向前,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然後師生隨着音樂向前小步跑,音樂一停,師生一起搶座位,沒有位置的小朋友就是小熊,遊戲可開展3遍。

活動反思:

本課採用主題模擬教學法進行教學,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共同營造了一個和諧、充滿樂趣的情景,學生在自主的空間裏,積極投入的進行了自練自悟、合作探究。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手腦並用,身心真正“活動”了起來。

課前我一直擔心學生的合作能力,一個擔心是:放手讓學生小組自主嘗試“編隊模擬飛行”;由於是一年級新生,所以對學生小組在課上能否即時編好隊我心裏沒一點底,甚至課前就準備好了學生在這個環節中不能領悟我意圖的應對措施。但在課堂上四個學生小組都出乎我意料的展示了多種精彩的編隊飛行模擬動作。由此我認識到,只要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自主的空間,學生哪怕是一年級新生,都具有將創新思維轉化爲成果的能力。我課前的第二個擔心是器材問題,由於紙飛機材質和製作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到紙飛機飛行的高度和遠度,所以我擔心這會影響到學生對正確投擲動作的體驗和掌握。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部分破損的紙飛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投擲效果的展示,但在經過自練自悟和師生共同探究之後,絕大多數學生對正確的投擲動作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相同的投擲動作紙飛機不同的飛行高度和遠度相反還激起了部分同學的好奇心,在課後他們拉住我詢問原因,在鼓勵和肯定了他們的探究意識後我就紙飛機的一些弊端跟他們作了解釋,同時鼓勵他們去摸索更好的紙飛機的製作方法讓紙飛機飛的更高更遠。事後我在該班的課上以此爲例,鼓勵學生向這些同學學習,努力在學習中養成探究的好習慣。一段時間後,我驚喜地發現該班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探究意識發生了可喜的進步。這節課上紙飛機投擲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成了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觸發點,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與學生交流,做有心人,往往無心“插柳”也會取得“柳成蔭”的效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