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精選10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瞭解詩意。

課前準備:

1、一幅山水畫掛圖。

2、認字卡片及相關課件。

3、六對反義詞做成的頭飾。

課時安排 :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二、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三、教學難點:難點是瞭解詩意。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畫畫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了一幅畫。(出示掛圖)

2、指導整體觀察圖畫,學生自由說說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3、指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這幅畫畫了什麼?(根據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山、水、花、鳥)

(二)、學習古詩

1、談話:古代有位詩人就以《畫》爲題,寫了一首詩,而且這首詩把“山、水、花、鳥”四個字都用上了,大家想不想讀一讀?(出示整首詩)

2、熟讀詩句

A、自由讀,找出詩中的生字,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

B、出示生字卡片,哪位小朋友願意來當小老師?

C、指名認讀,同桌對讀。

D、師範讀古詩,學生聽,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麼地方停頓的時間較長,做上記號。

E、學生自由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朗讀。

3、再讀古詩,瞭解詩意。

A、小朋友在讀這首詩時,有沒有對詩句不懂或有疑問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和自己小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爲什麼“近聽水無聲”?春天過去了,花爲什麼還在?……)

B、小朋友的問題,我們看看黑板上的畫就都能找到答案了。讓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意。教師引讀全詩。

C、請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D、圖和詩對照着讀後,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4、創設情境,配上動作邊表演邊朗讀。

A、小朋友,這麼美的一幅畫,這麼好的一首詩,你們想不想表演給爸爸媽媽看?那我們一起來吧!

遠遠地看畫中的山,配上“遠看”的動作――遠看山有色;貼近畫側耳聽――近聽水無聲;想像春天過去了,夏天、秋天也過去了,冬天來了,但這畫中的花兒還是開着的――春去花還在;到畫前驅趕鳥兒――人來鳥不驚。

B、小朋友自己找夥伴合作表演一下這首古詩吧!

C、課件把古詩的“山、水、花、鳥”四個字留下,其它隱去。小朋友,現在上面又出現了這四個字,誰能把沒有了的字揹回來呢?(可結合掛圖來背)

D、這首詩講的就是這幅山小畫,畫美詩也美,讓我們一起面對着這幅畫再來背背吧!

6、佈置課外實踐

回家找謎語,開展猜謎語活動。

五、作業佈置: 背誦古詩。

六、板書設計:山、水、花、鳥

七、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三、教學難點:難點是瞭解詩意。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驚、無、近、來、還、人”。

2、指名背誦課文。

(二)、學習句中的幾對反義詞

1、理解“遠”和“近”。

A、示“遠”和“近”兩個詞,請第一桌和最後一桌的一位小朋友站起來,問:誰離老師遠,誰離老師近?

B、用“遠”和“近”口頭造句。如:誰家離學校遠,誰家離學校近?等。

2、告訴學生“遠”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義詞。詩中還有幾組反義詞,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3、把寫有六對反義詞的頭飾分給學生戴上,做“找朋友”的遊戲。

(三)、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開火車讀、做遊戲的形式複習要認的生字。

記憶字形,小組討論:你認識哪些字,是怎麼認識的?這些字該怎麼記?

2、這節課我們來寫“人、火、文、六”,你能寫好這幾個字嗎?寫好這幾個字的關鍵在哪裏?(重點練習“點”)

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作具體指導。

五、課外實踐

從自己認識的字中找一找反義詞,看誰找得多,記得多。

六、作業佈置:用“遠”和“近”口頭造句。

七、板書設計:人、火、文、六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2

《畫》是一首經典的五言謎語詩,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通過方位或動作的變化描繪了山、水、花、鳥等景物構成謎面,詩句工整的對仗,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古詩的節奏和韻律,帶領學生多種方法達到識字目的,有效識記生字。

關注韻文的特點:

這首古詩,既充滿詩詞的韻律感,又展現着謎語的神祕和趣味性;讀起來有韻味,還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自由讀、分組讀、想象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古詩的韻味,通過圖文對照、動作表演、展開想象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其趣味。

關注插圖:

課文的插圖是一幅裝裱過的水墨畫,與謎語詩相配,景色秀美,意境悠遠,圖文對照的形式,給了學生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感染。同時,插圖中涉及了詩句中提到的景物,在暗示謎語詩的謎底,有助於學生理解詩句和猜出謎底。

關注識字:

本課10個生字中,“色”是平舌音,“聲、水”是翹舌音,“遠、近”是前鼻音,“聽、聲”是後鼻音,讀音要重點指導。字形識記時,帶領學生根據漢字的特點,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多種方法識字。

關注寫字:

本課書寫4個生字,有3個是獨體字。這3個字都有一個縱向支撐的關鍵筆畫豎或豎鉤。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領會支撐筆畫的作用,採用教師先範寫、學生再練寫的方式書寫生字。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3.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色”等10個生字和偏旁走之。會寫“水、去”等4個字。

【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識記生字。

3.認識偏旁走之。

【課前準備】

1.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生字卡片。(教師)

2.預習課文,拼讀生字,自主朗讀古詩。(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朗讀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2.通過偏旁歸類、反義詞識字等方法,認識“遠、色”等10個生字和偏旁走之。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創設情境

1.教師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請同學們看,謎面是:千條線,萬條線,掉到地上都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出示課件2:

學生自由表達,謎底是:雨。

教師引導:誰來給大家講一講,你是怎樣猜到的呢?

預設1:下雨的時候,雨從天上落下來,就像一條線。

教師引導:你觀察過雨的樣子,一下子就想到了對嗎?

預設2:雨點兒落到地上就看不見了。

教師引導:你補充得很到位!落入雨水中的雨點兒,我們就找不到它了。你們看!

多媒體課件顯示雨中的圖片。

出示課件3:

過渡:這節課,老師還爲大家帶來了一個更有趣的謎語,它有些特別哦!謎面是一首古詩,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4:

教師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首獨特的古詩謎面吧。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入學不久的小朋友,思維非常活躍、好奇心強,有趣的謎語可以直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的引導啓發抓住契機,訓練語言表達,順應學生樂於表達的天性,巧妙地爲新知學習創設情境。)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教師導入:老師想先給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請你認真聽。

1.聽教師範讀古詩。

教師過渡: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把詩句多讀幾遍。

2.認讀古詩。

(1)學生自讀古詩。

(2)開火車檢查認讀,一人讀一行,糾正字音。

預設需要教師強調的字音:“色”是平舌音,“聲、水”是翹舌音,“遠、近”是前鼻音,“聽、聲”是後鼻音。

(3)指名讀去掉拼音的古詩,師生一起傾聽,提示糾正。

出示課件5:

(4)同桌兩個人互讀,把詩句讀通順。

指名二到三組同桌在全班展示。

教師過渡:同學們已經把詩句讀得正確又通順啦!你能找一找古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

學生自由回答,說出景物的名稱,教師圈畫,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6:

教師小結:同學們讀通了詩句,還找出了詩中描寫的景物,收穫不小呢。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中,採用逐漸縮小語境的方法達到帶領學生學習新詞生字的目的,充分考慮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和學習興趣,用生動有趣的兒歌切入,落腳在詞語的識記上。)

三、指導朗讀,關注內容

1.觀看視頻,調動體驗。

教師引導:這首小詩寫到了“山、水、花、鳥”這些景物,生活中我們也欣賞過這些景物,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多媒體課件播放山水花鳥自然景觀視頻。

出示課件7:

教師引導:同學們,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鳥是怎樣的?

預設1:大山高高的,河水在嘩嘩地流着。

教師引導:當我們走近小溪、河流,就能聽見流水的聲音。我們眺望遠處的大山時,大山是青翠青翠的,還是看上去灰濛濛的呢?

學生回答:灰濛濛的。

教師小結:遠看大山的顏色不是那麼明亮、青翠。

預設2:小鳥在喳喳地叫,像唱歌一樣。

教師引導:小鳥的叫聲很動聽,我想走近它們,可以嗎?

學生回答:不行,小鳥會被嚇跑的!

教師小結:哦,好吧,那我還是遠遠地傾聽它們曼妙的歌唱吧。

預設3:大自然中有好多花,開得好漂亮!

教師引導:那正是百花爭搶着開放的春天呀!那要是春天過去了,花兒們會怎樣?

學生回答:花兒就蔫兒了,凋落了。

教師小結:看來,大自然中的花朵雖然很美,也是有花期的呀!

2.結合圖畫,領會詩意。

教師過渡:我們的古詩謎面中也爲我們描繪了“山、水、花、鳥”,它們跟我們生活中感受到的有什麼不同呢?

出示課件8:

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教師引導:老師也想和同學們一起讀讀,我們來合作一下。老師讀詩句的前半部分,大家讀後半部分。

師生合作誦讀。

教師引導:詩句中描繪的山、水、花、鳥是什麼樣子的呢?

預設1:山是有顏色的,水沒有聲音。

教師引導:詩句中寫的大山再遠些看還是青翠的顏色,那水呢?你走進聽聽,有嘩嘩流動的聲音嗎?爲什麼呢?

學生回答:沒有聲音,因爲山和水在畫中呢。

預設2:詩裏寫的小鳥不會飛走,花朵一直開着。

教師引導:爲什麼和我們生活中感受的景象不一樣呢?

學生回答:因爲是它們在畫裏。

教師小結:是啊!原來這些美麗的景色在“畫”中,這首謎語的謎底就是——畫。

教師板書課題。

(板書: 5 畫)

教師和學生一起誦讀古詩。

(設計意圖:本環節教學中,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生活中的見聞和體驗,與詩句中對“山、水、花、鳥”的鮮明對比,進而明白描繪的是畫中的景象,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又體會了詩句的巧妙之處。)

四、構字入手,歸類識記

教師過渡:古詩大家讀得既準確又流暢,其中的生字朋友你認識它們了嗎?

偏旁歸類識字:遠、近、還

出示課件9:

教師引導:請大家觀察這3個字,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1:這3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

預設2:它們的偏旁是一樣的。

教師引導:你認識這個偏旁嗎?對,它是走之旁,是由“走”字演變而來的。

課件顯示3個走之旁的字,加拼音。

教師引導:你有什麼好辦法分清楚並記住它們嗎?

預設:走之旁加“元”是“遠”,走之旁加“斤”是“近”,走之旁加“不”是“還”。

教師引導:新學的走之旁加上你已經認識的3個字,就組成了新字,這個方法很棒!

(二)反義詞識字:遠-近,來-去,有-無。

教師引導:有幾個生字朋友正在玩“找朋友”的遊戲呢!它們要找到自己的夥伴,你能幫幫他們嗎?

出示課件10:

指名學生將生字分組,一組反義詞爲一組。

預設:“來”和“去”一組,“有”和“無”一組,“遠”和“近”一組。

教師引導:爲什麼這樣分呢?

預設:兩個字的意思是相反的。

教師小結:對,像這樣意思相反的兩個漢字互爲“反義詞”。我們可以一組一組地來記憶它們,這也是個不錯的方法哦!

(三)熟字換偏旁識字:無,聽,色

教師過渡:我們已經認識的漢字換個偏旁,你還認得出來嗎?“天”字的第四筆捺換成豎彎鉤,這個字是什麼呢?請你給它組個詞。

教師引導學生給“近”字換成口字旁,識記“聽”字

出示課件11:

學生自主表達。

(四)易混淆字對比識記

教師引導:這兩個漢字中有相似的部分,你注意到了嗎?“色”和“聲”都是上下結構的字,下半部分有些相似,好像小牛的尾巴,一個向右甩,一個向左甩,“色”字的最後一筆是豎彎鉤,“聲”字的最後一筆撇。請你用“聲”字說一句話吧。

出示課件12:

學生自主表達。

五、佈置作業

請你將古詩《畫》的詩句誦讀給家人聽,請他們也來猜一猜謎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複習10個要求會認的生字和1個新偏旁,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會寫“水、去”等4個字。

3.拓展五言古詩《風》。

【教學過程】

一、認讀詞語,複習導入

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古詩《畫》,認識10個漢字,這次呀,它們藏在了詞語中,你還能認出它們嗎?

課件顯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出示課件13:

指名學生朗讀詞語。

教師引導:我們還認識了3組反義詞夥伴,你能說出它們嗎?

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板書,書寫時對應漢字在五言古詩中的位置。

(板書:遠 近 有 無 去 來)

二、定位聯想,背誦古詩

教師過渡:《畫》是一首有趣的謎面古詩,讀懂了就能猜出謎底啦!我們在來讀一讀吧。

出示課件14:

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教師引導:《畫》爲我們描述了哪些景物?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書寫時對應漢字在五言古詩中的位置。

(板書:山 水 花 鳥)

教師引導:你能把老師寫好的漢字當作提示,來試着背誦一下這首詩嗎?請你先跟同桌試一試。

學生自主背誦古詩。

教師指名學生背誦,全班齊背誦,開火車分句背誦。

三、聚焦結構,指導書寫

教師過渡:我們要學寫4個漢字,請看!

課件顯示要求會寫的4個生字。

出示課件15:

教師引導:你能說出它們是什麼結構的漢字嗎?

預設:它們都是獨體字。

教師引導:請你仔細觀察“去”字,上半部分是什麼字?你認識嗎?

學生回答:是“土”字。

教師引導:可以分爲上、下兩半部分的漢字,那它的結構是怎樣的呢?

學生回答:“去”字上下結構的字。

教師小結:另外的三個字“水”“來”“不”是獨體字。

指導書寫“水、來、不”字。

出示課件16:

帶領學生明確筆順,先看老師範寫,在自主描紅書寫。

教師引導學生跟電腦老師書空,並關注三個字中都有起着支撐作用的關鍵筆畫豎或豎鉤,然後帶領學生口頭組詞,最後在田字格中描一寫二。

2.指導書寫“去”字。

教師帶領學生明確筆順。

出示課件17:

教師講解:同學們,上下結構的字要先寫上面,後寫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土”字的橫要寫得長一些。

學生口頭組詞,然後描紅,每個字在田字格中再書寫兩個。

(設計意圖:低年級寫字教學是一項重要的任務,是關係到學生終身發展的基本功。教學中,先由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每個漢字書寫的關鍵點,再通過擴充詞語等方式幫助學生記憶理解記憶漢字,有效增強寫字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寫字能力能夠循序漸進。)

四、拓展趣詩,共讀共猜

教師引導:老師還爲同學們帶來了謎語詩,請你聽老師讀一讀。

出示課件18:

老師讀一句,請大家跟讀一句。

教師講解:詩句是謎面,打一種自然現象。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它有神祕的力量,秋天裏它一來,樹上的葉子就掉落下來;春天裏,它來了,花兒就開放了;它能江面上掀起波浪,它要是來到竹林裏,竹子們就會歪歪斜斜。你猜猜它到底是誰呢?

學生自主表達。

預設1:學生猜錯了。

教師引導:你是怎麼想到的?願意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嗎?

預設2:它是風。

教師引導:爲什麼是風?你是怎樣想的,給大家講一講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謎語詩,讀起來好聽,纔起來有趣,還認識了不少漢字朋友,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五、佈置作業

出示課件19:

六、板書設計

6 畫

遠 山有 ,

近 水無 。

去花 ,

來鳥 。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中,在感悟古詩的環節,我通過利用課文插圖與調動學生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相結合的方式,對比後讓孩子理解詩句大義,進而思考、猜測;又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誦,以及學生集體試背、定位聯想試背的方法來回歸古詩。以此實現低年級古詩教學側重積累的目標。對於學生原有認知的調動比較到位,效果較好。因此,我認爲,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教材資源,多方面資源相融合的課堂會使我們的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靈動。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人、火、文、六4個字。認識2個偏旁。

2.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練習朗讀、認字。

2.瞭解詩句和畫的關係。

三、課前準備:

1.帶領學生去風景優美的地方遊覽,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準備一幅山水畫。

3.樂曲磁帶。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看圖

1.激趣:老師帶來一樣東西,請大家先閉上眼睛,等我數到三下再睜開眼睛。

(教師邊數數,邊貼出圖畫。)

2.指導整體觀察圖畫,學生自由說說第一眼看到這幅畫的感受。

3.指導學生按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圖上畫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

1.談話:剛纔我們欣賞了美麗的山水畫,現在來學一首古詩吧!

2.指導熟讀詩句。

學生藉助漢語拼音練習讀準字音。

指名讀詩句。

3.理解詩句。

四人小組交流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集體交流,共同解決疑難。

猜謎:這是一首謎語詩,請大家猜猜謎底。

結合圖說說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

4.朗讀古詩。

師配樂範讀。

指導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5.背誦詩文。

6.識字。

讀準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記憶字形,小組討論:

7.寫字。

觀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學生按筆順先書空後練寫。

8.展評。

三、實踐活動。

回家找謎語,開展謎語競猜活動。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爲什麼說這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色、近、無、聲、驚”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會正確地朗讀,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步觀察圖畫,瞭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1、今天學習14課《畫》。(板書課題)

叫學“畫”字:半包圍結構,八筆。書寫時“田”字要居中,第一筆橫要蓋住“田”字,但不要過長。最後兩筆要對稱。

2、小朋友多很喜歡畫,今天老師就請你們來仔細看一幅畫。(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

你們看這幅畫上畫了些什麼?(讓學生從遠說到近。)

話的是什麼季節?(春天)你怎麼知道的?(讓學生根據觀察進行思考。)

3、這幅畫很美,畫出了春天美麗的自然景色。現在我們再來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麼來寫的。

二、範讀課文。

三、自學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並想辦法記住字形。

四、教學生字,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1、叫學“遠”“色”。

跟“遠”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

誰會寫這個“遠”字(書空)

“色”,指什麼?(顏色)(指名分析字形。)

“遠看山有色”是什麼意思?(遠看山有顏色)

2、叫學“近”、“無”“聲”。

“近”,前鼻音,與“進”比較。

“無”,跟“無”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

“聲”,上下結構,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遇“色”比較,注意不要寫錯。聲音的“聲”,“歌聲”的“聲”。

“近聽水無聲”是什麼意思?(走近聽流水沒有聲音。)

3、“春去花還在”的“在”什麼意思?(這兒是“開着”的意思。)這句話什麼意思?(春天過去了,花兒還沒有謝。)

4、叫學“驚”。

“驚”,驚慌、害怕。爲什麼“驚”用豎心旁?

“人來鳥不驚”的意思誰能來說說?

5、現在誰能把四句話連起來說說意思。

五、齊讀課文後小結:

課文說遠遠看去,山色十分鮮明,走近從山上流下的溪水,卻聽不到一點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可是花兒仍舊沒謝,人走過去,小鳥不驚慌、害怕。這首詩到底講的是什麼?這幅畫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山水景色?下節課再討論。

柒、鞏固生字。

認讀生字卡片。

指導寫字,每個生字寫三遍。

七、作業。

完成課堂作業第1題、第3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圖文對照,看懂圖意,進一步理解內容,背誦、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卡片,難字邊認讀邊書空。

2、指名口頭擴詞:遠、色、近、聲、驚。

二、圖文對照,深入理解。

1、學生邊看突變讀課文,想一想每一句主要說什麼?(用筆劃出句中的重點詞語。)

2、齊讀。(提示注意帶點的字要讀重音。)

3、詩人說“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我們現在就來當詩人,看看是不是這樣?(指定一個學生當詩人。)你先從遠處看畫中的山(讓學生跑道教室後面看)。

現在你站在遠處,看那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這就叫遠看山有色。)(板書:有色)

再到前面來,從近處聽畫上的流水有沒有聲音?(讓這位小朋友走到畫前聽)

你聽到水的聲音了嗎?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是畫,所以“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板書:無聲)

4、大家想想,春天過去了,春天是開的花,像桃花、梨花都怎麼樣了?可是課文卻怎麼說呢?(板書:還在)這是爲什麼?

5、(老師走近圖畫,做趕鳥的動作。)你們看老師走到這些小鳥前面,鳥兒有沒有飛走?(這就叫“人來鳥不驚”。)(板書:不驚)

6、現在小朋友們想一想,課文上將的這種現象,你在實際生活中看到的,到底是不是這樣?

現在你知道了嗎?這四行詩寫的是什麼?(寫的是一幅畫,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

三、指導朗讀。

本詩的停頓和重音可作如下處理: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來/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四、複習鞏固。

這首詩的意思都懂了嗎?(指名說,同桌對說。)

五、指導背誦。

各自試背課文,看板書齊背,在擦掉板書齊背,指名背誦。

六、默寫課文。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課文是謎語詩,理解課文的基本含義。

2、過程和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課堂上小組合作、圖文結合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謎語、詩詞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喜愛古詩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瞭解詩句中所說特點與畫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生字回到課文中,誰會讀?媒體的出示:課文內容(指名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

1.學習前兩行詩句。

(1)媒體出示:第一、第二行詩句

自己小聲讀讀這兩行。邊讀詩句,邊看圖邊思考,這兩行詩句的意思是什麼?

(2)指名讀這兩行詩句,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板書:遠 山 有色 近水 無聲

(3)認真看圖,遠處的山、近處的水怎麼樣?

①眺望遠處的山峯,你會看到什麼樣的景色?(朦朦朧朧)

②看圖水流從高處往下流,會發出什麼聲音?那麼詩中卻說走近了還是聽不到水的聲音,這是怎麼回事呀!(因爲這是一幅畫)

(4)指導朗讀。

①媒體出示: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②教師範讀,學生練習朗讀,同桌讀,指名讀。

2.學習後兩行詩句。

(1)總結學法:

媒體出示學法:

①讀詩句,對照圖,說說這兩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詩句中是怎樣寫畫中的山和水的。

③聯繫實際想,應該是什麼樣的景色,而書中爲什麼這樣寫?找 到詩句與畫的聯繫。

(2)學生結合學習方法自學後兩行的內容。媒體出示:圖片和詩句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說對後兩行詩句的理解。板書: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5)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又是什麼樣的情況?

(春天過去了,花就謝了,當人們走近鳥時,鳥一定會飛走的。)

(6)指導朗讀。

①教師範讀,突出“去、還在、來、不驚”這幾個詞

②學生練習朗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二、感悟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媒體出示:課文內容

2.在詩句中找找意思相反的詞。

媒體出示:“遠”、“近”、“有”、“無”、“來”、“去”變紅

3.把這些意思相反的詞連起來讀一讀。

媒體出示:遠——近 有——無 來——去

4、誰能有好辦法說說這幾個詞是什麼意思?

5、遊戲:找朋友 找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裏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裏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

(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

6、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反義詞嗎?

三、背誦課文

結合板書,自己練習背誦。

2.看看圖片,同桌互背。

媒體出示:圖片

3.指名背誦。

4、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山水畫呢!

四、拓展作業

作業: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2.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的話就動動你的小巧手把這幅畫畫出來吧!

板書: 畫 遠 山 有色 近 水 無聲 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通過語言與音樂的`結合,幫助學生語言智能的發展和語感、樂感的培養。

二、感受2/4拍子的強弱規律,認識2/4拍子的節奏規律。

教學重點:

最後一句樂句的:“rit符號,聽出和唱出漸慢和漸弱的效果。

教學難點:

唱好一字多音的地方,也可隨機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來發現新的難點並解決。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活動:全班一起背古詩兩三首。(同學們,你們剛纔朗誦得真好聽,那時你們讀出來的,可是你們聽過唱出來的古詩嗎?讓我們來一起聽聽下面的音樂,唱出來的古詩。剛纔的音樂旋律美不美?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

二、欣賞伴奏音樂,學生聽後說出感受。(同學們可以跟着音樂做適合的動作、同學們,剛纔我們欣賞的音樂旋律美不美?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是的,非常優美,寧靜、抒情、動聽,其實這是我國的一首古曲《春江花夜月》的旋律,它也,配上歌詞就更好聽了。)

三、欣賞範唱音樂,說說出自哪一首詩。(相信同學們已經聽出是哪一首詩了。原來古詩除了能讀出來,還可以唱出來。)

四、學生談聽到歌詞後的感受。(請同學們再聽一次音樂,不要打開書,也不要唱,聽聽唱歌詞時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看誰的小耳朵最尖、最靈敏)(同學們,你們有注意到最後一句嗎?讓我們來重聽一次最後那一句音樂、這種唱法叫漸慢漸弱,用拉丁字母“rit”表示,以後我們唱歌遇到這個標記就要怎麼唱啊?、)

五、認識2/4拍子,感受其強弱規律。(接下來我們再聽音樂,請同學們找出這首歌的強弱規律,並拍出來、)(同學們的耳朵和小手真棒,都能聽出來,也能拍出來了,表揚你們自己。)

六、學唱歌詞,解決難點“一字多音“的唱法。(現在我們來學唱這手歌,同學們可以邊聽邊學唱。)(你們覺得哪裏最難唱,告訴老師,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

七、運用:將學過的古詩套進本曲旋律來唱。(我們已經會有感情地唱《畫》了,大家注意一下,古詩“畫”每一句是幾個字,那我們可部可以也選一些五個字的古詩套進去唱呢?同學們自己試一下。)(有哪位同學準備好了嗎?請你來、好聽嗎?老師也來唱、)

八、身體動作表現音樂(我們學習了用朗讀和唱的方法來表現音樂,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可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和小樂器伴奏表現音樂)(你們見過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嗎?讓老師來模仿、)

九、小樂器伴奏表現音樂(請請到的同學自己到臺上選樂器,選要快,還要互讓,不能搶、)(另外叫兩位同學來學古人朗讀、)

十、整合:(全班朗讀一次,音樂響起,沒表演的同學唱,其他的表演和演奏,讓老師們聽聽是唱的同學唱得好還是演奏的好還是樂器伴奏好。)

十一、總結:這節課我們學到什麼?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7

教材簡析:

《畫雞蛋》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講述的是達芬奇小時候學畫畫的事。本文篇幅短小,通過達芬奇和老師的對話揭示出了老師讓他天天畫雞蛋的原因,通過寫達芬奇後來行爲的轉變,表現出達芬奇刻苦學畫的精神。同時,告訴我們做事情只有專心致志、勤學苦練才能成功。

設計理念:

以讀爲本,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使學生進入情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受到思想的啓迪。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要靠專心致志,勤奮努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話。

3、會認“芬、著”等8個生字;會寫“雞、簡、就”等11個生字和鳥字旁。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老師說的話

教學準備:顏色、形狀不相同的雞蛋;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媒體出示達芬奇的圖片,孩子們,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是誰嗎?他是意大利的畫家達·芬奇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畫家,並且是天文學家、科學家、詩人、音樂家、發明家、力學家和工程師,是一位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他還能用左手寫字和作畫,是一位“曠世奇才”。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達芬奇看看他小時候是怎樣畫雞蛋的。(通過圖片和時代背景介紹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對達芬奇的崇敬和熱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問同桌或老師。

2、檢查詞語:不耐煩、嚴肅、訓練、熟練、準確、簡單、哪個、意大利(以詞帶字來檢驗學生對生子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標出自然段,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小達芬奇呢?

4、學生彙報:(勤奮、刻苦、認真、努力)

過渡:達芬奇剛開始學畫雞蛋時就很刻苦、很認真嗎?不耐煩了。你是怎麼知道的?

三、品讀重點,理解課文

生:開始學畫的時候,老師讓他畫雞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一畫就是好多天。他畫的不耐煩了,就問老師:“老師你天天讓我畫雞蛋,這不是太簡單了嗎?

師:不耐煩了什麼意思?就是對畫雞蛋厭倦了,再也忍不住了,再也不想畫了。爲什麼不願意畫了?

生:(他畫了一個又一個,一畫就是好多天。覺得畫雞蛋簡單即容易)你能把它讀出來嗎?要讀出不耐煩的語氣來?(指導朗讀達芬奇的話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不耐煩的語氣,從而加深對詞語不耐煩、簡單的理解。)

師:老師覺得畫雞蛋容易嗎?他是怎麼說的?老師嚴肅的說:“你以爲畫雞蛋很容易嗎?這就錯了。(嚴肅,指老師的態度很認真)請同學們讀一讀這句話,要讀出老師嚴肅的神情來?誰來試一試。

生讀:

師:達芬奇覺得畫雞蛋很簡單,可是老師覺得畫雞蛋不容易,他們誰說的對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呀?

生:①“在一千個雞蛋當中,沒有哪兩個是完全相同的。每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形狀也不一樣。

(用實物雞蛋演示,使學生知道每個雞蛋看上去樣子好像都一樣,仔細觀察纔看出不同形狀來,從而使學生理解“不同的角度”,弄清從不同角度看雞蛋,形狀是不同的)

師:是的,正因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每個雞蛋,形狀都各不相同,達芬奇開始學畫畫的時候,老師天天讓他畫雞蛋,這樣做是爲了:

出示填空題:我讓你畫雞蛋,就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繪畫技巧,使你能看得準確,畫得(熟練)。(指導朗讀、再齊讀。)

師:老師之所以讓達芬奇天天畫雞蛋就是要引讀:我讓你畫雞蛋,就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繪畫技巧,使你能看得準確,畫得(熟練)。(這一練習題的設計以及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

來增強學生理解老師老師讓達芬奇畫雞蛋的目的)

師:爲什麼讓達·芬奇畫雞蛋就能使他“看得準確”、“畫得熟練”呢?

生:因爲“在一千個雞蛋當中,沒有哪兩個是完全相同的。每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形狀也不一樣、

師:同時幻燈出示

出示幻燈片:因爲有了好眼力,才能發現細小差別,也才能觀察得準確。所以要好好練習基本功,才能提高技巧,畫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達到熟練的程度。

齊讀2自然段:(感受老師教育學生的良苦用心和達芬奇學畫的刻苦。此時的朗讀要求學生要比剛纔的更投入,感情更飽滿。)

過渡:達芬奇聽了老師的教導後是怎麼做的?(用心,畫了一張又一張。)生:達芬奇用心畫雞蛋,畫了一張又一張,每一張都畫出了形狀不同的雞蛋。理解用心的意思。

師:你能用“畫了一張又一張”這樣的詞語來說明達芬奇用心地畫雞蛋,學生可以擴詞爲如“畫了一天又一天……”“畫了一年又一年”(通過擴詞來理解達芬奇用心畫雞蛋)

補充材料:是呀,聽了老師的教導,達·芬奇每天一大早就對着雞蛋畫起來,直到夜深人靜了,仍然對着雞蛋畫,這樣整整經過了3年的努力才把雞蛋畫好。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老師說的話:出示填空:老師嚴肅地說:“你以爲畫雞蛋很(容易)嗎?,這就錯了。在(一千個)雞蛋當中,沒有哪兩個是(完全)相同的。每個雞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也不一樣。我讓你畫雞蛋,就是要訓練你的(眼力)和(繪畫技巧),使你能看得(準確),畫得(熟練)。

師:達芬奇不僅聽從了老師的話,更是聽懂了老師的話。他都聽懂了什麼?請你選擇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所以畫雞蛋並不容易。

因爲,所以我讓你畫雞蛋。

因爲,所以。

師:正是因爲畫雞蛋訓練了他的眼力和繪畫技巧,給他打好了基礎。出示句子:後來,達·芬奇無論畫什麼,都能畫得又快又像,終於成爲世界的畫家。(齊讀句子)“無論……都……”還可以換成什麼詞?不管還不論都

照樣子說一說:例如:又快又像:

“無論……都……”這一關聯詞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表達了達、芬奇刻苦學畫的結果。“又…又…”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快”“像”正是他成爲世界畫家的證明。這個結果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份耕耘,一分收穫

五、全課總結

達·芬奇之所以能成爲的大畫家,這與他小時候老師叫他畫雞蛋是分不開的。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使我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專心致志、勤學苦練才都就能獲得成功。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理解詩句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課件或掛圖,民族音樂磁帶、生字卡片,水彩筆。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例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誰能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同學之間互相出謎語,互相猜,教師也參與其中)老師也出個謎語大家猜一猜好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猜謎語)這則謎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畫》。(板書課題)

(好動、好奇、愛表現是低年級學生最大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爲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基礎。)

2、(出示掛圖或課件)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是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麼?(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板書課題)

(用一幅畫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在美的情境中進入課堂,受到美的薰陶,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

對話平臺

欣賞

教師配樂朗誦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和詩句的韻律美。)

識字

1、同學們也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2、出示本課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說說你是在哪裏認識這些字的。(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願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

3、自讀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讀幾遍。

4、利用生字卡片在組內交流識字方法。(認識“辶、忄”兩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於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5、你想提醒大家在識字的時候注意什麼?(注意區分平翹舌:“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識記“遠、近、還”;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6、認讀帶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讀,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寶寶你還認識嗎?請你通過這一關!

(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還應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取活潑有趣的方式反覆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朗讀

1、生字寶寶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們設的關卡你們順利通過了,可他們又調皮地跑回課文中去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相互評價。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是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任務,從一年級起教師就應該組織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評價態度和良好的評價能力。)

2、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堅持以讀爲本,讓學生真正成爲語文課堂的“讀者”,通過自由讀、分組讀、指名讀、教師領讀、引讀等多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悟詩句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另外,文中句子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教者應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人、火”,認讀,說說這兩個字應該怎樣寫,書空。(注意筆順規則:先撇後捺。)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個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人”字的第二筆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偏左一點起筆,“火”字第四筆“捺”從豎中線和橫中線交叉處起筆。)

3、教師範寫,示範筆畫的寫法。

4、學生先描紅,然後自由練寫。(注意寫字姿勢的指導。)

5、組內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作業

回家請教家長,或者在書中查找謎語,下節課開展猜謎語竟賽活動。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導入

摘蘋果遊戲:每個蘋果後面都有一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把摘到的蘋果後面的字讀出來就會得到一個紅蘋果。

(用遊戲的方式將上節課的生字再現,達到鞏固認字的目的)

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簡單地說出詩意,發現問題並質疑。)

2、結合圖,說說你是怎樣猜出這首謎語詩的謎底的。

背誦

給合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背誦。

表演

啓發學生展開想象,根據個人的感悟設計動作,結合音樂進行表演。先組內練習,再指名錶演,最後大家一起表演。

(根據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

遊戲

找朋友:找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裏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裏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反義詞嗎?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薰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教具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爲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爲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爲什麼呢?(因爲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裏,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冬天呢?

3、那爲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着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裏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裏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爲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爲什麼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裏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畫》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並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爲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爲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⑸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爲什麼呢?(因爲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裏,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冬天呢?

3、那爲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着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裏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裏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爲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爲什麼不驚?

⑸請在這兩句詩裏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