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3.61W人 

學習朗讀靜夜思,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精選11篇)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 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攵”。

2.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古詩中所描繪的美好意境, 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會認10個生字, 寫好4個字。有感情的誦讀古詩。

三、預習學案

1.藉助拼音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認讀本課的詞語。

安靜 夜晚 牀前 目光 舉手 低頭 耳朵 大米 故鄉 望見

3.把古詩讀給爸爸媽媽聽,並讓家長給予評價。

四、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過程

1.檢查預習學案。

2.朗讀感悟

(1)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2)小組討論交流, 圈出組內解決不了的詞語。教師相機理解詞

語。如“霜”:在哪兒見過霜。(天冷的時候, 玻璃上、地上會結出一層白白的冰晶, 那就是霜。) 並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示“低頭”、“舉頭”的意思。

(3)配樂朗讀

同學們, 現在你就是思念故鄉的詩人李白, 在這寂靜的夜晚, 獨自一人, 對着月亮,, 帶着你的心情, 你的表情, 和動作來吟誦這首《靜夜思》吧。

(4)背誦古詩。

3.拓展訓練

一輪明月, 一段思鄉情, 一首《靜夜思》, 李白還有很多詩作都寫到了月亮, 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另外一首古詩。

課件出示古詩《古朗月行》,學生配樂朗誦。

5.學習生字

(1)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生字。

(2)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生字。

五、課堂檢測

1.我會讀下面的字。

陽 像 金 野 面 長 更 長 早 晨 拉 進 也 山 出 誰

2.看拼音寫詞語

ěr mù mù tou dà mǐ

( ) ( ) ( )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2

一、教材解讀

《靜夜思》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它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遊子在寧靜的夜晚望月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拔動着作者的心絃,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同學早已背會這首詩了。但學生不一定真正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詩句所表達的感情。本節課要注意引導學生反覆吟誦,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反文”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謎語導入: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現在老師出個謎語大家來猜: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

2、學生饒有興趣地聽,邊聽邊猜。說出謎底月亮。

3、師,同學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對了,是月亮。(師飽含深情地)晴朗的夜空,多麼靜謐,一輪明月高掛上天上。看到這樣的景象色你會有什麼感受,又會想些什麼呢?

4、引入新課,板書深題:6、靜夜思。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看課文,聽錄音,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2、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圈出不認識的生字,把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教師出示卡片,各小組開火車讀,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讀得準。

5、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6、學生用這些生字組詞或說一句話。

7、藉助生字“故”字,讓學生認識反文旁。

<三>、入情入境,美讀成誦。

1、學生自由讀古詩,小組討論,交流讀後的感受。

2、全班交流,說說自己讀懂了哪句詩,或有什麼感受。

3、引導學生理解“疑”的含義。

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什麼時候見過“霜”,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示“低頭”“舉頭”的意思。

4、學生自由朗讀,體會詩人的情感。

5、配樂朗讀《靜夜思》,啓發想象詩歌畫面,創設一種意境,學生可以配上簡單的動作邊做邊讀,熟讀成誦。

6、師指導朗讀,標出朗讀節奏及重點詞。如: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7、師:我們都知道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現在誰想扮演李白做一回詩人,背背這首詩?也可以加上動作。

8、指名學生上臺背誦,其他學生點評。

9、全班齊背。

<四>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字,指導書寫。

“耳”上橫短,下橫長;“頭”的第五筆是“長點”。

2、描紅、臨寫,並提醒坐姿與執筆姿勢要正確。

3、展示學生的作業,學生評議。

<五>、實踐活動

觀察夜晚的天空,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鼓勵學生髮揮想象,還可以用圖畫來展示。

五、教學資源

本節課雖然沒有利用多媒體課件,但本節課注意開發了學生資源,引導他們或識字、或朗讀或書寫。而且利用了卡片和錄音機爲教學服務。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9個生字,會寫“思、牀”等7個生字,認識新偏旁“匕”。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想象畫面,初步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象。

過程與方法:由老師引導,通過討論、探究的學習方式,領悟詩人對故鄉深切思念之情。通過學習兒歌、做遊戲掌握字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感知詩中蘊含的思鄉情感,培養學生珍愛親情、珍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讀出古詩節奏,背誦古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引出詩題

1、複習已學的李白的詩《古朗月行》。

2、引出詩題———靜夜思

二、初讀詩句,學習生字

1、引導學生讀詩句,背詩句。

(1)請會讀、會背的幾個小朋友讀給大家聽,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正確評價。

(2)請會讀、會背的小朋友讀給同桌聽。

2、認讀生字。

請已經認識生字的小朋友當小老師領讀生字,並告訴大家怎麼認識的。採用“生活中識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種方法識字。如:

生活中識字:

夜——黑夜

光——燈光月光

舉——舉重舉手

熟字加偏旁:

田——思

木——牀

古——故

形近字比較:

忘——望

底——低

凝——疑

3、自主讀讀句子,認讀生字。

(1)四人組成小組,組內學習:說一說有哪幾個字是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的字藉助拼音自學,並讀讀自制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互教互學。

(2)指名學生一句一句讀詩文。注意正音,指導讀好“牀、光、望、鄉”的後鼻音。

三、想象畫面,瞭解詩意

1、想象畫面,說意思

學生先想象畫面,自由說說詩的意思,教師相機指導。

2、交流反饋。

教師及時出示學生難懂的幾個這的註釋。如,疑:好像,舉:拾,思:思念。

3、請同桌互相說一說,只要意思大致對即可。

4、四人小組合作:說一說整首詩的大致意思。

5、鼓勵學生嘗試背誦。

四、練習書寫,語境填空

1、出示生字認讀,引導學生自主發現。

如“思”字書寫時注意“田”字的豎在豎中線上,心字底略寬,臥鉤是關鍵筆畫,三個點要注意位置。“前”要寫得上緊下鬆,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變成一豎。

2、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講評。

3、填空,在語境中鞏固生字。(課件出示古詩填空)

五、板書設計

舉頭望明月

8、靜夜思

低頭思故鄉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理解詩中的詞語。

2、理解詩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說出來,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誦並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字理識記 5 個生字。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1 課時

【教具】

多媒體電腦

【教學方法】

字理識字(析詞)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學過哪些詩?(指名答,齊背《鋤禾》)我國是一個詩歌大國,許多詩人留下了優美的詩句。其中唐朝有一個著名的大詩人叫李白,他的詩以精巧的語言、獨特的感受成爲其中最爲膾炙人口的名篇。請看有關李白的動畫。

(CAI演示,師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親人們在自家庭院裏喝灑吟詩。春去秋來,李白告別親人,一個人離開家鄉到外地去。秋意越來越濃,李白望着風雪,望着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思念起家鄉的親人,寫下了這首詩。

(CAI 出示不帶課題的全詩,師唸詩)

二、分析字理,指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1、讀一讀,找節奏,初步感知 。

⑴ 自讀詩文,要求:讀準字音。(指名讀,齊讀)

⑵ 師範讀,生注意聽,找出節奏。(指名答,CAI 用“ / ”畫出各句節奏,如“牀前/明月/光”)

⑶ 生按節奏練習讀,要求讀出抑揚頓挫及節奏。

2、字理識字,賞析詞句。

同學們掌握了讀好詩文的方法,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

⑴ 教學第一行詩。

① 教學“牀”字。

(CAI出示第一行詩)這行詩裏有個生字。

(CAI 出示田字格內的“牀”字及讀音)齊讀正音,怎樣記“牀”字?(提示:“牀”是什麼結構?偏旁是什麼?)

(CAI演示“牀”字各部分的分解與組合,師提示字理:古時候,用廣字頭表示房子,廣字頭下面是個“木”字,表何意?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牀不完全用木頭做,還可以用各種金屬和材料製成,方便又舒適。)

用“牀”擴詞(提示:“牀”還可用做量詞,如一牀被子)

② 師示範解釋詩意:牀指木牀,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這幾個詞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這行詩的意思。

誰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提示:詩人在什麼地方看見什麼樣的月光?)明月發出的光是怎樣的?(銀白色)

小結:翻譯古詩時,把大概意思說出來就可以了,這行詩可以翻譯成“詩人在牀前看見一片銀白色的月光。(CAI 出示詩意,齊讀)

⑵ 教學第二行詩:詩人把月光當成了什麼?(CAI 出示第二行詩,齊讀)

① 教學“疑”字

(CAI 出示田字格內的“疑”字及其讀音)齊讀正音,它是什麼音節?什麼結構?“疑”字筆劃較多,怎樣記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CAI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長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爲了書寫方便,右邊實際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書 矛 走)

(師講字理:古代打仗面對強敵時,是用“匕首”短兵相接,還是用“箭”遠射?是舉着長矛向前衝殺,還是乾脆一走了之?真讓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義是指懷疑)( 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個疑字)在這首詩裏是好比、好像的意思。

(齊書寫“疑”,師範寫,生跟寫一個)

② 學“霜”字

“霜”也是比較難記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內的“霜”字及其讀者音)齊讀正音。誰能用記形聲字的方法記“霜”字?(師提示:聲旁“相”的讀音和“霜”的讀音是不一樣的,雨字頭表示霜從天上灑落下來,凡是以雨字頭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種自然現象。我們還學過哪些雨字頭的字?(板書 雷)什麼是霜呢?在氣溫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靠近地面的空氣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樹上凝結成的白色冰晶。(師範寫“霜”字)寫“霜”字時,雨了頭要寫得扁一點,寬一點,下面相字不要寫得太長,注意把字寫得緊湊些(生跟寫一個)“霜”還可以用來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頭上長滿了白髮,我們說他是一頭白霜。詩人在這裏把什麼當成了霜?爲什麼會把月光當成了霜?(提示:它們什麼地方相同?)

誰能把兩行詩連起來說一說?(提示:詩人看見什麼,覺得怎麼樣?)

③ 小結:這兩行詩寫在安靜的夜裏詩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種夜深人靜的清幽境界,表達了詩人獨在他鄉的孤獨心情。

(板書 看 疑霜)

⑶ 教學第三行詩:(CAI出示第三行詩)師讀。

① 舉頭是什麼意思?(擡頭)詩人擡頭幹什麼?(看月亮)

(CAI出示 舉頭望明月 比較 :這兩句有什麼不同?爲什麼用“望”舉頭看明月)不用“看”?(因爲“望”字上面有個月亮,月亮高高掛在天上,要看離我們很遠很遠的東西方,用“望”字比較好)

② 這行詩是什麼意思?(板書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學第四行詩:這時詩人想到了什麼?(CAI出示第四行詩)齊讀。

① 教學“思”字

“思”是本課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內的“思”字及讀音)齊讀正音。它是什麼結構的?爲什麼是心字底?“心”上面是個田字?(師:古代農民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產,心裏想着怎樣把田種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說話。

② “故鄉”指什麼?(家鄉)“思故鄉”是什麼意思?(思念家鄉)誰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鄉,還會思念什麼?(親人)親人包括哪些人?誰能把詩人思鄉的感情吟誦出來?(自練,集體點評:語調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後行詩)

小結:這兩行詩寫詩人觸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鄉,從舉頭到低頭,觸動了思鄉的情懷,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書 望 思鄉)

⑸ 這首詩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3、識內化,給詩取名

⑴ 寫詩人在安靜的夜裏思念家鄉,根據詩意,誰能給這首詩取名?(板書:6靜夜思)這就是第6課,齊讀。

⑵ 教學“靜”字

(CAI出示田字格內的“靜”字及讀音)它是什麼結構?合起來是什麼意思?(沒有聲音)不爭吵,就安靜、清靜了。(擴詞)師範寫:“靜”第五筆是豎,不要寫成撇。(生跟寫)

⑶ 擴展想象

(CAI回到原圖,包括題目)詩人看着這個又大又圓的月亮,這可能是什麼節日?(中秋)小朋友們可能在與父母幹什麼?(吃月餅,看月亮)但詩人卻一個人在外地,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個人在外地,你會做什麼?想什麼?

⑷ 感情配樂讀文

4、課堂練習(隨機)

⑴ 填寫詩句,說出帶點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⑵ 根據意思,很快說出詩句

① 詩人看見牀前地上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

② 好像地上結了霜。( )

③ 擡頭望高高掛在天空中的月亮。( )

④ 低下頭思念起家鄉。( )

⑶ 齊背這首詩

【板書設計】

6、靜夜思

(看)月光──凝霜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5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念古詩:靜夜詩。

2、體驗詩中離開家鄉的人的思鄉之情。

3、鼓勵幼兒大膽地念古詩,培養他們專心學習的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靜夜思》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中的詩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

2、幫助幼兒初步體驗古詩的意境。教師:這是一個離開家鄉的人,當天黑下來的時候,他就特別的想自己的家,想家裏的親人。

二、展開

1、教師朗誦古詩,講解古詩含義。

牀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從窗戶外照進來。疑是地上霜:把牀前的地映得一片銀白,以爲是一層白白的霜。舉頭望明月:擡頭仰望天空,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高高懸掛着。低頭思故鄉: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懷念的故鄉!

2、理解字詞。疑:懷疑,誤認爲的意思。舉頭:擡起頭,舉是擡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幼兒學習古詩,教師指導。

4、利用多種形式反覆練習誦讀。

5、爲古詩創編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的掌握。教師:誰能給古詩編上動作呢?我們加上動作來念古詩。

三、結束“我是小詩人”誦讀比賽,鼓勵幼兒積極上臺表現。教師講評,爲幼兒頒發獎品。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這個活動我主要還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古詩、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這個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兒的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思念家鄉的情感態度得到了昇華。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6

語言活動:

《靜夜思》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詩句,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2.體會詩中作者思鄉的感情。

3.喜歡學習古詩。

活動準備:

1.打印的古詩一首,《靜夜思》圖片兩張

2.剛過了中秋節,幼兒知道中秋節有團圓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引出古詩

師;小朋友們,誰會朗誦古詩,請你來爲大家朗誦一首。

唐代的詩人李白寫了很多首詩,其中有一首詩是他在外地做客時寫的,流傳了千百年,你們想不想聽?

二.學習古詩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提問:古詩的名稱叫什麼?作者是誰?

2.理解古詩

(1)逐句欣賞

一邊看古詩,一邊聽老師逐句朗誦。

教師解釋句中“疑”、“舉”的意思。

(2)說說自己聽了詩後有什麼感覺?

(3)試着說說詩句的意思。

牀前灑滿了明亮的月光,誤以爲是地球上鋪了一層銀白色的寒霜。擡起頭,遙望天邊的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思念離別的故鄉。

(4)看圖片,想象詩中的意境,並說一說使人會想到故鄉的什麼?

(5)遷移經驗,聯想中秋節的含義。

師:中秋節有什麼意義?中秋節家家都要團圓,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學不能回家,他們都很想念自己的家鄉。

圖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詩人看見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三.古詩朗誦表演

請幼兒大膽地上臺朗誦古詩。

注意: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新偏旁“攵”。

2、初步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誦讀時能做到正確、有感情。

3、激發學生對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積極主動地誦讀古詩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認識新偏旁“攵”。

2、正確、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型:新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

問:小朋友,喜歡月亮嗎?你知道,在這樣安靜的夜晚,我國古代的大詩人李白,他在想些什麼嗎??(課件出示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

師:小朋友,我國古代的大詩人李白,他也像你們一樣,很喜歡月亮。有一年,他離開了自己的故鄉,離開了自己的親人,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外漂泊。到了安靜的夜晚,他看到了天空一輪明月,就想起了自己的故鄉,想起了自己的親人。然後,他揮筆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篇《靜夜思》。

二、板書課題

1.跟着老師一起寫詩的題目。(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聽課文範讀錄音。

三、自主識字

1、師:老師知道,有很多小朋友已經會讀這首詩了,但是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還要掌握一項新本領,不僅要認識詩歌中的生字,還要把詩歌讀得正確,有感情,讀出詩歌的韻味!

2、現在,請小朋友圈出生字。然後同桌互相讀一讀,認一認,看哪個小朋友能最快把所有生字都認出來,讀準確!(燈片出示要求)

3、檢查識字效果:(燈片顯示十個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

(2)指名帶拼音讀生字。

(3)齊讀帶拼音生字。

(4)去拼音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5)給“光”找朋友。

(6)教學新偏旁“攵”(副板書:故,並用彩色粉筆強調“攵”,認讀反文旁)並給“攵”找朋友,隨機出示:做、放等帶“攵”的字。

(7)遊戲鞏固:認讀氣球上的生字。

師:這些美麗的氣球說啊,誰能認識我,我就和誰做朋友!

(8)單獨指出“霜”字,問:你見過霜嗎?霜是什麼樣子的?

四、感悟詩韻

1、反覆練讀課文。

(1)自由認讀課文。

(2)指名讀。

(3)師生齊讀。

2、感悟詩韻。

師:(清幽的音樂再次在教室裏流淌,燈片出示課文背景圖。)

明亮的月光灑落在牀前,好像是,好像是……(指名回答)

師: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的牀前,好像是鋪在地上的白白的霜,這樣的美景讓詩人忍不住舉頭凝望。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指名回答)

師:小朋友們浮想聯翩,詩人看着掛在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麼呢?他想到了故鄉的……(指名回答)

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明月……(思鄉曲響起,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後,深情吟誦)

3、學生表演讀

學生當堂背誦,指名上臺表演誦讀。

五、課堂拓展

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六、課堂小結

看着你們讀詩的樣子,我要悄悄地告訴你們,你們不是小詩人,而是小詩仙了!

七、課後作業

1.出示李白的《古朗月行》範讀。

2.寫月亮的詩很多,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別的人,看誰在課外還能背上一首寫月亮的詩。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亠、攵”。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通過看圖和誦讀,瞭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給同學聽,培養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課前準備

描繪寧靜月夜的圖畫,小黑板、頭飾;佈置學生觀察晴朗的夜空。

一、導入激趣

1、交流觀察晴朗夜空的內容和感受。

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你們在四人小組中說美妙的夜空。

a.小組交流。

b.推選代表或自薦上臺說一說。讓大家也感受

c.出示課文插圖“我會說”。(播放插圖中小女孩觀察天空時的錄音:在一個晴朗的夜空,我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觀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擡頭看見藍藍的天空中,有許多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還看見彎彎的月亮一會兒躲進雲裏,一會兒又跳出來。真美!)

2、引入新課:靜夜思。(板書)

二、初讀古詩(出示古詩)

1、看課文聽錄音或教師範讀。(感知課文)

2、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a.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後鼻音的字,多讀幾遍 。

b.指名讀、評議。

三、認記生字

1、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一讀。

2、認讀生字。

a.出示。an、ang,指學生認讀,注意後鼻韻母的讀音。

b.認讀生字。(自讀,小組開火車讀,看哪組讀得準,注意“牀、光、望、鄉”及“靜”的讀音。)

c.遊戲:“運西瓜”。(課件演示或把西瓜圖貼在黑板上,每個西瓜背面都有一個生字)

西瓜豐收了,讓我們幫忙把西瓜搬上車,運到城裏去吧!不過,每個西瓜後面都有一個生字,要想辦法記住它,可以用組詞、說一句話、找相近的字進行比較等辦法。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a.指名學生朗讀,評議。標出朗讀節奏及重點詞。如: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b.配樂朗讀。

c.師生共同背誦。

師引讀每句的前兩個字,學生補充,齊背誦。(背誦時也要注意節奏)

過渡:我們知道這首詩是李白寫的,現在誰想扮演李白做可以做做動作。

指名學生上臺背誦。(戴上頭飾)其他學生評點 。

全班齊背。(配樂)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字。

a.觀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的寬度。

b.指學生說一說再書空。

c.學生書寫後展示、評議。

2、學生觀察“頭、來”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六、擴展活動

學生交流各自會背的古詩。

教學小結:

《靜夜思》這是一首大家都會背的古詩。教學中我就注意引導學生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爲了提高學生的朗讀、積極性。我做了李白的頭飾讓生扮演李白並配上動作讀。此時學生興趣很濃。積極性很高。在書寫“目”有個別學生要把“目”寫成“日”,對於個別學生課後還要再強調。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四個生字“目、耳、頭、米”,會認“靜、夜、牀、光、舉、頭、望、低、故、鄉”十個二類字。

2、有感情的朗讀全詩並背誦。積累收集有關思念家鄉的詩句。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背誦全詩,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詩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說出來。理解詩人的寫作意境,體會作者思鄉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每到中秋節,人們總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從各個地方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團聚,有的一家三口,吃團圓飯,有的一大家子歡聚一堂,月亮圓了,人也團圓了。同學們說說你們都是怎樣過中秋的?

學生:……

教師:月兒圓了,人團聚了,這是人間最溫暖的時候。可是,有一些人卻由於各種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個,只好借一首古詩表達他心中的感受。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本課的相關資源,引領學生一起走進李白的《靜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教師請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通過播放媒體資源和學生一起掌握本課生詞的讀音,認讀生字卡片,掃清字音障礙。爲下面的詞句理解做好準備。

三、詩詞賞析

1.理解課題的意思。

(1)引導學生說說“靜”、“夜”、“思”三個字的字意。靜,安靜。夜,夜晚。思,思念。

(2)教師播放媒體資源,引導學生邊看邊思考:“靜夜思”就是詩人在什麼時間怎麼樣?(在靜靜的夜晚引起對家鄉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詩句。

說說明月是什麼意思?(明亮、皎潔的月亮。)板書:明月光

說說這一句的意思。(牀前地面上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詩句。

(1)“疑是地上霜”這一行詩句中你哪個字不理解?重點解釋“疑、霜”二個字。疑本義是懷疑的意思,在這裏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導學生查字典。(在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時,靠近地面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體上凝結成的白色冰晶。)

(2)誰說說這行詩的意思?(好似地上結了霜)板書:地上霜

(3)教師啓發學生把一、二行詩句的意思合起來說一說,並給予學生及時肯定的評價,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出自己的理解。

4.理解第三行詩句:

教師播放資源並定格在此畫面,

請學生看圖思考:詩人在幹什麼?(擡頭看天空中的月亮)。詩句中哪個字是擡的意思?(舉)。板書:舉頭望。進而啓發學生說出這行詩的意思。(擡頭看天空中的明月。)擡頭望( )的明月。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具體。應是:擡頭望着高掛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詩句。教師將資源定格在此畫面上,引導學生看詩人的表情,說說他在想什麼。

(他思念起家鄉來)讀第四行詩。板書:(思故鄉)指名說說思故鄉的意思、誰能說說這行詩句的意思?(詩人看見明月,不由得低下頭思念起故鄉來。)

四、教師小結

教師: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鄉的土地上,他多麼想立刻飛到親人們的身旁啊,哪怕聽聽親人的聲音也好啊,可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獨地寫下了這首靜夜思,然後對着月亮深情朗誦,希望明月能帶去他的'思念,與祝福。你也來當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圖,請小朋友也來對月朗讀,齊讀。

教師:大家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給我們講講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嗎?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教師:月圓人團圓,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鄉,望着皎潔的明月,思念故鄉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沒了他。讓我們完整的欣賞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欣賞課件後再次齊讀全詩。教師播放本課資源中的古詩詞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優美恬靜的音樂下,誦讀這首思鄉詩,進一步體會詩歌中所蘊含的感情。

五、課後思考

教師:古時候和我們不一樣,沒有電話、電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別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們、親人們會一起坐在月光下,說說話,聊聊天,還會在月光下看風景,遊玩。可是,今夜,詩人已遠離家鄉,回家的路是那麼長,更沒有我們今天的汽車、火車、飛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親人們團圓。是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是,詩人的心情已經不是那種心情了。小朋友,當晚上月亮爬上樹梢後,對着月亮公公你有什麼話想對它說嗎?把你想說的心裏話畫出來吧!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10

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2個偏旁“亠、攵”。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詩和認字。

教學準備:

準備描繪寧靜月夜的圖畫、音樂,也可讓學生選一處較爲空曠的地方,觀察夜空。

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用2課時。

預習:朗讀古詩,並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由複習導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

三、初讀課文,藉助漢語讀準字音。

1、 朗讀全詩,對照生字表,在詩中畫出來。

思考:全詩有幾行,有幾句話?(全詩有四行,有兩句話。)

2、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進行正音。

四、討論交流,理解詩中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1、 輕聲自由讀詩,提出不懂的問題,讓學生質疑。

2、 先弄懂“靜夜思”每個字的意思。靜,安靜;夜,指夜晚;思、思念。

3、 然後讓學生觀看插圖:說說詩人在什麼時間幹什麼?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4、 讓學生結合每個字的意思和插圖內容講講詩題的意思,(在寂靜的夜晚詩人望着明月思念自己的家鄉。)

5、學習古詩第一句。

(1) 由朗讀第一句詩,思考:讀懂了什麼?

(2) 說說自己讀懂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地方。

(3) 討論不懂的詞語,再把詞語意思連起來說句意。

(明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光”這裏指的是月光。“疑”是懷疑的意思。)

(4) 提問:作者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看到明亮的月光的,詩人覺得月光好像是什麼?想象一下,/article/這是一幅什麼樣的情景。

(5) 同桌互相說說第一句詩的意思。

(6) 練習朗讀第一句。

(7) 總結學習第一句古詩的方法。引導學生分組學習第二句。

5、 學習古詩第二句。

(1)分組學習。先讀句,然後議論讀懂和不懂的地方,最後將詞語連起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2)全班進行交流。結合插圖,理解句意。

(“舉頭”就是擡頭的意思。“思故鄉”就是想念故鄉。全句可以理解爲:擡起頭來望着高掛在天空中的明月。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在外,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鄉。)

(3)讓同學說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應該怎樣朗讀。老師範讀,學生練讀。

五、有感情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教學生朗讀古詩的方法,要讀出節奏、韻腳,帶着作者的情感進行朗讀。

六、照着板書和結合插圖,說說全詩的意思。

七、同學們議論學習古詩的方法。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集體朗讀全詩。

2、小組議論古詩的意思。

3、出示生字卡片,練習認讀生字。

一、學習生字/soft/,掌握字形。

1、自己自學生字,想想它們是由幾筆寫成,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它們的字形。

2、全班交流學習。

3、口頭組詞。

二、練習寫字。

三、作業設計。

後記:

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並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板書 6 靜夜思

所見所思

所思所感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一年級上冊《靜夜思》課文 篇11

活動目標:

1.讓女孩子鞏固扇子舞的基本動作,知道扇子的高低變化,亮相的動作和笑臉的強調(重點)。

2.合唱部分的站姿和合唱方式的引導,拿竹簡的男生的混唱配合(難點)。

3.培養幼兒的合唱的表現力以及合唱的積極性,並恰當運用於舞蹈中。

活動準備:

1.摺扇三十三把,《靜夜思》視頻準備。

2.課前有過幾次隊形排練和舞蹈的基礎。

3.請小朋友觀看視頻《靜夜思》成品扇舞。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師:我們小朋友這次的大合唱排練的特別認真,爲了使我們能更加熟練的表演,我們要更加認真的學習。

二、基本部分:

1.鞏固基本隊形:現在讓我們的扇子們也開始吧。(引導幼兒練習開扇)開花時,你們心裏有什麼感受?請你們用動作來表示一下。(搖頭、微笑等)

2.鞏固基本動作:男孩子繞一圈後,女孩子開始邊唱邊扇風,“譁”花園裏吹過一陣微風花兒被風一吹,會怎樣?花兒們看到這麼多的小朋友在看它們,有點害羞了,要收攏了(練習微笑)

師:我好象聽到花兒們在說,小朋友們的花開得太低?讓我們長高一點。(男孩子練習把竹簡高舉過頭邊抖扇)

3.反覆練習:

A:現在,老師要聽着音樂自己來一邊。(幼兒跳第一段)

B:幼兒表演,提醒幼兒注意表情。

C:老師請男小朋友扮演大樹和星星,女小朋友搶演開得高的花,請一部分幼兒進行演唱,(注意眼神對視和隊形)(竹簡高低)

D:這麼多美麗的花,我都分不清哪一步漂亮了,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誰最美,(男孩和女孩的歌聲比賽)

E:要拍照啦,請你們擺一個最漂亮的動作讓我拍下來吧。(讓幼兒擺造型、亮相)

F:男小朋友演唱和女孩子一起表演第二段。

4.幼兒表演。

A:剛纔,小朋友用竹簡裝飾了美麗的花,還用扇子跳了好看的舞蹈。

B:老師給跳得好的孩子進行鼓勵和動作的指導,讓歌唱的幼兒休息一會。

三、評價表演情況。

1.評價幼兒練習情況。

2.表揚跳得好的幼兒,並要求學習舞蹈,用分組跳的形式學習。

四、結束部分。

1.引導幼兒用扇子當傘,竹簡當柄,回家吧,並在合唱後補充水分。

活動反思:

排練中有很多幼兒喉嚨不行了,在排練的時候注意讓孩子多喝水,提醒幼兒保護自己的喉嚨,減少唱歌的音量,重點記住節奏和動作,在比賽的時候再大聲唱出來,黃曉潤小朋友感冒很嚴重,但還是堅持來排練,值得表揚,鼓勵幼兒清唱並多喝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