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精選11篇)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習有關0的減法,鞏固減法的意義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3、發揮想象,創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習有關0的減法,鞏固減法的意義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給大家請來了一位朋友。瞧,他來了。(出示小猴圖)

對,就是這隻調皮的小猴哥,看到調皮的小猴哥,我們就能想到他特別愛吃什麼?(對,桃子)這不,王母娘娘又要開潘桃大會了,小猴哥趕緊拿起籃子下山摘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猴哥摘桃的路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數學知識、數學故事等着我們。(板書)

二、探究新知

1、發現信息

師:小朋友們,小猴哥出發了。(出示情景圖)請你們認真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發現了什麼?

學生交流。

2、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剛纔你們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了這麼多的信息,告訴了老師這麼多的知識,有信息就會有問題,那你想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來考考老師和同學們呢?

(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夠直接看出來的,師引導學生集體回答完即可;對於與本課知識有關的,可先板書出來,做好標記。)

在學生交流信息的同時,師相機板畫有關畫面,然後引導學生提出有關問題。(本課中的個別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師可直接重複相關信息,然後由學生提出。)

3、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可同時進行。(如當學生提出“小猴子摘走了幾個桃子”後,就讓學生在練習紙上解決。)

(交流想法,師板書算式。)

解決完一個問題後,再引導學生提出另一個問題並解決。(這樣提出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是爲了克服學生不識字的困難,同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4、延伸鞏固

師:小朋友們,調皮的小猴哥把摘來的桃子弄丟了,還把小青蛙嚇跑了。沒有了桃子,沒有了小動物,潘桃大會可怎麼開呀,你看,小猴哥都愁哭了。現在小猴哥已經知道錯了,小朋友們,我們能不能原諒它,幫幫它,讓潘桃大會開起來。

(學生交流,對學生想出的方法,師都要給予表揚性評價。)

若學生能說出送桃子給小猴,師:我這準備了幾個桃子送給小猴哥,每個桃子上都有一個算式,讓我們幫小猴子算出得數。

學生交流,師貼圖片:減數是0的放在一起,得數是0的放在一起。

學生觀察,交流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一個數減0還是等於這個數,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數是0。

然後讓學生自己再說幾個這種類型的算式。

三、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一個數減0還是等於這個數,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數是0。課後你可以把你想到的這方面的算式寫出來送給爸爸媽媽看。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2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掰”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會寫“塊、非、常”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動詞,並能選幾個動詞各說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主要情節。

4.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掰、扛”等動詞的含義,並學習運用。

難點: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後爲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教師: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隻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隻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隻小猴子的故事。(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1)圈出生字,生字讀3次。

(2)標自然段,讀通句子。

2.教師組織小組認讀生字。

(1)小組認讀生字,成員互相檢查。

(2)教師去拼音檢查認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些地方。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4.小猴子下山來了,他首先來到玉米地裏。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麼呢?(板書:玉米地)

課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裏。他看見,非常高興,就。

5.理解“掰、扛”兩個動詞。

(1)指名上臺做“掰、扛”的動作。

(2)讓學生說說小猴子爲什麼用“掰”“扛”這樣的動作,進一步理解玉米大的特點。

6.指導表情朗讀。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猶豫地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別提有多高興了!現在請同學們戴上小猴子的頭飾跟着老師一起做動作,有表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2)指名上臺表演讀。

四、回顧所學,小結學法

1.剛剛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學來說一說小猴子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教師板書: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出學習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來到哪裏,做了什麼?

(2)理解小猴子的動作。

(3)藉助“又大又多”,讀出小猴子初見玉米時的欣喜之情。

五、快樂學寫字“塊”“非”“常”

1.展示漢字,學生觀察結構、佔格。

2.教師講解範寫。(“非”橫分佈,“非”的筆順:)

3.學生口述、書空。

4.小組比賽誰在書本上寫得又快又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課文第1~4自然段的結構類似,下面,請四人一組選擇第2~4自然段中你們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嘗試用老師剛纔使用的方法進行學習。

二、利用學法學習第2~4自然段

1.教師引導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學習:

(1)讀一讀:把課文讀通順,爭取讀明白。

(2)想一想: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心情怎樣?小猴子是怎樣做的?

(3)議一議: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動作的詞,學着做一做。

(4)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讀並表演。

2.各小組彙報學習情況,教師指導,梳理文章內容。

三、學習第5自然段

同學們,小猴子下山來,他掰過又大又多的玉米,摘過又大又紅的桃子和又大又圓的.西瓜,追過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這次下山來看到了那麼多的好東西,最後卻空着手回家。這是爲什麼呢?

1.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出示: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導致的結果是什麼?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就是?(一無所獲)

2.聯繫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說說自己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如果有,今後你準備怎樣做。7.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猴子?

四、複習生字、學習詞語

1.出示生字“往、瓜、進、空”,指導書寫。

(1)“瓜”是獨體字。

(2)“往”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注意筆順。

(3)“空”是上下結構的字,注意上下兩部分要中心對正、寬窄合適。

2.學習量詞。

(1)出示課件,讓學生找出課本中的量詞填入括號裏。

(2)指名讀句子,學習量詞的使用。

3.積累並學會運用“又()又()”的詞語。

(1)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又()又()”的詞語。

(2)出示圖片,讓學生將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三個詞語貼在對應的圖片處。

4.說話練習。用今天所學的動詞說一句話。

[教學板書]

18小猴子下山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子——又大又紅——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圓——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着手回家

做事情要有明確目標,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反思]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趣味性很強的文章。全文配有五幅圖,形象生動,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執教這一課時,我首先示範講解一個自然段,教學生總結學法,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支配課堂,學生的自學積極性很高。

在學生自主學習,讀懂課文後,我抓住文本特點,讓學生自主積累課本中的好詞,然後引導學生運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字詞教學上不但要善於發現規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還要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從識記到運用的落實。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3

教學目標:

1、知道故事內容,能複述這個故事。

2、能理解“掰、摘、抱”等動詞,感受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4、能續編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教學重點

能用“走到……看見……”的句式複述故事。

教學難點

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1、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聽過有關猴子的故事嗎?誰能看圖,猜出這個故事名。

猴子撈月,狐狸和猴子

3、今天,這兩個故事我們都不講,講一個比這個更有趣的故事。看老師補充題目:小猴子下山

4、自己把課題讀一讀。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樹林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後回到山上去了。剛纔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幹什麼啦?怎麼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動詞的特點:

1)質疑不會讀的`字。

2)誰能用上動作,來讀一讀

3)指生演一演“掰”的動作。

4)師生合作邊演邊讀。

7、練習:看老師做動作,你們來說動作,看誰厲害。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麼?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裏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併成一句話?出示合併後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練習:把四句話合併在一句話。

丁丁按時起牀。

丁丁洗臉刷牙。

丁丁吃完早餐。

丁丁高高興興去上學。

誰也能把這四句話合併爲一句話。

出示句子:丁丁按時起牀,洗臉刷牙,吃完早餐,高高興興去上學。學生讀。

5、師生合作讀:剛纔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裏),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心裏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6、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麼?

(引領學生說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爲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7、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見(),就()。”

8、(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見(),就()。)

9、(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10、(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麼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結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幹什麼?(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爲什麼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麼跟他說?說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快速瞭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此爲線索學習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並會遷移運用。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動詞。

2.能正確朗讀故事,並能結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啓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像小猴子那樣犯些錯做些傻事,而事後難過後悔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訓爲基礎,用積極的心態展望明天。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朗讀故事,並能結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並能從中得到啓示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看圖片:你看到了什麼?

2. 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猴”的書寫。

3. 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

1. 出示單字。先自己讀一讀,交流識字方法,再加上動作讀。

2. 給生字找朋友。同桌輪流讀詞語,同桌展示,再小隊開火車讀。

3. 小西瓜出題。加上動作搶讀出現的生字,再全班齊讀。

三、整體讀文,明確路線

1.接讀全文。

師:小猴子下山來它先後走過了哪些地方?請幾位小朋友來接讀這個故事吧。(接讀課文)

2.練說量詞。

學生回答後,一次出現經過地點的圖片。練習填空: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樹下,接着走過一()西瓜地,最後看見了一()小兔子。

四、師生協作,自主學習。

1. 一起學習第一自然段。

(1)分析詞語“掰”、“扛”及“又大又多”,指導朗讀。

(2)這段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先寫小猴子來到什麼地方,再寫它看見了什麼,最後寫它是怎麼做的。

2.互助學習2-4自然段。

(1)在2—4段中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認真讀,思考下列問題,能不能用一句話概括?

①小猴子來到了什麼地方?

②它看見了什麼?

③它是怎樣做的.?

提示:小猴子走到 。他看見 ,非常高興,就 。

(2)小組內交流,喜歡各段的同學分段展示,重點指出動詞並指導朗讀。

明確:區別“捧”、“抱”,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五、積累運用,“又()又()”。

1.找出課文中“又()又()”的詞語。

師: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爲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故事告訴我們啊,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板書)。那麼其它的呢?你能說說嗎?

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

2.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哦!

3.拓展運用

(1)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又()”方式來說一說它嗎?

(2)我會說: 又( )又( )。

六、體會結尾,拓展練習。

1.小猴子見到這麼多好東西,最後是不是高高興興回家了?爲什麼呢?

2.小猴子爲什麼空着回家了?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怎麼做?

3.看圖複述課文。

課文學完了,你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嗎?套用句式,同桌交流互助。

提示:小猴子下山來。他走到( ),看見( ),非常高興,就( )。

他走到……

最後,( )。

4.通過這個故事,你學會了什麼?

明確:做人不能喜新厭舊,做事情要專一。其實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些錯,做些傻事。經歷過一次次的教訓,我們纔會變得聰明能幹起來啊!

5.練一練。

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後,媽媽對他進行了教育。他又一次下山來了。媽媽對小猴子說了什麼?第二次下山,他又是怎麼做的呢?發揮你的想象,續寫故事,看看誰是我們班的“故事大王”。

七、寫字指導——“兔”

1.觀察字形,與“晚”的右半部分相近,但多了“、”。可理解爲小兔子的尾巴。

2.交流筆順、擴詞。

3.師範寫,生練習。

通過小猴子下山圖導入,易讓孩子產善生直觀印象,簡單明瞭的導入新課。

通過多種活動檢查預習、鞏固生字,夯實基礎。

讓學生明確本文的線索,使課文體現整體性。

量詞的使用是本冊教學的一個重點,在這裏進一步進行練習。

課文的主要段落的內容、結構都是差不多的。因此首先讓學生一起學習第一段,掌握分析課文的方法,然後舉一反三,自主學習其餘三段,充分運用自主互助模式。

課文中多處運用“又()又()”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這類詞語的特點,並學會運用。

在分析結尾的時候,注重學生的自主感悟,並進行拓展——“你是小猴子會怎麼做?”爲課後續寫故事作業打下基礎。

雖然這是一篇選讀課文,書上並沒有規定生字的學習,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寫字教學,因此我選擇了學生比較感興趣,平時又出錯較多的“兔”。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的字音;會寫“塊、非”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並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並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主要情節。

4.能推斷小猴子最後爲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難點

瞭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並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後爲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從故事中懂得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猴、結”等7個生字,會寫“塊、非、常”3個字,讀準多音字“結”的字音。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藉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並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

教學過程

板塊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課前交流。

師:動物王國裏有很多小動物,今天我們就請來一位動物朋友,它聰明、伶俐、會爬樹、愛吃香蕉,你們猜猜它是誰?

生:小猴子。

師:沒錯,就是聰明調皮的小猴子。你聽過哪些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猴子撈月》《十二生肖》《孫悟空大鬧天宮》……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

2.導入新課。

(1)導語:小猴子在參加完動物王國的大會以後呀,覺得動物王國有點無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後發生了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猴”)

(3)“猴子”的“猴”是反犬旁,注意觀察右邊的“侯”裏面沒有一豎。很多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貓……

(4)齊讀課題。

板塊二明確脈絡,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梳理文段。

(1)自由朗讀,出示要求。

課件出示:

l大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l給課文的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5個自然段。(都標對了嗎?標錯的看黑板改一改)

2.圖文結合,初步感知。

(1)小猴子下山後去了哪些地方玩呀?

(2)請同學們再次輕聲地讀一讀課文,並用“__”畫出小猴子下山後經過了哪些地方。

(3)你看見小猴子去了哪兒呢?指名說。(一塊玉米地、一棵桃樹下、一片瓜地裏、樹林裏)

課件出示:

仿照“小猴子走到(哪裏),看見(什麼),就(怎麼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的主要情節。

板塊三分段讀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現在,讓我們趕緊跟隨着小猴子的腳步去玉米地看看吧。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指名讀,學生點評)

(2)教學“塊”字。(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塊”)

你還會換什麼偏旁?指導書寫。我們還可以說一塊什麼呢?(課件出示:豆腐、蛋糕的圖片)

(3)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看!這些就是又大又多的玉米!注意“結”在這裏念第一聲,它是多音字,表示植物長果實。你能舉例嗎?例如:這棵樹上結滿了蘋果。

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的心裏——非常高興。(引讀)

①(非常)誰再來讀一讀?全班一起讀。你能給“非常”找一個近義詞嗎?(十分、特別)

②誰來用“非常”說一句話?

(4)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心裏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會讀書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一句話中有幾個表示動作的詞,找到了嗎?(指名說)

(5)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

(6)這個字誰會讀?(bāi)你掰過什麼東西?怎麼掰的?誰來做做這個動作?做得真形象,左邊一隻手,右邊一隻手,中間一個分,兩手一分就是“掰”。

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扛”)

一起讀好這個字。與手有關,所以是提手旁。

(7)走,我們也去掰掰玉米!讀讀第1自然段,誰來試試?指名讀。(這隻小猴子的聲音真響亮!你把字音都讀準了,了不起!)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學習第2自然段。

(1)過渡: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啊走啊,來到了——(一棵桃樹下)。同桌互相讀,讀一讀第2自然段。

(2)小猴子看到的這棵桃樹上有什麼?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滿”)

(滿樹的桃子)表示樹上的'桃子很多。如果表示天上的星星很多,我們可以說——滿天的星星……

(3)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扔”)

這個字不僅是後鼻音,還是翹舌音,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誰來做一個扔的動作?(往低的地方扔)

(4)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摘”)

這個字誰認識?你的翹舌音讀得很準。誰再來讀一讀?一起讀。你還會摘什麼?(摘星星、摘桃子、摘西瓜)

生字寶寶回到句子裏,誰還願意讀?(指名2人讀)一起讀!

(5)男生們,讓我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好這一自然段吧!女孩子認真聽,學會傾聽在學習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板塊四認真觀察,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交流要點。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塊、非、常”)

(2)學生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2.明確要點,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要點。

①塊: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右邊的橫折往左收,一撇先直再彎穿插到提下方,一捺較舒展。

②非:注意筆畫順序,先寫左豎與三橫,再寫右豎與三橫。兩豎有長短,左豎稍短。橫畫之間距離勻稱,稍有長短之別。左邊三橫間距稍密,右邊三橫間距稍疏。

③常:小字頭要收緊,禿寶蓋要舒展,“口”字形體小又扁,位於橫中線上方。“巾”字略寬於“口”,上下重心要對正。

(2)教師示範寫,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展示評價。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捧、瓜”等5個生字,會寫“往、瓜、進、空”4個字,讀準多音字“只、空”的字音。

2.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並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瞭解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能推斷小猴子最後爲什麼“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的道理。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分類複習,小組練習

1.鞏固識字。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掰、扛、扔、摘”)

課件出示:

仔細觀察上面的字,它們有什麼共同點?(都是表示動作的詞)

(2)讀一讀,演一演這幾個動作。

2.小組練習,用“掰、扛、扔、摘”各說一句話。

板塊二分組合作,自主學文

1.回顧前文,總結方法。

課件出示:

一塊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

一棵桃樹下又大又紅扔摘

總結:同學們,你們仔細觀察,文章的結構有何相似之處?都是先說地點,然後描述小猴子看到的東西,接着寫小猴子的動作和結果。你能照着上面的樣子把文中第3~5自然段的關鍵詞語找出來嗎?

2.分組學習,交流展示。

(1)學生交流展示。

課件出示:

一片瓜地裏又大又圓扔摘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樹林裏不見了空着手

(2)每組派一個代表用上面的詞語複述課文,其他學生評價。

(3)課件出示:課文插圖3、插圖4、插圖5。

課件出示:

學生分組學習,分組演一演小猴子在這三幅圖中的動作和情態。

3.方法指導,聚焦識字。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又大又圓)

像這樣的詞語文中有幾個?請找出來。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說一說。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捧、瓜”)

學生口頭練習組詞。小組練習小猴子“捧桃子、抱西瓜”的動作。

(3)認識兔子,唱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愛吃蘿蔔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抱、蹦、追”)

讓學生做動作,記住這3個字

板塊三指導朗讀,探究原因

1.揣摩心情,指導朗讀。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

思考:小猴子看見又大又圓的西瓜心情如何?——非常高興。帶着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好第3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學生評價。

(2)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第4自然段)

當小猴子看見小兔子時,它的心情又如何?——興奮。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同桌相互讀。

(3)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只、空”)強調這兩個多音字的讀音。

此時的小猴子心情又如何呢?——後悔,沮喪。你能安慰一下小猴子嗎?

2.明確原因,拓展延伸。

(1)想一想:小猴子爲什麼最後只好空着手回家呢?小組討論,說說理由。

總結:認準目標,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堅持下去才能滿載而歸,半途而廢只能空手而歸。

(2)想象一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會是怎樣的情境呢?

(3)交流展示,互相評價。

板塊四集中寫字,練習提高

1.出示生字,觀察結構。

(1)出示課件。(課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往、瓜、進、空”)

(2)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及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明確要點,指導書寫。

(1)往:左窄右寬。第四筆起筆與左邊第一撇同高,三橫距離均勻,長短不一,最後一橫要舒展,高於左邊雙人旁。

(2)瓜:第一、二筆均爲撇,兩撇方向不相同。豎提的收筆高於撇的收筆,一捺起筆在豎提的下方,不與撇相連。

(3)進:“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筆橫位於橫中線,第三筆撇靠近豎中線。走之第二筆要寫得短小,橫中線起筆。最後一筆平捺要舒展。

(4)空:上下寬窄、長短較一致。第一筆點與第七筆豎都位於豎中線,使整個字中心對正。

(5)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展示評價。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鞏固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情感目標: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進一步加深減法的意義,鞏固算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

每人一套數字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師:花果山風景優美,這裏的小猴也特別好客呢。今天它們想摘一些鮮美的桃子與小朋友們分享。想知道今天發生的故事?

生:想。多媒體示主題圖:

師:請同學們按照順序(指指點子圖),仔細觀察畫面,你能編一個數學故事嗎?停2分鐘,教師引導性的指着主題圖。

一天,有幾隻小猴子看到山下的'樹上有很多美味的大桃子,於是,就派了一個小猴子下山摘桃子給大家吃。小猴子高高興興的下了山,很快就完成了任務,摘了好多桃子。但小猴子想:好不容易下來一次,要出去玩玩纔好。於是,小猴子繼續往山下走,不一會兒,來到了河邊,小猴子一眼就看到了兩隻小青蛙在那裏唱歌,這時候頑皮的小猴就跑過去,要嚇嚇它們,結果小青蛙被小猴嚇得撲通、撲通跳下水。這下,小猴沒的玩了,就想回家了,他回頭一看“咦!我的桃子哪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只顧眼前,像小猴那樣光顧玩忘了桃子就不對了。師:誰來講?(指一名學生講故事)師:故事講的真動聽!仔細觀察,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師引導先看圖1、 2,再看圖3、 4)

生:樹上有9個桃子,摘走4個,岩石上原有7只猴子,下來了一隻去摘桃子。(加法也行)

岸上有2只青蛙,被小猴嚇得全跳到了水裏。花上原有8只蝴蝶,飛走了5只。籃子裏原有4個桃子,掉到水裏4只。

師:同學們都是火眼金睛,觀察的真仔細。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樹上還剩只桃子?(板書、重點講)岩石上還剩幾隻小猴?花上還剩幾隻蝴蝶?(板書)岸上還剩幾隻青蛙?(板書)籃子裏還剩幾個桃子?

二、學習新課

1、解決“樹上還有幾隻桃子?”

師:同學們很棒,提出了這麼多數學問題!這節課我們重點來解決這3個。(手指問1、問2、問3)師:(指問1)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要求樹上還法剩幾個桃子?(語速慢,指圖)想一想樹上原來有幾個桃子怎麼樣了呢?(語速快)誰會列算式?

生:9-4=5(板書:9-4=5)師:同意嗎?(同意)爲什麼列減法算式呢?(一頓)生:要求還有。.。.。根據學生講得再找學生說)

師:看,他說的多好!誰能像他這樣再說一遍?(不錯,誰能說的更流利?)

同位互相說想法。

師:(指着9-4=5)9-4=5,唉,誰來說說你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生:因4+5=9,所以9-4=5師:說的真好。誰還想說說?生:因爲9可以分成4和5,所以9-4=5

師:對。

生:數一數

師:這種方法也不錯。那你們最喜種方法呢?說給你同位聽一聽!(同位互說)

2、解決“花上還剩幾隻蝴蝶?”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棒,唉,這個問題“花上還剩幾隻蝴蝶?”你會解決嗎?

師:你是怎麼列的算式?指一生口述:生:8-5=3

師:同意嗎?你爲什麼列減法算式?

生說:“要求……師:(指着)8-5=3,你是怎麼算的?

生:5+3=8,所以8-5=3

生:8可以分成5和3,所以8-5=3師:你們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5=3.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岸上還剩幾隻青蛙?又該怎樣列式呢?

3、岸上還剩幾隻青蛙?

師:(示圖3、圖4)指引認真觀察這兩幅圖,岸上後來有幾隻青蛙?跳入河中幾隻?要求岸上還有幾隻青蛙,該怎樣列式呢?

生:2-2=0板書:2-2=0師:唉,爲什麼用減法計算?

生:要求師:2-2=0,你是怎麼想的?生:原來有2只青蛙,全跳水裏了,岸上一個也沒有了。

師:說的真清楚。那“籃子裏還有幾個桃子”你會列式嗎?

生:4-4=0師:一樣嗎?(一樣)板書4-4=0(個)師:小猴子做事真是三心二意,沒有捉到青蛙,還丟了桃子。可不要學它喲!

師:同學們看這兩算式(指算式2-2=04-4=0)發現了什麼?

生:得數都是0

生:都是相同的數相減。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兩個相同數相減就等於0,唉,老師出幾個題考考你!

師:7-7=?6-6=?1-1=?

師:那2-0=?生:2-0=2

師:怎麼想的?

生:從兩個裏面一個都沒去掉,所以還是2個。

師:說的真好!老師再說幾個:你們能舉個這樣的算式嗎?生舉例。

師:奧,通過這幾個算式發現一個數減0等於?(還是這個數)總結:真聰明,來看黑板,今天我們繼讀學習了減法的知識。(板書:減法)

三:練習看來同學們學的很好,老師出個練習題考考你,比一比那個小朋友最棒!

1、口算練習師:這兒有幾個口算題,聽清要求:先讀算式再說得數。好,先找坐的好的同學口答。(點名3人)看看那一排同學坐的最好。來接火車。看來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我們來搶答好不好?聽清要求:當老師讀完算式時,你們再說得數。

2、看圖列式

師:太了不起了。小金魚也來到我們課堂。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師:能根據圖意列出兩道減法算式嗎?這是數學書42頁的第4題,把算式寫在書上。

生:獨立列式。

師:你怎麼寫得第一個算式?一樣嗎?第二個呢?

師:7-3=4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3、小雞回家

師:我聽說咱班的同學很愛幫助人!這兒有幾隻小雞找不到家了,快來幫幫它吧!(出示圖)誰來說說怎樣幫助它們?生:

師:請同學們仔細算,相信你們能正確的連線。生獨立活動。

師:我們來看這個同學的。(示作業紙)

說:這隻小雞同意嗎?(看投影這隻小雞?

師:全對的舉手?有的錯的嗎?那8-6=2你是怎麼計的?

4、小遊戲

師: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你們手裏都有一套數字卡片,每人抽一張卡片,和你同位組成一道減法算式,說出得數;把卡片放回,再進行下一組。咱比一比,看誰答出的得數多。

學生活動。全課總結:師:同學真的很棒,解決了一個一個的問題。通知今天的學習,我們對減法有了更多的認識。這節課你表現怎麼樣?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瞭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讀爲主線學習並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同時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2、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4、學會看圖根據句式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

1、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同時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2、學會看圖根據句式複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喜歡猜謎語麼?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吧?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樹是能手,愛吃香蕉愛吃桃,家裏沒有山裏有。——(打一動物)(猴子)你是怎麼猜出來的呢?沒錯,就是小猴子,一起來叫叫它吧。(猴子輕聲讀好),板書“小猴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說明要求。

1、第一遍大聲讀,標出自然段,遇到難讀的地方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第二遍,讀給你的同桌聽。邊讀邊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劃出來,小猴子看見了什麼,用“~~”劃出來。

3、讀完課文,接下來,咱玩個遊戲,老師這裏準備了很多好東西,想請小朋友來選一選,哪些是小猴子下山的時候看到的好東西,如果這個好東西有,請把兩隻手向上舉√,如果這個好東西沒有,請小朋友舉個×,會嗎?

(出示多種植物,讓學生選擇小猴子所見到的好東西)

4、(出示各段課文),指名分段讀課文,讀得好的進行表揚,讀的不夠好的進行糾正。

三、學習課文。

1、課文的主角就是猴子,(出示西瓜,猴子,兔子,玉米)這些就是猴子下山看到的好東西。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哪裏看到了什麼,再來到了哪裏,看到了什麼呢?再次讀一讀課文,回答問題。

2、指名回答問題

玉米地→一棵桃樹底下

→一片瓜地

→跑進樹林裏

3、四段分四個組讀課文

4、小組合作討論:這些東西都長得怎麼樣呢?從哪些詞語裏面我們可以發現,它們確實是好東西?找出詞語。

反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愛。

5、又()又()訓練。

(1)、這些東西用這些詞語一讀就知道是好東西,不信來讀讀看: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兔子也可以用又()又()來說。【其他東西還可以用又()又()怎麼說?】

(2)、請把這些詞語寫到書上的插圖邊上。

6、理解區分“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看到這麼多好東西,小猴子心情怎麼樣?那他就看一看?小猴子是怎麼做的?

首先,走到一塊玉米地裏,他看見玉米長得又大又多,是怎麼做的?

(掰扛)這些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接下來看到的東西又是怎麼做的呢,和同桌相互商量用圓圈圈出來。【反饋】

桃子:摘捧扔西瓜:摘抱扔兔子:追

這些動詞可以換過來說嗎?爲什麼?說說理由

四、複述課文

這就是我們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我們看着投影就能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個故事吧。(師生共同複述課文)

五、課外延伸

有時候,我們小朋友就像小猴子一樣,總是有了這個就丟了那個,做一件事情不喜歡了,就放棄了,這樣子,我們就會像小猴子一樣,什麼也得不到,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一,有始有終。

但是,第二天,太陽照樣會升起來,小猴子又下山來了,第二天,小猴子下山,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小朋友下課以後可以討論討論。

板書:

小猴子下山

玉米

又大又多

桃子

又大又紅

西瓜

又大又圓

兔子

蹦蹦跳跳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會認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朗讀課文,看懂圖意,瞭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12個會認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準備

製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首先借助幻燈片,出現一個可愛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學們,然後問:這是誰?你們喜歡嗎?誰來描述一下?最後教師小: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描述得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這隻小猴子下山時,發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那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8課《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

過渡語:昨天大家預習了這篇課文,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預習的怎麼樣?

1、出示課後會認的生字(共12個)。

猴、結、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

2、指名讀,讀的對的同學帶領同學們讀兩遍,注意標聲調。

3、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後,隨機點同學讀。

師:下面我們請同學幫猴子摘一摘它最喜歡吃的桃子,看你能摘多少。(摘桃子游戲)

分享識字方法。

師:同學們真厲害,老師特別想知道你們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有什麼竅門能告訴老師和其他同學嗎?大家先和同桌說一說你記住了哪個字,是用什麼方法記住它的。

分組分享——全班分享。

6、學生再次齊讀生字。

(三)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過渡:我們認識了課文中這麼多生字,下面老師要看看同學們讀這篇課文讀得怎麼樣?

1、首先聽課文錄音,老師提要求:請生評價讀的情況。字音準不準、有沒有添字漏字?

2學生讀課文。老師.出示要求。

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不添字不漏字,將容易讀錯的句子多讀幾遍,直到讀通爲止。

3、學生彙報學習情況。

(1)昨天大家預習了課文,給課文分了段,請同學說本文共有幾段。(5段)

(2)請同學分段讀課文,其餘同學評價。老師進行補充。

(四)、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哪些地方,請大家結合圖片在課文中找出來,用鉛筆打上橫線。

2、學生彙報。

玉米地、桃樹下、西瓜地、樹林

(五).學習第1自然段。

過渡:首先小猴子來到了一片玉米地裏,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評價讀的情況。

(2)學生自己讀文段,並用序號標出本段共有幾句話。

這段共有兩句話。

指名讀第一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裏。

(4)指名讀第二句話,從這句話中你知道玉米怎麼樣?小猴子心情怎樣?小猴子做了什麼?理解“又大又多”“非常高興”“扛着”。從“又大又多”一詞看出這裏的玉米,長得不但大,而且很多(結合圖片理解又大又多)。補充幾個和“又大又多”類似的詞語。“非常高興”(看圖說說小猴子臉上什麼表情?裂開嘴笑了,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縫。)說明小猴子非常喜歡這又大又多的玉米,“扛着”(結合圖片理解扛的意思把東西擔在肩膀上)一詞又一次說明了玉米很大,大得要扛着走。讓學生表演扛的動作。

這句話告訴我們,小猴看見又大又多的玉米,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5)指導朗讀第二句話:“又大又多”、“非常高興”,“扛着”這些詞語要重讀,讀出小猴子非常喜愛玉米的語氣,“扛着走”讀出小猴子充滿歡樂,天真活潑的語氣。

①讓學生自己體會試着讀一讀。

②指名讀,根據學生讀的情況其餘學生進行評價。

=3*GB3③師生合作讀:有一天,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裏)。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課堂小結

小猴子來到了玉米地裏,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那下面他又會來到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情呢?下節課我們接着學。

作業

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裏——樹林裏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知道故事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能理解“掰、摘、抱”等動詞,感受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4、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要目標明確,要一心一意。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教學難點

知道故事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齊讀課題。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樹林

3、剛纔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幹什麼啦?怎麼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動詞的`特點

(1)質疑不會讀的字。

(2)誰能用上動作,來讀一讀

(3)指生演一演“掰”的動作。

(4)師生合作邊演邊讀。

7、練習:看老師做動作,你們來說動作,看誰厲害。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麼?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裏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幹什麼?(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爲什麼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麼跟他說?說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

桃樹底下

(扔

摘 捧)西瓜地

扔(摘 抱)回家路上

扔(追)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10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的,辦事要專一,有始有終。

2.看懂圖意,能夠回答課後問題。

3.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4.學會10個生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新詞。用“真”、“非常”練習說話。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猴子什麼也得不到的原因;掌握好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正確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教學準備

與課文相同的5幅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課堂。

(板畫一座山)這是一座山,山上住着一隻小猴子,(出示猴頭)你們看它可愛不可愛?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臨走時媽媽對它說:“你下山的時候……”可是小猴子根本就沒聽見媽媽的話,一溜煙向山下跑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指導看圖,初步理解文意。

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五幅圖)誰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把每幅圖的意思說一說?誰能把五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板書:玉米地、桃樹下、瓜地裏、回家路上)

下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寫這五幅圖的。

三、圖文對照分析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一)初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給課文劃分小段。

(二)分小段讀課文,用“誰到過什麼地方做了些什麼事”的句式說一說1~4小段的意思。

小猴子每到一個地方都想得到更好的東西,可是最後它怎麼樣呢?(什麼也沒得到)你是從哪知道的?指名讀第5小節。

(三)爲什麼小猴子最後什麼都沒得到?

1.看圖:小猴子每次到過的地方相同嗎?它每次摘的東西,扔的東西相同嗎?

2.指名再讀1~4小段。

(1)從圖上看玉米、桃子、西瓜長得非常好,小白兔也很可愛,課文中是怎樣具體來寫的呢?細讀課文,找到“又大又多”、“扛着”、“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真可愛”。

(2)指導朗讀,讀好這些詞和句子。(板書:掰玉米 扔 摘桃子 扔 摘西瓜 扔 追小兔 不見了。)

3.看圖:前4幅圖和第五幅圖比較,小猴子的`表情發生了什麼變化?說說第五幅圖小猴子的表情是什麼樣?問:爲什麼高高興興的小猴子最後變成這樣了呢?(因爲什麼都沒得到)爲什麼?同學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只好”是什麼意思?說明什麼?指導朗讀好這句話。

(三)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媽媽曾經和它說了一些話,可是小猴子沒聽見,現在它落得兩手空空很後悔,很想知道媽媽到底對它說了什麼,你們能幫助小猴子,告訴它媽媽說的話嗎?(揭示課文內涵,小結後板書:做事要專一,有目的,有始有終)

(四)再讀全文,進一步理解文意。

(五)發散思維:下一次小猴子再下山時它會怎麼做?板書設計

8.小猴子下山

第二課時

一、上節課我們分析了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知道了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一,有目的,有始有終。這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好這課書的生字,還要練習朗讀課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要有語氣,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一)認讀生字卡片。要求:讀得正確,聲音宏亮。

(二)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1.筆畫易錯的字。“非”,筆順是這樣:。“片”,最後一筆橫折要一筆寫成。練習用“片”口頭組詞。“瓜”,第三筆是豎提,不要忘了點。“兔”,第六筆的撇要一筆寫成,不要寫成一豎一撇。“真”,中間是三個橫,不要寫成2個橫,下面是八字底。

說一說這些字怎樣記,易錯的地方是哪兒?指導書寫並板書這些字。

2.與舊字換一部分組成的字。“常”,與“黨”上面相同,下面不同。“非常”就是特別的意思。“着”,與“看”下面相同,說說哪一樣,哪不一樣。讀輕聲zhe,區分和“這”的用法:“這”一般用在一句話或一個詞的最前面,而“着”用在詞的後面。“圓”,說一說與“園”的區別。組詞。

指導書寫並板書這些字。

3.“得”,怎樣記這個字?在課文裏讀de,它還是“得到”的“得”。“可”,寫時注意第一筆的橫稍長。

指導書寫並板書這些字。

三、熟讀這些詞。

板書設計:

8.小猴子下山

(用田字格黑板板書這些字)

第三課時

一、進行鞏固詞語的練習。

(一)進行各種形式的讀詞比賽,目的:看準字形。

(二)猜字遊戲。

(三)把生字卡片擺在黑板上,說出一個字後立即找出這個字。目的:記準字形。

二、完成課後練習。

(一)填空.P20/2

步驟:1.讀句子。地裏的什麼又大又多。樹上的什麼又大又紅。瓜地的什麼又大又圓。

2.明白填什麼後填在書上。

3.完整地讀句子。

(二)完成課後練習3。

步驟:1.讀句子,進行比較,哪個好,爲什麼。

2.理解“真”、“非常”的意思。

3.練習用“真”、“非常”進行說話。

三、指導完成作業及本課練習冊。

板書設計與第二節課相同。

《小猴子下山》名師教案設計 11

教學目標:

1、鞏固已學過的10以內數的減法。

2、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的減法問題,讓學生藉助學具操作,體會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算式。

教學難點:

通過藉助學具操作,算出得數,體會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師準備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羣猴子,有一天他們下山來,看見一棵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一隻頑皮的小猴子就提着籃子來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結果嗎?請看投影片。

二、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談自己看到了什麼?學生自說說,然後小組內交流。

三、引導學生看圖,根據圖意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同桌悄悄說說。同桌互相合作學具解答自己剛纔發現的問題。

四、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樣解決發現的問題。

生說算式,師板書。

五、操作學具

通過學具操作,着重讓學生理解從一個數裏減去0的含義,體會一個數減去0得數還是原數的道理。

六、擴展練習

1、同桌互相說說40頁第1題的圖意,並列出算式解答。

2、誰能又準又快地計算41頁的第2題。

3、小組討論第3題,根據圖意如何列4個不同的加減算式。

4、看圖能正確流利地講一個有關的數學故事。(小組合作探討)

七、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所學內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