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借生日》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一、說教材

《借生日》說課稿

《借生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最後一個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課在全冊中起着“鞏固識字,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朗讀課文,能提出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並能討論解決的作用。

課文講述了家庭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個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媽媽送給他一隻布熊。因爲媽媽總是忘記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自己的生日借給媽媽,並將布熊送給媽媽。全文語言淺顯易懂,體現了母女真情。依據課標中的要求,本課在全冊中起着 “鞏固識字,能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朗讀課文,能提出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並能討論解決”等作用。

 二、說學情

從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來看,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多活潑、可愛,愛說愛笑,同時又都上過幼兒園,加上三個月來的學習和培養,他們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絕大多數的學生識字速度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到他們的歡迎,但課堂上注意的時間持續比較短,好動、好玩。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多爲獨生子女,很多同學在家中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他們的心裏沒有關心別人,體貼別人的概念。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應該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感受母女間的情感,從而喚起學生的共鳴,學會關心他人,懂得去體貼他人。

三、說目標

(一)本課要完成的學習目標具體如下: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方字旁和食字旁兩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的原因。

(二)重、難點:

重點: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難點:從故事中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安排用兩可是完成,主要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生日蛋糕圖片,師生一起輕聲合唱歌曲《生日快樂》。唱完後,問: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嗎?在過生日的時候,你們最希望的是什麼?2、平日裏,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板書並齊讀課題:借生日)

2、看了課題,你有沒有要問的嗎?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愛過生日,而借生日學生沒有聽說過,本環節的設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提出自讀要求: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課文,注意畫出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反覆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讀順。[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小組合作學習:讀生字,用喜歡的方法識記,比一比誰認的生字又快又多。3、全班交流彙報:生展示自學生字情況,開火車讀詞語。反饋時,學生會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着將這個字讀3遍。(課件出示生字、詞)[在學生產生讀的願望和興趣後,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要求,學生會積極主動、愉悅而有效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同時,讓學生畫出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讀文識字:再讀課文,數一數這篇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把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藉助拼音認字,指名讀,口頭組詞,交流識字方法。認識新偏旁“食字旁和牛字旁”連線鞏固:點蠟燭遊戲識字:走迷宮、摘蘋果。

五、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指導朗讀"您怎麼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4、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並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隻想到別人),學生自由發言,播放音樂《我的好媽媽》(五)擴展訓練、活躍思維。

六、板書設計:

借生日

小云——————————媽媽

(愛)

七、說教法

1、導課上:直奔主題,引出生日。

2、重、難點突破上:讀中悟情。在讀中,通過自己的範讀,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

3、提問設計上:鼓勵學生髮現問題,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作業設計上:調查父母及其他親人的生日,引導學生做一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七、說學法

1、識字方法:本課爲最後一單元的課文,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的識字方法,在這裏可以很好的鞏固。

2、閱讀方法: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

3、自學能力:因爲全文淺顯易懂,所以在教學中不應有太多的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互相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