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上《桂花雨》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62W人 

 第一課時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上《桂花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抓住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結合上下文幫助學生句子的意思,體會文章的內容,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抓住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結合上下文幫助學生句子的意思,體會文章的內容,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金秋十月,桂子飄香。”桂子又名桂花。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讚美過桂花,琦君就是其中的一位。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女作家。

琦君:原名潘希真,散文家、小說家,一生漂泊。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永嘉,12歲離開家鄉,到杭州生活,32歲赴臺灣,離開大陸52年,到84歲的高齡纔有機會返回故鄉。琦君的作品充滿着對家鄉的思念,對親人、師長、朋友的懷念。《桂花雨》就是其中的一篇。

2.今天,讓我們走進琦君的文章,去感受一場奇妙的桂花雨。板書:桂花雨(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告訴孩子這篇課文是寫懷念家鄉、親人的,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基調。文章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進行寫作而成的,作者當時的處境或者是心情,直接會影響作品所表達情感,如果離開了這樣的背景,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就很難做到準確、到位。讓學生了解琦君是一位離開家鄉幾十年的人,對於第二課時幫助學生理解他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做一個鋪墊。)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讀讀課文,要求在這裏,自己看。(出示要求: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次,不會讀的字詞,讀不通的句子做上記號。)這也是我們平時讀書的要求,看清楚了嗎,開始讀吧。

2.同學們讀得可認真了,遇到不會的生字知道拼讀幾次,不會讀的地方還做了記號。同學們看,這些句子裏都帶有生字,你能把它讀正確嗎?先自己練習,等會老師檢查。

桂花樹不像梅花那麼有姿態,笨笨拙拙的。

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如任它開過謝落在泥土裏,尤其是被風雨吹打下來,那就是溼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嫋嫋,兩種香混合在一起。

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竹蓆上,曬上好幾天太陽。

桂花曬乾了,收在鐵罐子裏,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滷,過年時做糕餅。

3.能把帶有生字的句子讀正確,再讀讀課文,剛纔做上記號的地方多讀幾次,試試不看拼音,能不能把課文讀正確。

4.誰能讀通讀順,老師來檢查檢查,誰來。

(設計意圖:第一次讀課文,邊讀邊畫,要把遇到的生字詞和認爲難讀的句子畫出來,培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更是爲第二次朗讀做好準備。在第一次朗讀課文其實是讓學生髮現課文生字和難讀句子,然後把這些詞語及時出示,幫助學生解決在讀音方面的問題,及時掃清閱讀障礙。再讓學生在第一次朗讀的基礎上,重點朗讀自己認爲難讀的句子,常是自己來突破難點,使朗讀練習變得更有針對性。用指名朗讀的方式作爲對學生朗讀的一個檢測也是一個指導過程,始終堅持教學要爲學生服務。)

 三、學習生字

1.同學們把課文讀通順了,這些生字能不能把它讀準音,認清字形,先自己讀一讀,再同桌互相檢查。

笨笨拙拙 撮 檀香 桂花滷 前後左右 新鮮謝落 尤其 吩咐 幫着 揀去 糕餅 都同學們自己讀得可認真了,同桌互相檢查也很像個小老師。

2.請你特別注意老師塗了顏色的兩個字。

3.指導寫字範寫:謝——左中右結構,左邊的言字旁的點要在格子的斜線上,橫折提從橫中線開始起筆,稍稍向上斜一點,中間的身要特別注意撇不能穿,右邊的寸,要在橫中線上起筆,稍稍向上斜。

揀:右邊的橫折鉤要注意。

4.打開《習字冊》,寫寫這些生字,邊寫邊記,等會要聽寫的。巡堂指導:巡堂,這位同學的寫字姿勢端正,讀帖特別認真,筆畫到位。

5.同學們寫得特別認真,看這位同學的字。看看老師剛纔指導“謝、揀”。兩個字都寫對了,“謝”不穿頭,“揀”字的右邊是橫折鉤;而且他的字工整、端正,筆畫到位。

6.同學們都記住這些字了嗎?我們來聽寫,請同學們拿出聽寫本,你到黑板上來寫。

新鮮 幫忙 揀去 謝落 姿態到黑板上來寫的同學,四個詞語都寫對,同學們自己對照一下,全對的舉舉手。

(設計意圖:識字是很個性化的,中年段的學生要求具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四年級學生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把時間留給學生讀帖,把個別需要特別注意的生字提醒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寫字,在寫字的過程中記憶生字,提出聽寫任務,讓學生帶着任務學習,提高寫字過程的效率,並且允許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自由選擇寫字的次數。最後用聽寫的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加深印象。)

四、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1.看來同學們的生字詞掌握得很不錯。讓我們回到課文中,相信這次你一定能夠讀得更加流利。

全班齊讀課文2.這篇課文寫了什麼?

(設計意圖:中年級的《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幾次閱讀課文以後,讓學生初步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雖然這時學生概括的未必很準確,但是通過第一課時的自己概括和第二課時分析學習對照,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就會有一個比較準確的瞭解,長久訓練對培和提升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課文和佈局謀篇的能力很有幫助。)

  五、小結

《桂花雨》究竟有多麼奇妙,下節課我們再細細品讀課文,去好好感受感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1課,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還進行了聽寫,這些生字詞你還認得嗎?自己看一看,等會老師要檢查。

2.打開《新課程學習輔導》第23頁,做第一題。

來,讀讀這些詞語。對照一下,全對的同學再讀兩次,有錯誤的同學趕緊訂正。請把《新課程學習輔導》收好。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1課——《桂花雨》。

(設計意圖:識字是中年段教學的任務之一,要把識字教學充分重視起來,不把它留到課外,在課堂及時鞏固、反饋,及時檢測教學質量。)

二、精讀感悟課文。

(一)桂花香。

1.“我”從小就喜歡桂花,每次從外地回家,總要給母親捧回一大袋桂花,可是母親常常說:(出示句子)讀——“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

(二)抓住重點句理解課文1.桂花香(1)爲什麼“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呢?打開書本,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家鄉的金桂是怎樣的。來,老師領着大家讀。

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桂花樹不像梅花那麼有姿態,笨笨拙拙的。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也得仔細地從綠葉叢裏找細花。桂花不與繁花鬥豔,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板書:桂花香桂花的香氣味兒怎麼迷人,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找出來。

(2)桂花的香氣味兒怎麼迷人?

理解句子:“桂花開得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桂花的香味飄得很遠很遠,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都能聞得到。這樣看來,如果桂花樹長在飯堂門前,那麼我們剛到停車場就能聞到桂花的香味。家在在村子中,一到村口就能聞到花香,走到村尾還是能夠花香。桂花香氣飄得真遠,真迷人啊。用你的朗讀表現出桂花這種悠遠的芳香。這桂花香飄得真遠真迷人啊!

桂花開了,我們在院子裏玩耍的時候能夠聞到桂花香,到小河邊嬉戲,在田埂上追逐,桂花的香味鑽進我們的鼻孔,無論走到哪裏吸一口氣,那裏面全是桂花香,我們被桂花香包圍了,到處都瀰漫着桂花香,——我們都“浸”在桂花香中了,桂花的香味真濃啊!)同學們說得真好,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夠讀好,請你讀。聽着你的朗讀,我彷彿聞到了那濃郁、悠遠的桂花香。

家鄉的金桂香氣味兒又濃飄得又遠,難怪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

2.搖花樂(1)除了那自然而又迷人的香氣味兒,讓“我”難忘的還有一件跟家鄉的金桂有關的樂事,那就是——搖桂花,板書:搖花樂。讀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和作者一起去搖桂花,淋一場繽紛的桂花雨。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感受“搖花樂”

哪位小朋友來說說,你是怎麼搖桂花的?(使勁地搖)A你使勁地搖着那笨笨拙拙的桂花樹,星星點點的桂花飄落下來,就像下起了毛毛細雨,金黃金黃的桂花落在你黑黑的頭髮上,多美啊!

你也來搖搖桂花,譁,你搖得這麼使勁,桂花雨下得更密了,桂花落在你的臉上,你有什麼感覺?(涼涼的,多舒服啊。)B小朋友,想不想淋一場更大的桂花雨?閉上眼睛,使勁地搖桂花樹,一邊搖一邊用心地感受:桂花雨越下越大,密密麻麻的桂花,紛紛揚揚地落下來,落在你的頭髮上,鑽進你的衣領裏,貼在你的臉蛋上,掉進了你張開的嘴巴上,粘在你的眉毛上,你有什麼感覺?你又彷彿看到什麼?

來,睜開眼睛,跟四人小組的同學分享分享。四人小組說。

桂花落在你的什麼地方,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來,請你說。

是呀,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C低頭一看,桂花樹下早已鋪了一層層厚厚的桂花,我捧起桂花向空中一拋,就像——你還會怎麼玩?女孩子這樣玩,男孩子呢?

多香的桂花雨,多美的桂花雨啊,難怪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難怪我老早老早就盼着——搖桂花。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讀:“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指導朗讀,你這樣說,母親是不會搭理你的)母親說:“還早呢,沒開足,搖不下來的。”我就天天去看呀,望呀。可是,母親一看天空陰雲密佈,雲腳長毛,就趕緊吩咐人提前“搖桂花”。這下——(指名讀)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還有誰也樂在其中呢?接着讀母親洗淨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點上檀香,爐煙嫋嫋,兩種香混合在一起。於是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 “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父親也被感染了,寫下一首桂花詩。請一位小朋友讀,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想:你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麼?

“細細香風淡淡煙,競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從父親的詩中,我們讀出了什麼?

是呀,小朋友們說的真好!相信,你一定能把這首詩讀好。

引讀:桂花搖落以後,怎麼辦呢?——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竹蓆上,曬上好幾天太陽。桂花曬乾了,收在鐵罐子裏,——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滷,過年時做糕餅。曬乾的桂花在母親手中做成了各種各樣的桂花美食。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外地的桂花再香,可是沒有我的搖花樂;外地的桂花再香,可它不能觸動父親,寫下桂花詩;外地的桂花再香,可是沒有小時候母親做的桂花美食香甜,難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

3.思鄉情小朋友,你知道嗎,琦君從十二歲開始就離開了家鄉,她的母親也離開了那曾經飄落過桂花雨的地方,從那以後,琦君只要從外地回家,總記得給母親捧回一大袋桂花。可是母親常常說——讀:“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

是啊,每當這時手捧着那袋外地的桂花,我就會想起——(出示):“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桂花雨。”

是啊,每到這時,手捧着那袋外地帶回來的桂花,我就會想起童年的搖花樂,想起那陣陣的桂花雨,想起家鄉的金桂,想起搖花的小夥伴,想起家鄉的親人、朋友。

板書:思鄉情。

4.小朋友,你現在知道爲什麼“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嗎?請你說說。

結合板書小結:美麗的桂花雨,那裏有濃郁、悠遠的桂花香,那裏有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更有深深的思鄉情,難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

(設計意圖:在閱讀教學中,每篇課文可抓的點很多,《新課程標準》對中年段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我們的研究內容“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所以我們把抓住中心詞句,幫助學生層層深入,理解課文,作爲這次閱讀教學探討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桂花雨》這篇課文比較長,全文一共6個自然段,從寫“我”爲什麼愛桂花——搖花樂——寫母親和自己懷念家鄉的金桂。文章的寫作是層層深入的,文章內容是清新、淺顯的,但是文章的整體結構比較鬆散,要表達的感情是深邃的,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在通讀整篇課文後,我發現 “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這句話能夠起到統領全文教學的作用。這句話的理解分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作者喜歡桂花是因爲它的香,“外地的桂花再香,比不得家鄉的金桂,”那家鄉的金桂是什麼樣子的呢?引導學生學習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桂花的迷人香氣;第二層,喜歡桂花,很多地方都有桂花,但是卻覺得外地的桂花無論多麼香,哪怕氣味比家鄉的桂花還香,仍然比不得家鄉的,因爲有“我”童年時搖桂花的快樂記憶,通過創設情境,激發想象和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搖桂花的快樂,以讀代講,在讀中感悟,因爲快樂和美好的回憶,所以對家鄉的桂花樹有特別的感情,覺得外地的桂花比不得家鄉的桂花;第三層,因爲長期離開家鄉,對家鄉深深的思念,使人更覺得家鄉的一切都是特別的美好,思念帶給她快樂回憶的桂花,更是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這一層並不好理解,讓學生了解作者的一些經歷,從想桂花到思念家鄉和家鄉的親人,幫助學生感受作者的思鄉之情。因爲有情所以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裏的金桂。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從而進行延伸,幫助學生感悟許多描寫家鄉事物的文章都蘊含着深深的思鄉之情,對學生滲透:讀文章要讀懂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情感。)

  三、結束語

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讀課文的第三段,再去搖搖桂花,美美地淋一場繽紛的桂花雨。搖桂花,搖出香,搖出樂,搖得好夢連連,那個又香又甜的夢啊,伴隨了我一生。

 四、板書:

桂花香桂花雨 搖花樂思鄉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