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集合15篇)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是以“祖國河山”爲專題編寫的,選編的四篇課文以多樣化的體裁、豐富多彩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觀。本次習作內容緊緊圍繞本單元訓練專題,以“這兒真美”爲主題,圍繞一個意思寫一處美景。此設計重在引導學生去發現我們周圍美麗的地方,並且把身邊的美景介紹給別人。寫的時候,試着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寫。在介紹美景時能按照一定順序,有選擇地描寫景物,說清楚這個地方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同時,表達對這個地方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在習作中儘可能用上這學期新學的詞語,寫好後自己讀一讀,改正錯別字,並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和同學分享你發現的美景。

  教學目標

1.能夠仔細觀察一處景物,運用從課文中習得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用一段話寫下來,並能主動運用平時積累的描寫景物的詞語。(重點)

2.能自己改正錯別字,並樂於和同伴分享觀察到的美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美景;準備身邊美景的照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情感

1.播放身邊的優美風景圖片,請學生談一談感受。

2.過渡: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園,清新淡雅的田野,緩緩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豐收喜悅的果園……這節課,我們就向大家介紹自己身邊的美景。

3.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的直觀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

二、圍繞要求,確定內容

1.課件出示習作要求:指名讀要求。

2.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想把身邊的哪處美景介紹給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

(1)可以介紹公園、田野、果園、小河、校園等我們周圍美麗的地方。

(2)按順序介紹身邊的美景,說一說這個地方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3)你爲什麼喜歡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帶給你什麼感受?

(4)小組裏的同學可以對成員介紹的美景進行補充或提問。

3.小組合作,根據交流提示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有相關照片的同學可以把照片拿出來請大家欣賞。

4.指名一邊展示圖片一邊進行介紹,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說清楚這個地方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這處美景帶給自己什麼感受。

設計意圖:本單元伊始,就開始佈置觀察美景的任務,讓學生逐級完善自己的觀察所得。通過此時的相互交流,學生相互瞭解要介紹的美景,更開闊了習作思路,爲下一步落筆行文打下了基礎。

三、讀寫結合,指導習作

過渡:景物特點和觀察方法不同,寫作的順序也會不同。本組課文中的幾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觀察視角,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景物的鮮明特色,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

1.“憶”順序。

(1)回顧課文,說說本組中的四篇課文都分別運用了什麼寫作順序。

預設:

《古詩三首》中分別按小船行進的順序,按一天中天氣變化——晴天和雨天的順序,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進行描述;《富饒的西沙羣島》是按“總—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海濱小城》整篇課文是按“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總—分”的順序進行描述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或“總—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

(2)小結:習作時安排好表達順序,可以使內容有條理,聯繫更緊密。常用的順序有:

①方位順序。以景物的遠近、上下、左右、前後等空間方位爲序,層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②時間順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順序寫景。

2.抓住景物特點。

(1)出示課文《海濱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園更美。這裏栽着許許多多榕樹。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

(2)說一說這幾句話是抓住了榕樹的什麼特點進行描寫的。(榕樹的大、枝葉茂盛)

(3)小結:只有抓住特點,描寫的景物才能活靈活現。

3.圍繞一個意思寫。

(1)出示課文範例:小城裏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麼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雲中。

(2)指名說一說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小城裏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3)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圍繞中心句來進行描寫的方法。

①操場後面的小花園真美……

②秋天的樹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③一到池塘邊,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1)出示課文《富饒的西沙羣島》中的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生長着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蔘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划過去,樣子挺威武。

(2)說一說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寫出了景物的特點。(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珊瑚的多種多樣,寫出了大龍蝦的神氣威武。)

(3)小結: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把所見的景物與自己的聯想結合起來,這樣寫出來的景物更具體形象、生動活潑。

5.結尾抒發情感,表達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回顧課文中的優秀片段,引導學生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抓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順序進行介紹,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表達更具體、生動。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寫法,高效地完成本次習作。

四、動筆成文,互評互改

1.過渡:根據剛纔講解的思路和寫法,相信同學們在頭腦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筆,把你之前寫的美景圍繞一個意思,再用上積累的詞語,寫得更完美吧!

2.學生動筆成文,教師巡視指導,着重從“是不是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是否用上了積累的詞語”“是否改正了錯別字”三方面指導點評。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學生完稿之後,挑選3~5名學生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大家共同評議,然後根據評議修改自己的習作。

5.學生把修改後的習作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設計意圖:學生在互相評改的過程中,既可以檢查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爲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帶來幫助。

範文引路

美麗的小河

離我家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我喜歡它四季美麗的景色。在每個季節裏,小河岸邊都留下了我快樂的身影。①

春天悄悄地來了,河面的冰融化了。②小河對岸,柳樹的枝條長出了小芽,粉紅色的桃花也從枝頭探出了小腦袋,它們爭先恐後地在河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輕盈地掠過河面。每天放學後,我都會到鋪滿嫩草的河邊嬉戲,參加鮮花的盛會。③玩累了,我就順勢躺在草地上,望着藍藍的天空想象未來……

夏天到了,小河的兩岸早已是綠樹成蔭。②這時的我和小夥伴是最開心的,我們一會兒玩水,濺起朵朵水花;一會兒捉小魚、小蝦……媽媽來洗衣服了,我們便幫着晾曬……直到日落,河面送來涼爽的微風,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

秋天來了,小河裏的魚蝦變肥了。②每到這時,爸爸就會領着我去小河裏捉魚蝦。爸爸可真厲害,不需要多長時間,他就能抓到幾條大魚和許多小蝦。夕陽西下,我倆提着滿滿④一籃子戰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冬天的時候,小河也並不孤單。②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和小夥伴們結伴去滑冰。冰車在冰面上飛馳,就連大人們也忍不住來參加。冬天的小河熱鬧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小河,喜歡它的一年四季,是它陪伴着我慢慢地長大。⑤

行文寫法賞析

開頭點明要寫的景物及其特點,表達了小作者的喜愛之情。

第2~5自然段按照四季的順序來寫小河景色的不同特點,而且都用一句話來引領,醒目又清晰。

將鮮花盛開的場景稱爲“盛會”,比喻貼切,表達了小作者的喜愛之情。

“滿滿”說明小作者和爸爸收穫不小,用詞準確。

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總評:1.習作通過對小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寫,體現出了小河景色的不同特點,也讓讀者深刻地體會到了小作者的快樂和生活的美好。2.小作者還能通過側面描寫,來表達自己和小夥伴們對這個小天地的喜愛之情,如,“直到日落,河面送來涼爽的微風,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

 教學反思

課堂伊始,我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選取了學生比較熟悉的幾處美景,有學校的小花園、公園裏的美景等,學生興趣盎然。同時,請學生課前準備了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的照片,學生介紹美景的興趣較爲濃厚。在指導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時,以課文爲例,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進行介紹,同時,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去寫。鼓勵學生積累優美的詞句,在習作中巧妙使用修辭方法。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的道理。

課前準備

師生分頭蒐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製成多媒體課件。

A案

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老師這裏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③教師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現的。《找駱駝》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①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②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課文內容。

a.老師出示問題。

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後,是怎麼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麼,知道了什麼?

b.教師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c.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讓幾位同學把尋找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d.然後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根據線索,比較異同

①啓發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後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麼不同?先在小組裏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交流要點:

a.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後,可能因爲心急,到處亂找,結果沒找着。

b.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現了路上的駱駝腳印、腳印的深淺和方向、路邊的蜜和米,以及駱駝啃過的樹葉上的牙齒印等。

這位老人還能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於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③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麼?

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①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後開展角色朗讀,並互相評議。

②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要求:

1、學會寫12個字,熟悉本課相關的詞語,認識7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瞭解課文的描寫方法(敘述的順序),想象課文中描述過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讓學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並感受美妙的聲音,說說有些什麼新的發現。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情境。

1、師:同學們,這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鳥等動植物,這是看到的。大自然裏還能聽到什麼呢?你們可要聽仔細啦!(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大自然裏除了剛纔聽到的聲音外,還有哪些聲音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語言文字中去感受那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瞭解文章大意。

1、請同學們輕輕翻開書,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檢查反饋:

(1)要去參加大自然的音樂會,聽那美妙的聲音,得帶上這羣小夥伴。認識他們嗎?自由讀一讀。

演奏溫柔雄偉充滿威力匯聚

呢喃細語洶涌澎湃波瀾壯闊敲敲打打

淙淙潺潺嘩啦啦唧哩哩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2)先看第一行,誰願意讀?(評:你不僅字音讀得準,而且聲音非常響亮。)還有誰能像他這樣讀一遍?全班一起讀一遍。

(3)再看第二行詞,誰來讀?(評:他的字音讀得很準,尤其是“呢喃”鼻音讀得很準。)全班一起讀“呢喃細語”。

師:你們看,“呢喃”這兩個字都是什麼旁?表示與什麼有關?怎樣說話纔是呢喃細語呢?我們去聽聽。(課件)兩隻小鳥挨在一起,輕輕的、柔柔的說話,這就是“呢喃細語”,全體女生讀。

師:再來看這“洶涌澎湃”四個字,都是什麼旁?說明什麼?(水多)我們去看看。(課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聲勢如此浩大,真是“洶涌澎湃”,全體男生讀。全班一起把這些詞連貫地讀一遍。

(4)這些詞誰會讀?(評:這位同學的平舌音和翹舌音讀得很清晰)來,請這一大組的同學讀。這些詞雖然形式不同,但它們都是表示聲音的詞,我們把它叫做——象聲詞。這些象聲詞讀起來可有節奏了,聲音聽起來美妙極了(老師範讀),請全體女生帶着男生讀。

三、整體感知。

1、現在字音讀準了,讓我們把這些小夥伴帶入到文中,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你知道了什麼?【隨機板書:風水動物】

2、大家真會讀書。文中寫了大自然裏的風、水、動物都能發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其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況了全文的所有內容,齊讀第一自然段。【板書:美妙】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那麼風的聲音美妙在哪裏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讀完後告訴老師這一段有幾句話?

2、是哪四句話呢,下面老師想請四位同學來給我們一句一句地讀。

3、現在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第一句話,看你讀懂了什麼?他是在哪裏演奏手風琴?

你們看,作者把風比喻成了一位音樂家,他在森林裏演奏着手風琴!那麼風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下文。

4、出示: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1)哦,他是這樣翻動着手風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請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2)還有誰來讀?原來風是這樣演奏手風琴的,就像人一樣。

(3)他用手風琴還演奏了怎樣的樂曲呢?

5、出示:

“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1)請同學們好好地讀讀第三句,看你知道了什麼?

(2)好,同學們,老師來舉個例子讓大家好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柳樹葉會發出“沙沙”的聲音,梧桐樹葉發出“唰唰”的聲音。

(3)你們還知道了什麼?春天來了,樹葉長得嫩綠嫩綠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聲音,女生齊讀這句。秋天來了,那一片楓樹葉都變紅了呢,那第一大組來讀一下。冬天來了,男同學就像松樹那樣依然挺拔,樹葉發出深沉的聲音,男生齊讀。

(4)這裏用了四個“不一樣”(在課件裏將“不一樣”點紅),風這位音樂家可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樂譜奏出不同的樂曲。真是——生讀“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6、除此以外,風這位大自然的音樂家還用他的手風琴演奏出怎樣美妙的樂曲呢?

出示:“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學們,你們都聽過微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嗎?誰來模仿一下?

(2)學生模仿“沙沙沙”的聲音。(評:你的聲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還有誰來試試?再輕一點?全班來試試!

(3)你們聽,這聲音輕輕柔柔的,就像兩個小朋友在小聲說話一樣,誰能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微風部分?指一人讀,(評:他的手風琴演奏的樂曲可真輕柔呀。)

(4)還有誰願意來演奏?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多麼美妙的聲音呀!讓我們彷彿看到微風拂過的情景。還有哪些同學願意來讀,舉手的同學一起來讀。

(5)同學們,微風給我們的感覺竟是如此溫柔(板書:溫柔),那狂風又是怎樣的呢?誰來學一學狂風吹起的聲音?

(6)學生模仿“嗚嗚嗚”的聲音。評價:你瞧,狂風吹起來了,你這棵小樹怎麼就沒激動起來呢?小樹激動起來是什麼樣子?大家做一做。

(7)狂風吹過來了,風聲越來越大,森林的小樹們都高興起來了,興奮起來了,激動起來了,這是一首多麼有力量的樂曲啊!誰能帶着這種感受讀讀狂風部分?狂風吹得更猛了,你們這一大組讀。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了,全班一起讀。

(8)多麼有力量的聲音啊,這真是一首雄壯而激盪人心的樂曲。【板書:雄壯】

(9)大自然裏的風,有時是輕輕柔柔的,有時是雄偉而充滿力量的,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一句完整地讀一讀,女生讀“微風”部分,男生讀“狂風”部分。準備好了嗎?

7、小結:

(1)風真是一位可與貝多芬媲美的音樂家呀!既會演奏舒緩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渾的交響曲,讓我們發現大自然的風聲原來如此美妙。

(2)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自然段,微風的聲音,狂風的聲音還有翻動樹葉的聲音,實際都是在圍繞這一段的第一句話寫,我們把這樣的第一句話叫做總起句(課件顯示“總起句”),後面的三句話都圍繞着這句話,在具體的描寫風這位大自然的音樂家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我們稱作分述句(課件顯示“分述句”)。這種先總起後分述的寫法就是我們今天學的新的構段方式,稱爲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生說一遍“總分的構段方式”)。

8、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這樣在書上畫出總起句,寫上總起句和分述句,還在第二自然段的下面寫上總分的構段方式。

9、下面讓我們合作讀讀這個自然段,老師讀第一句總起句,你們讀後面的分述句,讓我們在讀中進一步感受風演奏出的美妙聲音(配樂)。

孩子們,在作者的描寫下,我們感到風所發出的美妙聲音真是太令人陶醉了!

五、感知第三自然段的構段方式。

1、除了風以外,水的聲音又如何美妙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這一段的總起句,畫上橫線。

2、你真棒,這麼快就掌握了這節課學的新知識,全班一起把總起句讀一遍。那麼這段話同樣是——總分的構段方式。

3、作者又是怎樣圍繞這一個總起句具體描寫水的美妙聲音呢?我們下節課再去欣賞吧!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交了一個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裏有好多無師自通的音樂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場特殊的音樂會。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齊讀課題)

2、不過,大自然說,要去參加音樂會,聽那美妙的聲音得帶上這羣小夥伴。(出示詞卡)。認識他們嗎?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分小組開火車讀詞語。

二、入境想像,美讀感悟。

1、教師過渡:我們跟着大自然出發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學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並在書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上記號。)

2、師:你們聽到了哪些美妙的聲音?(學生說出“水、動物”的聲音,教師相機板書)

3、關於水的聲音(直觀感知,美讀悟趣)。

過渡:還有誰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在書上找一找,自己讀一讀。

(1)指名生回答,爲什麼這樣說呢?出示相關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裏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聲音多好聽啊!連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這些描寫事物聲音的詞,它有個名字叫“象聲詞”。想像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還會發出什麼聲音?你能不能也說幾個?(劈劈啪啪……)

②同學們說的這些詞所描繪的聲音真像。如果把它們補充到課文中來,小雨滴這敲敲打打的音樂會,也是生動有趣、熱鬧非凡啊!誰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指名讀,指導讀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指名生說:小雨滴不僅會演奏,還會唱歌。出示相關句子:

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學生讀。是什麼讓小小的雨滴擁有那麼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嗎?

②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水之樂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匯聚”起來,從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經歷。(體會不同水聲的特點。)

③出示填空:

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________,河流________,大海________。從________,唱到________。

指名學生填空。

④師生小組合作朗讀。1組讀小溪,2組讀河流,3、4組讀大海,老師讀最後一句話。(從體會“淙淙、潺潺、洶涌澎湃”感受水聲變化的美妙。)

(3)小雨滴又會演奏,又會唱歌,可真了不起!讓咱們一起隨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樂讀第三自然段)

(4)你們喜歡這個自然段嗎?喜歡就試着背一背吧!

(5)學生試背——指名當堂背誦——想背的一起背。

4、關於動物的聲音(角色體驗,美讀悟樂)。

(1)教師導語:聽到了風之曲水之歌,動物們也不甘示弱,來到音樂會上一展歌喉。

(2)誰想當這些小動物,來演一演。學生模仿出相應動物的叫聲。大自然中,還會有哪些動物的叫聲。看誰敢挑戰難關,說說像課文中這樣的詞,學着叫一叫。

(3)情境互動。

師:小鳥(小蟲、蟈蟈),你在唱什麼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教師範讀句子。真是太快樂了,你們自己也讀讀吧。

(4)指名讀,同座輪讀,小組賽讀。

(5)看來,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全班一起齊讀第4自然段。

三、迴歸全文,積累語言。

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感受。這樣吧,讓我們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全班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

四、想像拓展,課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把你有趣的發現寫下來吧。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風

動物美妙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激情,在讀中體驗、品味。因此根據課程標準,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爲主,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旨在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讓學生的想象在美讀中飛揚。

大自然裏有着許多美妙的聲音,學習此課,學生聽到了大自然中風、水、動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聲音,並學習模擬這些聲音,學習興趣濃厚,並通過學生平時生活中對大自然的觀察、說、寫,模擬出更多更奇妙的自然界中的美妙之聲,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濃厚情趣。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啓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啓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 讀中感悟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於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 合作學習

1.出示列寧照片,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瞭解。

(1)學習小組交流資料(教師下組參與,發現有價值的交流資料)

(2)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後,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三、指導學習,讀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麼。

2.課文是怎麼描寫這三隻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藉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裏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着這隻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課堂作業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深入學習,讀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 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着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裏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後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

c.男孩爲什麼要捉走這隻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彙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纔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讀11-13自然段。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爲什麼要問鳥?鳥怎麼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爲鳥兒重歸自然、爲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四、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麼?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5、灰雀

板書設計

列寧 小男孩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2、收集並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麼地方,思念什麼?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想知道什麼。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遊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裏,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6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xx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7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二)能力訓練點

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參加”“而且”造句;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瞭解句與句的聯繫,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德育滲透點

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二)解決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啓發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樑。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3趙州橋)

(二)看圖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麼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衆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於何人之手?大橋建造於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麼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出示生字詞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理解生詞。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築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繪製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衝破。

3.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讀。

5.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後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爲什麼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着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深入研究,爲什麼趙州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於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容學完之後再回答。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瞭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

(1)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麼?(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是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板書:雄偉橋長橋寬]

(2)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板書:沒有橋墩,一個大橋洞,4個小橋洞]

(3)這樣的橋有什麼優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衝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板書,既……又……]

(4)對照板書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後講了橋的優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2.深刻理解語言。

(1)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3)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的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5)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幹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讚美橋的同時也在讚美誰?(讚美建橋人,讚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讚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擴展。

1.總結:學習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麼雄偉,那麼堅固,真不愧爲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樑。

2.擴展。

出示投影片:

(1)趙州橋在________省________縣。趙州橋也叫________橋,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趙州橋爲什麼會世界聞名?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描寫了龍的幾種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課我們學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麼特點?接着學習第3自然段。

(二)學習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後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麼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後邊內容的'關係。(第1句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它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麼?(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着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於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難度。(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的珍貴。)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後,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這段裏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2)這3幅圖案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3)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爲什麼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圖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麼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是作者的想象。因爲雕刻的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遊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爲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板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後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後寫所有的龍真像活了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理解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幹,歷史遺產。

智慧:聰明。

才幹: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後人引以爲自豪的。)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四)總結、擴展。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樑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築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多麼深遠。

(1)朗讀全文。

(2)背誦2、3自然段。

(3)爲什麼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佈置作業

預習第4課《帳篷》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詞。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讀“墨、漬、斑、擦、幅、致”6個生字。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能力目標:

初步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標:

學習作者那樣養成遇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2、學習文章有順序的表達方法,體會文中的情感。

  教學準備:

1、墨水,一幅畫有房子的畫。

2、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導入。

(1)出示一張漂亮的圖畫,有意將幾滴墨漬灑在紙上,說:這麼美的一幅畫,掉了墨漬該怎麼辦呢?

(2)學生開始討論,提出各種辦法。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怎麼巧妙處理這塊墨漬的。(板書:墨漬)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畫出生字詞,自由識記,同桌交流。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認讀。

正音:“漬”的聲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學習,理解感悟。

1、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討論:

(1)媽媽和作者是怎樣對待畫紙上的墨漬的?

(2)文章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動作、語言的詞語)

2、小組選代表交流彙報。

3、品讀句子,體會情感。

“他笑着說:‘瞧,這條小花狗使畫面活潑多了!’”

(1)指名讀,師生評議。

(2)師範讀,生練讀。

(3)小組交流彙報:

4、朗讀全文。

四、拓展思維,引發想像。

1、這有墨漬的地方還可以畫寫什麼?(小組交流、討論)

2、學生自畫表演。

3、教師鼓勵小結:作者在媽媽的啓發下能靈活地處理畫上的墨漬,那麼同學們也應像作者那樣養成遇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9

【創新教案】

21.大自然的聲音

【教學設想】

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運用“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的學習方法,去理解體會重點詞句,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運用聯繫生活實際,模仿聲音等手段,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

你聽過動物的聲音吧?當小金魚用尾巴撥水,麻雀在窗沿唱歌;當一隻小狗忙着啃骨頭,兩隻老貓在牆頭吵架,三隻老母雞在啄米吃,你總聽到些什麼了吧?

你聽過風的聲音吧?當清風掠過明月,當微風拂過樹梢,當寒風呼嘯着穿過田野,當狂風捲起巨浪,你總聽到些什麼了吧?

你聽過水聲吧?當山間的清泉奔向溪流,當嘩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頂,當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裏,你總該聽到些什麼了吧?

2.學生自由閱讀,讀後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師小結:聲音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它。片段列舉了風聲、水聲、動物的聲音,這些事物我們再熟悉不過,但正是我們沒用心去聆聽,失去了聽的興趣,因而什麼聲音也沒聽到。同學們,豐富美妙的聲音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只要用心地傾聽生活中平平凡凡、樸樸實實、普普通通的聲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4.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通過這篇課文我們來感受大自然的聲音。(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主合作,學習生字。

1.要求:自己試着讀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決。

2.教師巡視交流情況。

3.檢查字詞:(課件出示)

美妙 演奏 手風琴 感受 激動 樂器 蟲鳴 翻動 歌曲

拂過 溫柔 狂風 合奏 雄偉 樂曲

威力 打擊 熱鬧 窗戶 雨滴 匯聚 小溪 輕快 散步

輕輕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細語 洶涌澎湃 波瀾壯闊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嘰嘰喳喳 嘩啦啦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1)指名讀,齊讀,指名領讀,開火車讀。

(2)教師指導好這幾個字的讀音“奏”讀“zòu”,不要讀成“zhòu”;“喳”讀“zhā”,不要讀成“zā”。

4.引導學生積累擬聲詞。

(1)快速瀏覽課文,在文中找出“嘰嘰喳喳”這樣的詞語。

(2)交流體會:擬聲詞,又叫象聲詞、摹聲詞、狀聲詞,是摹仿自然聲音構成的詞。

(3)在平時的閱讀和交流中你都積累了哪些擬聲詞?

(4)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議。課件出示:

水聲:叮咚 淙淙 滴瀝 淅瀝 嘩啦 滴答 咕嘟 撲哧 撲通

鳥聲:布穀 喳喳 啾啾 啁啾 嘰嘰 嘎嘎咕 刷啦 撲棱

動物:唧唧 喔喔 咕咕 嘎嘎 呱呱 喵喵 咩咩 哞哞 汪汪 吱吱

人物:撲哧 喃喃 哈哈 呵呵 嘿嘿

樹聲:喀嚓 嘎巴 簌簌 唰唰

(5)學生閱讀積累。

5.指導寫字。

(1)師強調並範寫“滴、敲、演”等字。“滴”注意右半部分的筆順。“敲”的右半部分不要寫成“支。”

(2)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投影展示優秀寫字作業。

三、讀通課文,熟悉內容。

1.解除了生字詞的障礙,相信大家一定能輕鬆地把課文讀下來了,自由讀讀課文,在每一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節序。(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節序)

2.教師配樂範讀課文。(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

3.指名讀(任意選擇課文某一小節)教師與同學予以點評。

4.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字詞,回顧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2.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描繪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風、水、動物)

二、精讀課文,主體感知。

1.再讀課文,想想你最喜歡大自然的那種聲音,爲什麼?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書感受。

3.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2)指導朗讀: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學們,你們都聽過微風吹過樹葉的聲音嗎?誰來模仿一下?(指名學生模仿沙沙沙的聲音。全班學生模仿沙沙沙的聲音。)

②教師評議小結:你聽,這聲音輕輕柔柔的,就像兩個小朋友在小聲說話一樣,你能帶着這種感受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嗎?

③指名讀,教師作適當評價和指導。

(3)談話過渡:微風是輕柔的,那狂風又是怎樣的呢?

(4)指導朗讀: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壯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你們都聽過狂風吹起的聲音嗎?誰來學一學?(生模仿狂風吹起的聲音:“嗚嗚嗚!”)

②你看,狂風吹過來了,風聲越來越大,森林的小樹們都高興起來了,興奮起來了,激動起來了,這是一首多麼有力量的樂曲啊!你能帶着這種感受來讀讀嗎?(學生自願舉手試讀,師生評議,指名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5)大自然裏的風,有時是輕輕柔柔的,有時是雄壯而充滿力量的,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一句完整的讀一讀好嗎?(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6)教師小結:這段文字寫得真美,作者在這裏先寫了微風的溫柔,再寫了狂風的雄壯,用這種對比的方法,寫得如此生動細膩,讓我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正是因爲這樣,所以,我們說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

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7)談話過渡: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喜歡水的同學們,你們都勾畫了哪些句子呢?把你的感受和我們說一說吧!

2.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裏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這聲音多好聽,這聲音多美妙。像這樣描寫聲音的詞,我們叫作擬聲詞。誰能把小雨滴落在這些不同地方發出的美妙聲音,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學生自願舉手朗讀)

②指導朗讀:在同學們的閱讀聲中,我彷彿感覺到這些小雨滴落到樹葉上了,聲音那麼清脆好聽。這些小雨滴落到房子上了,多麼深沉有力。這些小雨滴落到窗戶上了,像風鈴一樣清脆悅耳。

③自由朗讀。

(2)課件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朗讀。

②教師評議並小結:是啊,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就開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着歌!誰來讀一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

③個別讀,齊讀。

(3)教師小結過渡:從一首歡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水真是大自然裏的音樂家。快來看啊,大自然的動物歌手們也來了,生活在這充滿音樂的自然裏,他們多麼快樂啊!誰想讀讀這一段?

3.生自主朗讀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

(3)分句子分角色讀。

①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②走在公園裏, ;

③坐在一棵樹下, ;

④在水塘邊散步, 。

⑤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 ,

!”

四、誦讀課文,背誦積累。

1.自由朗讀,練習背誦。

2.小組合作,互相檢查。

3.小組代表,展示背誦。

五、拓展延伸:

現在正是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的春天,請你們利用課餘時間,走進大自然,走進公園裏,去傾聽一下大自然的聲音,感受它的美妙,或許你還會有新的發現。

請把你的發現和感受寫下來。好嗎?

板書設計:

21 大自然的聲音

風 呢喃細語

美妙 水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動物 唧唧喳喳 唧哩哩

…… ……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鍊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現、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

1、進行口語交際。

2、完成習作。

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餘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麼事

2、交流自己有什麼收穫。

3、交流有什麼感受。

4、講講今後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餘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

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

帶上各自與課餘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餘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餘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範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着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着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

背誦古詩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11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掌握2個多音字,理解生詞意思。

3、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地看待自己。

課前準備:

生字卡、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我們鼓掌時發出的聲音叫什麼?(板:掌聲)

2、我們常常會在什麼情況下聽到掌聲?

3、預習了課文後大家知不知道,知道文章寫誰爲誰鼓掌?爲什麼事鼓掌?

二、初讀課文。

1、師範讀。

2、生自讀課後生字詞。

3、師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班裏願意投向調來情況持久講述交談

珍惜慢吞吞困境殘疾猶豫驟然鞠躬舞蹈

4、理解詞義:

持久:保持的時間長。

困境:困難的處境。

猶豫:拿不定主意。

驟然:突然。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6、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①寫英子因患有殘疾而憂鬱、自卑。

②老師由於不瞭解情況而讓英子上臺演講,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臺演講,獲得成功。

③同學們的掌聲使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不再憂鬱了。

④點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聲。

7、每組各讀一段。

三、書寫生字。

1、師指導寫“班”“境”“願”。

2、生習字,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認讀詞語。

2、說出文章各段的內容。

二、前後對比,感受英子變化。

1、英子曾經是怎樣一個人?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一段。

2、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膽小、自卑、沒有勇氣面對現實……)

3、這樣的印象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1)出示:

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讀這句話。

(3)她爲什麼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說明了什麼?

(5)你從“總是”中又體會到了什麼?

(6)齊讀這句話。

可是不久以後,英子像變了個人似的,她變得怎樣了?

(7)指名說。

(8)讀讀這一小節。

(出示:“說也奇怪……”)

(9)英子變得怎麼樣了?(自信、勇敢……)

(10)你認爲省略號還省去了什麼?誰來補充?

(11)是什麼原因,使她變得判若兩人?(指名說)

真替英子的變化感到高興呀,就讓我們高興地來讀讀第5段吧!

英子前後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能從你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嗎?(分組讀1、5兩段。)

4、讀到這兒,在我們心中一定留下一個很大的問號,那就是英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你認爲是因爲什麼?(掌聲)

過渡:掌聲竟會有這麼神奇的作用!讓我們回到那次難忘的演講中去。

三、感悟重點,領會掌聲內涵。

1、學生自由讀2、3、4自然段。

2、同學們給了英子幾次掌聲?用不同的符號劃出表示掌聲的詞語。

3、第一次掌聲“熱烈、持久”。大家來鼓掌(指名讀)英子感受到了嗎?誰來讀一讀,讓大家感受到掌聲的力量?

4、同學們爲什麼要給英子這樣的掌聲呢?在掌聲響起來之前發生了什麼事?

5、出示:

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1)誰來讀第一段話?

英子爲什麼立刻把頭低了下去?在那一剎那,英子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齊讀第一段。

(2)自由讀第二段話,注意體會帶點的詞語。

“猶豫”是什麼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猶豫什麼?(上去還是不上去)

英子想上去嗎?(不想)爲什麼?英子能不上去嗎?(不能)爲什麼?

因此,從“慢吞吞”、“眼圈紅紅的”我們體會到英子的內心是多麼的——(生答:痛苦、無奈)。齊讀。

(3)師:在萬般無奈下,在無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英子終於——(引讀)。

是啊,同學們已經走進了英子的心裏,關注着她。其實同學們早已在關注她,這關注的目光裏包含着什麼?

(4)英子終於走上了講臺,教室裏頓時響起了什麼?包含着什麼?(回顧前面的課文。)

(5)掌聲漸漸平息,英子開始演講了,她講得怎麼樣?聽了演講,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對她說些什麼?

6、同學們把要對英子說的話用什麼表達出來?(第二次掌聲)這時的掌聲又是什麼?這時的掌聲又猶如什麼?(學生自由說,並讓說得精彩的同學把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

再次聽到這經久不息的掌聲,英子內心又是多麼的——(生答:感激)

7、聽到同學們的第二次掌聲,英子怎樣了?

出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同學們的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講臺。

齊讀。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涌動,她想說——(生答)英子什麼也沒說,只是向大家——(引讀)

8、是啊,從那次演講以後,英子像變了個人似的,她……(再次引讀)

9、後來,英子上了中學,她給“我”寫來了一封信,想看看嗎?

指名讀最後一段。

四、總結昇華,讀背作者感想。

這掌聲僅僅是指這次掌聲嗎?這掌聲包含着什麼?(關愛、友情……)是呀,當別人需要你的掌聲的時候,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掌聲送給別人。

出示: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齊讀這一段,把這一段話工工整整地抄下來,把這愛記在心裏。以後如果有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把這段話送給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難,你可以拿出來看看。記住:還有很多朋友在關心你,愛護你!

板書設計:

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後不願意(憂鬱)

熱烈的掌聲(關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的英子:快樂遊戲跳舞(開朗)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能抓住主線,突出重點,只要抓住兩次掌聲出現的時間、英子的神態及心理,以及同學們的表現,就抓住了本文的主幹。另外在講課時要把課堂的掌聲與文本的掌聲相結合。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認讀7個字。

選擇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讀課文。

能用冒號,引號寫一句話。

懂得在生活中,學習之中遇到困難要堅強、勇敢。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朗讀,在熟練朗讀中體會大山說的話。

體會冒號引號的用法,並試寫一段對話。

  教學準備

結合具體內容複習冒號引號用法。

準備圖片,課上寫話練習。

學生準備

鞏固複習冒號引號用法。

課前分組,準備練習分角色朗讀。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二、自學生字、新詞。

自由學習生字生詞(藉助字典等。)

三、學習交流。

1、到題目你想問些什麼?

2、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3、次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說話的方式:誰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次細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注意收集問題

5、讀課文,說一說課文都介紹了誰?

(出示課件,分角色朗讀)(課前分組)

四、分角色朗讀。

以小組爲單位,讀。然後選擇較好的小組展示,大家評議。要讀出語言行動,形象,活潑,有感情地朗讀。指名答,寫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間的對話。

五、讓學生說說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懂得到了什麼?

六、指導學生進行寫話練習。

全文運用了冒號、引號,在寫句子前,可讓學生自選一兩句,讀一讀,體會用法,然後再寫。

1、一看,選一幅你最喜歡的圖片。

2、一想,這幅圖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3、揮想象,它們可能會說些什麼?

(充分利用說的機會激發學生想象力,並且引導理解較慢的同學,給他們做示範,時間要給足。先讓擅長髮言的同學說,之後讓理解較慢得說,實在不好的要複述別的同學發言,做到學說,學寫,以促進全面協作)

4、它們之間的對話寫出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然後查字典注意正確使用冒號,引號(小組內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體展示。)

七、作業:

1、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完成寫話。

  教學反思

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深刻的體會到小河的快樂,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瞭解了小河的堅強與勇敢。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筍”等14個生字。會寫“岡”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地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地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學生收集春天的一些植物生長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也喜歡你們。看,他們來了!(課件出示春天美景圖並配上歌曲《春天在哪裏》)

此時你想說什麼嗎?(學生自由談對春天的印象)

2、是啊,春天萬物甦醒,有一位可愛的小精靈也伸了伸懶腰,探出了尖尖的腦袋,也想欣賞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筍芽兒。

(板書課題、讀題)相機學習“筍芽”一詞。

3、引入課文學習,知道這是一篇科學童話故事。

  二、自主初讀、合作識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2、同桌合作學習:互相說一說自己怎樣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讀準字音,認記字形)

3、檢查學習情況:(出示生字課件)

(1)、字音字形:重點提醒:讀準平舌音的字“筍、鑽、滋”和翹舌音的字“揉、潤”;區分鼻音字“扭”和邊音字“嘮”。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辮”的識記。

讀一讀並組詞,看看誰的詞語最多。

(2)、課文詞語(出示詞語課件)

先自己認讀,不會的可以問問相鄰的同學。

開火車讀

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幾句話。

4、把生字帶進課文裏讀一讀,儘量把課文讀通讀順。

設計意圖:字詞是讀通課文的基礎,所以在教學閱讀之前必須把生字詞掌握好,孩子們已經有了識記生字的經驗,所以在這裏要加強用本課字詞說話訓練。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要求會寫的三個詞語:世界、筍芽、呼喚。

2、鼓勵學生提醒大家寫這幾個字應注意的地方。(課件演示)

重點指導:

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教師範寫,學生跟着老師書空。

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自己觀察寫字。

岡:橫折鉤的折筆要垂直,不可向內收;裏邊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筆是長點。教師範寫,學生書空。

筍:中橫要長,右邊出頭。跟着老師書空。

轟:左邊的“又”字捺畫變點。跟老師書空。

提醒:書寫時,以詞語爲單位進行臨寫,不能寫成AABB式。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啓發思考

1、觀察插圖,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的。(激發學生了解筍芽兒生長的過程的願望。)

2、老師範讀課文,引導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3、學生熟讀課文,讀後說說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老師的聲調、表情、動作的感染下,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考是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課文。

4、以畫帶讀感悟課文。

A、觀察課文插圖,找一找筍芽兒在哪兒?筍芽兒長大了變成了什麼?

B、你知道筍芽兒是怎麼生長出來的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找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C、四人小組合作,喜歡哪個時候的筍芽兒就畫出那個筍芽兒的樣子。

D、交流各自的畫,說說自己畫了什麼時候的筍芽兒。

  二、彙報交流體味課文

1、“我畫了睡在泥土裏的筍芽兒。”

(1)是誰幫助沉睡在土裏的筍芽兒鑽出地面的?

(2)春雨、雷公公是怎麼呼喚筍芽兒的,你能學學嗎?

(讓學生找出這些句子自由練讀、指名讀,相機指導讀出春雨的呼喚又輕又柔、雷公公的呼喚響亮、粗重)

(3)我們也幫幫忙,你想怎樣呼喚筍芽兒?

(4)筍芽兒醒了以後是怎麼做的?

(揉眼睛、伸懶腰、看看、扭動、一個勁兒)

(5)你能把筍芽兒鑽出地面時的動作邊的邊表演出來嗎?

(表演時提醒學生注意對“揉眼睛、伸懶腰、看看、扭動、一個勁兒”等表示動作的詞的領會和感受。)

2、“我畫了出土後的筍芽兒。”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喚中,竹媽媽的不停的嘮叨中,筍芽兒露出了腦袋,它看到了什麼?

(2)筍芽兒看到這樣的景色會是怎樣的心情?看到這美景你想說什麼嗎?

(3)同學們,你願意把着美景美美地讀出來嗎?出來嗎?(自由練讀後指名讀。)

(4)你還能用自己的話誇誇春天的美景嗎?

3、“我畫了許多健壯的竹子。”

(1)筍芽兒終於長大,你能代表它來感謝那些幫助了它的朋友嗎?

(2)長成一株健壯竹子的筍芽兒,此時的心情會是怎樣?(自豪)

(3)你什麼時候自豪過?現在就請你自豪地喊出筍芽兒的話吧。

  三、拓展交流、昇華情感

多麼可愛、勇敢的筍芽兒,讓我們也象筍芽兒一樣快樂成長吧!此時你是否也想化做春天的美景,對筍芽兒說些什麼?你想扮演誰說什麼?

1、選擇自己最想說的話對同學們說。

我對筍芽兒說——

蚯蚓對筍芽兒說——

春風對筍芽兒說——

2、配樂讀全文。

  四、鞏固練習

1、我會把不正確的讀音劃掉

嘮(lāonāo)叨滋(zīzhī)味

撫(fǔwǔ)摸山岡(gānggǎng)

2、根據課文內容填一填

春雨姑娘呼喚着的筍芽兒。

雷公公用的嗓音呼喚着筍芽兒。

春雨姑娘着她,着她。

太陽公公着她,着她。

2、寫一寫你最想對筍芽兒說的話。

3、抄一抄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筍芽兒

春雨雷公公小草

筍芽兒撒嬌扭動鑽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4

  【內容簡析】

本次百花園安排了4項內容,其中包括“語海暢遊”(練習讀輕聲、辨析同音字、仿寫有總起句的一段話)、“積少成多”(讀背古詩)、“閱讀平臺”(讀短文)和“語文大課堂”。教材的編寫寓知識於發現之中,有利於學生感悟並掌握學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設計理念】

創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規律、方法的興趣,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正確讀出輕聲、《辨字歌》及其他閱讀材料,初步掌握讀輕聲、辨析同音字的方法,感受我們語言的豐富及美妙。

2.指導學生讀背古詩,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及能力。

3.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九龍壁》,在學生欣賞精美的藝術品的同時,感受文章具體、生動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及購物,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熱情。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等。

  【重點難點】

走進市場,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練習讀輕聲

1.讀中體會,帶點字的讀音在普通話中有無變化。

小結:有些字不讀原來的聲調,而變得很輕、很短。

2.找規律:在什麼情況下讀輕聲?

小結:①名詞、動詞重疊,第二個字讀輕聲。如:妹妹、看看……

②做後綴的字讀輕聲。如:影子、走了、看着、吃過……

③有些雙音詞的第二個字也讀輕聲。如:眼睛、玻璃……

3.試一試,怎樣讀好輕聲。

①在陽平和陰平字的後面的輕聲,調子比較低,像很短的去聲。如:玩玩、屋裏。

②在上聲字後面的輕聲,調子較高,像輕輕的陽平。如:椅子、耳朵。

③在去聲字後面的輕聲調子最低。如:坐坐、駱駝。

4.同桌交流各自找到的讀輕聲的詞語,讀一讀。

  二、漢字真有趣

1.讀《辨字歌》,注意帶點的字(一組同音字)。

2.比較帶點字的異同。

①讀音相同或相近。

②字形中有基本字“方”。

③意思不同。(引導學生說說這五個字的意思。)

3.交流。

①你能區別這幾個字嗎?這種記字的好方法你掌握了嗎?

②你還有什麼記字的好方法?

③找一組同音字,編個小韻文。

  三、讀一讀,再仿寫一段話

1.把這段話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這段話所描繪的情景,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想一想:第一句

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百花園八》教案》,來自網!

話與第二句話有什麼聯繫?(第一句話概括地寫草叢裏開滿各種各樣的野花。第二句具體地寫野花的形狀、顏色。)

3.仿寫一段話。

提示:以“農貿市場的蔬菜真新鮮”爲總起句,具體地寫。可以寫蔬菜的顏色鮮豔有光澤;或形狀挺直、水靈靈的;或寫蔬菜散發着清香、帶着露珠……也可以具體地寫各種各樣的蔬菜。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1.教師範讀古詩並簡介作者。

2.學生自讀《元宵》,不理解的字詞,如“娛”等,可查字典。3.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人們月下觀燈的情景,感受觀燈的情趣。

4.指導背誦:

①找一找這首詩主要寫了哪幾種事物(燈、月、人、春),說說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表現了什麼意境。

②填空。

有()無()不娛(),

有()無()不算()。

()到()間()似玉,

()燒()下()如銀。

5.背誦本詩。

  二、閱讀《九龍壁》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同桌交流,理解短文。

①九龍壁在哪裏?大小、形狀、材料各是怎樣的?巨龍有什麼特點?

②爲什麼說九龍壁是聞名中外的藝術珍品?

3.感悟寫作方法。

①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前兩句與後文有什麼聯繫?

②作者是怎樣介紹九條巨龍的?哪幾條介紹得具體?

③作者爲什麼有詳有略地介紹?

  三、佈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1.鼓勵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購物、與人交流。

2.引導學生看書中的要求。

①觀察的內容:市場節日的佈置、陳列的商品、服務的方式、購物的情景。

②想一想:你打算爲誰買?買什麼?

③怎樣找櫃檯?怎樣挑選?怎樣付款?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

  二、小組交流

1.把自己在商店裏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講出來。

①什麼時間、與誰一起、到哪裏去購物?

②概括地說說市場什麼樣,商品怎樣擺放,人們怎樣購物,服務態度及方式如何。

③你怎樣找到櫃檯?怎樣挑選?怎樣與售貨員交流?

④你有什麼感受?

2.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或者疑慮,討論解決。

3.小組評議並推薦同學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相互啓發,共同提高

  四、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情景寫一段話或一篇短文

  五、同桌交流並欣賞習作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5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爲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後,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後的資料袋爲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爲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後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後提供的關於孔子的介紹,都屬於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爲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後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係,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爲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於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後的資料袋,爲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麼,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麼族)的小朋友(做什麼)”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並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爲孩子們的自覺行爲。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爲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更多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趙州橋》一文課後並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瞭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後自覺主動地進行。至於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願,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更多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對於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儘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爲,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給予樹》課後關於聖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後關於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於是“想知道更多”,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更多資料,然後共同交流。對於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爲,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儘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爲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