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社戲》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27W人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戲》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戲》教學反思

《社戲》教學反思 篇1

魯迅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留給世界一個鬥士的背影。他激情地吶喊:“掀掉這吃人的筵席”!“毀掉這廚房!”“打碎這鐵屋子!”“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他的文章被稱爲匕首和投槍,因爲他總是那麼無情地解剖自己的醜陋(如《風箏》)、解剖社會的醜陋(如《狂人日記》)、解剖民族的醜陋(如《看客》)給麻木的國人看。他給人的感覺是冷峻的,是犀利的。然而,魯迅畢竟不是天生的戰士,他首先是一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魯迅自有他溫情的一面,象戰士在未褪盡的硝煙中遙想和平。

七年級下冊《社戲》是魯迅作品中少見的充滿溫情的文章。然而,它是一篇被節選的面目全非的小說。這一點是我在初次教學本課時所沒有注意到的。三年後,我重新翻閱資料,再讀《社戲》,就決定換一種方式詮釋這一課。

《社戲》選自《吶喊》。爲什麼充滿詩情畫意的《社戲》會和魯迅同期的作品《狂人日記》、《阿Q正傳》收錄在一起呢?因爲小說本身具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兩面。小說寫的是作爲成人的“我”兩次去北京看戲,痛感座椅如刑具,人情冷似鐵,“覺得此地是不適合生存的”,於是回憶起兒時一段快樂的經歷。如果把課文作爲單一的文本來講,勢必會減損原作的本真。所以,我嘗試從鑑賞“情趣”的角度入手,讓學生理解《社戲》不單是寫一羣孩子的遊戲,更是寫一個成年人的精神返鄉。

魯迅是文學大家,他的深刻不是瀏覽所能體會的。《社戲》中的情趣以及道不盡的“人生經驗通感”是它令我產生鑑賞教學嘗試的根源。

看社戲是《社戲》一文中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難忘的。那麼,社戲真的很好看嗎?學生從文章中發現答案是否定的,因爲“我”渴望看的能連翻84個跟頭的鐵頭老生偏不翻跟頭,蛇精和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也始終沒有出現,最怕看到的老旦卻令人頭疼地唱個沒完。我是不是煩躁之下義無返顧地拂袖離去呢?學生從“回望”一詞中讀出了“我”的留戀。我追問學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許已經進去了”的幻想之外,難道沒有別的原因了嗎?學生聯想自己生活的實際,讀出了戲前波折的鋪墊作用,如此難得的看戲機會,“我”付出瞭如此多的期盼、焦慮、失望、欣喜,就算戲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頭也不回啊!更何況期間還有夥伴們的熱情、關懷、體貼、照顧,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個“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僅僅是“飄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似的”戲臺,更是因想看社戲而產生的種種經歷和體驗!反觀自己,我們誰不曾有過費盡心血擁有卻悵然若失,但決不肯輕易拋棄的情感經歷?瞧,魯迅先生的一個“回望”,能勾起我們多少似曾相識的回憶啊。小夥伴之間的淳樸友情,是作者動情描繪、潑墨最多的。爲了滿足遠道來做客的“我”看社戲的渴望,小夥伴拍着胸脯“打包票”!決不吹牛!大的能把船駕得如“大白魚揹着孩子在浪花裏躥”,而“迅哥”有小的陪坐在船艙裏。多麼懂事的淳樸少年!“我”看不到翻跟頭的鐵頭老生,有雙喜善解人意的勸解;“我”有些倦了,馬上有桂生舀來水喝;歸心似箭的行船想必也是操心雖“打包票”大人也會惦記。特別是可愛的阿發,大家想吃羅漢豆時,他並沒有開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來的摸了一回”,才鼓動大家:“偷我們的吧,我們的大的多呢!”坦白赤裸的真情讓人怦然心動!生活中,我們每一次的大度是否都如阿發般的由衷呢?後來雙喜的阻止不過是想到阿發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這是一羣多麼懂事體貼,善良真誠的鄉下孩子啊。他們難道不是比城裏穿名牌、賽闊氣的小新新人類更能讓我們體會到少年之美嗎?當然他們也是蠻調皮的,“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裏,什麼痕跡也沒有了。”一種偷偷做了壞事後不會被人發現的竊喜!不少學生在我談到此處時相視莞爾,課後他們寫的《童年趣事》,證明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同學對六一公公送豆的行爲不以爲然,覺得他做作,甚至有巴結之嫌。我就和學生談起人的種種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爲,人首先需要滿足的是生理需要,這和一般的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但是作爲高等動物的人來說,他還有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抱負需要。別人偷吃了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六一公公爲什麼要再送豆“巴結”一個孩子呢?因爲這個遠方來的小客人誇自己的豆好!自己的勞動被認可,自己的尊重需要得到滿足!況且,在中國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國度裏,讀過書的“迅哥”的誇獎又有了更高的意義。中國崇尚“女爲悅己者容,士爲知己者死”,那麼,六一公公的送豆就有被尊重後的報答之意。

學這一課時學生熱烈的反應讓我明白,語文課教無定法,換一種角度去理解和引導學生閱讀,在增強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開拓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如果一定要說有一點點成功,那也是嘗試的結果。

《社戲》教學反思 篇2

有人說教《社戲》課文最後一段是理解本文的鑰匙。在備課的時候,我也在考慮,作者爲什麼把文中的戲和豆說的那麼好?我們知道,這篇文章是作者對童年生活回憶。大抵來說,回憶的總是美好的事物。那麼,該如何來引導學生來理解這篇文章呢?從《社戲》文章來看,那晚的戲並不好看,豆呢也僅僅是水煮豆。而作者呢,卻說是:“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爲什麼作者如此難忘呢?

我想,作者在寫社戲的時候,也僅僅是把社戲作爲一個引子而已,真正要寫的是他們自己表演的戲,自己演的戲那纔是真正難忘的好戲。

趙莊的戲在文章中只是一個引子,他們的戲纔是文章的主體,在這齣戲裏,主角是一羣十二、三歲的孩子。戲臺是大航船。戲份是月下行船、趙莊看戲、歸航偷豆。舞臺背景是月下河流、豆、麥田。(我把這個板書在黑板上)在這樣的背景中,再這樣的舞臺上,一羣朝夕相處的孩子,他們心裏是快樂的!

小時侯,我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時侯,臨村放電影,村裏的夥伴們老早就知道了。相約晚上一起去看。夜裏,爸媽一般是不會讓我們出去,更何況是去臨村。但看到一大羣夥伴一起去,也就沒說什麼了。月夜,一羣人,唧唧喳喳,有說有笑直奔二三裏外的臨村。一路上,腳下高低不平,但也沒能阻止我們的興致。有時候,等我們跑到的時候,電影都快散場了,又跟着人羣往回趕,在人羣中東奔西突,快活無比。當然了,在路上也會埋怨今萬拖後腿的那個夥伴,相約下次一定早些出發。早到的時候,大夥擠在一起,席地而坐,很興奮。看着看着,銀幕上的人物就漸漸依稀了。等到人聲鼎沸的時候,才知道電影散場了。揉揉模糊的眼睛,把還在睡的夥伴推醒。路上照舊快活。現在才知道,看什麼電影無所謂,看電影那只是一個藉口,關鍵是大夥在一起。

在社戲裏也是如此,到趙莊看戲也只是一個藉口,一個引子。骨子裏,他們是希望能大夥一起去。只要大夥在一起,就是快樂無比!

你看那月下行船,大夥搖擼的搖櫓,陪我說話的說話,不亦樂乎!船外,月色如水;夾岸,豆麥清香。當真令人心曠神怡了!至於在趙莊看的戲那就不用說了:我看不清、聽不見,只覺得戲子的臉都漸漸的有些依稀了。夥伴呢,年小的在大哈欠,大的在說各自的話,都沒心思看戲。而回去的時候,大家又象來時一樣踊躍,拔櫓、搖櫓,大船快的就象一條大白魚揹着一羣孩子在浪花裏躥,或笑或罵,又都興奮了!

至於那水煮羅漢豆真的`好吃嗎?未必,只不過是夥伴們自己動手做的罷了,才覺得食之如飴。小時侯,在家鄉放牛,荷花塘乾涸了,許多的小魚小蝦,都躲在一個個水窟裏苟延殘喘。我們找來幾個大的河蚌殼,洗淨,再舀上些水,架在土塊堆的竈上。把那些抓來的小魚小蝦放在蚌殼鍋裏煮,等魚變白了,蝦變紅了,沒鹽沒油的抓起來就吃,而且還你爭我搶的,好似什麼龍肝風膽似的。吃完以後,發現手上全是黑灰,臉也成了大花臉。現在回憶的時候,覺得那時侯真快樂!

這篇文章,我象這樣講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活躍,都回憶說他們都有個類似的經歷。書中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以自己的生活經歷來感悟書中的內容,比起我們空洞的說教好得多了!

《社戲》其實就是孩子們自己演出的一出快樂的夜戲。

《社戲》教學反思 篇3

《社戲》是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接觸到的第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這是魯迅小說中爲數不多的充滿溫情的一篇,從理解難度上來講也不艱澀。教材做這樣的設置,我認爲有利於減輕學生對魯迅文章的畏難情緒,讓他們在文章的學習中,看到魯迅深刻冷峻背後溫情的一面。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閱讀《朝花夕拾》,從這些對往昔生活的回憶中,讀出一個有血有肉的魯迅。這將爲以後學習魯迅的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社戲》的教學成功與否十分重要。所以,這篇課文我用了4個課時,備課也下了工夫,整體上到達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其一,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小說體裁的基本文體知識不紮實。普遍認爲小說中的我即作者本人。這可能和這篇文章體裁特徵不鮮明有關。所以我又結合文章將小說的虛構性這一知識點講解了一下,對這一知識點個別同學的理解程度不高,具體體此刻答題的時候,還是用作者二字來作答。所以在以後的小說學習中,還是要反覆強化文體特徵。並且許多學生的作文也存在着文體不清的問題,例如在記敘文中穿插很多議論,本末倒置,文章所以變成大雜燴。由此看來,目前淡化文體界限、按資料來來編排教學資料的做法還是值得商榷的。我認爲教師在教學過程,應當有意識地強化這些知識點,引導學生按照行文規範來寫作。

其二,《社戲》這篇文章的教學,最終一個自然段十分重要。這一段既是文章的切入點,也是文章的題旨所在。我設計教學過程時,安排學生在第一課時先談談自我對這一段落的理解,在第四課時學完整篇課文以後,再重新來談這一問題。經過比較考察學生對課文關鍵點的理解程度。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能就真正懷念的不是豆和戲這一點闡述自我的觀點。由此,在教時上我做出了調整,較快地引出人生經驗通感這一深層次的概念,引導學生結合自我童年生活的回憶,聯繫自我以往歷過的事、相處過的人、吃過的東西、聽過的歌等等,談一談對再也沒有看過那夜似的好戲、卻並沒有昨夜的那樣好吃兩句話的理解。這一環節的設置使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課堂氣氛也是我在之前的教學中比較忽略的問題,有時爲了趕進度或者想盡快地將學生引到正確的答案上,自我講解和灌輸的部分所佔比例偏大,學生容易走神和倦怠。所以多設置一些活動和討論環節我認爲還是很有必要的。緊之後學生在交流中大致能體會這樣一種感覺:物是人非,每每回憶卻再也找不到那時的感覺,令人悵然若失。因爲即使一切都沒有變,但歲月無痕,當時的情感和體驗已一去不復返了。就在學生若有所悟的時候,趁熱打鐵點出魯迅作品的高妙之處,就是能喚起大家人生經驗的通感,寫到每個人的心裏去。這樣使學生在認識到魯迅溫情一面的同時,對他思想的深刻性和強大的洞察力也有了感性的直觀的認識。水到渠成地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社戲》教學反思 篇4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社戲》是魯迅作品中少見的充滿溫情的文章。《社戲》選自《吶喊》,看社戲是《社戲》一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最令“我”難忘的。

那麼社戲真的很好看嗎?學生從文章中發現答案是否定的,因爲“我”渴望看的是“能連翻84個跟頭的鐵頭老生”,但他偏不翻跟頭,“蛇精和套了黃布衣跳老虎”也始終沒有出現,最怕看到的“老旦”卻令人頭疼地唱個沒完,此時的“我”真有點失望。但學生從“回望”一詞中讀出了“我”的留戀,我追問學生,除了抱有“老旦也許已經進去了”的幻想之外,難道沒有別的原因了嗎?學生聯想自己生活的實際,讀出了戲前波折的鋪墊作用,如此難得的看戲機會,“我”付出瞭如此多的期盼、焦慮、失望、欣喜,就算戲不好看,“我”也不可能走得頭也不回啊!更何況期間還有夥伴們的熱情、關懷、體貼、照顧,這所有的真心真情,怎一個“走”字了得?“我”回望的不僅僅是“飄渺得像一座仙山樓閣似的”戲臺,更是因想看社戲而產生的種種經歷和體驗!魯迅先生的一個“回望”能勾起我們多少似曾相識的回憶啊!

小夥伴之間的淳樸友情,是作者動情描繪,潑墨最多的,爲了滿足遠道來做客的“我”看社戲的願望,小夥伴拍胸“打包票”!大的能把船駕得如“大魚揹着孩子在浪花裏躥”,而“我”有小的陪坐在船艙裏,多麼懂事的淳樸少年!“我”看不到翻跟頭的鐵頭老生,有雙喜善解人意的勸解,“我”有些倦了,馬上有桂生舀來水喝,特別是可愛的阿發,大家想吃羅漢豆時,他並沒有開口就表明自己的大方,而是“往來的摸了一回”才鼓動大家:“偷我們的吧,我們的大的多呢!”坦白赤祼的真情讓人怦然心動!後來雙喜的阻止不過是想到阿發的娘,才又偷了六一公公家的。這是一羣多麼懂事體貼善良真誠的鄉下孩子啊!當然,他們也是蠻調皮的,“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裏,什麼痕跡也沒有了。”一種偷偷做了壞事後不會被人發現的竊喜!不少學生在我講到此處時都相視莞爾,課後佈置他們寫的《童年趣事》,證明很多學生都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魯迅先生寫出了孩子之間的純真,寫出了勞動人民的純樸和厚道,留給我們的是人生經驗的通感:我們難忘的,留戀的其實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新連帶出來的種種情感歷程。

教這課時,學生的熱烈反應讓我明白,語文課教學無定法,換一種角度去理解和引導學生閱讀,在增強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開拓了我們的教學思路,如果一定要說有一點點成功,那就是嘗試的結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