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山中訪友(滬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56W人 
山中訪友(滬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感知內容,品味精妙語言。
2、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學會運用聯想、想像的手法。
3、初步學會欣賞文學作品,體會作者蘊含的感情並有自己的情感體驗。
4、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品質。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展開豐富的想像,理解文章新奇的構思。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衆朋友”——古橋、樹林、山泉……經過作者動情的敘述,這些自然界的朋友們也彷彿走到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使讀者頓生身臨其境之感。正當在與“朋友們”互訴心聲之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真切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指導思想]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文章文質兼莢,適合朗讀,因此本教案設計了聽讀、自讀、默讀、齊讀、指名讀等方式,採用以讀帶講的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懸測:閱讀標題,揣測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大屏幕出示背景及課題。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爲什麼訪問他(她)?
學生回答,如:
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
訪一位得道的山中僧人——禪悟人生。
訪一位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
學生可以大膽想像,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就行。
教師:可作者拜訪的又是哪些朋友?
讓我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帶着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會晤“山中衆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2、感知內容
①認知性朗讀(學生自由放聲朗讀)
讀準字音,疏通字詞,教師正音,學生圈點。
②感知性朗讀(快速默讀課文)
學生在聽讀中思考問題:作者拜訪了山中的哪些“友”?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生:讀到第3節,我們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他們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雲、瀑布、懸崖、雲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生:字裏行間透露出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近,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與熱愛之情。
二、研讀品賞
(一)教師導學
剛纔我閃對文章進行了整體感知,大體瞭解了內容,而真正能貼近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心,是通過研讀精彩的章節、段落、詞句來具體把握文章的內涵。
學生聽課件配樂朗讀全文。
(二)自主探究
1、師點拔:因爲作者帶着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
大屏幕顯示問題組:①景物都一一幻化成哪些親朋好友?
②文章主要運用第幾人稱描述,有什麼好處?
2、學生聽讀後,自主探究以上問題。
生:老橋 老朋友 瀑布 大哥
樹 知已 懸崖 爺爺
山泉 姐姐 雲雀 弟弟
妹妹 螞蟻 小弟弟
白雲 大嫂
師:這麼多“人”聚在一起,真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宅院,而“我”也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員。把景物幻化成親朋好友 自然的人化。人對自然親近與賞識 人的自然化。
3、指名一生有感情地讀第5節,然後進行仿句練習:
生1:你好,大書伯伯,年輕的兒女常讀不懂你,你卻像慈母一般地耐心教育,長大後才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有多深,多高!
生2:你好,浪濤兄弟,你的波浪線真美,它是人生“腳印”,波峯上閃爍的是金燦燦的“獎懷”,波谷中盛滿的是自強不息的“汗水”,使人從困難中爬起,覺得坎坷也美麗。
生3:你好,駱駝大哥,你在沙漠裏艱難地跋涉,烈日冶煉着你的靈魂,鋼鐵鑄就了你的骨骼。
全班聲情並茂齊讀第5節。
(三)合作探究
聯想、想像能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聯想要抓住相似點,纔會合情合理;想像要豐富纔會有感染力。說說你最喜歡文中哪一處想像,爲什麼?
[探究活動具體安排]: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並參與部分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各抒已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比如:我最喜歡也認爲最奇特的想像是作者走進樹林的一段:“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人在觀景時,常用的想像是我是旁觀者,以我觀物,此物依然此物,而我依然故我。而在這,我自己也成了想像中的參與者,完全達到了“物我相融”的境地。
三、體驗反思
1、質疑交流
研讀文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或有哪些疑問?
①學生可向同學質疑,也可向老師質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老師參與討論,就某些難點作答。
②教師向學生質疑:
人類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把愛反饋給我們,你認爲文中哪些內容最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你能用自己的經歷或見聞印證嗎?
2、體驗交流
①本文寫作者獨自到山野林裏的一次遊歷,你認爲這是一次怎樣的遊歷呢?談談你的理解。
比如:一次歡欣之旅,一次孤獨之旅等等。
②你認爲怎樣才能領略大自然的美?
生:有敏銳的觀察力與想像力;滿懷愛心;充滿童心;有好心情,有好奇心等。
師小結:試着再讀《山中訪友》中對“山中衆友”的描述,你能否體會作者置身於大自然,身處良辰美景時的歡欣與激動?
學生欣賞大屏幕畫面後,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作業:
你有過觀景的審美體驗嗎?不妨獨自到某處自然景物前,用眼用心觀察,體驗與自然美景相融合的美妙心境,並想像你是某一景物,與遊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寫法自由,字數不限。
[教後反思]
這節課我初步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妙處。我把許多問題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學討論,讓他們自己通過合作、探討,找出答案。學生有了競爭的天地,有了表現自己的機會,熱情高漲,引發了多姿多彩的閱讀體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